“神药”与“一枝刘”传人

1991-09-27 03:00苏国楷左军平
中国青年 1991年2期
关键词:老佛爷神药郎中

苏国楷 左军平

“大雁朝南飞,黄河向东流,腰腿关节痛,不见一枝刘。”这首歌不像歌、诗不像诗的凄凉小调,从外婆漏风的嘴里嗫嚅般的哼唱着时,他总是偎在外婆怀里悄然入睡。

刘建申也记不清听了多少次了,他只记住了“一枝刘”。他牵着大人们的衣角,问:“什么是一枝刘?”大人们却总是吱吱晤晤……

他家里常常来一些外人,好像说是求什么“神药”,他看见他们虔诚地把一包包东西揣进怀里,千恩万谢地像是得了宝贝一般。

岁月飞逝,“文革”降临。当“抄家”的人们一次又一次举来“铁拳”,发出震天吼叫时,他终于知道了什么是“一枝刘”,虽然知道的是那么突兀,却连想都来不及想,他也成了个小“一枝刘”。

外婆头发零乱,满脸泪痕,闭着眼缓缓讲述着:

……慈禧太后人称“老佛爷”,一次在河南身淋大雨,又惊悉北洋大臣李鸿章咽气,气火攻心,眼一白过去了,众人呼天抢地地唤回了她,“老佛爷”却浑身疼痛坐不起来。“老佛爷得了痹症!”“十痹九瘫!”众御医忙着把脉开方,疏风活血,展筋通络,一盏盏的中药灌进去,却如浇在石板上,未见分毫动静。待“老佛爷”喝药把舌头都喝黑了的当儿,御医们已悄悄地准备了“老佛爷”升天的后事。惶恐之中,河南巡抚松寿忽然想起,开封城里悬壶济世的刘郎中有几手绝活,医道虽有些蛮霸,却也药到病除,在百姓中是有口皆碑。如今,眼见得“老佛爷”不行了,只有举荐刘郎中一试。于是,熬药大锅架了起来,300斤青盐炒得噼里啪啦。刘郎中方:病人赤身在药汤内浸泡,视其肤色变化而加减药物,随后用热盐将身子捂起来,如此这般,还得六至八次。“老佛爷”此时那还顾得这许多,虽觉凤仪不雅,也只好由之。五天后,“老佛爷”凤辇临龙亭,步履轻盈,游兴十足。再见巡抚松寿时,在一方白绢上挥笔写下“一枝刘”,让松寿赏赐刘郎中。御赐“一枝刘”,使刘郎中名声鹊起,从此家道殷实,直到划成分时,让后人们抄了家……

刘建申傻了,一跺脚出了家门。他仅有的一点历史知识告诉他,西太后是个大坏蛋,老老老爷爷怎么不给她吃点耗子药,还让她写了个“一枝刘”,他感到羞耻,他不想再作“一枝刘”家的人了。

他去了农村,只知道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流汗。但乡亲们却十分喜爱这个肯出力的朴实小伙儿。渐渐地,他和乡亲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然而,每逢阴雨天,他就听不到房东大娘的“娃呀,来吃饭吧”的亲切招呼,从潮湿的屋里传来的是一阵阵备受腿疼折磨的呻吟声。他知道,村里不少人都是这样,农村缺医少药,没有什么好办法,八九月份就烧起了热炕,用这种最古老的原始方法来治痹病。有的疼得没办法,竟往疼的地方抹点红药水,糊弄一下自己。他不由常常想起“一枝刘”和儿时的那些事儿。终于有一天,他忍受不住那钻心的呻吟声,偷偷地跑回了家。

刘建申把这些事儿说给外婆他们听,家人都掉了泪,这时他把手一伸,他要“一枝刘”的治病方子!家里人谁也不吭声了,他给父亲跪下来,许久,许久,父亲才抖索着抚着他的肩:“孩子呵,不是我不想给你,是怕你太年轻,拿着这方子,误入歧途,坏了咱家‘一枝刘的名声,如今到你这辈是咱刘家第七代了,你要好自为之,不要做愧对刘家列祖列宗的事情。”此后,他开始和父亲学习中药的炮制与合成,药方的配制及用法。当他又回到村里时,现蒸现卖,还真管用,乡亲们都说我们这儿出了位“小神仙”。连十乡八里的也来了,他从此干起了他爷爷的爷爷所干的那种营生。

很快,求药问病的人越来越多,他把从父亲处学来的本事全用上了,仍感到不够,他越来越觉得自己应该在医理上和药理上再做钻研,于是,在有关单位支持下,他办起了保健研究所。

