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文杰
积累知识的办法之一,就是做资料卡片。它便于保存、携带、分类、查找。不少有成就的学者专家都擅长于此。
那么,怎么做卡片呢?
一、卡片纸要厚挺、耐用,大小规格一律,以便使用保存。
二、卡片的形式,有索引、摘录、心得、提要等,或几者兼而有之。有的文章现在来不及细读,将来又用得上,可将其载处、标题、作者,抄录入卡,以备用时查找、翻阅原文,这是索引式;有的经典论述,可取摘录式,将其精采或关键段句,摘抄入卡,以待日后慢慢咀嚼、消化;有的阅后由此及彼,悟出很多道理深邃的见解,可迅速记录下来,此谓之心得式;有的文章及书籍,看后掩卷回味,用自己的话将文章要点简述入卡,这就是提要式了。总之,多种形式各有千秋,可根据需要选择。
三、每张卡片一般只记一个事例或一个问题,这样便于归类、插放。有时一个问题和事例一张卡片记不下,可持续几张,但在归类时,应注意挨次编号、插放,避免分散、隔开。
四、卡片记述的内容要注明出处(如书名、篇名、版本、页码)和作者的姓名、工作单位及写作大致时间,以备用时查找原书、原文,咨询作者,取舍材料。
五、卡片的分类可分成大、中、小等,分类既可根据自己的整个知识结构,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体系;既可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也可根据自己一个时期的研究专题。既要放眼长远,又要着力于当前。放眼长远者,类目宜粗;着力当前者,类目宜细。当然,粗者,不宜太粗,太粗,不便查找;细者,不宜过细,过细琐碎繁杂,自找麻烦。分类时,并列的类目,要尽量避免内涵交叉。有时一张卡片的内容,既可放入甲类,也可归于乙类,如放在甲类,就在乙类标明见甲类某号,反之亦然。总之,卡片分类应力求实用、方便、科学、系统、严密、清晰,以至使自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找到所需要的东西”。
六、每张卡片写好后,都要及时根据内容标号、入列。所谓标号,就是标明卡片所属的大类、中类、小类、细目的代号和所属细目的张次。如甲大类,A中类,三小类,第4细目的第①张卡片的编号可写成:“甲-A-三-4-①”。编号应标于显眼处,以便查找,一般写在卡片的左上角或右上角。每套卡片开头要有本套卡片的目录索引,以供查找。
七、已经标号入列的卡片要经常翻阅、熟悉和使用。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卡片的利用率,而且能激发自己做卡片的积极性。
八、卡片要善于保管,有条件的可象图书馆保存目录卡那样,将卡片依次插入特制的小抽屉内。
愿一切有志于学问的同志能借助于卡片,日积月累,积久成学。
(摘自《年轻人》1982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