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和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的临床对比探讨

2021-04-02 09:46李铓辽阳市中心医院辽宁辽阳111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19期
关键词:数据资料股骨头磁共振

李铓 辽阳市中心医院 (辽宁 辽阳 111000)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CT和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19年8月本院接收的经过病理诊断确诊为股骨头坏死的60例患者为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诊断方式进行分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CT和磁共振方式进行诊断,诊断后对结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数据资料分析和总结,观察组30例患者诊断准确的例数是28例,准确率是93.3%,对照组30例患者中,20例诊断准确,准确率是66.7%,数据资料证实,观察组的优势明显。诊断内容分析:观察组28例患者Ⅰ期患者18例,Ⅱ期患者10例,对照组的20例患者中,Ⅰ期患者10例,Ⅱ期患者10例,均诊断准确。结论:股骨头坏死的案例采取磁共振方式进行诊断,整体上有重要的作用,可行性比较高,有效促进患者的恢复。

股骨头坏死是当前临床报道中常见的一种髋关节疾病,也称为是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当前将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定义为缺血性坏死。患者的股骨头出现损伤之后,骨内部的血流出现中断之后,可能会引起骨髓细胞以及组织性死亡等现象,最终可能会出现骨结构其他变化,导致出现严重的关节障碍的现象。当前在临床研究中对患者采取的是磁共振以及CT方式诊断,诊断效果均明显。其中磁共振诊断后效果更为突出,在后续临床治疗中需要注意的是明确诊断的具体要求,让患者积极配合。为了分析CT和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选择本院接收的经过病理诊断确诊是股骨头坏死的60例患者为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诊断方式进行分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CT和磁共振方式进行诊断,诊断后对结果进行分析和对比,详细数据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经过病理诊断确诊为股骨头坏死的60例患者为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诊断方式进行分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CT和磁共振方式进行诊断,诊断后对结果进行分析和对比。对照组男女分别是17例和13例,年龄40~69岁,平均(45.28±0.28)岁。观察组男女分别是18例和12例,年龄41~68岁,平均(44.28±0.28)岁。对比分析两组案例的基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的案例实施的是CT方式诊断,利用飞利浦64排128层螺旋CT扫描患者的髋关节,参数设定为层厚5mm,层间距是0.67mm,管电压是120kV[1]。

观察组采取的是磁共振方式诊断,采用的是飞利浦1.5T的双梯磁共振仪器,以冠状位扫描患者的髋关节,将T2WI序列的横轴位自旋回波和常规高速自旋回波分别设置为T1加权成像和T2脂肪抑制成像[2]。

1.3 观察指标

①分析和对比两组案例的诊断结果;②诊断内容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以SPSS24.0进行计算,计量资料(年龄、病程、疼痛评分)以±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性别占比、有效率)以%表示,χ2检验;P<0.05表示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分析和对比两组案例的诊断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对数据资料分析和总结,观察组30例患者诊断准确的例数是28例,准确率是93.3%,对照组30例患者中,20例诊断准确,准确率是66.7%,数据资料证实,观察组的优势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诊断内容分析

观察组28例患者Ⅰ期患者18例,Ⅱ期患者10例,对照组的20例患者中,Ⅰ期患者10例,Ⅱ期患者10例,均诊断准确。

3.讨论

股骨头坏死是当前常见的一种症状,指的是在应力作用下导致的骨小梁出现的结构损伤,可能会出现骨小梁的恶化以及股骨头塌陷等现象,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关节炎症和其他并发症等,在临床的干预和治疗中需要注意的是明确注意事项,及时给予治疗,促进恢复[3]。

股骨头坏死的案例骨组织出现了病变现象,骨组织再生修复和股骨颈骨折等都可能产生不良影响,此类疾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一般在20~45岁人群常见,可能会出现膝关节疼痛和障碍等现象。此外髋关节和大腿近侧等可能出现受限等情况,严重的案例出现瘫痪或者残疾等现象,对自身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学习等。在临床研究中针对股骨头坏死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合理有效的诊断很重要。必须对疾病采取切实有效的方式诊断,确诊后治疗[4]。

CT和磁共振技术形式是当前诊断股骨头坏死常见的技术形式,CT当时的诊断要求比较多,操作简单可行,分辨几率更高。在临床研究中,实施CT方式进行诊断,起到重要的作用。对股骨头坏死案例在CT诊断的过程中,结合该方式的合理采用之后,能检查是否存在破裂的情况,此外可能会出现脱位的现象,在周围病症检查中,股骨头坏死主要是内部供血中断或者受损等导致的,骨细胞以及骨髓成分死亡等,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功能性障碍的概率较高,骨结构变化和骨头塌陷等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在整个诊断中,必须对患者的病症合理进行判断。磁共振诊断方式作为当前应用广泛的一种生物磁自旋成像技术,本身获得多个角度的体层图像,该方式作为一种接近无辐射的方式,对人体的损伤比较小,能为患者提供详细的病变位置。在临床进一步检测中,考虑到具体检测的要求和注意事项等,可从多个方面入手,做好具体的检测工作,减少对人体的损伤[5]。

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比较高,在当前临床研究中以40岁以上患者为主,由于患者自身的认知度比较差,对部分内容缺少了解,因此在整个诊断阶段需要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对股骨头坏死的病症有进一步的了解,积极辅助接受治疗之后,可促进患者的恢复,在后期的干预阶段,考虑到各项诊断的内容和基本要求等,需要明确各项诊断流程,合理实施。在诊断阶段,对家属进行指导和教育,使其了解护理的内容,告知患者注意事项,积极陪伴在身边,给予鼓励和帮助,合适的护理指导之后,能减少不良反应,提升诊断的依从性,结合诊断结果合理接受治疗之后,短期内恢复。有序的护理帮助,以患者为中心,提供了合理的诊断指导,可行性高。

在本次研究中对数据资料分析和总结,观察组30例患者诊断准确的例数是28例,准确率是93.3%,对照组30例患者中,20例诊断准确,准确率是66.7%,诊断内容分析,观察组28例患者Ⅰ期患者18例,Ⅱ期患者10例,对照组的20例患者中,Ⅰ期患者10例,Ⅱ期患者10例,均诊断准确。说明针对股骨头坏死的患者采取磁共振方式诊断,整体上有重要的作用,准确率高。

综上所述,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磁共振方式进行诊断,可行性更高,值得实施和借鉴。

猜你喜欢
数据资料股骨头磁共振
做好普查数据资料开发利用的思考与建议——以“七人普”数据资料开发为例
超声及磁共振诊断骶尾部藏毛窦1例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数字化测量技术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数字化测量技术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治疗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羌年”的文化数据与命名原则
不同粗细通道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