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里芭蕉”别议

1985-07-15 05:54文达三
读书 1985年10期
关键词:释迦牟尼童子芭蕉

文达三

早在宋代,就盛传王维曾画过一幅《袁安卧雪图》。图中的雪地里有一棵碧绿的芭蕉。于是,问题来了。芭蕉这种植物,不是在冰雪严寒到来之前就已经凋残吗?怎么可能有“雪里芭蕉”呢?这“雪里芭蕉”,也就成了千百年来聚讼不休的一个话题。许多人批评王维的画违背常识,不足为法。而为王维作辩护的人也很不少。如沈括就说:“此乃得心应手,意到信成,造理入神,迥得天意”(见《梦溪笔谈》)。有人认为王维的画虽然有背于生活的真实,但合乎情感的逻辑,正好达到了艺术的真实。有人则认为,作为艺术创作来看,固然未尝不可,但它被历来片面强调神韵而反对形似的人当作了口实。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到底谁是谁非呢?在我看来,这“雪里芭蕉”与“形似”、“神似”、“艺术真实”云云,其实是并不相干的。

首先,让我们看看“袁安卧雪”是怎么一回事。据《后汉书·袁安传》记载,袁安是东汉名臣,但出身卑贱穷苦。《汝南先贤传》中记述了这样一段故事,说是有一年下大雪,地上的积雪达一丈多深。洛阳令来汝阳巡察,见穷人们铲除积雪,出外讨饭,唯独袁安家门前没有路,以为他已经冻饿而死。于是命人除雪进去,见他僵卧在屋里。问他为什么不出去,他说,大雪天大家都在挨饿,不应当去求别人。洛阳令认为他很贤德,便推荐他为孝廉。很清楚,这便是《袁安卧雪图》的本事。王维对袁安是极为敬重的,在他现存的诗文中多次提到。由此可以想见,袁安是被王维奉为楷模的一个历史人物;王维之所以作《袁安卧雪图》,意在颂扬袁安高标独树的品格。

查《王右丞集》,有一篇《大唐大安国寺故大德净觉师碑铭》。这个“净觉师”,俗姓韦,是糊涂皇帝唐中宗皇后韦氏的弟弟。韦后干预朝政,胡作非为,引起了这个弟弟的不满。正当韦后要给他封官拜爵的时候,他却并不领情,“裂裳裹足”,逃之夭天,跑到太行山做和尚去了。而且在经过一番苦修之后,成了名传遐迩的高僧,“不窥世典,门人与宣父中分;不受人爵,廪食与封君相比”。名利双收,不亚于高官厚禄。对于这个由“大德”而终至大富大贵的净觉禅师,王维不胜倾慕之至。《碑铭》中说了一大堆颂扬他的话,其中有这么一句:“雪山童子,不顾芭蕉之身”。清人赵殿成在《王右丞集笺注》中作了详尽的注释:“佛入雪山修行,故谓佛为雪山童子”;“《涅经》:‘是身不坚,犹如芦苇、伊兰、水沫、芭蕉之树。又云:‘譬如芭蕉,生实则枯,一切众生身亦如是。”原来,王维把净觉和尚比成了佛教始祖释迦牟尼;他的意思是说净觉能象释迦牟尼一样摆脱俗念,勤修苦行,终于功德圆满,既进入了西天极乐世界,又进入了“东土极乐世界”。现在我们已经可以一望而知,《袁安卧雪图》中的雪里芭蕉,就是“雪山童子,不顾芭蕉之身”这句话的翻版。释迦牟尼入雪山修行,甘受皮囊之苦,这是不顾芭蕉之身;袁安宁愿僵卧雪中挨冻受饿,不肯出去向别人讨点吃的,同样是“不顾芭蕉之身”。所谓“雪里芭蕉”,只不过是“精于禅理”的王维不用语言文字而用色彩线条,图解了几个佛教典故;对袁安不同凡俗的品格、“四世五公”的善极,作了一次宗教加世俗的颂扬、说教而已。

猜你喜欢
释迦牟尼童子芭蕉
爸爸跟我争芭蕉
芭蕉上练字
人生只在呼吸之间
书中有童子
小白菜
面对辱骂
故事里的狼
芭蕉琴
长相思.雨
放学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