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世雄
儿科医生看病往往先看一下孩子的头面部,是何道理呢?因为观察头面部可以大致了解孩子的营养及发育状况,初步判断许多疾病。
大头——脑积水。头颅均匀性增大,呈圆形;面孔小,眼睛上睑下露出一段眼白(落日眼);颅骨缝裂开;囟门大而隆起;头皮静脉怒张;轻敲头部似破罐声。此病可先用醋氮酰氨等利尿剂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
方头——佝偻病。头颅增大不如脑积水明显,有突出的额部和顶部结节及较高的前额,有的头顶呈四个突起(鞍状头);囟门大而迟迟不闭,但不紧张,不隆起;头部多汗;手指按压头部似乒乓球感。目前多用维生素D3肌肉注射,每次注射30万至60万单位,称为突击疗法。
歪头——先天性斜颈。由于一侧胸锁乳突肌较短或收缩所致。头向患侧斜,若想纠正头部的位置有较大阻力。患儿出生后数天至两、三个星期内,在其颈前侧可摸到一个似核桃大的硬块,随肌肉移动。一般三个月左右硬块逐渐缩小,消失。若三个月后斜颈仍无改善者,可试行手法治疗:使婴儿仰卧于母膝,两足紧贴母腹,头部伸于两膝外,把头转向健侧,使患侧乳突肌最大限度伸展,然后再把颈屈向健侧,连续20~30次,每日行2~3回,倘在1~2年内仍未矫正,则应考虑矫形手术治疗。
小头——先天性头小畸形。胎儿在子宫内脑发育障碍,骨缝及囟门常在出生时已闭合,智力发育障碍。目前对此病尚无有效疗法,只有通过妊娠期保健及产前检查头部来预防。
先锋头——产瘤。此症由于分娩时间延长,胎儿头先露部软组织发生水肿。水肿块可超过中线或骨缝,局部皮肤颜色正常,数天内可自行消失,不必治疗。
头颅血肿——曲生后数小时头部出现肿物,迅速增大,数天内达极点,以后逐渐吸收缩小。血肿常位于顶骨,一侧多见,约1~4个月自行消失,不宜针刺抽出血液,以免发生感染。
特殊面容——先天愚型。此即所谓“伸舌样痴呆”。患儿有智力发育障碍,体格亦发育迟缓。眼距宽,向两外侧上斜;耳廓小;鼻梁低;硬腭窄;口半张,舌常伸出口外,流涎多;四肢短,手掌宽,指短粗或有多指畸形。目前对此病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预防。凡子代有先天愚型者,其近亲属应及早检查染色体核型,需终止妊娠的应即终止之。此外,孕期应避免大剂量x线照射,不要滥用化学药品,注意预防病毒感染。
呆小病面容——克汀病。面容发育差,长大后仍保持婴儿时期的“孩儿脸”;鼻梁偏小,眼距较宽,眼裂小;鼻上翻;皮肤粗糙,舌厚而大,常伸出口外;额头低有皱纹;身材矮小,智力发育低下。发现后应及早明确诊断,尽快加以治疗。通常需长期服用甲状腺素片,并补充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