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市老促会
河北省武安市阳邑镇柏林村村民郭王所,每天清晨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到离家两公里的孤的山战役烈士公墓打扫卫生,祭奠先烈。父子两代人接力守护133具抗日烈士遗骸,已经延续了80年。
1940年10月,日寇偷袭八路军梁沟兵工厂。八路军一二九师七七二团奉命在阳邑镇孤的山执行阻击任务。这次战斗造成300多名八路军官兵牺牲,300多人身受重伤。
郭王所的父亲郭成忠当时任阳邑片连村武委会主任,他组织民兵冒死从战场上分批将八路军伤员转移到柏林村。一百多名身受重伤的八路军战士牺牲后,郭成忠又带领民兵将这些烈士遗体秘密掩埋在柏林村石坡沟东岸的一块荒地里。
也就是从那时起,郭成忠就一直守护着这些烈士遗骨。每到清明节,他都要给烈士们烧点纸,发现有白骨外露,就添土掩埋。
1992年,郭成忠病危。弥留之际,他仍然牵挂着石坡沟掩埋的八路军烈士,对儿子郭王所说:“我不行了,但有一桩心事到现在没有了结,死不瞑目啊!埋在石坡沟东岸上的烈士当时都是简单埋葬,如今有的尸骨都露出来了。当年这些人为我们百姓打天下,为国捐躯,咱不能让他们抛尸荒野啊!我死后,你要继续守护好这些烈士的遗骨,想办法找找政府把他们厚葬了。”
父亲去世后,郭王所主动向上级反映石坡沟埋葬烈士的情况,不知向城里跑了多少趟。为了省钱,他在城里有时连午饭也舍不得吃,后来实在误不起工、买不起车票了,就将此事搁置下来,但给烈士建墓园这个信念一直没有动摇。他牢记父亲的嘱托,时不时到石坡沟的烈士埋葬处看看。发现有露出的白骨,他就挖坑掩埋;发现杂草太盛,他就用刀割掉。
郭王所17年的坚持终于得到了回报。2009年,在武安市民政局的支持下,建设八路军烈士墓园的事终于有了着落。
当年10月23日,受民政部门委托,郭王所开始组织村民寻找、收集八路军烈士遗骨。第一天,17具烈士遗骸被找到。第二天,又有十几具烈士遗骸被发现。郭王所领着16位村民连续工作多日,共找到了133具抗日烈士的忠骨。
建设墓园之前,烈士的棺材暂时存放在石坡沟一块地的石坝下。那年冬天,武安遭遇了50年一遇的罕见大雪。为了不让棺材被积水浸泡,郭王所每次雪后都要去清理棺材周围的雪水,他坚持守护烈士棺材139天,直到把烈士们安葬在孤的山战役烈士公墓。
河北省民政厅和当地政府领导鉴于郭成忠、郭王所父子两代人几十年的坚守,问郭王所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可以由政府出面解决,郭王所没有提出任何要求,只是希望能继续看护烈士公墓。
如今,郭王所每天都要到孤的山战役烈士公墓清扫卫生、修整花草,给前来祭奠烈士的干部群众讲述抗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