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骨
- 蔡炳炎:国将不保 家焉能在
潜逃,此人瘦弱无忠骨,所以不可靠。殊不知国难至此已到最后关头,国将不保,家亦焉能存在,如到皖不得令其居住。慕兰之事时在念中,望设法促成,以免我一件顾虑。老八资质甚佳,我颇爱之,希注意保育为要。……洁宜手启八月二十二日于常州城北之洪庙上午八时半发【诀别书】蔡炳炎(1902-1937),安徽合肥人,著名抗日爱国将领。这封写于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炮火硝烟中的亲情家书,是蔡炳炎由常州赶赴上海阵地前,写给夫人赵志学的亲笔信。搁笔4天后,蔡炳炎即在与日军的拼杀
恋爱婚姻家庭·青春 2021年7期2021-08-23
- 蔡炳炎:国将不保 家焉能在
潜逃,此人瘦弱无忠骨,所以不可靠。殊不知国难至此已到最后关头,国将不保,家亦焉能存在,如到皖不得令其居住。慕兰之事时在念中,望设法促成,以免我一件顾虑。老八资质甚佳,我颇爱之,希注意保育为要。……洁宜手启八月二十二日于常州城北之洪庙上午八时半发【诀别书】蔡炳炎(1902-1937),安徽合肥人,著名抗日爱国将领。这封写于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炮火硝烟中的亲情家书,是蔡炳炎由常州赶赴上海阵地前,写给夫人赵志学的亲笔信。搁笔4天后,蔡炳炎即在与日军的拼杀
恋爱婚姻家庭 2021年20期2021-08-02
- 青山处处埋忠骨
答:“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毛主席引述这两句诗,充分显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襟。诗句既高度评价了毛岸英烈士忠勇的革命精神,又表明了把儿子遗体安葬在牺牲地的艰难、痛楚的决定,展示了他凡人的情怀和不同凡人的胸怀,读后令人肃然起敬。这两句诗是从几个典故化用出来的,由此可见,诗句浓缩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热血男儿,志在四方;报效祖国,满腔赤诚。上一句借鉴了杭州西湖岳王墓石柱上的一副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青山掩映着岳飞,是多么荣光
作文周刊·小学五年级版 2021年8期2021-07-09
- 由《青山处处埋忠骨》看阅读突破口的选择
借助《青山处处埋忠骨》一文来具体分析一下。一、题目不可忽视题目就如同一篇文章的“窗口”和“眼睛”,可以借此窥探文章的内容,梳理文章的层次,把握文章的主旨,因而,对于题目我们千万不能有所忽视。《青山处处埋忠骨》这个题目,源自于清代龚自珍的《已亥杂诗》,全文为:“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表现出的是一种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的精神。《后汉书·马援传》中有这样的记载:“马援抗击匈奴有功,被光武帝封为“伏波将军”,年过花甲之时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21年4期2021-05-10
- 人生何处不青山
卓“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马革裹尸”出自《后汉书·马援传》,东汉名将马援曾说“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清代龚自珍将前人的意思推进了一层,因而有了《己亥杂诗之一》中的“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名句。《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泽东惊悉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通过一封电报,两个请求,一个批示,表现了毛泽东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体会悲痛——
小学生必读(高年级版) 2020年4期2020-12-25
- 汨罗之歌(外一首)
能显你高行,濯你忠骨你才能踊身一跃浸染出一江香气,伴着榴花之艷,兰芷之芳,角黍之香必然是无怨无悔有这白石碧水,似沐浴兰汤可洗去一身忠愤不用再吟哦吁天之问,离乱之骚,哀民之殇必然有众神相迎东皇捧出桂酒椒浆山阿有女披薜萝而歌煌煌而降,纷纭切云之冠,嘉橘之范,瑾瑜之姿但不是举世混沌而莫知浩浩沅湘水波声永继你感动不了昏朽的君王却感动这漫江的龙舟竞渡把传奇世世代代唱响后登幽州台歌逆岁月流光我来寻你契合目光滑落的忧伤妆点不了盛唐夜唱的心情不知你在台上站了多久却为何不等
参花·青春文学 2020年12期2020-12-11
- 古老的家训(外一首)
