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旅游开发研究

2024-05-10 21:46薛中竣
村委主任 2024年3期
关键词:传统村落乡村旅游文化遗产

摘要: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浪潮中,传统村落作为承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载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些挑战不仅表现在物质文化遗产的物理破坏上,也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逐渐消逝。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模式,其发展对传统村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文化同质化、环境破坏和商业化风险。因此,如何在保护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同时,合理地开发乡村旅游,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文章将探讨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旅游开发的有效路径,以期为对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借鉴。

关键词: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乡村旅游

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深入发展,传统村落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化和历史现象,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变迁。传统村落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还展现了地区特有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然而,在现代化的浪潮中,传统村落的物理环境、社会结构及文化传统正遭受着多方面的冲击和侵蚀。建筑风格的变化、传统手艺的消失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都在逐渐削弱传统村落的文化身份和历史价值。与此同时,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它为农村地区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回归自然、体验传统文化的机会[1]。乡村旅游的发展,一方面为传统村落带来了保护和复兴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诸如商业化过度、文化同质化和环境破坏等新的挑战。这种双刃剑效应使得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和紧迫。文章对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旅游开发的关系及路径展开探讨,以期为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1 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旅游

1.1 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概念和特点

传統村落文化遗产是指在历史长河中形成并传承至今的村落,它们集中体现了特定地域的历史、文化、社会和环境特征。这种遗产不仅包括物质文化元素,如建筑风格、街道布局和历史遗迹,还包括非物质文化元素,如民俗、传统手艺、节庆活动和口头传统。传统村落文化遗产具有历史连续性和文化的原生性。传统村落是一种在长时间历史演变中形成的自然聚居区。它们通常保存着一定时期内的特定文化形态和社会结构,反映了原生态的社会文化生活方式和历史发展脉络。传统村落文化遗产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多样性。每个传统村落都有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这些因素与历史、文化相互作用,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这种多样性是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人类文化的丰富性和多元性。截至2023年3月底,我国已有8 155个重要保护价值的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批次数量如图1所示。

1.2 乡村旅游的定义和发展背景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旅游活动,主要发生在农村地区,利用该地区的自然资源、农业特色、乡土文化和民俗风情来吸引游客。这种旅游模式不仅提供了从城市生活中逃离的机会,还为人们提供了深入体验乡村生活、探索农业传统和文化遗产的平台。乡村旅游的核心在于它的自然性和真实性,强调对当地文化和环境的尊重与保护,追求旅游活动与农村地区的和谐共生。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开始寻求从繁忙都市生活中逃离,向往更加宁静、自然的乡村环境。这种逃离是对现代化进程中环境破坏和文化流失的一种反思,体现了人们对自然和传统生活方式的向往。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旅游需求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3]。乡村旅游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文化体验和休闲方式满足了这一需求,对那些寻求特殊体验和文化探索的游客来说,它提供了一个理想的选择。此外,乡村旅游还是对传统旅游模式的一种补充。乡村旅游提供了更加深入的文化和社会体验。它不仅让游客亲近自然,还让他们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日常生活,从而获得更加丰富和真实的旅游体验。

2 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旅游开发的关系

2.1 文化遗产保护对乡村旅游发展的促进作用

文化遗产保护是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当传统村落的文化遗产得到妥善保护和合理利用时,它们便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资源,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深厚的背景。一方面,文化遗产的保护增强了乡村旅游的吸引力。传统村落的独特建筑、历史遗迹、民俗活动以及传统手艺等,都是乡村旅游不可多得的资源。这些元素为游客提供了与众不同的旅游体验,使得乡村旅游区别于传统的城市旅游和海滨旅游。通过体验传统的生活方式、参与当地的节庆活动,游客能更深入地了解和欣赏当地的文化和历史[4]。另一方面,文化遗产的保护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有助于维持当地生态和文化的原生态,还能够促进社区的参与和当地经济的发展。当地社区居民通过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活动管理,不仅可以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还能增强他们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这样的参与不仅有助于文化遗产的长期保护,也使得旅游活动更加具有地方特色和教育意义。

