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昆仑
一“汪恰洋烟”的跟踪考证
《红楼梦》第五十二回谈到晴雯夜间受凉一事,次日她便“发烧、头痛、鼻塞声重”。“宝玉便揭翻盒扇……盒里盛着些真正汪恰洋烟。宝玉道:“嗅些,走了气就不好了。”晴雯听说,忙用指甲挑了些嗅入鼻中……忽觉鼻中一股酸辣透入囟门,接连打了五六个喷嚏,眼泪鼻涕登时齐流。”
脂砚斋在庚辰本《石头记》上批注:“汪恰,西洋一等宝烟也。”
从以上有关晴雯用药的生动描写及脂砚斋的明白批语可以看出,“汪恰洋烟”实指西方生产的鼻烟无疑,但“汪恰”指的是什么呢?
运用交叉研究和跟踪考证方法,现终于弄清,“汪恰”即“virginia,现译作“弗吉尼亚”,所谓“汪恰洋烟”或“西洋一等宝烟”,正是产于美国弗吉尼亚州的闻名世界的鼻烟。
鼻烟属烟叶制品,它不需用火点燃,而只用鼻子轻轻吸入,或搽在牙或牙龈上即可,有助于鼻息畅通和感冒早愈。鼻烟传入中国的时间,约在明朝万历年间,史书明确记载是雍正三年。可见,《红楼梦》中的“汪恰”洋烟,是历史的真实记录,并非杜撰。
为什么“汪恰”的译音更接近法语“vienge”呢?这是因为,17-18世纪有许多法国人来华,而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的西医顾问都是同一个法国人巴多明,他正是曹寅——曹雪芹时代的人物。因此,《红楼梦》中的许多外来语都接近法语,与此事不无关系。
二“依弗哪”的交叉新探
《红楼梦》第五十二回有这样记载:“宝玉笑道:‘越性尽用西洋药治一治,只怕就好了。说着,便命麝月:‘和二奶奶要去,就说我说了:姐姐那里常有那西洋贴头疼的膏子药,叫做‘依弗哪,寻找一点儿。”
在近代,竟无人知道它实指什么药?成为“红楼”一谜。
其实,此药就是18世纪西方引以为自豪的治感冒、贴头疼的麻黄浸膏。
麻黄,主要有草麻黄和木贼麻黄两种,全是草本,均供药用。西医认为它具有抑制血管扩张增强抵抗力等功能,而感冒头痛,正是由于血管扩张引起;此外,还具有明显的局部麻醉神经作用。此药在法语中称“Ephedra”,与“依弗哪”的发音极为相似。
其实,把麻黄当作麻醉用的药物,最先作外科手术用药的,还是中国。史载三国时期,华佗就发明了“麻沸散”,比西方早1200多年。
功能相似的药物很多,会不会是其它药物呢?不可能。因为它必须具备十个条件:肯定是西药,与感冒有关、治头痛之药、外用药、具有局部麻醉作用、是干浸膏、当时肯定不可能是合成药、加热即熔化、是西方18世纪常用之药、符合外语汉译规则。因此,“依弗哪”即麻黄浸膏是确切无疑的。
“汪恰”和“依弗哪”的考证工作说明:仅靠传统的方法研究“红学”是远远不够的,红学界应打破专业知识的阻隔,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进行研究。
(嘉民摘自1990年9月20日《书刊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