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两首词“长沙”、“游泳”

1957-08-16 03:30臧克家
中国青年 1957年4期
关键词:宏图首词长沙

臧克家

毛主席的诗词,过去正式发表的很少,但某些作品已经普遍流传成为活在人民口头上的珍品了。这次,他把自己的新旧作品十八篇,集中发表在“诗刊”创刊号上,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欣赏机会,这是多么令人兴奋的事呵。这十八篇旧体诗词,从原稿到出版以后,我一读再读,越读兴致越浓,所得到的也越多。现在就其中的两首词,说一说自己的读后感。

咏雪的那首有名的“沁园春”,早已家传户诵,可是同一调子的这首咏长沙的词,也许还是第一次和我们见面。湖南是毛主席的故乡;长沙,是毛主席的旧游地。中学时代他就在这里的师范学校读过书,若干年以后,他叉来到这里,对着眼前的景色,回忆往事,诗的情感不禁涌上心来。

正是凉秋时候,一个人站在“橘子洲”头(即“水陆州”),湘江的水滚滚向北流去。看,眼前的秋色多么令人陶醉:千山万山(岳麓山)一片红红的颜色,一层层经霜的树林,叶子红似二月的花朵;秋天的江水碧绿澄彻,成百条的大船争着在江上行驶。仰望雄鹰正展翅向万里长空搏击;俯看浅水底下,鱼儿在随意游动,在这大好的秋天里,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各得其乐,一派生机,看谁比谁更自由自在。

上面写的全是一个人站在洲头看到的秋景。这景色画一般地赏心悦目,令人种往。这是写实,但却不是就眼目所及的随手涂抹,而是经过艺术的概括。诗人用自己的想像和情感,把这些特征性的景物联成一个生气活泼的有机体,造成了一个美丽的诗的意境。写的是秋景,但毫无充满在过去一般旧诗词里那种肃杀、感伤的“悲秋”情调,恰相反,看诗人把秋天写得多爽朗,多活泼,这是多么动人的一幅生机勃勃的秋的生命画图呀!这表现了诗人宽敞的胸怀,乐观的情绪。他写了山水,写了红叶,写了搏击长空的苍鹰和浅水里的游鱼。这仅是一些自然景物。接着用“万类霜天竞自由”这样壮丽的句子作一个小结,使得上面那一些出色的描绘,得到鲜明的意义,因而提高了这首词的思想性。对着眼前这些生机活泼的自然景物,谁能不感到宇宙的寥廓,因而惆怅地想到一个哲学意味的问题:试问一下苍苍茫茫的大地,天上飞的,水里游的,这千类万变,谁是它们的主使者呢?经诗人这一问,我们觉得诗意深沉了。我们如果置身在这样的境地里,看到那样的一些景物,心中不也会发出同样的问题吗?有了这一问,我们才明白诗人不是为写景而写景,他有更深的意思存在着。没有前面的描写,后边的这几句就不可能产生,没有后边的这几句,前边的字句仅仅是小片风景画片,意义不大。这样前后连在一起,使人感觉到典型环境产生出的典型情感和想像。

下边是往事的追忆。对着眼前的景物,不禁回首当年。若干年的时光逝水般地流去了。那是怎样沸腾着的不平常的一些岁月呵!那时候,曾经和很多同学成群结队地来这里玩过。那时候,大家正当青春年少,对现实深感不满,义气填胸,充满着自信力量。指点着眼前的江山,激发成为慷慨激昂的文章,把当时那些祸国殃民的反动政客和军阀,看得粪土不如!作者接下去问他的老同学遥遥地亲切发问:还记不记得?船到中流的时候,慷慨的情感使我们大家问江水乱击,激起的水浪,把飞也似的船只阻住了。

这一节回忆,在我们眼前活绘出在那样黑暗浓重的反动社会里,一群向往革命的青年人的伟大抱负和慷慨激昂的气势。这段描写是十分动人的。当我读到这里,便回忆起自己中学时代一些相似情况来:千佛山头的高歌,大明湖上的壮语……热情沸腾,感慨不已。整个词的文字是精炼的,概括力是强的。旧时代的社会环境、人民斗争的情况,只用了“峥嵘岁月稠”五个字来形容。其实,细细地评味,这五个字已经够了。描写青年们的心情与怀抱,使我们仿佛看到他们激昂的情态,好似听到他们自豪的壮语!“中流击水”,并不仅仅是写青年人玩水的兴致,此中活现出大风暴里海燕们的慷慨意气、英武精神。

这首词,前半是对景抒情,后半是追忆往事。前后结成一个整体。回忆过去,没有怅惘伤逝的情调,令人只觉得热情激发;描写眼前风光,也是一派生机,活泼泼地,而我们从“万类霜天竞自由”这样的句子,从整个词的情调里,显然会感觉到一种革命的乐观主义情绪,这正是这篇词的主调。它使人奋发,它使人感觉到情味无穷。

游泳词——水调歌头,开头两句表示了作者的行踪:刚刚离开长沙,便来到了武昌。不说离开长沙而说才喝过长沙的水,不说到了武昌,而说又吃武昌的鱼,这里边就包含着无限的情味。毛主席横渡长江的故

