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品镇
目前期刊之多,使人有汪洋之感。在这中间,我希望《读书》能起应有的作用。下面提出几个问题,请编辑部参考。从刊物看得出,这些问题编辑部是在考虑之中的,我再进言,是说明读者中也有人这样想,或许还不仅几个人。
一、《读书》,使人感觉稍着重介绍新书,我建议将编辑方向再明确地扩大为:为读书生活做参谋(也为出版界做参谋)。不只是站在书的后面将它推向读者,而且要站在书的前面,为它催生,请它出山。——为它鼓吹,制造舆论。说得具体一点,请多考虑从每个时期读书风气中或出版风气中(书籍、报、刊),要提倡什么事物,要解决什么问题出发,组织稿件。总之,首要的希望是:编辑部将角度放得更宽一点。
关于推荐书。既推荐新书也鼓吹旧书再版和重印,为一本、一套好书鼓气,也介绍一个时期有突出成绩的方面,介绍本国书也介绍国外书。每期最后几页的“新书预告”是极好的(虽然这些书大多不容易买到),能否大胆改为“好书推荐”或仍称新书,包括已出和将出的。提要能稍具体一点更好,要求更严格一些。请不要仅从学术水平、艺术水平考虑,也适当考虑知识性、趣味性等等,这样争取读者面更加广些。
不仅从书出发,也请从人出发(其实人是写书的人,出发点还是书)。实事求是,发掘和表彰未被重视的新人和曾被埋没的老人和古人,让他们为“今用”。
二、读者对象问题。因为内容面广(当然还是侧重文史哲特别是文的),介绍的书又非一般读者就能读的,看来《读书》的读者只是在部分人中。我在几个熟人的书桌上见过,他们都是严肃的读书人,而在报刊门市部似乎尚未见过,也许被一片红红绿绿淹没了。这不要紧(发行工作的努力是另一问题)。要不去迁就而是去引导一般读者。不要怕寂寞,努力下去总有收获的。自然科学方面的问题和书当然不能放弃,希望抓住已经引起普遍关心或应该引起普遍关心的问题和书籍。总之,现在似乎也是在抓重点,但要抓得更有份量一些。为了维持内容较广又不致几面都不讨好,建议多组织特辑、甚至专号。我觉得认真出专号是组织作者和读者的好办法。
组织各种各样的稿件,用各种各样的办法培养读者读书的兴趣。特别请注意从群众中来(现在广播电台的听众提出的生活知识的解答,听说很受欢迎),如每年请几位专家推荐他认为(写明理由)这一年中他们这个专业中一本最有学术水平或思想、艺术水平的书和一本最适宜自学者(特别是青年)读的入门书。又如组织对某一问题和某一本书的争鸣,一方面弄清问题另一方面也诱导读者深入这一专业。办一件事有无兴趣是很重要的。我们不主张为名、为利、为饭碗刻苦读书的人,此种人一旦学而优则就神气了,也就把书丢得远远的了。但我们要重视充满兴趣地读书的人,兴趣能强烈地引导他走到书里去,不抱功利的目的,结果却往往有利于人民。所以要培养群众特别青少年的读书的兴趣,现在用各种办法培养大家的体育兴趣,这是很好的。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花大力气也来培养读书的兴趣呢?三十年代的进步青年中有股热烈地钻研马列主义哲学和社会科学的风气,这真是读书界值得怀念的时代,这是政治上的自觉所造成的读书的兴趣(这中间许多书店和报刊物的组织工作也是功不可没的)。现在我们如能较深切地了解群众(特别是青年)的需要和爱好,从而引导他们,不要填鸭而用上下结合的办法,我们现在的条件从某些方面说是比当年条件更好的。关键是清醒地运用我们现在的有利条件,克服现在的不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