2.2 乡村旅游开发对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

乡村旅游开发对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是一个复杂且双向的过程。乡村旅游开发为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新的动力和经济支持。通过将文化遗产作为旅游资源来开发,可以为当地社区带来经济效益,反之又增加了社区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投入和兴趣。例如,旅游收入可以被用来修复和维护古老的建筑,或者支持传统手工艺和民俗活动的持续举办。乡村旅游还可以提高外界对这些文化遗产价值的认识,从而增强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主动性和自觉性[5]。然而,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也会对传统村落文化遗产造成潜在威胁。旅游开发过于商业化或未能妥善管理传统村落文化,会导致文化遗产的失真和退化。过度的旅游活动会破坏古老建筑的结构完整性,或者导致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在商业化影响下,一些文化元素会被过度简化或改造,以适应游客的喜好,从而失去其原有的文化价值和意义。

3 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旅游开发的路径探讨

3.1 促进公众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开发

可以通过一系列创新和实际的措施,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提升社会组织的保护意识和参与度。例如,社会组织可以组织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还可以通过展览、举办文化节和开放传统手工艺市场等方式,展示当地的文化遗产,增加公众对其价值的认识和欣赏,提高村民和游客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此外,让社区成员参与旅游服务和管理培训,可以在提升他们的相关技能和知识以及服务水平的同时,更好地保护传统村落的文化遗产。社会组织还引导和支持农村成立自己的合作社或旅游发展组织,使村民能够直接参与决策过程,从而确保旅游项目符合社区的需求和期望。在资金筹集和资源整合方面,农村地区可以通过与私人企业、国际组织的合作,为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项目筹集资金。

3.2 加强传统村落经济调控

3.2.1 旅游规划与开发策略

旅游规划与开发要求对村落的文化遗产和自然资源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理解,确保旅游活动能够与村落的文化特色和环境相协调。在旅游规划的初期阶段,重点应放在对村落的历史背景、文化特征、自然环境以及社区需求的综合评估上。这一评估过程有助于确定那些不仅具有吸引力还易于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在此基础上,规划应专注于创建与村落文化和环境和谐相融的旅游体验。开发的旅游项目应当反映村落的历史故事、传统艺术、手工艺以及独特的生活方式,丰富游客的体验。此外,旅游开发策略需要细致考虑如何实现经济利益的公平分配,确保村民从旅游发展中直接受益。这涉及到提供就业机会、支持当地企业成长以及确保旅游收益的公平分配等多方面。旅游规划还应重视环境的可持续性,开发乡村旅游项目时减少旅游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如限制游客数量、推广生态旅游等。这些举措不仅有助于保护村落的自然环境,还为游客提供了更加原生态的旅游体验。这种全面而细致的规划与开发策略将成为推动传统村落经济和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确保旅游活动促进经济增长,保护和弘扬村落的独特文化遗产和自然环境。

3.2.2 丰富体验类旅游产品

丰富体验类旅游產品旨在提供更加深入和多元的体验,从而吸引游客并增强他们对村落文化和历史的认识。体验类旅游产品的核心在于让游客以参与者的身份直接体验村落的文化和日常生活。旅游产品的开发应紧密结合村落的独特文化和历史背景。可以开发以当地传统手工艺或农业活动为主题的体验项目,让游客亲手参与制作地方特色手工艺品或参与传统农作。这种亲身体验能够让游客更深入地理解当地文化,有助于传统技艺和文化的传承。还可以通过组织村落历史和文化解说活动,如导览游、故事讲述等,使游客在参与的同时了解村落的历史和故事,增强他们对体验活动的兴趣和参与感[6]。同时,丰富的体验类旅游产品还应包括与当地自然环境的互动。例如,开发自然徒步旅行、生态观察等,让游客在享受村落美丽自然风光的同时,也能学习到关于当地生态系统和传统农业的知识。这样的活动不仅增强了游客对自然环境的尊重,也促进了他们环保意识的提升。

