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肥增施有机肥对盐碱地水稻及黄豆生长的影响试验

2024-05-13 08:04李平乐邓艳徐恺何杰姜忠旭
南方农业·下旬 2024年2期
关键词:土壤改良黄豆有机肥

李平乐 邓艳 徐恺 何杰 姜忠旭

摘 要 为了探讨增施有机肥对水稻和黄豆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水稻茎蘖动态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常规复合肥作基肥为对照,设计了常规复合肥增施有机肥试验。结果表明,基肥增施有机肥能有效降低盐碱地pH值和含盐量、增加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使作物出苗匀、立苗快、幼苗成活率高,促进水稻分蘖发生;提高水稻每667 m2穗数,增加水稻每穗粒数和黄豆每株角果数,从而提高水稻和黄豆产量。

关键词 有机肥;产量;水稻;黄豆;土壤改良

中图分类号:S14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04.003

水稻是全球1/2以上人口的主食作物,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1-2]。目前,由于气候变化对作物生产产生了较大影响,粮食短缺危机凸显。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到2030年,我国需要增加约20%的水稻产量才可以满足国内需求[3]。黄豆作为我国粮油兼用的重要作物,近几年的需求量也在日益增长,增加黄豆单位面积产量和种植面积是增加其产量的重要途径[4]。近年来,我国水稻及黄豆产量虽逐年增加,但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耕地面积小,仍无法补充粮食缺口。

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统计,全球有约

8亿hm2盐碱土地,并且随着气候变暖,盐碱地的规模还在不断扩大[5-6]。我国是全球第三大盐碱地分布国家,盐碱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7]。而非盐碱地作物的单位面积增产很难得到较大的突破,因此盐碱地的开发和利用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认真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和引导农民增施有机肥。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第13条明确指出,要“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加快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技术推广应用,推进水肥一体化,建立健全秸秆、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畜禽粪污等农业废弃物收集利用处理体系”。因此,在盐碱地施用有机肥,通过对比未施用有机肥条田的产能情况、土壤监测等,研究有机肥对盐碱地土壤改良起到的效果和对大田作物生产增产增收的促进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光明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上农种植业中心拥有耕地0.47万hm2,大部分耕地是黄海滩涂多年围垦形成,土壤存在盐碱化情况。其中,晚庄地区的土壤盐碱度较高、土壤微生物较少、有机质含量偏低,常年大田作物产量明显低于其他地区。因此,本试验探讨了基肥增施有机肥对水稻及黄豆产量的影响,以期为盐碱地有机肥运用和大田作物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及试验材料

试验在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上海农场晚庄片区进行,该试验地的田块是由黄海滩涂经过多年围垦而成,土地盐碱度较高。

供试水稻品种为南粳9108,黄豆品种为南农47。供试常规施肥为常规复合肥[m(N)∶m(P2O5)∶m(K2O)=15∶15∶15]、常规大颗粒尿素(46%);有机肥由上农种植业中心有机肥厂提供,其技术流程:禽畜粪污—加辅料—混合搅拌—堆垛发酵—翻抛(测温)—后腐熟—粉碎过筛—成品—入库。

1.2 试验方法

本试验于2023年在晚庄地区上农16队二排1号(黄豆)、二排13号和上农19队一排7号进行。水稻采用水直播方式、黄豆旱直播方式。水稻种植试验设计2种处理,每个处理进行2次;黄豆种植试验设计2种处理,每个处理进行1次。水稻处理1:常规复合肥25 kg/667 m2+尿素7.5 kg/667 m2+有机肥1 000 kg/667 m2。水稻处理2:常规复合肥25 kg/667 m2+尿素7.5 kg/667 m2。黄豆处理1:常规复合肥25 kg/667 m2+有机肥1 000 kg/667 m2。黄豆处理2:常规复合肥25 kg/667 m2。具体处理情况见表1。3组试验全生育期其他栽培和植保措施均一致。试验均在水稻和黄豆基肥中进行。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1.3.1 产量的测定

于成熟期各组处理随机取样50穴测定单位面积穗数,随机取30穗脱粒后计算总粒数,进而求得每穗粒数。用水漂法去除空瘪粒,求结实率。以1 000实粒样本(干种子)称量,重复3次(误差不超过0.05 g)求得千粒重。于黄豆成熟期各组处理随机取10株测定每株角果数、每角粒数。数100实粒称其质量(干种子),重复3次求得百粒重。

