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味十足话“反语”

1991-01-01 08:45雷克昌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91年1期
关键词:反语翰林陵园

雷克昌

反语就是说反话,它的主要特征是与公理悖谬,与词语本义悖谬。原国民党山东省主席韩复榘,在济南大学校庆上的一次讲演,就穿插不少反语,奇谈怪论,亦妙语惊人。他一站上讲台,先干咳一声,对台下发问:“开会的人来齐了吗?没有到的请举手!”他见没有伸胳膊的人,很满意地点点头:“很好,很好,都来齐了。”接着,才侃侃地讲起颇不失为“谦逊”的开场白:“你们是文化人,是大学生、中学生、留洋生,都懂得七八国的英文。兄弟我是大老粗,连中国的英文也不懂。你们是从笔筒里钻出来的。兄弟我是从炮筒里爬出来的,所以我不配到这里来讲话。既然你们一定要请我来,真使我‘篷筚生辉。其实,我是没有资格来和你们讲话的,一讲起话来嘛,就象,就象……噢,对了!就象是‘对牛弹琴……”台上口若悬河,台下一片哗然。

反语的运用,在诗歌中更是屡见不鲜。乾隆皇帝有次郊游,随从文臣甚众。当走过秦朝名将阮翁仲的陵园时,乾隆帝突然心血来潮,想了解一下随从文臣们的学识水平,指着陵园里的那尊石像问一翰林:“这石人是谁?”那翰林毕恭必敬地答道:“这石人是仲翁。”堂堂一翰林学士,竟将“翁仲”作“仲翁”乾隆回宫后,即兴写了首诗,差人送往翰林院。诗云:“翁仲如何作仲翁,十年窗下少夫功。而今不许为林翰,贬到苏州作判通。”那翰林将“翁仲”作“仲翁”,诗中亦故意把“功夫”、“翰林”、“通判”三词统统来个颠倒。用这一连串的反语,冷嘲热讽,奚落戏弄,十分辛辣,收到了以讹反讹的效果。尤其是末尾“判通”与“半通”谐音,更平添了诗的嘲讽意味。那位翰林当然遭贬,到苏州作通判去了。

宋代有个人靠走后门中了解元,洋洋自得,不可一世。一次,见书中有“蔡中郎”一词,大骂古人粗心大意,连“郎中”都不懂。好事者作诗刺之云:“改行当郎中,大门挂牌招。如何作元解,归去学潜陶。”此诗颠倒中郎、招牌、解元、陶潜等词,巧妙地予以挖苦嘲讽,令人叫绝。民间广为传诵的反语诗,多是些非文人创作的民遥,虽登不了大雅之掌,却代代相传,令人难忘。解放前,北京流传着一首《颠倒歌》“东西街,南北走,忽闻门外人咬狗。拿起门来开开手,拾起狗来打砖头,又被砖头咬了手。骑了轿于抬了马,吹了锣鼓打喇叭。”诗中把事物金说反了,从语法角度说,它是搭配不当。但正是这种可笑的组合,却含而不露地讽刺了当时社会是非颠倒的现实,友人深思。

民间流传着的一首草充满了幽默、快乐气氛的童谣,最能显示儿童的聪明,灵巧、活泼的天性和嘲讽的本能。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真实地表现了儿童的思想、愿望。“月亮白光光,贼来偷电光。聋子听见忙起床,哑于高声喊出房。瘸子快快走,麻手也来帮。一把抓住头发,看看是个和尚。”这显然是一首逗趣的儿歌,读之令人捧腹。

与此同一类型的童谣,还有《扯谎歌》:“灯笼果,滚上坡,三岁娃娃会唱歌。去时看见牛生蛋,转来看见马长角。刺包丛里鱼生子,急水滩头鸟做窝。四两棉花沉下水。一副磨子泅过河。”(流传湘西)这些童谣丰富了孩子们的生活,启迪了他们的智力,深爱孩子们的欢迎和喜爱。

反语诗名不见经传,语言上“野味”十足,雅少俗多。它的主要效果是趣味性,趣味注之中,含着讽刺,含蓄、幽默。

(庆兰摘自《知识窗》1990年第5期)

猜你喜欢
反语翰林陵园
赞少先队员清明祭扫革命先烈墓
来的都是客
我就爱“反”着来
陵园绿化配置与维护探析
关联理论视角下《傲慢与偏见》中的反语探析
9年后甘肃再探秦西垂陵园
孤独的骆驼
儿童反语语用功能知觉浅述
陵园艺术雕塑的文化意义
头上种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