在研究所的4年里,刘建申既潜心读书做学问,也拜陕西名老中医为师,有时不惜为一个疑难病例跑上几百里登门求教。随着功力的加深,他的思想也更拓展了。他认为,古之为痹者,湿邪内侵,气血为之滞塞也,以家传古方验之,须以人参补气益中,藏红花破血化瘀,琥珀、砂仁等缓其冲,当然还有别的药和一些特殊的炮制法辅助,方达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之目的;但是总不能走祖宗老路,赤身浸泡,哪痛糊哪儿。他琢磨能否根据中医学的经络之说,找一要穴,以达提高自身机体免疫力,防老健身,防沿疾病之功能呢?在逐一探索下,他想到了“脐”。“脐”在孕育生命的母腹中,就是给予新生命的一条“生命线”,古人曰:“人之有脐,犹天之有北辰也”,故名“天枢”,是神气之穴,为保生之根,补虚还阳之室,且脐通五脏。他又想到,在农村,娃娃们、小伙儿姑娘媳妇儿,都有一个红肚兜儿,这不只是一种衣饰美,细想之下,却也是祛病养身之法——护脐。

刘建申豁然开朗,终于他在家传的基础上,推出了“寿世健身袋”和“三痹热宝”。1990年9月,作为十一届亚运会大型项目之一的中国中医药文化博览会在北京开幕了,刘建申和他的新产品出尽了风头,不仅“寿世健身袋”和“三痹热宝”双双获博览会神农杯优秀奖,会上的来宾们还硬逼着他坐飞机回了一趟西安,再拿10箱货。

一位在美国的留学生托人从国内买寿世袋,治她因劳累造成的腰疼。寿世袋到了美国,20天后,电话越洋而来,专门说寿世袋的神奇功效,“初带时,并无任何反应,但10天后,就是再累,腰也不痛了”。

有一中年男子,十几年患“鸡鸣泻”,早上四五点钟跑肚拉稀,不分冬夏,天天如此。中医、西医、中西医综合,苦无良策,痛苦不堪,机缘凑巧,偶得此袋,三天后,大便成条,竟也和正常人一样享受“黎明觉”的甜美了。

有一老妪,为治老寒腿,打鸡血时打鸡血,甩手时甩手,喝醋蛋时喝醋蛋,但三伏天,膝盖上的护膝硬是拿不下来。儿女们孝顺,买来了“三痹热宝”,四个疗程过去,老太太不仅取下了护膝,还敢秋寒时走几里路去串门。

还有一个老汉,按照地址,巴巴儿地跑到刘建申那里说谢谢寿世袋治好了他儿子的病,帮了他家一个大忙,至于什么病,老汉不肯说,刘建申也不追问,反正病是好了,临走老汉从包里掏出了瓷瓶瓶,上面用红漆歪歪斜斜写个“奖”字,算是一点意思。现在,这瓶瓶还放在刘建申的陈列柜里。

当然,也有“一枝刘”产品治不了的病。有个女患者曾找上门来,说“三痹热宝”对她的胳膊痛无效。刘建申一愣。她说疼的地方在肩和肘之间,先用五袋效果很好,再用就不顶事了。刘建申仔细看了看她的胳膊,觉得皮肉颜色不正常,专门为她配了药还是不行,就怀疑她还有别的病,结果陪她到医院一查,胳膊给锯了,是骨癌,“三痹热宝”不治癌症。

如今,刘建申是红火起来了,但他也清醒地知道,在神州大地上,不知有多少像“一枝刘”这样的秘方绝技,囿于一脉单传的狭隘观念,宁可绝灭也不外传。祖宗这个妙帖药方今天能到他手上,实属万幸,他不能手里老是攥着祖宗的一个方子吃一辈子,那叫没出息。他想搞出一整套“一枝刘”保健产品,大庇天下老少皆安康,同时他也企望他已办的药厂别像现在一样,三班倒,货还供不应求。20多万条袋子,几吨“三痹热宝”出去了,该有多少病痛之中的患者在呻吟呵,他宁愿少生产药,愿人们都腰腿利落。可是,现在还不行,有时他只能每天睡三四个小时,但他依然精神抖擞,头发乌亮,他腰里也缠着一条鲜红的“建申牌寿世健身袋”。

猜你喜欢
老佛爷神药郎中
酵素真的是减肥神药吗?
宝宝增强免疫力不靠“神药”,靠自己
你是“急先锋”还是“慢郎中”
吃了就能变聪明!这到底是什么“神药”?
宝宝增强免疫力不靠“神药”,靠自己
老佛爷的茶碗
急先锋和慢郎中
郎中治病(下)
郎中治病(上)
我家的“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