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来
茫茫学海,浩瀚无涯,怎样才能游弋自如,达到成功的彼岸?险峻的科学高峰,层峦叠嶂,荆棘丛生,如何独辟蹊径,攀上胜利的峰顶?这是千百万有志青年冥思苦索的课题。
我国科坛一颗过早陨落的明星——蒋筑英,不仅以他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念,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忠诚,高洁无私的襟怀,成为一代学者的楷模;他刻苦的治学精神和科学的治学方法,也给广大青年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治学首先要考虑工作的需要
秋夜,长春光机所雄伟的研究大楼隐藏在浓重的夜色之中,一个个明亮的窗口,纷纷暗了下来,只有二楼还有两个窗口仍亮着灯。日光灯下,两个青年正伏身案头,翻阅外文资料。
夜深了,其中一个青年看看手表,不觉“呀”的一声,“小蒋,11点了!”见对方毫无反应,他就蹑手蹑脚地走上前,原来对方正聚精会神地翻译一部厚厚的法文书。“你译什么呢?”这时对方才抬起头,微笑着说:“《傅立叶变换在光学上的应用》。”“什么时候译的?都译一半多了!”他吃惊地问。他只知道蒋筑英为查阅登载有关光学传递函数资料比较多的法国杂志,正在学法文,没想到进展速度竟如此之快。“我们不是整天都在一起吗?有什么能瞒过你?”蒋筑英以问代答。不过,蒋筑英还是隐瞒了一点:为早日攻下法文,尽快译出研制光学传递函数装置的这部必读文献,蒋筑英利用了一切可能利用的时间,开会休息、就餐排队、上下班的路上、包括上厕所的时间……由于蒋筑英圆满完成了自己规定的学习任务,仅仅花费两年多的时间,就和他的同事们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光学传递函数装置。
蒋筑英的本职工作是光学检验,早在研究生学习期间,为了扩充自己的光学设计、光学仪器方面的理论基础知识,他就自学了康拉第的英文版的《应用光学和光学设计》(两卷本)和杜德罗夫斯基的俄文版的《光学仪器理论基础》(两卷本)。七十年代初,为了和自己的导师王大珩一起解决我国彩色电视的彩色还原问题,他系统学习了色度学理论,钻研了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成功地编制了“彩色电视摄像机校色矩阵最优化程序”。这种先进方法,是国内首创。后来,结合研究工作的需要,他又自学了光学材料、薄膜光学、颜色光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1981年,蒋筑英到英国验收进口的大型仪器三坐标测量仪,这台仪器涉及的主要是机械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出国前,他争分夺秒,又学习了机械学。
总之,在知识的汪洋大海里,蒋筑英涉猎很广,使他学识广博,具有多方面的才能。然而,他学习的内容总是和他从事的工作、光学事业发展的需要紧紧联系在一起。他的两眼始终盯着工作中的新目标,不断给自己提出新的研究课题和学习任务。他说,“要学以致用,要看到国家的需要,不要漫无边际地去积累知识,要为解决实际问题去学习。”
治学要讲究方法
蒋筑英在科学上取得了很多杰出的成就,曾有人设想,他一定是个死读书的人。
这种设想与蒋筑英的读书方法恰好大相径庭。因为蒋筑英除了善于科学地利用时间和集中精力去读书外,他还是个有名的“问题迷”。
蒋筑英读书时,不论是名人的专著,还是权威提出的理论,他总是要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提出一些问题。王大珩教授就说他:“常常提出一些很有见地、一时难于解答的问题。”正因为蒋筑英无论学习什么,总是批判地继承,而不是兼收并蓄,所以学习之后,他总能够取得新的研究成果。此外,不动笔墨不看书,是蒋筑英多年来养成的学习习惯。他摘记卡片,还作笔记。他的笔记种类很多,有考察笔记、学术活动笔记、业务工作笔记等等。在他的办公桌上,文献卡片就有二千二百多张,各种笔记几十本。同事们把他的卡片箱和笔记本称为“微型图书馆”和“信息库”。他在科学研究上取得的很多成果,他给予同事们的很多帮助,他对许多学术问题发表的很多有创见性的见解,他在短短的时间里就写出的研究所学术委员会的工作总结,不能不说是在某种程度上得益于这“微型图书馆”和“信息库”。
