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商兴农”背景下河北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对策研究

2024-05-10 21:46张东洁吕晓露王伊然
村委主任 2024年3期
关键词:农村电子商务乡村振兴

张东洁 吕晓露 王伊然

摘要:河北省农村电子商务虽取得了一定发展,但在“数商兴农”背景下仍有较大发展空间。文章通过对巨鹿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深入调研,全面了解该地区农村电商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以充分发挥农村电商在“数商兴农”中的引领作用,促进县域、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电子商务;河北省巨鹿县

文章编号:1674-7437(2024)03-0112-03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7     文章标识码:A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农业农村部关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提出实施“数商兴农”工程[1],这是对农村电商领域提出的新举措。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要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推动数字化应用场景研发推广[2]。农村“数商”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强劲动力。基于以上背景,文章拟从区域经济发展视角,探寻农村“数商”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有效对策,以求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数字乡村高质量发展。

1 巨鹿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状况

本次调查采取“线上+线下”形式。线上向邢台市巨鹿县的当地村民发放问卷1 000份,回收有效问卷896份,有效率89.6%。线下对巨鹿县部分村干部和村民进行走访、电话访谈,了解巨鹿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状况。调研情况如下:受访者年龄方面,18—25岁占比为80.77%,26—40岁占比为7.69%,41—61岁占比为11.54%;学历方面,专科以上占比为84.62%,高中占比为9.62%,初中占比为5.77%。通过调查走访,对巨鹿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状况了解如下。

1.1 快递点设置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巨鹿县农村快递站数量1~2个占比为25%,3~4个占比为36.54%,5~6个17.31%,6个以上21.15%。农村快递站普遍较少,不利于农村电商发展,需要政府加快快递站建设,以充分发挥农村电子商务的作用。

1.2 村民对电商认知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有82.69%的被调查者对网络销售认识不足,46.15%的人认为网络销售渠道不可靠。这表明农民普遍缺乏对农村电子商务的清晰了解,没有充分认识到其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农村电商的发展面临挑战。与此同时,观看过农产品直播的被调查者占比为71.15%,没有观看过的占比为28.85%。由此可见,随着农产品直播带货的兴起,已经吸引更多农民关注农产品直播,也充分说明“数商兴农”已经成为农村电子商务的新方向,农村电商的发展充满机遇。

1.3 农村电商发展情况

农村电商开展状况:被调查者地区经常开展与本地特色有关的电商活动占比为3.85%,偶尔开展相关电商活动占比为65.38%,从不开展相关电商活动占比为30.77%。由此可知,农村缺乏农村特色的宣传,不利于本地特色产品宣传,不利于农产品的销售。农特产品直播带货情况:个体户在农特产品直播带货中占比最高,达到53.85%,地区领导仅占13.46%。在个体户中网红占比为32.69%。可见,通过个体户和网红的影响力推广农特产品是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情况:73.08%的农产品主要通过传统的农贸市场或批发市场销售,而只有42.31%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商家上门采购占比46.15%,显示出农民对电商销售的认知程度不足。农村电商人才流失原因:地区经济相对较差占86.54%,相关技术设备不足占71.15%,政策不完善占67.31%。诸多因素导致的农村电商人才的严重缺乏成为农村电商发展的弊端。农村电商发展基础设施:有55.77%的被调查者指出快递站较少,50%的被调查者指出村内道路不通畅,48.3%的被调查者指出包裹难以寻找。这说明农村电商基础设施不足。农村电商发展潜力:被调查者地区网络的普及和成熟占78.85%。农村电商的发展依靠互联网。目前河北省行政村已经基本实现村村通网,为农村电商的高效、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2 巨鹿县电子商务发展制约因素

2.1 农村地区缺乏电子商务人才

其一,优秀农村电商人才引进效果不佳。农村生活环境较為落后,难以吸引优秀人才;农村电商多为初创型,技术水平低,对人才管理的认识有限,薪资待遇无法与大城市相比,导致优秀人才不愿意留在农村。其二,科学系统的电商人才培养体系缺乏。调研所在地电商人才培训目标不明确、培训内容随意,缺乏评估机制,导致培训效果难以达到预期。

