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吉林团省委在对青年进行思想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中逐渐确立了这样一种观念,思想教育不能是单纯的教育活动,还必须要为青年成长、成才,为青年实现理想创造必要的条件。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重视下,他们积极主动地争取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政策。
——岗位成才政策。1989年初,团省委与省计经委、劳动厅、财政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加速提高全省青工文化、技术素质的意见》的文件。文件做了5项政策规定:一,凡参加各级团委举办技术比武的青工,企业或劳动部门应把比武成绩作为调资、定级或安排工作岗位的重要条件。二,对代表企业参加县、市以上技术比武获技术能手称号的青工,企业应从奖励基金中给予一次性奖励。三,各级青工技术能手应在调资、晋级、奖励、福利和评聘工人技术职称等方面享有一定优先条件。四,积极培养和吸收青工技术能手入团,并推荐其中优秀的团员入党。五,对省级青工技术能手,团省委将择优授予青年突击手、青年突击手标兵等荣誉称号。
——团内评选的青年突出手标兵纳入省政府的表彰系列,实行专门的奖励办法。一是授予省青年突击手标兵荣誉证书和荣誉奖章;二是分配住房不受工龄条件的限制,由所在单位优先解决;三是报考省属高等院校时,享受本省最优待遇;四是从命名之日起,五年之内每年有两周学习时间,并发给一定数量的书报费。
——设立青年科研基金。去年8月,团省委与省科委共同设立了吉林省青年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基金的使用范围主要是科研单位、大中型企业、大专院校中35岁以下的青年科技人员担任课题负责人,并以青年为主组成课题研究组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项目,使青年有了更多的机会。
上述各项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使吉林团的思想教育工作纳入了双向运行的轨道。有人评价:这种双向运行将会带来存在、意识、教育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