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遥感地理信息技术在农业保险中的应用探讨

2024-05-13 14:29李子兆信冠栋胡畔闪晓伟
南方农业·下旬 2024年2期
关键词:定损空间信息技术

李子兆 信冠栋 胡畔 闪晓伟

摘 要 农业保险是保障农业生产稳定和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对于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加快推进空间遥感地理信息技术在农业保险中的应用,以空间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粤农保与福农保为切入点,分析研究空间遥感地理信息技术在农业保险领域应用的现状与趋势,并探讨其面对的局限性与挑战。

关键词 空间遥感;地理信息;农业保险

中图分类号:F842.66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04.035

农业保险是保障农业生产稳定和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对于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据广东省银保监局及福建省财政厅数据,2022年广东省、福建省农业保险保费规模分别为81.08亿元、13.84亿元。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经营效率偏低、风险监管难度高、信息获取手段匮乏等问题均制约着农业保险有效发挥作为农业发展的“保障器”的职能,虚假投保、重复投保、缺少定损依据、真实准确的信息采集手段匮乏越来越成为行业的痛点[1]。近年来,随着国家公共地理信息服务体系的建立,优质的公共遥感地理信息产品为农业保险高效良好发展提供了新手段、新思路,而空间遥感地理信息技术以其较强的地理相关性、直观可视性、数据多元性等优点,为农业保险相关空间遥感地理信息产品的发展和迭代提供了着力点[2]。

近年来,空间遥感地理信息技术用于农业保险业务的应用平台不断涌现,但对其应用现状的研究却相对较少。本文选择广东省、福建省两个农业保险规模位于全国前列的省份,以空间遥感地理信息技术在农业保险中的应用为研究主题,以实际案例中国人保财险“‘粤农保AI数字农业综合服务平台”“‘福农保农业保险管理平台”项目建设为研究载体,探讨空间遥感地理信息技术在农业保险中的应用现状、痛点与展望。

1 建设思路与建设成效

研究案例以空间遥感地理信息技术为技术依托,以Node.js与Java为技术栈,建设包括PC端、移动端、大屏轮询的农业保险类空间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整体架构如图1所示。

除系统架构外,研究案例在数据建设与应用层面,以农险保单案件等基础业务数据为基础,以地理空间土地利用分类数据为关联维度,结合遥感数据、业务空间分析数据进行数据融合,为系统建设做数据支撑,最终建设成为农业保险台账式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应用。研究案例中数据融合所包含的数据项如表1所示。

研究案例建设完成后,两个农业保险类地理信息系统用户数与日活量均维持在较高水平。融合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遥感(Remote Sensing,RS),以天地空数据融合的方法,在满足移动端按图承保、按图理赔的农业保险对于新技术的基础需求上,以空间大数据分析、多源遥感数据综合支撑为新技术手段,为农业保险经营业务健康发展,核灾定损数据科学性的提升,精准承保与理赔的需求痛点提供了全新的科学准确的解决方案。

2 应用分析研究

2.1 按图承保与理赔的移动端GIS实践应用与局限性

近年来,随着国家地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以及优质的在线地图服务与React、Flutter、Mapbox、Turf等计算机地理组件库的广泛引用,为按图承保、按图理赔成为农业保险中“科技赋能”政策指导下的明星产品模式奠定了坚实的落地基础。

如图2所示,作为在农业保险领域率先开展按图承保与理赔的产品之一,研究案例支持用户在手机中叠加天地图公共18级遥感影像,结合实地进行地块多边形勾画并当场确认面积。这种以在线勾画的地块为维度的信息采集产品可现场实现对农田精准面积信息的获取,在极大优化信息获取效率、节约保司成本、提升农户参与度的同时,实现了精准承保与合规理赔,也为后续的合规监管及数据集成分析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3-4]。

但是,这种产品在应用时也存在着明显的问题与局限性。1)对网络的依赖性较强。在农村地区或者网络覆盖不稳定的情况下,该产品可能会遇到数据加载的延迟或中断的问题,从而影响使用体验和服务的效率。而且,该产品在使用中需要不断更新地理信息图层、卫星影像等数据,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农田形态。但对于多年才能完成一次全国数据更新的天地图公共影像来说,其在数据时效性上存在局限性。2)该产品对设备硬件性能有一定的要求,包括较高的定位精度、屏幕分辨率和处理器性能等,这提升了产品有效应用与推广的难度。3)该产品涉及大量敏感的地理信息数据,包括农田、地块和农户的位置及个人身份信息等。这种敏感性使得系统面临着潜在的数据隐私和安全风险,如未经授权的数据访问、泄露,因此需要采取严密的措施来确保数据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2.2 农业遥感为农业保险定灾定损提供科学手段