3.2.3 推广全域旅游

全域旅游不是只将旅游活动限定在特定的景点,而是将整个村落及其周边区域作为一个统一的旅游体验区域来进行开发和管理。其目标在于实现旅游资源的全面利用,确保旅游发展与村落的文化、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共存。首先,全域旅游的推广要求对村落及周边区域进行全面的规划和整合。这需要识别和连接村落内外的各种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文化遗产、历史建筑、以及当地的农业和手工艺等。将这些资源整合起来,形成一个连贯的旅游体验线路。例如,可以开发以村落为中心,将周边的自然保护区、传统工艺村、历史遗址等串联起来的旅游线路。这种规划不仅能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旅游体验,也有助于分散游客流量,减轻单一景点的压力。其次,全域旅游的推广需要将社区居民纳入旅游开发的每个阶段,从规划到实施,再到管理和收益分配。社区居民可以通过提供住宿、餐饮、导游等服务直接参与旅游业,从而获得经济收益。通过全域旅游,可以实现旅游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同时保护和促进村落的文化、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还能为当地社区带来长远的经济和文化福祉。

3.3 文化教育与传承措施

文化教育和传承措施旨在增强当地社区及游客对村落文化遗产的理解和尊重,确保这些文化财富得以有效传承和保护。为此,实施一系列旨在教育和传播文化遗产价值的活动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文化教育的核心在于提升社区成员及游客对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认识和理解。这可以通过在学校和农村地区开设有关本地文化、历史和艺术的课程和讲座来实现。其次,文化传承对于保护传统文化同样至关重要。这涉及鼓励并支持当地手工艺人、艺术家和传统知识的传承者,确保他们的技艺和知识得以传承给下一代。此外,可以通过建立或支持文化遗产博物馆、艺术画廊和手工艺展示中心,为展示和学习传统村落文化提供空间和资源。此外,对于游客而言,提供深入的文化体验活动是增强他们对村落文化遗产重要性认识的重要途径。这包括文化主题的旅游路线、与当地艺术家和手工艺人的互动体验,以及参与传统节庆和庆典等。通过这些活动,游客不仅能获得独特的旅游体验,同时也能对当地文化有更深的认识和尊重。

4 结束语

文章探讨了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旅游开发之间的复杂关系,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可行的发展路径和措施。通过分析文化遗产保护对乡村旅游发展的促进作用,乡村旅游开发对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强调了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提出了社会组织参与与动员、旅游规划与开发、全域旅游的推广和丰富体验类旅游产品,以及对文化教育和传承等措施。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实现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也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综合来看,文章的研究为如何在保护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同时,推动乡村旅游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参考文献:

[1]刘娇娇.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开发策略研究[J].山西农经,2023(19):163-165.

[2]新华网.全国已有8 155个传统村落列入国家级保护名录[EB/OL].(2023-03-21)[2023-12-20].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0979911025092037&wfr=spider&for=pc.

[3]郭周卿,何星.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村落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研究——基于洛阳市卫坡村的考察[J].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23(01):109-118.

[4]赵小刚,王昱瑶,魏广龙.近20年乡村旅游对我国传统村落发展影响相关研究述评[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15(03):85-95.

[5]樊海佳.文旅融合视角下河南传统村落旅游开发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3,34(06):104-107.

[6]张泉,薛珊珊.乡村振兴背景下徽州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J].艺术家,2019(12):187-188.

作者简介:薛中竣(1999—),男,汉族,河南南阳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可持续城市和社区。

猜你喜欢
传统村落乡村旅游文化遗产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文化安全建设的新视角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范式
乡村旅游供应链优化探析
仙居湫山乡方宅村乡村旅游规划构想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方式初探
乡村旅游环境中不同污染源以及保护措施分析
从“传统村落”项目申报看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