2.2 基础设施不完善

其一,县域内的物流系统水平相对较低。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不完善,农村道路受损严重,影响了农民的收货体验。其二,农产品运输存在隐患。因为农产品的销售受季节、光照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需要更好的运输环境和冷链系统的支持。然而,目前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运输效率较低,农产品的运输存在较大风险。其三,网络通信设施不完备。调研所在地当前的网络通信设备无法满足电子商务发展的需求,影响了县域内的信息安全面临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等威胁,降低了电商交易的可靠性和消费者的信任度。

2.3 农民对电子商务认识不足

农村电商发展受到两方面因素制约。一方面,从农民销售农产品的角度看,农民对于滞销的农产品缺乏农村电子商务销售意识,另外有些农产品不适合在网上进行销售。另一方面,农民作为商家身份,销售除农产品以外的商品,这就要求农民对于农村电子商务的认识很充分,而且需要一定的经营方式和一定的技术、资金,对于农民来说具有一定难度;农民作为买家身份,购买网络上的商品,这对于农民来说具有更大可能性,但受传统观念限制,农民更热衷于传统的线下购物方式。

2.4 农村电子商务龙头企业较少

虽然调研所在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综合得分为正值,但其经营主体规模小,龙头企业少,拳头产品少,产业聚集度低,产业带动力不强,对县域经济支撑力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由于县域资源相对薄弱,农业发展水平有限,农村电商领域的龙头企业在资源支持方面受制约。其二,市场竞争压力较大,导致农村电商企业难以在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形成引领地位。与城市企业相比,由于缺乏资金、技术和品牌优势,农村电子商务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2.5 与临近县电商发展差距大

巨鹿县地理北接南宫市、隆尧县,南濒广宗县、平乡县,西接任泽区,东临清河县。隆尧县、南宫市、任泽区、广宗县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综合得分为负值,而清河县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综合得分為1.470 904 27。由于各个县的经济实力存在较大差距,电商发展水平良莠不齐,一村一模式成为常态,导致农村地区之间、农村与城市之间的信息传递受阻,电商发展差距较大。

3 “数商兴农”背景下河北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对策

3.1 创新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

一方面,校地协同加强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校地携手从培养体系制度化、培养内容专业化、培养方案复合化、培养模式多元化、人才结构层次化和培训对象本土化等多个维度加强对于农村电商人才培养。地方政府在大力宣传农村电商人才重要性的同时,设立农村电商人才培训基地,扩大人才培养的覆盖范围,充足人才队伍。高校通过调动电子商务师资与农业专家配合,培养出能将电子商务熟练用于农业领域的复合型实用人才。另一方面,建设合作社电商实践基地。合作社电商实践基地为学生和农民提供了实际操作的机会,使他们能够亲身体验电子商务的运营和管理,从而更好地掌握电商技能和知识。这种实际操作的经验对于培养实用型电子商务人才至关重要;通过实践基地的培训和宣传,农民可以更好地了解电子商务的优势和应用,提高其电商意识和参与度,这有助于打破传统农业思维的局限,引导农民更好地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拓展销售渠道。

3.2 数字基础设施与农村物流体系相结合

首先,搭建高速网络和数据中心。高速网络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只有网络速度快、稳定性高,才能保证电子商务平台的流畅运行,为农村电商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商业机会,使其能够更好地与城市市场接轨,拓展销售渠道。数据中心是电商企业的“大脑”,负责处理和存储大量的数据信息。随着农村电商企业的不断发展,数据量会呈指数级增长,因此需要建设大规模、高效能的数据中心来满足农村电商的发展需求。其次,建设完备的智能物流系统。通过引入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和数据分析,优化物流网络,实现更精准的配送路线规划,提高农产品的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2]。在农产品产业发达且量大的农村村口设置临时仓储点,在农产品产量不足的地区,在镇上设立临时仓储点,根据产量的多少提供相应的存储空间,并各个季度动态监测与统计,不断完善和更新数据,以便进行调整。最后,构建农村“县—乡—村—网格—户”五级全覆盖数字化组织架构。通过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更好地监控农产品流通,提高整个供应链的透明度,促进电商与农业的深度融合[3]。

