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

2024-05-10 23:09孔紫迎
村委主任 2024年3期
关键词:和谐共生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

摘要:乡村不仅是物质文明的产出地,也是生态文明的重要承载体。乡村振兴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为乡村生态文明现代化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思维架构、指明了实际道路,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径,不仅是对传统乡村发展模式的升级,也是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实践。文章以黑龙江亚布力林区为例,分析当地存在的农业生产方式滞后、生态文明建设人才匮乏、农民生态意识普及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需要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创新、加强农村人才培养、普及生态伦理意识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添砖加瓦,早日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关键词: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和谐共生

乡村振兴是指通过改革创新,促进农业现代化、农村产业升级、农民增收,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水平,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战略。这一战略强调以人民为中心,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乡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乡村经济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总体呈现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但在追求物质利益、进行人化自然的路途中必然会对自然造成一定的伤害,乡村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影响区域和乡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乡村生态环境管理、推崇绿色环保的经济发展方式、在健康的生态理念指导下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已非常必要。

1 乡村振兴背景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观的具体内涵

1.1 人类的行为远非对自然规律的被动服从

在尊重和保护自然的基础上,人们有能力发挥个体主体性,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实现将自然转化为更符合人类需求的人类化自然。人类与自然之间是一个动态的、相互影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的主体性得以彰显,同时也需要不断地思考和探索如何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实现人类的发展目标,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1.2 人与自然辩证统一

人类与自然的互动关系是一种兼具对立性和统一性的复杂存在,二者相互交织、相互依存并共同演进。人类不可能单纯地任意改变自然,因为这种关系的本质是辩证统一的,既包括融合又存在着矛盾。正是因为这种复杂性,人类在对自然进行改造时不能忽视约束,否则就将面临自然的反噬。

1.3 人与自然和解的前提是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

一旦人们的异化劳动超过了“度”,就会受到自然的责罚、反噬。人绝不能由于个体欲望而过度索取,进而剧烈扰动自然界的平衡,而冰川融化、全球性变暖、酸雨危机等诸多问题无疑在唤醒人类,生态危机的应对不仅关乎单一国家或特定民族,而是全球人类集体面临的挑战。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需要在保持自然平衡的前提下,平衡物质和精神需求的观念,以有序的方式保护自然界。

2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关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1]。党的二十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和系统部署,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2]。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是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只有大力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3 黑龙江省亚布力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3.1 生态恢复与林业管理

随着植被覆盖率的提高,我国通过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和园林城市,着力构建国家森林乡村,乡村地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2.01%,为城乡居民提供了更为宜居的人居环境[3]。密集的植被不仅为农村环境增添了绿意,而且在多个方面对居民的生活产生了积极影响,如黑龙江省亚布力镇,坚持实施生态发展战略,植被覆盖率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达到87.7%,林地面积持续扩大[4],该地区不仅在林区建设上下功夫,更将资源保护贯穿于日常管理之中。通过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提高资源保护管理水平,确保林木良好的生长环境;通过开展生态护林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生态护林员制度,为全面加强林区资源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撑。该地区的做法为实现生态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持,为恢复森林生态功能、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为构建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森林生态屏障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2 大气污染控制与治理

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国家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有力举措,2020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7%,全国生态环境状况仍呈持续改善态势[5]。黑龙江亚布力紧随国家发展方针,通过加强对亚布力地区工业排放和生活燃煤等污染源的治理,空气中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浓度明显降低,不仅提高了空气的通透性,减少了雾霾天气的频发,同时也降低了农村居民因空气污染而引发的呼吸道疾病的风险。在环境治理的引导下,乡村地区的大气质量得到了有效保护,为居民提供了更为清新的空气环境。

3.3 改善水质与水体治理

水质方面的改善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河流和湖泊正在逐渐变得清澈。松花江流域环境质量也得到了较好的提高。亚布力松花江流域蚂蚁河地区通过实施水体治理项目,加大对农田、河流等水源的保护和修复力度,有效减少了水质受到农业、工业等因素的污染的情况。该地区的水体逐渐趋向清澈,水质得到明显提升,为居民提供了更加安全、清洌的饮用水源,有效保障了居民的健康。

3.4 乡村生态治理与产业升级

2021年,黑龍江省亚布力启动了生态养殖产业示范项目,在山上15个林场(所)建设了生态养殖产业示范项目[6]。此外,积极推进招商引资工作,通过优化林区营商环境,扩大生态养殖规模,加快推动绿色食品深加工等措施,为林区产业发展提供了持续的后劲。此外,通过“猪菜同生”生态种养产业发展,充分发挥了林区资源、生态和区位优势,以绿色发展为总体原则,致力于做强森林农业产业,打造绿色食品、生态旅游、寒地浆果、北药、食用菌、林下经济等产业。生态系统的恢复也得到了有效推动,增加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了农村的自然生态环境。此外,通过引导农民采用生态友好型农业方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农田土壤质量得到改善,农产品质量明显提升。这一系列的环境治理措施,有力地减轻了环境污染对农村居民及其生活环境的不良影响。

4 黑龙江省亚布力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黑龙江省亚布力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虽然已经迈入了全新的台阶,但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4.1农村产业结构相对滞后