1.3.2 水稻茎蘖动态调查

在水稻4叶期取每组处理具有代表性的4个点定点,每隔7 d调查定点水稻茎蘖动态,直至成熟期。

1.3.3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于水稻和黄豆成熟期在每个处理区域采用五点取样法取土壤样品,送至谱尼测试集团上海有限公司测定其土壤全氮含量、全磷含量、全钾含量、pH值、有机质含量、含盐量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增施有机肥对水稻和黄豆产量的影响

对于水稻产量,由表2可知,T1和T2理论产量分别比对照CK1和CK2高11.3%和12.6%,实际产量分别高3.67%和4.14%。从产量构成因素上看,T1和T2每667 m2穗数分别比CK1和CK2高6.32%和5.04%、每穗粒数分别高5.89%和6.61%,达显著水平,而千粒重和结实率则无明显差异。由此可见,基肥增施有机肥可提高水稻茎蘖成穗数,增加每穗粒数,从而提高产量。

对于黄豆产量,从表3可以看出,T3處理比对照CK3理论产量高17%,实际产量高5.18%。从产量构成因素上看,T3比CK3每株角果数高18.1%,每667 m2株数、每角粒数和百粒重无显著差异。因此,基肥增施有机肥可提高黄豆每株角果数,从而增加产量。

2.2 增施有机肥对茎蘖动态的影响

由图1可知,水稻的茎蘖数均随着水稻播后天数的增加而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在播后47 d左右达到高峰苗数,播后68 d左右趋近平缓。T1和T2前期茎蘖数增加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CK1和CK2,且播后26~82 d茎蘖数均分别高于对照组,最终茎蘖成穗数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基肥增施有机肥在前期可促进分蘖发生,提高高峰苗数,但无效分蘖会也随之增加,因此基肥增施有机肥时可适当减少播种量,控制适宜基本苗数量,以利于提高成穗率。

2.3 增施有机肥对土壤改良的影响

由表4可知,T1、T2全钾含量分别与CK1和CK2相比显著降低,T3与CK3则无显著差异,T1、T2和T3的全氮含量和有机质含量分别显著增加,而pH值、全磷含量和含盐量与CK1、CK2和CK3相比显著降低。由此说明,基肥增施有机肥可有效降低盐碱地pH值和含盐量,增加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从而有利于前期立苗、提高幼苗成活率和分蘖发生。

3 结论与讨论

本试验探讨了基肥增施有机肥对水稻和黄豆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水稻茎蘖动态、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肥增施有机肥可在水稻和黄豆苗期有效降低盐碱地pH值和含盐量,增加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从而有利于前期出苗立苗、提高幼苗成活率和增加水稻分蘖。

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上看,增施有机肥可提高水稻每667 m2穗数,增加水稻每穗粒数和黄豆每株角果数,从而增加水稻和黄豆的产量。在盐碱化较严重的田地,常规化肥虽能提供幼苗生长需求,但因土壤盐碱度高、有机质含量较低,幼苗不易成活,且容易僵苗,从而造成早衰、群体不够等现象。因此,建议在盐碱地大田作物种植的基肥中增施一定比例的有机肥,从而改良土壤理化性质,提高作物出苗均匀度和幼苗成活率。

参考文献:

[1] 刘立军,周沈琪,刘昆,等.水稻大穗形成及其调控的研究进展[J].作物学报,2023,49(3):585-596.

[2] 邱诗春,周静,卿晨,等.有机肥用量对水稻产量、净光合速率及土壤生物活性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23,51(22):107-113.

[3] 汪浩,张强,张文地,等.腋芽萌发能力对再生稻产量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国水稻科学,2020,34(3):205-216.

[4] 吴雨珊,龚万灼,谭千军,等.套作大豆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研究[J].大豆科学,2015,34(3):394-401.

[5] 馬国辉,郑殿峰,母德伟,等.耐盐碱水稻研究进展与展望[J].杂交水稻,2024,39(1):1-10.

[6] 唐于银,乔海龙.我国盐渍土资源及其综合利用研究进展[J].安徽农学通报,2008(8):19-22.

[7] 王巍琦,杨磊,程志博,等.干旱区不同类型盐碱地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活性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9,33(6):158-166.

(责任编辑:刘宁宁)

收稿日期:2024-01-09

作者简介:李平乐(1971—),本科,会计师,主要从事农业经济、农业科学研究。E-mail:3614130465@qq.com。

猜你喜欢
土壤改良黄豆有机肥
黄豆噼里啪啦
设施葡萄土壤改良必要性及措施
猪粪变有机肥一年卖了3个亿
腐植酸在退化土壤改良中的应用研究
保障粮食安全 有机肥行业如何先行?
黄豆变形记
土壤改良技术的不同阶段
传统or新型 有机肥发展迎来春天
生物有机肥与现代农业
黄豆成长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