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生物农药防治豇豆荚螟效果试验

2024-05-13 08:04何利平
南方农业·下旬 2024年2期
关键词:生物农药助剂

摘 要 为筛选出对豇豆荚螟防治效果好的生物药剂,以豇豆荚螟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验证生物农药及助剂对豇豆荚螟幼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5%乙基多杀菌素+激健、100亿孢子·mL-1短稳杆菌+激健、25%乙基多杀菌素、100亿孢子·mL-1短稳杆菌防治豇豆荚螟效果相对较好,第1次施药后5 d保花率均为100%;施加生物農药有助于豇豆的保花、保荚,而助剂能提高生物农药的防效。

关键词 生物农药;助剂;豇豆荚螟;安徽省铜陵市

中图分类号:S436.43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04.004

豇豆荚螟是为害豇豆的主要害虫,以幼虫蛀食豇豆的花蕾和嫩荚,造成落花、落荚、烂荚,严重影响豇豆的产量和品质。豇豆是食用蔬菜,使用化学农药防治害虫,难以保障豇豆品质。为了筛选出对豇豆荚螟防治效果好的生物药剂,此次研究选择了4种生物农药和1种生物助剂,在田间做试验比较[1-2]。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田概况

试验地点在安徽省铜陵市牡东农业专业合作社蔬莱生产基地,豇豆2023年6月25日播种,品种为沃虹11号。豇豆种植密度为每667 m22 500株,株距为23 cm,行距为68 cm,豇豆生长至开花、结荚期。

1.2 具体药剂及配置方法

试验药剂的配置方法为二次稀释法,先在喷雾器械(WBD-20型背负式电动喷雾器)中加入6.0~7.0 L清水,将药剂称量好后,再以每667 m250.0 L的用水量进行生物农药的二次稀释。生物农药见表1。

1.3 处理与设计

此次试验共设置A、B、C、D、A1、B1、C17个试验组,1个清水对照组(CK),每个处理面积为300 m2,试验设置3次重复。每个处理所施用的生物农药种类和用药量见表2。

1.4 试验时间

试验于2023年8月9日17:00豇豆始花期喷施第1次药,8月16日16:30喷施第2次药。667 m2用药液量50.0 L,选用20.0 L电动喷雾器喷施,全株喷雾,重点喷施花蕾、幼荚和叶片。对照(CK)喷施清水。

1.5 试验调查

1.5.1 调查时间

在8月14日(生物农药第1次喷施后的第5 d)、8月19日(第2次喷施后的第3 d)、8月22日(第2次喷施后的第6 d)的15:00分别对防治效果进行调查。

1.5.2 调查方法

蛀花率、蛀荚率调查:采用五点取样法,每个点调查5株豇豆,定点定株挂牌标记,各小区调查花50朵,豆荚100个,根据蛀花数、蛀果数计算蛀花率、蛀荚率。通过比较,对各参试药剂保花保荚率做出分析[3-5]。

式(1)~(4)中:a为蛀花率;an为各处理蛀花数;b为蛀荚率;bn为各处理荚数;px为保花率;ack为对照区蛀花数;am为处理区蛀花数;py为保荚率;bck为对照区蛀荚数;bm为处理区蛀荚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8月14日的保花率、保荚率分析

由表3可知,7种生物农药处理在防治豇豆荚螟对花的危害时均取得良好的效果,其中A、B、A1、B1这4个处理保花率最好,均为100%,4个处理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C、C1、D这3个处理保花率相对良好,均为83.25%,3个处理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横向对比发现,添加激健后的3个生物农药处理在防治豇豆荚螟对花的危害时并无显著效果。

从保荚率来看,6种生物农药处理在防治豇豆荚螟对荚果的危害时均取得良好效果,除处理C以外各个处理之间的保荚率对比为A1>B1>A>B>D>C1;其中A1、B1、A这3个处理的保荚率显著优于其他处理;横向对比发现,添加激健后,3个生物农药处理的保荚率显著提高,与单独使用生物农药的处理存在显著性差异。

