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学院学报
- 德主刑辅:董仲舒的治国理政之道
- 董仲舒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
- “阳气仁”:董仲舒思想中的“善”与“仁”
- 周桂钿先生之“董仲舒研究”及现代价值
- 董仲舒的德本法助思想
- 《礼运》成篇的时代及思想特点分析
- 杨时王道思想论析
- 见证儒学的复兴 开启儒学之新命──“儒家的使命与当代中国”学术研讨会暨中华孔子学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大会致谢和报告
- 道分谊利千秋范,策对天人百世师──在“中华孔子学会董仲舒研究会”成立、揭牌仪式上的致辞
- 张岱年先生给朱贻庭的信札16通(四)
- 张氏三兄弟之学术贡献与启示
- 晏子的“和生”思想
- 唐代博陵崔氏世宦的盛衰
- 武强年画对联探究
-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的内容体例与礼学价值
- 王夫之《诗经》学“诗以道情”观的诗学贡献
- 魏碑与南北朝时期楷书的演进趋势
- 邵雍思想中的性命之学
- 论作者的优先性①
——兼评伽达默尔的历史距离说 - 民主素养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关键
- 对内主张民主宪政对外强调维护国家主权的陈独秀的法律思想(一)
- 对汉字部件中意象的动态考察
- 汉画像石鱼图像的象征意义
- 论设计形态的认知
- 论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中气韵生动的美学精神
- 拉康的凝视理论与个体的主体性建构
——以娄烨电影《推拿》为例 - 《董仲舒与儒学研究》栏目特约主持人按语
- 衡水学院被授予首批“青年之声”国学教育示范基地──魏彦红主编被聘为“国学教育联盟”专家
- “2015·董仲舒年”纪实──记2015年衡水学院对董学研究的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