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夫
座谈会。一群双重身分的“老”青年围坐在一起,述说着,争论着,气氛非常活跃。他们是中国科学院的专职团干部,又是科学院职工科技大学的学生。年龄、职业、文化三者的结合,形成了他们的独特风貌。“而立”之年已过,肩负工作、学习、家务三副重担,可是朝气并没有从他们身上消失,对人类精神财富的顽强汲取,使他们脸上无不焕发出知识的光彩。望着他们额角过早爬上的皱纹和头顶初生的白发,记者感慨之余不禁肃然起敬。他们学习的黄金时代早已逝去,却仍然醉心于学习,究竟为的是什么呢?
团委办业大高瞻远瞩团干读业大不为文凭
“我上学没上够!”声学所的李琍爽快地放了第一炮,对知识的强烈渴求溢于言表:“十年动乱耽误了一代人。66年我上初一,上学正上到兴头上,‘文革开始了。现在我一门心思想多学点东西。听说院团委要办大专班,我真是高兴极了!”提起大专班,大家异口同声发自肺腑地称赞说,院团委办业大“有远见卓识”,“有战略眼光”,“办了件有历史意义的大好事”。
从培养科学院团干部的角度来看,这些评价确非溢美之词。办业大的想法早就开始酝酿了。1980年12月科学院召开第六次团代会时,院团委进一步认识到提高团干部的素质和水平的迫切性,从而提出了办业大的具体设想。院党组对此非常重视,支持筹办。于是团委专门抽出三个同志为此奔走,在有关高等院校的大力支持帮助下,终于使业大在1981年得以问世。院团委及厂、所一级四十多名专职团干部成了文科班的第一届学生。两年多来,绝大多数同志坚持了学习,到明年夏天就要毕业了。
看来,科学院团委的同志们的确眼力过人,棋高一着,可院团委书记范晓峰却谦逊地说:“我们不过比别人先走一步罢了。”这意义非同小可的一步之所以能率先迈出去,而且能坚持走下来,根本原因有两条:一条是院党组支持,给经费,给时间;一条是团干部学习目的明确。开学伊始,团委公开宣布:毕业没有文凭。然而没有一个人犹豫,因为他们都清醒地意识到:在科学院这样的全国最高学术机关里,团的工作对象主要是科技青年,没有大学的水平,工作根本就没门儿!既然如此,不给文凭也要发愤学习!
千方百计保证工作争分夺秒刻苦学习科学院的团干部卓有成效地坚持了两年多的学习,难道有什么得天独厚的条件或“秘诀”不成?当记者提出如何处理工学矛盾这个广大团干部和在职青年自学中普遍碰到的难题时,从他们那里得到的回答依然是老生常谈的四个字:勤奋刻苦。“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个朴素无华的真理在科学院文科大专班的每一个同志那里都得到了验证。
就说李琍吧。家住复兴门,单位在中关村,她把上下班这段时间全利用来复习功课。其他同志也都是这样,卡片随身带,有空就掏出来瞅几眼。女同志自然还有特殊的困难。用李琍的话说:“30来岁的人了,对象得找,婚得结,孩子也得生。”孩子满月那一天,小李脸上浮肿还没消就进了考场。有了孩子拖累,时间就更紧了,小李只能把孩子哄睡以后再开夜车。一次晚上下课,正赶上下大雨,小李浑身淋得透湿,推开家门一看,爱人正抱着发高烧的孩子急得不知如何是好。小李连衣服也顾不得换,赶快抱着孩子上医院。生活是如此紧张,学习怎么能不象作战一样争分夺秒呵!大专班里女同志共有7个,象小李这种情况的就有3个,但是没有一个人为此耽误了学习。
女同志负担固然很重,男同志也绝不轻松。他们不少人在生活中是“模范丈夫”,在单位里又身兼数职。化冶所的王迎对工作的紧张程度深有所感。去年夏天,他与女友的恋爱进入“白热化”状态,双方商定8月1日到青岛旅行结婚。可是当时他兼管的消防工作正赶上更换设备,还有组织团员献血等活动也离不开人。于是他把新娘子一个人打发到青岛去了,自己8月2日就上了班,接着带头第二次献了血。“工作越紧张,越要善于挤出时间学习。”小王说:“有些工作是不能脱手的,凡能脱手的就超脱一点。我现在开始注意发挥基层团干部的作用,这不光是为了学习,也有个群众路线和工作方法的问题。”
碰到工作与学习发生冲突怎么办?院团委要求团干部们做到:白天有课,工作带回家晚上干,到时必须完成;实在不能灵活掌握时要保证工作,功课落下自己补。大家讲了一个饶有趣味的小故事:电工所的王锐和低温中心的高少军,在一次开卷考试期间正好赶上出差,他俩在火车上答好题目,按时寄回了考卷,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学习好,工作不好,要批评;工作好,学习不好,也要批评。”院团委副书记谷峰毫不含糊地说。为了切实保证工作、学习两不误,院团委从82年开始搞了干部工作考核制,将每个团干部的工作情况记录在案,定期向各级党委汇报。培养团干部,一是严格要求,二是创造条件,范晓峰说:“在一些同志把握不住自己时,订一些制度是必要的,但主要还是靠我们深入下去做工作。一方面帮助团干部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一方面尽可能帮助他们解除后顾之忧。”
工作推动了学习学习促进了工作
“我们的口号是:又要工作好,又要学习好!光学习不工作,目的成问题;光工作不学习,工作也做不好。我们要求把二者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最佳结构。”范晓峰的这番话是颇有见地的。科学院的团干部在向着这个目标努力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习,从各个方面提高了他们的素质和水平。
从文化程度来看,1980年底,院、所两级59名团干部中,高中以下的有46名,占78%,而现在已降到10%。
从专业水平来看,大多数人成绩优良。有7名同志被评为“优秀学员”并荣获了业大首次颁发的奖学金。王迎等三同志学习形式逻辑后,编写了一本《形式逻辑表解》,得到了老师的好评。微生物所的康成杰参加了北京市的自学考试,以较好的成绩连克六门……
从工作能力来看,每个团干部都有显著的提高。遥感所的白建原学了党史课后,在“三热爱”教育中给团员们讲党史。大气所的罗明远则把学到的管理科学知识,向所领导进行介绍。科学文化知识使团干部们头脑丰富,眼界开阔,创新精神得到激发。他们开展的活动更加新颖多样,有力地吸引了团员、青年,团的工作空前活跃。
“工作推动了学习,学习促进了工作。”谷峰总结自己的感受说:“学习与工作确实有矛盾,处理得好,可以相得益彰。”他说到前一段与范晓峰到研究生院蹲点的情况。跟研究生打交道可不简单:他们思想活跃,知识面广,自我意识很强,还特别爱与人辩论……两人开了三个座谈会,找了几十人谈话,应付裕如地和研究生共同讨论问题。研究生们感到和他们谈得来,很满意,还以为他们起码大学毕业,哪里知道,他们过去只有中学文化程度!
今年二月,教育部正式承认了科学院职工科技大学,并决定将原来的中文大专班改成科技管理大专班。这意味着课程将增加到20多门,而且要在原定的三年半时间内学完!面对更加艰巨的学习任务,团干部们豪情不减,斗志更旺。因为他们懂得:振兴中华的宏伟目标,迫切需要他们尽快成长为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的新型团干部;因为他们确信:党和人民的这一殷切期望,他们一定不会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