面对日益复杂的气候和自然灾害,傳统的农业保险方法面临许多挑战,如信息不准确、核赔周期长等。遥感技术的进步为农业保险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通过卫星、无人机等遥感工具,可以实时监测农田状况,提供更为精准的核灾定损数据。在研究案例中,在面对灾害“台风米克拉”时,通过应用卫星遥感技术,使得受灾区域内的损失快速勘定,节省大量实地勘验工作的同时,为理赔提供精准的科学依据。

目前,我国农业遥感在农作物生长监测、作物估产等方面均有非常成熟的发展。例如,李耀琛结合landsat、高分系列遥感数据与保单业务数据,通过受灾前后的作物长势差值,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得到每个受损地块的精确受损面积[5]。

多种植被指数对于植被健康、覆盖、含水量等特征均具有较好的敏感性,足以适应在农业保险定损中常见的低温、干旱、暴雨、大风、冰雹及滑坡等灾害中各个场景。周淑芳等通过融合高低分辨率多源遥感数据,采用面向对象分割方法,基于相关植被指数进行地块级农作物精细提取,其87.4%的总体精度及0.83的kappa系数表明通过该方法能够得到高精度的地块级作物种植分类结果[6]。余新华等根据实采数据,模拟产量及不同阶段的叶面积指数,进行产量估算,其相对误差不超过6%的结果表明,目前多样遥感估产的技术手段已较为成熟[7]。

成熟遥感数据分析技术能够为农业保险查勘定损提供十分科学的支撑,很好地解决了传统农业保险查勘定损中的手段传统、缺乏覆盖度等问题,但也有着其明显的局限性。1)在实际业务中,为达到精确定损以保障受损农户权益,往往需要在遥感识别作物损失时,应用一系列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数据确定受损地块的面积和受损程度。但是其高额的成本和较高的技术实现门槛,也使得遥感技术的推广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但随着国家对地观测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以及民用卫星遥感在近年间迅猛的发展,相信更多优质的对地观测卫星遥感数据的出现会补齐这一应用短板。2)对于目前处理流程复杂、数据多元化的分析工作来说,其较长的流程与用时也与要求精准与快速查勘原则不相符,从而对遥感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3 结语

空间遥感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保险,按图承保与理赔的产品模式能够极大优化保司信息采集的效率,同时以科学的手段实现了精准的承保与理赔。农业遥感技术的发展,也为农业保险定灾定损提供了科学依据,实现科学赔付。但是,该产品模式在技术实现层面存在诸多局限性,对空间遥感地理信息技术在农业保险领域更优质的应用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以后需要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郭清,何飞.空间信息技术在农业保险中的应用研究[J].地理信息世界,2014,21(1):79-84.

[2] 杨健,张珣.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在指数型农业保险中的应用分析[J].农业与技术,2021,41(20):170-173.

[3] 臧俊梅,唐春云,王秋香,等.基于Super-SBM模型的广东省耕地利用效率空间非均衡性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21,35(10):64-74.

[4] 姚雪,程立君,尚紅英,等.基于“3S+ABC”技术的智慧农业保险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20,34(5):53-62.

[5] 李耀琛.卫星遥感技术在气象农业保险定损中的应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9(23):51-52.

[6] 周淑芳,陈雨竹,夏建锋,等.多源遥感数据协同的地块级农作物精细提取[J].中国农业信息,2022,34(4):20-29.

[7] 余新华,赵维清,朱再春,等.基于遥感和作物生长模型的多尺度冬小麦估产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21,41(7):2205-2211.

(责任编辑:刘宁宁)

收稿日期:2024-01-13

作者简介:李子兆(1995—),硕士,研究方向为遥感地理信息系统。E-mail:617049729@qq.com。

猜你喜欢
定损空间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空间是什么?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创享空间
车险理赔引进人工智能
保险能否完成真正互联网+?
基于移动宽带的视频类应用在保险公司定损领域的新实践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