祠堂以及代代青山忠骨浇灌下 传延的家训与每一个家庭根深蒂固 血脉相连在家训中 下跪 洗礼 沐浴 祈祷青烟缭绕 熟稔做人的道理上敬苍天父母 下育后辈子孙肝胆相照既有马背上的家国情怀又有丝巾里的儿女柔肠[家风的熏陶]无须用颂词 喂养它们有着谷禾的原汁 火焰的神圣 黑暗的穿越一如晨雾 一丝丝凝结又如旭日 一点点扩散这是宿命 图腾 坚贞的力量在其笼罩下山川 田野 河流 村舍暖风熏陶 古朴笨拙从这里走出的人们博爱宏大 独善其身
草堂 2020年12期2020-11-17
- 青山处处埋忠骨
震亚《青山处处埋忠骨》一文主要讲毛泽东在惊悉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光荣牺牲的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表现了他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一、线索清晰。全文以毛泽东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先写彭德怀从朝鲜发来的有关毛岸英牺牲的电报内容和毛泽东收到电报后的巨大悲痛;再写彭司令要求送回岸英遗体,而朝鲜方面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鲜的意见分歧,面对这两种抉择,毛泽东的矛盾心理;最后做出了将爱子葬于朝鲜的艰难、痛楚的决定;之后写毛泽东强忍悲痛,在
作文周刊·小学五年级版 2020年8期2020-04-27
-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
0课《青山处处埋忠骨》第二课时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找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3.结合课文,说说你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理解。教学重难点:1.能找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2.结合课文,说说你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理解。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谁能说说这篇课文的两个部分各写了什么内容。(生回答)你能用四个字的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61期2020-03-28
- 郭王所:抗日烈士忠骨的守护人
年。孤的山战役埋忠骨1940年10月,日寇偷袭八路军梁沟兵工厂。八路军一二九师七七二团奉命在阳邑镇孤的山执行阻击任务。这次战斗造成300多名八路军官兵牺牲,300多人身受重伤。郭王所的父亲郭成忠当时任阳邑片连村武委会主任,他组织民兵冒死从战场上分批将八路军伤员转移到柏林村。一百多名身受重伤的八路军战士牺牲后,郭成忠又带领民兵将这些烈士遗体秘密掩埋在柏林村石坡沟东岸的一块荒地里。也就是从那时起,郭成忠就一直守护着这些烈士遗骨。每到清明节,他都要给烈士们烧点纸
中国老区建设 2019年8期2019-09-05
- 你在渠县等我
失所等得青山埋了忠骨等得时间生出了绿苔等得文明在此泪眼滂沱你在渠县等我你开放了多少花朵你刨出了多少土豆你唱尽了多少悲欢离合你的泪眼滴痛了群山你的呐喊深沉了天空你把每一个乡亲都当成了我每个月圆的夜晚你把疼痛默默抚摸二你在渠县等我在2013平方公里花开朵朵里等我在春风嫩绿如芽里等我在嘉陵江奔腾豪迈歌声里等我在群山的沉默里等我等来了蓝天牵白云等来了雨滴润花朵等来了黄花香世界等来了丝绸之路绕膝过你在渠县等我那泛起的波涛是绚烂的动词那苍翠的群峰是闪光的句子每一处闪耀
天津诗人 2018年1期2018-11-13
-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
学习《青山处处埋忠骨》,感受不一样的毛主席。二、自主阅读,整体感知自学课文,思考:1.自学生字词语,读准字词,借助工具书理解新词2.课文写一了件什么事?3.毛主席收到几封电报?用一句话概括每封电报的内容,用一个词语概括毛主席知道每封电报内容的心情。并找出相关词句细细读读。4.谈谈你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理解。三、品味语言 感悟心境1.感悟主席失子之痛(1)第一份电报 用一句话概括电报的内容自由读,理解:勋鉴、志司(2)主席心情怎么样?从哪
读写算 2018年3期2018-07-09
- 冰雪之下埋忠骨
2班)冰雪之下埋忠骨文/尚子琳(长沙市南雅中学高1512班)黄河在古老的土地上奔腾千年,不肯与休。山川在九州列国绵延,高高独立。殊不知这烽火与黑烟还能苟延残喘多久,长白山的雪还能孤独下几回,松花江江水还能寒冻几里。您,杨靖宇将军,在这雄踞东北上的一角上已经辗转多年,您的忠骨将埋藏在青山绿水之间,您的赤血将久久长殷,深深烙在红色旗帜上。西风东风倒了华裔,唯压你不倒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爆发。那远在东海以东的日本蓄意侵华,东北三省沦陷。军刀对准,烽烟四起,