2.2 8月19日的保花率、保荚率分析

由表4可知,第2次施药后3 d,除处理C、C1之外,5种生物农药处理在防治豇豆荚螟对花的危害时均取得良好的效果,其中A1、A这2个处理保花率相对较好,分别为86.67%、80.00%,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并且显著优于其他处理;D、B1这2个处理保花率分别为53.33%、40.00%,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次是B处理,保花率为33.33%。横向对比发现,添加激健后,A1、B1这2个处理在防治豇豆荚螟对花的危害时,与未添加激健的处理无显著差异;80亿活孢子·mL-1金龟子绿僵菌 CQMa421在防治豇豆荚螟对花危害的处理中,与未添加激健处理存在显著差异。

从保荚率来看,7种生物农药处理在防治豇豆荚螟对荚果的危害时均取得一定的效果,A1、A这2个处理保荚率相对最好,分别为91.04%、89.57%,2个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并且显著优于其他处理;其次是B1处理,保荚率为76.12%,与其他处理存在显著性差异;处理B、D的保荚率分别为62.69%、59.70%,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处理C1、C保荚率较差,分别为4.48%、2.99%。横向对比发现,添加激健后,处理B1的保荚率显著提高,与单独使用生物农药的处理存在显著性差异。处理A1、C1的保荚率提高有限,与单独使用生物农药的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2.3 8月22日的保荚率分析

由表5可知,第2次施药后6 d,6种生物农药处理在防治豇豆荚螟对荚果的危害时均取得一定的效果,A1、A这2个处理保荚率最好,分别为89.86%、86.96%,2个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B1、B、D这3个处理保荚率为79.71%、72.46%、65.22%,3个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C1处理保荚率较差,仅为7.25%。横向对比发现,添加激健后,C1处理的保荚率显著提高,与单独使用生物农药的处理存在显著性差异;A1、B1处理保荚率提高有限,与单独使用生物农药的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3 结论

通过生物农药及助剂对豇豆荚螟田间防治试验表明,25%乙基多杀菌素+激健(A1)、100亿孢子·mL-1短稳杆菌+激健(B1)、25%乙基多殺菌素(A)保花率相对较好,第1次施药后5 d保花率均为100%,第2次施药后3 d保花率分别为86.67%、40.00%、80.00%。25%乙基多杀菌素+激健(A1)、100亿孢子·mL-1短稳杆菌+激健(B1)、25%乙基多杀菌素(A)、100亿孢子·mL-1短稳杆菌(B)保荚率相对较好,第1次施药后5 d保荚率分别为82.57%、65.52%、58.62%、41.38%,第2次施药后3 d保荚率分别为91.04%、76.12%、89.57%、62.69%,第2次施药后6 d保荚率分别为89.86%、79.71%、86.96%、72.46%。生物助剂激健能提高生物农药的防治效果,上述生物农药对豇豆荚螟防控的时间较长,且对环境的影响较小,符合豇豆绿色种植的理念,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6]。

参考文献:

[1] GOERGEN G,KUMAR P L,SANKUNG S B,et al. First Report of Outbreaks of the Fall Armyworm Spodopptera frugiperda( J E Smith) (Lepidoptera,Noctuidae), a New Alien Invasive Pest in West and Central Africa[J]. PLOS ONE,2016,11(10):19.

[2] 吴菡.豆荚野螟的形态鉴别及发生规律[J].农技服务,2010,27(5):580-581.

[3] 王向晖,王芳.豫东地区豇豆豆荚野螟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J].农业科技通讯,2012(2):155.

[4] 董志德.柳州地区豇豆荚螟的发生为害及防治对策[J].长江蔬菜,2011(7):39-40.

[5] 王学平,杨玉洁,刘萍,等.豇豆荚螟幼虫发生危害特点与防治对策[J].上海蔬菜,2004(6):66.

[6] 江启荣,王俊,曹月琴.豇豆荚螟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2005,33(3):409.

(责任编辑:刘宁宁)

收稿日期:2024-01-14

作者简介:何利平(1965—),本科,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植物保护研究。E-mail:tlxzbz@126.com。

猜你喜欢
生物农药助剂
农药减量增效助剂应用技术
生物农药防治有机蔬菜病虫害的高效技术简析
北京天罡助剂有限责任公司
2025年全球生物农药市场规模将达到95亿美金
上海国际生物农药与微生物肥料发酵技术展览会
2015中国植保市场生物农药畅销品牌产品
塑料助剂的应用
生物农药使用与营销
橡胶助剂绿色化势在必行
洗涤助剂在布草反复洗涤中引起的泛灰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