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北方乡村排烟管道工程节能环保改造分析

2024-05-10 22:22常付华李联鹏李明睿
村委主任 2024年3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

常付华 李联鹏 李明睿

摘要: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文章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通过调研我国北方乡村近年来的排烟途径、排烟影响等基本情况,对北方乡村排烟管道工程节能环保改造建设的必要性、节能环保改造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排烟管道工程节能环保改造对策,进而为改善北方乡村的排烟基本情况,助力乡村振兴贡献一定的力量。

关键词:乡村振兴;排烟管道工程;节能环保改造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发展阶段实现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决策部署,为我国乡村建设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也为乡村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内在动力。如今乡村建设工作发展迅速,基建发展如火如荼,节能环保工作在双碳目标的号召下也逐步提上了新的日程。

1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排烟管道工程节能环保改造的必要性

1.1 乡村随意排烟严重影响空气质量

据调查,近年来,北方乡村随意排烟现象相对严重,烟污染严重影响乡村环境,给乡村治理带来巨大挑战。在豫北、陕北、山西、山东等地发现,我国北方乡村地区多采用木材、秸秆、干柴、煤炭作为做饭的燃料,冬季取暖以燃烧煤炭和大木材为主。调查中发放问卷248份,

除去8份无效问卷,发现乡村90%以上的排烟没有安装消烟除尘设备(见图1),也没有统一的组织管理,导致大量的浓烟肆意弥漫。另外,北方乡村90%以上的烟尘、烟雾仅通过制作简单的铁皮烟管或用砖块砌筑的竖向烟道管排放(见图2),因此,导致大量无组织排烟现象出现,甚至在空气中弥漫恶臭、刺鼻气味,加剧大气污染,严重影响空气质量,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造成很大危害,给乡村治理造成巨大的压力[1]。

1.2 生态宜居的目标达成离不开节能环保

在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方针中,“生态宜居”是关键,要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但由于乡村居民节能环保意识较差,对节能环保没有足够的重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乡村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从而导致乡村的生态环境建设和宜居程度并没有明显的提升[2]。而在节能环保建设中,注重“环保”有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提升宜居质量;重视“节能”有助于节约生活成本,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注重节能环保,对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中“生态宜居”的目标非常必要[3]。

1.3 乡村排烟管道工程节能环保改造可以有效改善生活质量

一方面,通过对人们生活中排烟方式、排烟设施加以排烟管道工程节能环保改造,过滤烟尘、减少烟雾中有害气体,将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改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乡村排烟管道工程节能环保改造工程可以对北方乡村地区采用木材、秸秆、干柴、煤炭做饭取暖等无序排烟、危害空气质量的现象和行为进行合理的改善和纠正。因此,对乡村排烟管道工程进行节能环保改造可以有效改善生活質量。

2 北方乡村排烟管道工程节能环保改造问题

在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过程中,虽然住房的工程主体建设已经非常成熟,但受乡村自然条件以及传统生活习惯的影响,在管线改造方面的问题不够重视,管线问题相对比较突出。文章主要针对排烟管道工程节能环保改造的问题进行分析。

2.1 乡村排烟管道工程节能环保改造的意识薄弱

在调查中发现,村民对排烟管道进行节能环保改造的意识十分薄弱,甚至并没有意识到节能环保问题,大部分是随意排烟,具备主动进行排烟管道工程节能改造意识的人群数量几乎为零。

2.2 乡村排烟管道工程节能环保改造成本较高

在豫北、陕北、山西、山东等地的乡村地区调查排烟管道工程节能环保改造意愿中发现,一是多数乡村地区的村民选择继续使用煤炭、干柴、秸秆、陈旧木材等材料进行做饭和取暖,原因为相较于天然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可以节约生活成本。二是此类村民的排烟管道装置简单甚至简陋。其原因有两类,95%的人群是认为当前现状可以节约成本,5%的人群是从众思维(见图3)。三是在谈及排烟管道工程节能环保改造意愿时,85%以上的村民表示改造成本太高,无烟化处理装置费用太高且使用周期太短等原因造成的综合成本无法承担(见图4)。

2.3 乡村排烟管道工程节能环保改造的专业人才缺乏

乡村排烟管道工程节能环保改造的专业人才十分匮乏。一方面表现为留在乡村参与乡村建设的专业人才数量匮乏;另一方面表现为人才的专业性相对较弱,缺乏排烟管道工程节能环保改造的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乡村的排烟管道设施改造建设工作量较大,工程施工建设复杂,面临的问题较多,迫切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和优化方案的支持,但经深造后的高学历人员或者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大多留在了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留在乡村的人员数量较少且多为临时性人员,且大多数临时性人员的节能环保改造专业度不够强[4]。

2.4 乡村排烟管道工程节能环保改造的示范典型缺乏

在调查中发现,村民的从众思维比较严重,不愿意参与乡村排烟管道工程节能环保改造的原因之一是没有可借鉴的节能环保改造案例。乡村振兴背景下,多数村集体进行了多方面的节能环保改造策略,如排污管道改造、饮水管道改造、煤改气优化等的示范典型案例较多,但进行乡村排烟管道工程节能环保改造的案例非常缺乏,而乡村在推动排烟管道工程节能环保改造时,因典型案例较少,阻力较大。