十几岁 2016年9期2016-04-08
- 满江红 学习焦裕禄
儿女。兰考土,埋忠骨。亦举山河改,壮怀激筑。旧燕迁巢新舍起,桐林成器衣食庶③。为民生④,肝胆荐中原,丹心谱!注:①焦裕禄同志今年去世五十周年。②党组织决定派焦裕禄到最穷最苦最累的兰考任县委书记,时已患肝病在身,但焦裕禄义无反顾,当即表示,不改变兰考面貌决不回来。③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广种泡桐,防风固沙。而今,泡桐成林,大风沙已绝迹。且泡桐木制作而成的各种乐器成为兰考名扬四海的支柱产业。④焦裕禄精神的实质是走群众路线,解决民生问题。
北京观察 2014年7期2014-11-20
- 有联大家改
热血铸就和平地;忠骨撑起自由天。病症:上联“血、就”均为仄声失替,与下联“骨、起”均为仄声失对。“平、由”位处第六字,均为平声失对。点评:因原联在创作时,未受格律限制,无论气势和意境都处于一种很高的境界。要按对联艺术规则修改,又保持原联水准,的确很难。相比较而言,江西刘剑光、河北时国平改得较好。再比较,“忠魂化作”要比“忠魂撑起”更恰当一些。有些作品“热血铸就”、“忠骨撑起”未改,未能选登,请继续加强联律学习。改联:忠肝铸就和平地;铁骨撑出亮丽天。(河南安
对联 2013年8期2013-06-25
- 援越“忠骨”与亲人四十年后的重逢
被隐秘的,还有“忠骨埋他乡”的烈士们。去越南找到烈士的埋骨之地,成为越战家属心中最深切的愿望。家人愿望:找到烈士的埋骨之地张国珍是中国援越部队高炮62师2营5连2排排长,1967年4月18日,他所在的阵地遭到美军轰炸机攻击,张国珍在已经负伤的情况下坚守阵地。战友陈玉久说,“他那时已经不能说话了,发现他已经被钢珠弹击穿了,那阵儿连长命令他下去,他不下去,如果他下来了,他也就生存了,他没有下来,结果就遭到第二次攻击。”1967年5月16日,几个军区和民政局的干
东西南北 2012年9期2012-05-16
- 给这三千余具将士遗骸一个庄重的安置
去年这项迎接战士忠骨归国的活动在网上汇集了逾十万网友签名。一段历史过去后,以一种庄严的形式铭记是接续记忆的最好方式。设纪念日也好,建纪念碑也罢,但不应该只是简单地另置他处,缺少与英雄忠骨相称的庄重安排。六十多年前,他们为了国家的尊严流血牺牲;六十多年后,今人有责任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和荣誉。对那些为国牺牲者的遗体和遗骸以英雄规格进行安置,是很多国家延续的价值取向。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两年以后,一具法国无名战士的遗体从他的暂时安息地运往巴黎,安葬在凯旋门下,作为
杂文选刊 2011年2期2011-05-14
-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字字珠玑】“忠骨”指忠臣的遗骸。“何须”指为什么要,含有“用不着,不用”的意思。“马革裹尸”就是用战马的皮把尸体包裹起来。这句话的意思是革命者既然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祖国,至于死后是否要把尸体运回家乡安葬,就无须考虑了,即使长眠于异国的土地上又有何妨。【课文链接】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同志不幸在朝鲜战场牺牲,彭德怀元帅请示毛主席是否要把毛岸英遗体运回国内安葬,毛主席写了这一句诗:“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里既是对毛岸英烈士的高度评价,也表明了毛主
作文周刊·小学五年级版 2009年51期2009-08-27
- 不悔的抉择
大字: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青山处处埋忠骨》“马革裹尸”出自《后汉书·马援传》,东汉名将马援曾说“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清代龚自珍将前人的意思推进了一层,因而有了《已亥杂诗之一》中的“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名句。“忠骨”指忠臣的遗骸,“何须”指为什么要,含有“用不着,不用”的意思。“马革裹尸”就是用战马的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意思是革命者既然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祖国,至于死后是否要把尸体运回家乡安葬,那倒无需考虑,即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09年3期2009-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