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熙沂
在话剧会演的时候,我曾遇到这样一件事情:一个并不算坏的话剧演员,从他所扮演的角色的繁重以及他在扮演这个角色中所付出的劳动来讲,当时,评委会提出给他个演员三等奖,完全是应该的,但遭到该团领导上的反对,其原因据说是因为这个演员平常有点个人英雄主义、骄傲。因为是话剧团提出来的,好像应该走“群众路线”,会议就否定了这个三等奖。其结果这个演员不但不满意他们团的领导,当然也不满意整个会演的领导,因为这伤害了他的积极性和自尊心,他感到受了打击。事后,我们又进行了一些了解,所谓个人英雄主义、骄傲,就是他多演了一些戏,多演过一些较主要的角色,从而背上了一些包袱”;当然,这个“包袱”是不是也包含一些青年人应有的自豪感,就很难说了。
从这里我看到了一个正确对待同志和发扬一个人的积极性的问题。
我们一般对人,特别是对下面的同志,都应该是以表扬为主,就是批评也为的是达到教育,求得改正。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还有自责的意思。可见作为一个领导人,总是要严己宽人的。对待有错误和犯了错误的人决不能采取“落井下石”的态度,这是考验一个人的品质的问题。
最重要的是首先分析错误及其产生的根源,然后才考虑怎么办。一定要做到功过分明,这才会有是非,才能以理服人。
前面所举的例子,显然是没有是非的,起码是非不够分明。依我看,那个演目所创造的角色,一个反面人物,戏的主角之一,三小时的演出时间几乎有一半他是在舞台上,从他平时在排练中所付出的辛勤劳动来看,也还是一个可以培养的有为的青年演员,以这次整个演出的水平比,他是可以得奖的,评委会主强给他奖也是很正确的,因为有人反对而没有坚持给奖,这应该说是个缺点。
首先把有毛病(即使承认这个青年有点个人英雄主义、骄傲)和应得的奖励抵消,应奖不奖,结果就会是赏罚不明。应该作为两回事办:奖是奖,思想毛病再教育。
剧团领导怕的什么呢?一怕因奖励了更助长他的“骄傲”和“个人英雄主义”,因而二怕从此更难管了。该团领导分析一下什么是骄傲、个人英雄主义没有?问题是否已达到了奖励都不应该?如果奖励了,又对他加强教育,岂不是又发扬了他的积极性,又使他不致滋长骄傲情绪?在这件事情上,有些人曾附和着说:“应该,给这个家伙一下,提起他警惕。”提起这个“家伙”警惕,主观用意不能说不好,但是不是拿不给奖去警惕,这在方法上至少也值得考虑一下,特别要考虑一下这样一来所引起的后果。当然,我们没有继续去调查到底后果如何,但是伤害了一个同志的积极性和自尊心,这是可以断言的。
问题归结到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这个伟大事业是翻天复地的斗争,需要把各方面的人都动员起来,特别是把他们的一切积极因素动员起来,化无用为有用,这就要我们自己有清醒的头脑,善于分析问题,特别是善于找出积极因素,加以发扬。且不谈六亿人口,就说一亿多青年,在轰轰烈烈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今天,他们哪一个身上又没有积极的东西肯定可以发扬的呢!这些,如果都不加分析,采取囫圆吞枣的办法,其结果一定是不会把全部积极因素动员起来,反而会产生许多消极因素,因而抵消,最少是削弱了积极因素。
青年人都有一个干勤,他不是从生长起来的那天,就一下子都懂得了集体,而是经过教育、生活,尤其是经过他自身的体验和锻炼才逐渐有的。就从学功课来说,作为一个学生,首先学好功源,应该是天经地义,集体,也为的是帮助他学好功课。现在却有这样的情况,如果一个学生转心功课,就有人说他“书呆子”、“读死书”、“看你那个能劲”,因而过多地强调课外的一些活动,正好像工人中,有些先进工人模范过多地从事非生产活动一样,慢慢地这个学生和工人就不成为实际的学生和工人了。
我知道就有这样一回事:一位同志家里有个上高中的孩子,她可能脑子迟钝一点,每天总是做功课到很晚才能睡觉,人变得瘦了,不活泼了,别人说她最严重的还是至今没有入团。我们有时候也责问她,为何还未入团?她一位入了团的同学告诉我们说有两点原因:一是不大参加集体活动,如搞墙报,演戏等;二是不大帮助别人。问起这个孩子,她不承认,内心也痛苦未入团。但是功课不及格行
吗?她是学生呀!演戏她没有兴趣,帮助别人没有时间。然而这是不是为个人呢?如果她作为一个学生,她不首先搞好她自己的功课,她去参加演戏,去帮助别人,即使因此入了团,也还是缺一好——学习好。团组织是不是要全面来考虑这个问题呢?是不是应该承认她先努力做好功课,然后诱导她去帮助别人,参加课外活动而争取入团呢?这是不是就算不要集体呢?而一定称之为个人主义呢?发展下去就会成为个人英雄主义呢?
