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临床诊断中支气管镜的应用研究进展

2021-04-02 09:46王凯张冬睿谷松涛贾玮天津市胸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天津300222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19期
关键词:支气管镜支气管内镜

王凯 张冬睿 谷松涛 贾玮 天津市胸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 (天津 300222)

内容提要: 当前,医学水平不断进步,支气管镜技术快速发展,在肺癌临床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支气管镜诊断快捷、方便,临床应用广泛。电子技术为支气管镜技术发展基础与前提,窄谱成像与自荧光成像技术被并入支气管镜系统中,在诊断早期中央型肺癌中意义重大。细胞内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等为新兴光学显微成像技术,希望能够从组织学及细胞学层次上对肺部病变观察,实现病灶早期诊断,提高诊断准确率与特异度。

支气管镜进行呼吸系统侵入性诊断,为肺癌诊断重要方法。肺癌诊断金标准为病理诊断,虽然当前正在持续开发新药,且治疗手段越来越先进,但肺癌仍具有极高病死率,对患者的健康和正常生活产生严重影响[1]。因此,当前临床工作重点是探究准确诊断方法,为患者提供更有价值诊断。当前,窄谱成像支气管镜(NBI)、自体荧光支气管镜(AFB)等支气管镜成像技术不断成熟,有利于肺癌早期诊断[2]。细胞内镜(EC)、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与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CLE)等光学技术快速发展,可对疾病实现细胞水平评估[3]。导航支气管镜(NB)与超声支气管镜(EBUS)可对常规支气管镜缺陷弥补,能够对周围性肺癌探及,且安全性较高。以上支气管镜技术可为肺癌临床诊断提供更深见解,探索领域扩大,由肉眼宏观向体内细胞诊断过渡,接下来该研究对肺癌临床诊断中支气管镜应用原理及未来前景综述,内容如下。

1.普通白光支气管镜

普通白光支气管镜(WLB)诊断技术在病灶处取样,通过白光对黏膜异常改变观察,对疾病进行初步诊断与判断。通过组织病理送检、突变基因、细胞学与分子病理诊断,对疾病类型与病变程度明确,可为临床治疗方案制定提供有效参考依据,同时有利于常规呼吸内镜技术提升[4]。WLB为肺癌诊断中应用较广泛的一种内镜诊断技术,该诊断技术对周围性肺癌诊断率较高,数据显示在80%左右,但对≤2cm病灶诊断率相对较低[5]。选用多平面重建技术或多层螺旋CT诊断,能够规划检查路径,可提高解剖定位准确性,病灶诊断阳性率明显升高。WLB在临床诊断中应用时间较早,通用成熟技术和丰富经验。当前,支气管镜管径越来越细,可实现肺外周可疑性肿瘤病灶诊断,获取病变组织更容易[6]。

2.NBI

NBI是能够对上皮下血管网形态与支气管黏膜上皮形态精确观察,该技术主要应用窄带光谱进行诊断,支气管黏膜浅层血管可通过蓝光波观察,深层血管可通过绿光波观察[7]。在新生血管诊断中,NBI诊断作用重大,可通过黏膜表层血管形态、支气管黏膜形态与颜色对疾病诊断。临床研究证实,与WLB诊断比较,NBI诊断特异度、敏感度、阴性与阳性预测值更高,有利于癌前病变诊断,是一种经济实用且安全的诊断方法[8]。

3.EBUS

EBUS诊断主要形式为线性与径向两种,诊断后选用手术治疗能够对支气管、肿大淋巴结、肺内、纵隔病灶、肺门标本获取,且安全性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对患者进行细胞学现场评估,可对肺癌诊断阳性率提升,同时针吸活检次数减少,损伤程度降低[9]。在非小细胞及小细胞肺癌临床诊断中,EBUS诊断阳性率较高。另外EBUS诊断能够对复发病灶组织有效获取,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对标本获取后能够对细胞蜡块与细胞学涂片获取,在基因分型与亚型分析中发挥重要作用[10]。这对间变性淋巴瘤激酶基因重排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诊断具有较高有效率[11]。研究证实,虚拟支气管镜导航与EBUS诊断联合,能够对周围性肺癌诊断率提升,同时可避免导航与X射线定位造成的辐射。

