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长夜盼晨曦

1983-07-15 05:54
读书 1983年3期
关键词:劳动朝鲜农民

敏 慧

谈李箕永的短篇小说

中国读者对李箕永并不陌生,早在五十年代,我国就翻译出版了他的著名长篇小说《故乡》和《土地》。

李箕永是朝鲜当代杰出的作家,是朝鲜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先驱,朝鲜现代革命文学的奠基者之一。他的作品在朝鲜人民中广为流传。他是位多产的作家,以“农民作家”蜚声文坛。

李箕永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七岁入私垫,启蒙老师长于汉文和古典文学,受其影响,他自幼就酷爱文学,喜好民间故事。十二岁时进入天安私立宁进学校,对新小说发生兴趣。一九一○年毕业后,因家境贫寒,无力继续升学,开始流浪各地,曾在矿山和土木工场当过工人。一九二二年四月东渡日本,入东京正则英语学校夜校学习。在这段时间读了大量外国进步文学作品,特别是高尔基的著作,对他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九二三年九月因关东大地震回国。

一九二四年,朝鲜《开辟》杂志社为纪念创刊四周年征文,李箕永的处女作《哥哥的神秘信》获选,从此,他开始了文学创作生涯。当时,自然主义和颓废主义笼罩朝鲜文坛,李箕永、赵明熙和崔曙海等先进作家的出现,打破了资产阶级文人一统天下的局面。李箕永的作品控诉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表现了进步的民主主义倾向,是“新倾向派”①的文学作品。

从二十年代中期到三十年代,随着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朝鲜的传播,反日民族斗争的发展和工农革命运动的高涨,朝鲜无产阶级文学也日渐发展。李箕永的文学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此,他自觉地把自己的创作和无产阶级革命联系起来,发表了很多作品。

为了表彰李箕永在文学上的卓越贡献,一九五五年在他六十寿辰时,朝鲜劳动党特授予劳动勋章。

李箕永在二、三十年代创作的中、短篇小说在其创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者以简洁的笔墨,揭示了当时朝鲜社会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地提出了城乡劳动人民摆脱悲惨命运的社会课题。

李箕永自幼就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青年时代又到处流浪,他对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有切身的感受。他青少年时代个人的苦难经历在他的这些作品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但是这些作品,不只是表现个别人物的生活经历或苦难遭遇,而是通过一系列典型人物的描述,再现了二十世纪初至三十年代朝鲜城乡底层的生活场景。

这些小说以大量篇幅描绘了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蹂躏下,朝鲜农村走向破产的悲惨景象和纯朴善良的朝鲜农民所遭受的苦难。如《元治书》刻画了贫苦农民的典型形象,主人公元治书勤劳、憨厚,只要能挣几个钱养家活口,多累的活,多远的路,他都不辞劳苦拚死拼活去干。但结果还是挨饥受冻,连个老婆也留不住,偷偷跑了。他唯一的精神安慰,就是看到自己相依为命的可爱的女儿天真无邪的笑脸,他希望她们长大成人,过上好日子。没想到纯洁无瑕的女儿玉粉,却遭到地主之孙万勇的凌辱,治书的一线希望破灭了,他愤怒若狂,举起菜刀,要去和衣冠禽兽万勇拼命。可是,靠他治书一个人的力量,又怎能砍倒这座人间地狱?人们想反抗,但是找不到出路。

在《穷人》这个作品里,主人公是知识分子成浩,他赋闲在家,告贷无门,甚至连自己的堂兄也奚落侮辱他。面对黑暗的现实,成浩醒悟到:“现今是资本主义盛行的时代,富人和穷人之间的距离,如同南极和北极一样。哪怕是骨肉兄弟,也会因贫富的不同,变得水火不相容的。”他意识到,“不建立一种新生活,这个人类社会是不会有幸福的。”

在著名中篇《鼠火》②里作者以同情的笔触描写了青年农民石铁的不幸。在描写石铁的爱情遭遇时,也抨击了封建的早婚制度,作者不仅写出主人公反抗封建婚姻,也写出了他们憧憬一个新的社会,向往美好的未来。

在《产妇》这篇小说里,作者描写了流落在汉城的产妇一家的痛苦遭遇。这一切,都是当时朝鲜城乡劳动人民非人生活的真实写照,是对当时朝鲜社会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极为深刻的揭露。

这些作品的基调不是感伤而是悲愤,不是哀怨泣诉,而是愤怒呐喊。作者不是站在第三者的立场,对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一洒同情之泪,而是和处于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的脉搏一起跳动。如果说,他在《穷人》中只是朦胧地渴望暴风雨的来临,那么,在《老鼠的故事》、《元甫》和《造纸工厂村》等作品中,则具体指出了造成工农贫困的社会、阶级的根源和摆脱悲惨命运的必由之路。

《老鼠的故事》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老鼠一家的对白,道出了人世间的不平,控诉了不合理的制度。郭鼠对被压迫者、贫穷善良的洙石无限同情,而对剥削成性、虚伪贪婪的金富翁,则进行了无情的嘲讽和戏弄。作者通过郭鼠之口指出:“谁亲手种地,地就归谁,这才是正理!”“农民只要同心协力跟地主干,一定能从他们手里把地夺回来!”

《元甫》标志着作者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篇作品里作者用富于个性的语言,着意塑造了贫苦农民元甫这一对老夫妇的形象。喊出了“工农联合进行斗争,建立新社会”的口号,用艺术的手法,表达了工农联盟的思想。

《在造纸工厂村》里,作者深刻揭露了日本垄断资本是如何侵入朝鲜,掠夺朝鲜资源的。作者笔下描绘的城镇工人、贫民,也和贫苦农民一样,在死亡线上挣扎。造纸厂村的工人是些“活机器,一天加几次‘油,就要劳动十六乃至十八小时。”这篇作品不仅反映了作者反对剥削的革命人道主义思想,而且描述了工人的罢工斗争,特别是塑造了决心走和工农相结合的道路的革命知识分子形象。

作者通过明浩、郑光朝、“汉城人”、黄云等几个革命知识分子的艺术形象,阐明了在革命运动中,革命知识分子不可忽视的重大作用。

李箕永的作品洋溢着时代的精神,反映了时代的风貌,作为一个优秀的文学艺术家,李箕永也有他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以表现农村生活的题材见长。他并不追求曲折离奇的情节,而是通过一些凡人小事的描绘来揭示当时社会的本质。他对朝鲜民俗非常熟悉。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他很自然地把对农村风俗习惯的描述融合到他的作品里。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构成了李箕永作品的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

一九八二年冬

①二十年代初暴露和批判黑暗的社会现实,描绘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的作品称之为“新倾向派文学”。

②旧时朝鲜称阴历正月头一个子日为鼠日,傍晚有放火烧枯草的习俗,谓之鼠火。

猜你喜欢
劳动朝鲜农民
耕牛和农民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农民
朝鲜国庆"轻松"阅兵显自信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朝鲜试爆氢弹,中方坚决反对
朝鲜平静度过“金正恩生日”
韩要求朝鲜为泄洪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