有的人还会把问题引伸下去,“死读书”、“书呆子”、“看你这个能劲”的目的是为的出人头地,这就是个人英雄主义。试问在学校不读好书,不把功课学好,当什么学生呢?把目已应学的功课学好,毕了业走上自己的工作岗位,从工作岗位再去继续锻炼,从而使自己的所学所用,逐步提高,为国家为人民,立下丰功伟绩,这正是正当发展的道路。这种出人头地有什么不好呢?我们今天的社会不同,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新社会,我们学校的功课本身就有为锻炼我们青年的人生观的内容的,何况还加上社会教育的经常影响。所以,青年人希望读好书为国家做大事,这种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这种积极性我们无论如何应该肯定。
难道我们不愿意我们多出几个优等生吗?不愿多出些先进人物吗?不愿多出些科学家、艺术家吗?
既然是优等,既然是先进,既然是“家”,他总有出人头地的地方,总有比别人高明一点的地方,这既不能一时强求,地不能永远拖住,领导的责任就在于发现、培养、扶植。浇凉水和嫉妒是最有害的。
因此,我觉得青年中(当然也包括我们这些中年人)首先要提倡、鼓励他们搞好他的本行,要有个“为主”的观念。天下很难有十全的人,而专家就是要在某方面有点个人的钻劲,就是刻苦努力。今天新社会不同的是:可以鼓励并帮助你一些条件去钻,并且钻出个道理,有了本事不会埋没,但这中间决不能否认个人的刻苦努力,譬如梅兰芳先生演一出戏,是要有各种各样的配角,但主角——剧的主要的表演者总还是梅兰芳先生,这就是在集体事业中不能否认个人的事,当个人的专是为集中群众智慧、从而为集体服务的时候,所谓个人英雄主义(假如一定要这样说的话)就变质了,就变为革命的英雄主义了。
区别个人英雄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关键在于办一件事情的目的性和它所达到的效果。
到此,会有人问:这是否不反对个人英雄主义?
我的答复,这样正是解放个人思想,少犯些个人英雄主义,各人都去钻研自己本行,真正有利于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让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都能发出一分光,汇合每个人发出的光,就会有了集体的力量,就有利于革命。不久前,在我们首都所召开的六千人的先进生产者会议,那末多的先进人物,难道他们一开始都是革命英雄主义者,而不是经过自己钻研努力,实际锻炼,得到党、团、群众的帮助才变为革命英雄主义、集体主义者的确?
所以必须尊重每个人的劳动和创造,解放个人的思想,使他敢大胆独立思考,发表他的意见和主张,提出他的办法,然后加以区别、诱导,否定或肯定,否定一些,肯定一些,否定那些,肯定那些,这样才会使个人的智慧为集体所用,为革命服务。
应奖而反对奖,还说是为的整一下他的“个人英雄主义”和“骄傲”,这不是教育,而是“一棍子打死”的办法。这些人没有想到:只有承认人家,然后才能批评人家,这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人家才能接受和改正。对了不奖,还要处罚,这算什么呢?这算达到鼓励革命英雄主义吗?
建设社会主义需要大家动手,要求每个人都发出一分光,因而喜欢拿自己的圈圈去硬套人,强迫别人服从自己,并给人扣以个人英雄主义的帽子,这不是正确的办法,这样,革命英雄主义永远鼓动不起来,而只能是伤害群众的积极性。
这道理对我们中年人有用处,对青年也很有参考价值,因为青年是中年、老年的接班人。有的青年已经在办着中年人的事,领导人家工作,指导人家思想。因而我虽是从一个话剧演员应否得奖的事谈起,倒对我们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建设社会主义奋斗略略有些意义。我就这样直率地说出来了,自然一定还会有说得不妥当的地方,请大家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