3.3 加强农村电子商务和数字乡村建设融合

数字化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又催生乡村新业态,惠及更多民众,让未来更加充满新期待。“数商兴农”背景下,加强农村电子商务与数字乡村相结合,一要利用数字化技术提升农村治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为农村电商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农村政务管理、教育、医疗等服务的数字化,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二要创新电商模式和业态,鼓励农村电商企业创新模式和业态。这样可以拓展农村电商的市场空间,提高其竞争力和盈利能力[4]。三要建设虚拟乡村体验平台。通过数字化手段搭建虚拟乡村体验平台,充分展示农村“土特产”资源,打造“小而美”的农村电商特色品牌。利用社交媒体和在线直播扩大传播范围,提升产品可见性,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关注,拓宽农产品上行渠道,变“流量”为“销量”,促进农村电商的发展。四是提高农村对电子商务的认识。积极宣传电子商务的优势以及加大政策倾斜力度,提升农民对电子商务的认知。

3.4 培养“农村物流+农业+电商”龙头企业

农村电商的发展离不开农村电商龙头企业的带动,农村电商龙头企业作为农村电商发展的主力军,对推动农村电商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近年来农村电商龙头企业呈现发展迅猛的态势,并得到了国家大力支持[5]。一方面,加大县域支持力度。在强化龙头企业与农户的交流合作中,制定专门的电商发展政策,提供财政资金和税收优惠,以鼓励龙头企业投资农村电子商务。同时,建立县级电商服务中心,提供从培训到技术支持的全方位服务,为龙头企业提供更便捷的创业环境。县级电商服务中心还可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展农产品推广活动,提高产品知名度[6]。另一方面,电商企业需要不断创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提升用户体验。企业可以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引进先进技术、开展创新项目等方式,可以通过探索发展“农村物流+农业+电商”的融合创新模式,采用线上线下互动,农户客户连接的方式,打通了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都市餐桌的高效、低耗、绿色流通通道。

3.5 缩小县与县之间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差距

缩小县与县之间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差距的关键在于实施均衡发展策略。其一,政府部门需强化宏观调控。通过监管部门的调控,确保各县在农村电子商务领域均衡健康发展,逐步缩小县域之间的发展差距减少不均衡发展,形成互补合作的局面。其二,充分发挥农村电子商务较发达地区的引领作用。有条件的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拓展O2O体验店、云展会等衍生增值服务,通过辐射效应,与周边县电商形成抱团合力,形成合作共赢的局面,避免局部繁荣而整体发展滞后的情况,助力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

4 结束语

“数商兴农”,“数商”是手段,“兴”是目标,“农”是根本。通过“数商”,加快农村产业数字化转型,实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在数字化时代的引领下,农村电商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会为县域经济带来更多发展机会,推动农村高质量数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农业农村部关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EB/OL].(2022-03-01)[2024-01-12].http://www.moa.gov.cn/govpublic/FZJHS/202203/t20220301_6389886.htm.

[2]中国政府网.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EB/OL].(2023-02-13)[2024-01-08].https://www.gov.cn/zhengce/2023-02/13/content_5741370.htm?dzb=true.

[3]郭超.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电商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商论,2023(07):163-168.

[4]吕莎.农村电商发展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D].贵阳:贵州大学,2022.

[5]杨欣.乡村振兴背景下五常市农村电商发展路径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23.

[6]罗春莲,王永成.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电商发展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现代化农业,2023(11):62-65.

基金项目:2023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河北省数字乡村建设促进共同富裕的对策研究”(20230203037)成果。

作者简介:张东洁(1978—),女,汉族,河北保定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吕晓露(2002—),女,汉族,河北邢台人,在读本科,研究方向为应用统计学;

王伊然(2002—),女,汉族,河北保定人,在读本科,研究方向为金融学。

猜你喜欢
农村电子商务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淮安洪泽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模式
农村电子商务下电商企业物流运作模式思考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研究
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