首先,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和单一的产业结构使农村发展面临生产效益不高、资源利用不充分的困境;其次,农产品供给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脱节,导致农产品销售不畅,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另外,农业生产与现代科技、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程度不高,农业产业链条相对薄弱,制约了农业的全面升级和现代化发展。最后,由于部分地区发展重工业的需要导致高污染、高能耗(如老东北工业基地),在国家对林业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管理能力的要求提高的背景下,如何在财政生态环保资金消耗越来越多的同时,保证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越来越好,更加合理地、平衡地使用财政生态环保资金,是对亚布力财政生态环保资金的管理能力的挑战。

4.2 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人才匮乏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人才是核心与主体,因此必须重视农村专业人才的培养。然而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就业机会增多,大量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希望摆脱经济困境,追求更高水平的生活。此外,农村就业创业环境落后,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人才福利制度不健全,无法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致使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人才匮乏。

4.3 农民生态伦理意识亟需提高

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他们是否具有生态意识、绿色低碳生活理念以及行为是否生态化,对乡村生态治理与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如今我国的生态文明教育尚未完全覆盖,缺乏充分的生态文明教育,相关师资队伍相对滞后,农民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了解不够深入,缺乏对生态环境长远影响的考虑。这不仅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还加剧了农村地区的资源匮乏和环境破坏。此外,农村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对绿色创新技术的接受程度也不高,难以推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创新发展。对此,迫切需要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增强其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5 乡村振兴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路径

新时代,生态文明现代化不再是一句空话,而是应该在实践中逐步发展的,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并驾齐驱的宏观战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很重要的一步,因此,为推动黑龙江亚布力生态文明建设迈出新步伐,需将行动贯穿产业、人才、生态意识等各领域、各环节,为亚布力乡村地区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开拓新局面。

5.1 推动农村产业升级

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首先需要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创新,引导农民采用高效、绿色的农业技术提高生产效益。其次,加强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延伸产业链,促进农业与农村其他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同时,建立健全的市场机制,促使农产品生产与市场需求更好地对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最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好的生产条件,推动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发展,使农业生产和农村产业结构逐步适应现代社会的多样化需求,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经济支撑。

5.2 破解农村人才瓶颈

5.2.1加强农村人才培养

针对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人才匮乏的问题,首要任务是提升农村教育质量,建立健全农村人才培养体系。要加大对农村学校和教师的支持力度,包括改善学校基础设施、提供先进的教学设备和资源,以及加强教师培训和队伍建设。同时,需要制定更加贴近农村实际的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和创新精神。此外还应鼓励更多有志于从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才投身于农村教育工作。通过制定政策,提供奖励和补贴,以及设立专项资金吸引更多有潜力和热情的人才投身到农村教育事业中,为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5.2.2 推动青少年教育引导

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教育水平的提升是农村发展的重要保障。需要从教育体系入手,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课程设置并加以强化,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态文明教育活动来激发青少年的兴趣和参与热情,包括组织开展生态环保主题演讲比赛、植树造林义务劳动等活动,通过实践性的活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此外还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网络教育、多媒体教学等,拓展生态文明教育的传播渠道,从而强化农村青少年的环保意识。

5.2.3 改善农村就业环境

应该加大对农村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以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从而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通过引导资金和政策支持向农村产业倾斜,可以吸引更多农村人才留在家乡,并从事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工作,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此外,需要完善人才福利制度,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和保障制度。提高农村人才的薪酬待遇,确保其劳动收入能够与城市相匹敌。同时完善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制度,为农村人才提供更加全面的福利保障。通过改善农村就业环境,解决农村“人才荒”的问题,促进农村人才的培养和留用,推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更大的成效。

5.3 培养农民的生态伦理意识

培养农民的生态伦理意识,首先可以针对农民开展生态伦理教育宣传活动,通过制作生动有趣的宣传片、编印易读易懂的宣传册,以及组织生态环保保护主题的宣讲会等形式,向农民广泛宣传生态环保知识,广泛动员农民群众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从而持续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态实践参与度,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和价值观。其次,还可以设立奖励制度,对在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农民进行表彰和奖励,以物质或精神奖励的方式进行激励,逐步提高农民的生态伦理意识,促进其自觉践行生态文明理念,为建设生态文明新农村贡献力量。

6 结束语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7]我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已经建成了一定的生态文明治理体系,但仍需不断完善、加以改进。要坚持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为指导,不断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不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才能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双向赋能。

参考文献:

[1]王干.以系统思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N].人民日报,2018-02-09(7).

[2]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EB/OL].(2022-12-12)[2023-12-22].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22/1212/c40531-32585283.html.

[3]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2022年中国国土绿化状況公报[N].人民日报,2023-03-16(14).

[4]高树林,张牧秋.亚布力:建设美丽林区 释放生态效能[N].黑龙江林业报,2022-05-25(2).

[5]中国政府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减污、降碳、强生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EB/OL].(2021-08-19)[2024-01-19].https://www.gov.cn/xinwen/2021-08/19/content_5631988.htm.

[6]高树林,马一梅,李健.亚布力林区 生态产业按“链”发展[N].黑龙江日报,2022-06-27(3).

[7]本报评论员.在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上取得新突破[N].陕西日报,2024-01-09(1).

作者简介:孔紫迎(2000—),女,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公民道德建设。

猜你喜欢
和谐共生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用生态文明建设助推佳木斯经济振兴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工具性价值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制度自信的理论依据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路径探讨
基于遗址保护的城市和谐共生机制研究
神圣的复兴 精美的定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