3 北方乡村排烟管道工程节能环保改造对策

3.1 提升排烟管道工程节能环保改造意识

提升排烟管道工程节能环保改造的意识,主要是加大节能环保知识的宣传力度,让村民切实了解排烟管道工程节能环保改造的益处。可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来提升排烟管道工程的节能环保改造意识。第一,通过分级分类逐层推进的方式。相关政府部门需要通过分级分类逐层推进的方式将管道工程节能环保改造的紧迫性、利弊对比、解决思路等向村民宣传解读,让更多的村民了解到管道工程节能环保改造的方法途径和改造后的实用性,达到有效提升排烟管道工程节能环保改造的意识。第二,结合线上线下多种途径进行宣传。除了线下宣传方式外,也可以通过微信群、公众号、抖音等线上媒介进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5]。

3.2 降低排烟管道工程节能环保改造成本

针对排烟管道工程节能环保改造成本较高的问题,从以下两个方面出发来降低改造成本。第一,降低材料费用和安装服务成本。可选取耐久性较好的钢板、镀锌板、不锈钢或复合材料等作为排烟管道的制作材料,从长期来看,每年分摊下来的费用相对较低。另外,政府可以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选取性价比最高的材料和安装服务。政府也可以采取适度的补贴措施,帮助村民进行排烟管道工程的节能环保改造。第二,选取性价比较高的新型节能环保排烟管道。例如,可选取在排烟管道中进行了局部改动的新型节能环保管道(见图5),本管道类似在传统的排烟管道中增加了简单设置,以此来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详细细节描述如下:此新型节能环保管道本体中间段内部由上而下等距间隔排列安装有四处导风罩,且第一处和第三处导风罩的顶端外圈直接与管道本体的内壁焊接固定在一起;第二处和第四处所述导风罩的顶端圆周外圈与管道本体的内壁之间保持有环形风道,且第一处和第三处导风罩的底部为开口设置。通过折拐卸料管在不进入管道本体内部的情况下就可实现对拦截灰尘的卸料,使拦截灰尘的卸料方便快捷。不仅如此,相较传统的排烟管道,此节能装置可以通过减少排烟管道卸下来的次数使得排烟管道的寿命更长,以此能很好地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6]。

3.3 注重引进新工科人才

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离不开核心要素“人”,且立足新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各类综合性新型人才的助力。面对乡村排烟管道工程节能环保改造的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需从两方面出发。一方面要引进真正的管理、设计、建设等方面的高质量人群,引进高素质、复合型新型工科人才,让具备综合实力的新工科人才在乡村排烟管道工程节能环保改造工程中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另一方面,要实施留住新工科人才计划。政府要实施人才引进政策,推动新工科人才返乡助力,同时,要为其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提供职业发展机会,让人才留得住,否则临时性的人才助力,相当于扬汤止沸、隔靴搔痒式地解决问题,不利于乡村后期长久、稳定、可持续性发展。

3.4 政企联合塑造节能环保改造的示范典型

在面临乡村排烟管道工程节能环保改造的示范典型缺乏的问题时,政府作为引领者、企业作为市场重要主体之一,应当采取政企联合助力的方式,推动节能环保改造。从政府层面来看,可以从四方面入手。首先,政府应当选取因排烟问题造成空气污染相对严重的乡村作为节能环保改造的对象。其次,发挥村集体中党员家庭进行节能环保改造的先鋒模范作用,打开破局难题。再次,政府可以对第一批进行乡村排烟管道工程节能环保改造的家庭给予适度的财政补贴。最后,政府可以经过公开招标的竞争方式,选取生产性价比较高产品的企业,且可借鉴集中采购方式选取最合适的产品和服务。从企业层面来看可以从两面入手。首先,企业应当从村集体需求出发,满足村集体对排烟管道工程进行节能改造的低成本、耐久性诉求。其次,加强市场竞争,提供不同价位但必须安全可靠的产品。当政府和企业两者联合,从以上六点出发进行思考并付出实际行动后,才可能真正地从被服务者、需求者的角度出发,积极推进乡村排烟管道工程节能环保的改造进度,才可以真正打破僵局、塑造典型,为后期越来越多的村集体树立优秀改造示范村典型,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4 结束语

文章在国家对“三农”问题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围绕北方乡村建设中排烟管道工程节能环保改造进行调查研究,从乡村排烟管道工程节能环保改造的必要性入手,针对乡村排烟管道工程节能环保改造意识薄弱、改造成本较高、节能环保改造的专业人才缺乏、节能环保改造的示范典型缺乏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要通过提升排烟管道工程节能环保改造意识、降低排烟管道工程节能环保改造成本、注重引进新工科人才、政企联合塑造节能环保改造的示范典型等对策来达到改善无序排烟现象的目标,来达到节能环保、节约成本的工程改造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阮树松,李爱军.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安徽省滁州市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2023(15):217-220.

[2]黄斌军.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美丽乡村建设研究[D].赣州:江西理工大学,2022.

[3]彭可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21.

[4]杨文楠.农村煤改气工程存在的问题及改善策略[J].居业,2020(05):159-160.

[5]马麦囤,高震.打造美丽乡村持续改善民生——北京农村煤改气运营管理模式探索[J].城乡建设,2019(08):69-70.

[6]敖静.基于遗传算法的乡镇天然气管网优化研究[D].成都:西南石油大学,2018.

基金项目:2023年度河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芯心动—基于节能环保理念的管道工程助力乡村振兴”(202314040008);校级课题“郑州商学院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基金资助”(2023)。

作者简介:常付华(1988—),女,汉族,河南林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工程管理、土地资源管理;

李联鹏(2003—),男,汉族,河南新乡人,在读本科,研究方向为工程造价;

李明睿(2002—),女,汉族,河南南阳人,在读本科,研究方向为工程管理。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安徽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探析
美丽乡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职业农民从业素质提升研究
乡村振兴: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战略选择
乡村振兴战略的宏观思维
基层党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思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