治学要有动手能力
一般,在学理科的学生中,常盛行一种“重理轻工”的风气,即所谓“君子动脑不动手”。蒋筑英则不然,他深知:缺乏动手能力,就不是一个合格的科研人员。只要有机会,他就有意识地刻苦锻炼自己。
例如,蒋筑英研制的光学传递函数装置,涉及到光学、电学、机械等很多学科的知识和实验技术。他和他的三个同事,从进口仪器的检查调试到设备的安装调试,都是自己亲自动手干的。实验过程中,不论出了什么样的故障,总是自己想办法动手排除。当这台仪器问世的时候,他们不仅为国家填补了一项空白,而且使自己的光、机、电等各方面的实验技术得到了全面的锻炼和提高。
同事们也都说蒋筑英有一双巧手。这双巧手使他的才智如虎添翼,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不断取得新的科研成果。同时,也给他为社会、为他人服务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机房的冷冻机坏了,他赶去修好;计算机上的宽行打印装置失灵了,打出的字符参差不齐,他看看说明书,动手修一修,使之很快恢复了功能;就连能工巧匠会集的专门安装调试仪器设备的装校车间,遇到难以排除的故障,也要找他帮忙……
为此,蒋筑英的同事们常常十分感慨地说:“他既有精深的理论,又有很强的动手能力,他比我们多长了一对翅膀,所以比我们飞得快,飞得高!”
治学需要争论
“哎,真不该呀!我怎么能那样和他吵呢?”蒋筑英病逝的噩耗传到所里后,著名色度学专家冯家章双手捶胸,悲痛欲绝,连声责怪自己。蒋筑英到成都出差的前一天,同他就遥感应用问题进行过一次讨论。两人虽然年龄相差悬殊,研究方向不同,但彼此敬重。可是在讨论学术问题时,却往往都控制不住感情。这一次,两人又大声争吵起来。
喜欢就一些学术问题与同事们展开讨论,是蒋筑英治学的一个重要特点。他不但常和老先生们一起讨论,也随时和比他年轻的专业人员讨论;不但和本学科的同事讨论,也常找其他学科的专业人员讨论。正如他在《业务自传》中写的:“要善于向周围的同志学习。人各有所长,有的理论基础好,有的实践经验丰富。遇到问题除了自己刻苦钻研以外,找适当的人讨论讨论,往往很快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讨论中,各种学术观点在交锋中发出的智慧的闪光,激发的灵感的火花,都使他得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成为他广博学识的一个重要来源。对他来讲,争论就象盐之于人一样,是他科学生涯的一个重要内容。
而且,讨论时,无论是在老专家面前,还是在同事和助手面前,只要没有足够的道理使他信服,他决不轻易放弃自己的观点。他会象一个天真的孩子那样,一直和你争论下去,甚至不欢而散。初次和他讨论的人,往往会对他产生“难以对付,高傲自满”的印象,时间稍长,就会感到这不过是一种误解。
当然,在争论中,蒋筑英坚持的意见也有欠妥的时候。不过,每当他发现自己的观点失当,便马上坦率地修正自己的观点,支持对方的意见。他认为,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是一个学者必须具备的品质。
治学还要有胆量
蒋筑英在接受科研任务时表现出来的超乎寻常的勇气和胆量,很早就赢得了领导和同事们的好评和敬佩。其实,就是在日常学习中,他也是善学敢用,不放过任何一次实践应用的机会。
那是1978年的夏天,日本光学专家村田和美教授来光机所讲学的时候。村田教授讲课用日语,由翻译译成汉语。在座谈时,所内不懂日语的科技人员试图用英语与他交谈。村田教授面带难色地说:“非常抱歉,我的英语讲得很不熟练,不过,我懂德语,我们用德语交谈好吗?”与会者面面相觑,他们都不懂德语呀!这时,只见蒋筑英站了起来,用德语和村田教授交谈起来。
原来,那段时间,蒋筑英正准备到西德进修,刚在北京学了半年德语,回来度暑假。大家听得出来,这时蒋筑英的德语讲得并不很流畅,然而他那种善学敢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胆怯的精神,却在他们心中留下了经久难忘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