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林
在马克思主义宣传中,“灌输”是人们十分熟悉的。通常,人们也把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称作是“灌输”的过程。但是,长期以来,有许多同志对“灌输”的理解比较片面狭隘,因此影响了党的宣传工作。
“灌输”,确切地讲,是对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之间某方面关系的形象表述。马克思主义是它的创始人深入、艰苦地研究了社会政治、经济、历史、哲学及全部人类文明,在总结了当时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创立的严谨完整的科学理论。它不是群众自发的产物。因此,列宁指出:“工人当时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显然,列宁提出的“灌输”是一种对宣传的形象用语,旨在阐述工人阶级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明确工人阶级掌握马克思主义必须靠宣传输送,不能单靠本身的力量。列宁的用意是批驳“自发论”,反对削弱和贬低马克思主义宣传的任何企图。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科学是靠真理的魅力、确凿的事实、逻辑的力量赢得人们信仰的。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一些同志染上了用生硬的训诫方式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毛病,动辄居高临下、照本宣科;我讲什么,你听什么;缺乏启发性,一味强调被动地接受。对这些同志来说,“灌输”便成了这种“填鸭”式训诫法的有力理论根据。
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恐怕有两点值得提及。一点是随着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马克思主义成为支配整个社会的主导思想,宣传从此可以堂堂正正、大张旗鼓地展开,这样,就很容易使一些同志在宣传上采用简单化的作法。另一点是用脱离实际的本本主义、教条主义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当作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索解历史和现实问题的钥匙,而是把它当作现成答案,照本宣科、乱贴标签、牵强论证、对号入座,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失去应有的的生命力,因此不得不借助硬灌的方法。
“训诫”的方式有许多弊病。弊病之一是,片面强调被动接受,而看不到接受的前提是思考,忽略接受者的主动因素,背离了宣传规律。宣传面对的不是录音机,而是一个个活人。人的思维能动性表现在接受某种思想、观点时,不是机械地“转录”,而是以同意、赞赏、怀疑等态度作出反应。怀疑和不理解不一定是坏事。对正确思想的真正接受,大都经过从怀疑到相信,从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人的文化知识、思想水平、阅历经验以及年龄是有差别的。许多革命前辈既是高超的理论家,也是高明的宣传家。如毛泽东同志在组织农民运动时,就十分注意农民没有文化这个特点,常常用算帐这种简单形式,讲述农民在交纳地租时所受的地主的剥削,揭示农民与地主的阶级对立,唤起农民的斗争意识。
不能在宣传者与宣传对象之间建立平等、融洽的关系,是“训诫”式宣传的弊端之二。平等是政治、经济及其它社会领域所追求的原则,不用说,也应当成为宣传者和被宣传者的关系准则。平等的确立,会缩短宣传者与宣传对象之间的心理距离,产生贴近、亲切的感情氛围。因为在二者之间,不仅存在思想、观点的交流,还潜含心理感情的互渗。任何心理感情障碍,都不利于思想、观点的接受。当然,宣传者与宣传对象之间确实有着理论多寡、深浅的差别,但这只是接受马克思主义过程中先后、快慢的区别。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面前都是学生,没有理由形成不平等的关系。前一段,许多党政领导同志和理论工作者深入群众,以对话的形式,讲形势,解疑难,收效甚大。这种宣传效果的产生,除了实事求是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的原因外,恐怕和“对话”这种体现平等精神的宣传方式有密切的联系。
今天,理论宣传一方面是内容陈旧、脱离实际,另一方面是教育方法简单粗糙。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需要改革,我们必须时刻警惕:“灌输”绝不是训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