事,曾经在人们口中流传,“万里长江横渡”,给我们证明了这个传说是真实的。这个句子表达出了怎样一个大的气派!这使我们想起了“投鞭断流”的壮语,但和这壮举比起来,那不过是一句空话罢了。征服了万里长江,纵眼看去,这楚地的天空一望无边。上一句叫人想到个游泳健将和惊涛怒浪搏斗的雄壮气势,下一句叫人体味到一个胜利者的舒畅心情,一动一静,相映成趣。接下去,像高潮过后的小浪头似的三个解说性的句子,倒装在下面,补足了前面的余意。这三个句子说明了平日没有闲暇的时间,活动的场所也不过足范围有限的庭院,活动的方式,也仅只是散步而已,实际上呢,个人是喜欢游泳这样的活动的,虽然风吹浪打,不免冒点风险,可是,兴味也就从风险里得来。这三个句子,表明了一个人的活动兴致所在,平日没有机会,今天竟然得到它,更加强了个人的豪兴和意趣;更重要地是表现了一种征服困难的伟大战斗精神!

第一阙结尾两句,真是妙不可言,把几千年前孔老夫子的话顺手引来,却截去了末一句(“不舍昼夜”)使它意味更加隽永。这是用“典”,但你觉得作者这是用了典故吗?一点也不。一个作者,如果他没有个人的真情实感,缺乏诗的意境,用典故的目的只是为了做装饰,那典故一定是死板板令人讨厌的,好似死人穿一身斑烂的尸衣。这儿同样也用了典故,却使人读了只有叫绝!有些人用典,把一点活东西也给弄死了,这儿呢,却把死典故给用活了。作者盎然的情趣,生动的感觉,写到这儿,使得他妙语天成似的,把成语作成自己的东西。请想一想这情景吧:一个人游过了万里长江,心情是怎样愉快舒坦!向上一看,楚天无垠,向下看,大江滔滔东去,在这种境地里会很自然地想到孔子立在川上时那种感想:看呵,看这昼夜不息地流着的逝水呵。说的是眼前的逝水,你不会从中想出更多的东西来吗?一个希腊哲学家就想到过:“一个人不能在同一流水里有两次的涉足。”再推开去想一下,光阴呢?这“百代过客”不也是“东逝水”似的一去不复返吗?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时间,对待生活呢?是悲观消极地坐叹“电光石火”而叹人生无常呢,还是为了人类的幸福去鞭策这时间的“马”叫它为我们服务呢?

这首词虽然写的是游泳这件小事,但它的含意却大得多了!它表现了一种时代精神——社会主义建设精神。这看来有点奇怪,写游泳把社会主义建设也写进去了,写的这么自然,一点不免强,不写倒反而会使人觉得不够味。上面所谈的对“逝水”“光阴”看法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万里长江呀,你的水流过了千千万万年,今天,还是“不舍昼夜”地在流着,

流着,但是我们却要使你起点变化。逝水似的时光呀,流呀流呀,流了千千万万年,流到了今天,我们可要叫你为我们社会主义事业尽点义务。这词的下一阙就是从自然风景的描写到征服自然的“宏图”的舒发。看,江上的船桅在风中动摇,龟蛇二山却站在那儿一动也不动。而人呢,社会主义时代的人呢,对着大江心里兴起了一个大的志愿。一座“长江大桥”,地上的长虹似地架起来了,长江,这自古的天堑,今天变成了通行道。没有比喻,没有夸张的描写,两个朴素有力的句子,把解放后中国人民按照共产主义思想“宏图”征服自然,从事伟大建设的气慨和精神,全盘托出来了。

说起“宏图”,这个“宏图”真是不小!岂止在万里长江上驾一座大桥而已!我们更要在长江上流筑一道拦河坝,把长江当腰拦住,截断千古种话里的“巫山云雨”,在高高的巫峡上叫它出现一个水光闪闪的平湖——大三峡水库。两千多公尺的神女峰,耸立高处仍然无恙,但她也该瞪大眼睛发出惊叹:世界变化得多么不同了!

从游泳引伸到社会主义建设,决不是平空扯来,而是有一条线在贯串着。这便是长江,便是由长江引起的“宏图。由近及远,由已经实现了的,想到即将着手去实现的,这不十分自然吗?

后一阙写的是三峡水库,这是社会主义的伟大现实,作者却运用了古代神话故事,使得这首词的色彩和情调更加幽美而委婉。如果直陈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远景,或说一通征服自然的大道理,便容易成为干巴的说教,那决不会动人。用在高处站了几千年的神女惊异今天世界的大变化作结,将伟大的现实和古代神话揉杂在一起,趣味隽永,含意深长。这不但在词句上加浓了色彩,增强了动人的情调,收到了对比的效果,还会使人更进一步去深思: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简直就有点像古代种话吗?

1957年1月27日

猜你喜欢
宏图首词长沙
长沙之旅
习近平擘画长江宏图
神回复
肾上腺素飙升:亚马逊的数字广告宏图
我眼中的长沙
宋高宗的眼力
浓墨重彩绘宏图
多姿多彩的“长沙窑”
我记得,我记得
辛卯考联靓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