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桂枝五物汤辅助治疗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作用探讨

2019-07-25 06:58李金海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6期
关键词:五物桂枝黄芪

李金海

(河南省荥阳市中医院中医内科 荥阳450199)

当脑部血流循环出现障碍时,可引发局部血流不畅,脑组织出现缺血坏死,出现脑梗死,继而引发一系列神经功能缺损症状[1]。维持脑组织血流循环通畅对降低脑梗死发作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脑梗死属中医学“中风”范畴,气虚血瘀是本病最为常见的证型,对此,治疗要遵循益气、活血、化瘀的原则[2]。本研究以我院88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在脑梗死恢复期中的应用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1月我院接诊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4例。A组男23例,女21例;年龄 40~75 岁,平均(59.2±7.1)岁;病程 1~14个月,平均(7.2±1.2)个月。B组男24例,女20例;年龄 45~76 岁,平均(57.8±7.4)岁;病程 1~15 个月,平均(7.1±1.3)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符合脑梗死恢复期诊断标准,同时中医诊断符合《中医内科学》中的中风诊断标准[3],为气虚血瘀证,有不同程度的气少懒言、脉沉涩、身倦乏力、胸胁痛、面色淡白以及舌淡暗等症状;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病历资料完整;治疗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4]:脑梗死后并发脑出血者;有相关药物过敏史者;合并心、肝、肾疾病者;病程<1个月者;有感染性疾病者;合并严重并发症者;依从性较差者;中途因各种原因退出治疗者;病历资料缺失者;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失访者。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抗凝、改善脑循环、营养脑细胞和脑神经、积极控制血压和血糖,同时指导患者做适量康复训练。A组在此基础上同时加用黄芪桂枝五物汤,组方:桂枝12 g、生姜25 g、黄芪15 g、大枣4枚、白芍12 g,以适量清水煎煮,留取汤汁400 ml,于早晚分服,1剂/d,维持治疗15 d。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及临床疗效。(1)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5]评估神经功能,分值越高,提示神经功能越差。(2)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NDS)评分[6]评价疗效。痊愈:病残程度0级,CNDS评分降低91%~100%;显效:病残程度 1~3级,CNDS 评分降低46%~90%;有效:CNDS评分降低18%~45%;无效:CNDS评分降低<18%,或死亡者。痊愈+显效+有效=总有效。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A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分,±s)

表1 两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分,±s)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A组B组4 4 4 4 t P 1 4.8 3±7.4 9 1 4.9 1±8.0 6 0.0 4 8 2 0.9 6 1 6 8.0 1±1.3 1 9.6 5±1.3 2 5.8 4 9 6 0.0 0 0 0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A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明显高于B组的75.00%,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3 两组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前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纤维蛋白原和血浆黏度均明显降低,且A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B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比较(±s)

组别 n 纤维蛋白原(g/L)治疗前 治疗后血浆黏度(m P a·s)治疗前 治疗后A组B组4 4 4 4 t P 5.1 9±0.3 2 5.2 1±0.3 4 0.2 8 4 1 0.7 7 7 0 3.4 8±0.3 5 4.6 9±0.3 3 1 6.6 8 5 1 0.0 0 0 0 1.9 1±0.1 2 1.9 2±0.1 5 0.3 4 5 3 0.7 3 0 7 1.6 8±0.0 7 1.8 4±0.0 8 9.9 8 4 1 0.0 0 0 0

3 讨论

气虚血瘀是脑梗死恢复期的一个重要病机,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与血流动力学异常、动脉管壁病损等因素密切相关。当凝血因素增多时,可提高血流瘀滞性,增加患者血栓形成风险[7]。有报道显示[8],血栓形成期间,血液黏度和相关影响因素的异常可阻滞侧支循环的建立,加重脑梗死患者病情。

脑梗死又称“中风”,因虚而致,内因为脏腑功能失调及素体气虚血瘀,外因为饮食不洁及劳倦内伤等[9]。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匮要略》[10],含有生姜、桂枝、大枣、黄芪以及白芍等中草药成分。其中,黄芪具有益气养血之功效;桂枝具有温经通络及养血补气之功效,和黄芪联用,可和血通络、温经散寒;白芍具有和血通脉、益阴敛营之功效;生姜辛温,具有散寒之功效;大枣具有滋脾生津、益气补中之功效,与生姜联用,可提升调和营卫功效[11~12]。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A组NIHSS评分、纤维蛋白原与血浆黏度均明显低于B组,P<0.05;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明显高于B组的75.00%,P<0.05。提示黄芪桂枝五物汤对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促进病情恢复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综上所述,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给予黄芪桂枝五物汤辅助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指标,提高临床疗效,临床价值相对显著。

猜你喜欢
五物桂枝黄芪
“补气之王”黄芪,你吃对了吗?
Systematic review of robust experimental model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for basic research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黄芪是个宝
桂枝香
带鱼黄芪汤缓解胃下垂
我的发现
黄芪桂枝五物汤佐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8例疗效观察
四虫五物汤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90例
前列地尔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