4.AFB

AFB对疾病诊断凭借异常与正常支气管黏膜荧光属性,出现绿色荧光信号说明为正常组织。如果出现偏红色信号,说明是原位癌部位或存在组织增生[12]。研究证实,与WLB诊断比较,该诊断方式敏感性更高,但特异性相对较低。与低剂量CT比较,AFB诊断相对较低,所以若不与低剂量CT诊断联合诊断,AFB诊断则不能对肿瘤病死率降低[13]。但NBI与AFB联合诊断,能够对肺癌诊断特异性与敏感性提升。尽管两种诊断联合诊断价值更高,但因临床诊断需对支气管镜更换,舒适度较低,风险较高,当前两项诊断没有完全整合[14]。但高分辨率支气管镜与AFB、WLB比较,图像增强技术更完整,可对细微血管异常清楚显示,这对肿瘤临床诊断意义重大[15]。

5.导航支气管镜

导航支气管镜可实现三维影像重建,包含电磁导航与虚拟支气管镜两种。该诊断能够有效结合虚拟与实时图像,可实现病灶快速准确诊断[16]。电磁导航支气管镜诊断能够借助电磁场定位功能,可对病灶和支气管镜远端位置准确定位,有利于病症活检准确率提升,且诊断阳性率较高[17]。

6.细胞内镜

细胞内镜可对黏膜结构在细胞水平上实时分析,可准确观察血管形态、局部细胞排列与形态,FB操作通道可显示支气管黏膜清晰图像,与鳞状细胞癌、正常支气管上皮、发育不良黏膜具有明显区别,体外显微镜下图像与其具有明显相关性。细胞内镜技术操作难度相对较大,但可对不典型增生与正常组织进行区分[18]。接下来,该诊断技术不断发展,可实现与伊红、苏木精染色稳定凸显,能够对肺癌病理诊断进行准确评估。如果该诊断技术可对冰冻切片诊断取代,可进一步对手术时间缩短,舒适度明显提升,手术风险降低。当前,在炎性肠病、胃癌等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诊断中,细胞内镜诊断得到广泛应用。

7.CLE

CLE探测组织深度为较高,横向分辨率为3.5μm,通过染色技术能够对气道黏膜质量提升,可实现活细胞成像,能够对黏膜纤维改变分层实时观察,有利于黏膜早期病变发现,把握最佳治疗时机[19]。当前,人们对疾病认知度不断提升,且影像学技术发展迅速,CLE能够对肺部实性恶性结节成像,有利于肺泡弹性蛋白组织与肺癌气道变化识别[20]。

综上所述,肺癌危害性较大,影响了患者正常生活,患者伴有明显焦虑进展等负面情绪,不利于患者临床治疗。研究数据显示,当前肺癌病死率与患病率均居首位,支气管镜技术为肺癌临床诊断主要技术,该诊断方式能够对所需样本获取,可实现个性化诊断,有利于临床治疗方案治疗。支气管镜结合导航技术、放射学、超声学与其他影像学技术,可对肺癌诊断特异度与灵敏度提升。尽管各种诊断方式均有利弊,但与单纯诊断比较,联合诊断价值更高,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较高。疾病早期诊断有利于把握最佳治疗时机,实现早诊断、早治疗,有利于患者生活及生存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高。

猜你喜欢
支气管镜支气管内镜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眼内镜的噱头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支气管扩张咯血的防治
大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较大隆起病变中的应用(附50例报告)
超声小探头引导下经支气管镜活检对于肺外周病变诊断价值
经支气管镜活检联合刷检对支气管肺癌的诊断价值
早期胃癌的超声内镜诊断及内镜下治疗效果分析
痰热壅肺证肺炎患者纤维支气管镜象表现初探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3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