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殖地

  • 冬候鸟草地鹨在大连机场内的越冬行为研究
    后,观察迁徙到繁殖地的草地鹨是否返回大连机场.2 调查结果与分析2.1 越冬区域调查显示,在大连机场内及近周边(距离外围界6 km的区域内)共分布的140种迁徙鸟类中,草地鹨是唯一一种在越冬期间内始终栖息在场内的冬候鸟.在越冬期间,个别草地鹨虽然偶尔会出现短暂飞离场内的行为,但不会在场外停落.当草地鹨在机场内受到起降飞机轰鸣声的惊扰时,它们会飞到高度为60~150 m的空中,甚至还会飞到机场围界外(距离跑道100 m左右)的上空;但在围界外的上空盘旋1~2

    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2期2022-11-26

  • 美丽的丹顶鹤
    鹤会向北迁回到繁殖地。丹顶鹤的特殊才艺鹤鸣丹顶鹤拥有高亢(kàng)、洪亮的鸣叫声,这与其特殊的發音器官有关。丹顶鹤的鸣管很长,达1米以上,卷成环状盘曲于胸骨之间,当丹顶鹤发音时,胸骨内能引起强烈的共鸣,就像自带了一个大音箱,使声音可以传到3~5千米以外。鹤舞丹顶鹤是个“舞林高手”,它的舞蹈动作大多都有比较明确的目的,例如鞠躬一般表示友好和爱慕;弯腰表示怡然自得;亮翅有时表示愉快的心情等。丹顶鹤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松嫩平原乌裕尔河下游的黑

    小雪花·成长指南 2022年6期2022-07-25

  • 鄂尔多斯遗鸥繁殖地变化及其原因浅析
    尔多斯遗鸥种群繁殖地发生了很大变化,且各繁殖地的繁殖巢数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中。为查清遗鸥种群动态变化的原因,做好遗鸥的保护工作,在梳理遗鸥种群繁殖地变化的基础上,从繁殖地生态特征、食物来源、分布区的气候特点以及种群迁出、迁入等方面对遗鸥繁殖地不断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1 研究区概况遗鸥鄂尔多斯种群于繁殖季节分布于蒙古高原的沙漠-戈壁地区。该区域包括5 个地貌区,分别为北部的库布齐沙漠、西部的桌子山、中西部的砂质高地、东部的丘陵区和东南部的毛乌素沙地,平均海拔在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22年3期2022-07-01

  • 候鸟为何不会迷路
    数十亿只候鸟在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迁徙。然而,候鸟迁徙的路线如何形成?哪些因素影响了候鸟的迁徙路线呢?中国科学院动物所詹祥江团队历时12年,利用卫星追踪数据和基因组信息,建立了一套北极游隼迁徙研究系统,揭开了鸟类迁徙的奥秘。该研究入选了2021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候鸟迁徙是为了适应气候和食物等有规律波动的环境。200年前,人们对鸟类的季节性消失和出现这一现象充满了神秘的想象。1822年,人们在德国发现一只飞往非洲越冬的白鹳被箭射中后,又返回了数千公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 2022年5期2022-05-05

  • 广东海丰鸟类自然保护区黑翅长脚鹬繁殖生态调查研究
    了黑翅长脚鹬的繁殖地。例如:林石狮等[8]在深圳、香港、惠州和中山发现了4个小型繁殖地;杨文军等[9]在云南发现了黑翅长脚鹬幼鸟。针对黑翅长脚鹬在北方繁殖地的繁殖生态已有较多研究。杨学明等[10]研究了吉林向海保护区黑翅长脚鹬的繁殖生态;徐志鹏等[5]对黑龙江安邦河保护区黑翅长脚鹬巢穴的微生境进行了描述;河北南港大[4]、北京[11]、武汉[12]、鄱阳湖[13]、内蒙古[14]、西安[15]等地都有报道。目前,黑齿长脚鹬在南方的繁殖生态还鲜有报道。本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8期2022-05-05

  • 候鸟为何不会迷路
    数十亿只候鸟在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迁徙。然而,候鸟迁徙的路线如何形成?哪些因素影响了候鸟的迁徙路线呢?中国科学院动物所詹祥江团队历时12年,利用卫星追踪数据和基因组信息,建立了一套北极游隼迁徙研究系统,揭开了鸟类迁徙的奥秘。该研究入选了2021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鸟类迁徙的未解之谜候鸟迁徙是为了适应气候和食物等有规律波动的环境。200年前,人们对鸟类的季节性消失和出现这一现象充满了神秘的想象。1822年,人们在德国发现一只飞往非洲越冬的白鹳被箭射中

    发明与创新 2022年13期2022-04-29

  • 卫星追踪苍鹰迁徙研究
    20年越冬地-繁殖地间往返迁徙。J026545 号苍鹰仅完成了2019年秋季和2020年春季迁徙,其于2020年4月20日到达俄罗斯莫斯科后,5月11 号信号消失,原因不明。2.1 迁徙路线2.1.1 K013535 号苍鹰迁徙路线该苍鹰2019年10月10日南迁,10月20日到达越冬地。2020年4月2日北迁,5月10日到达繁殖地。2020年9月3日南迁,10月28日到达越冬地(表2)。表2 K013535 号苍鹰迁徙路线及中途停歇情况续表22.1.2

    山东林业科技 2021年6期2022-01-14

  • 论兴安盟索伦牧场鸳鸯繁殖地保护
    住户均远离鸳鸯繁殖地,人为干扰较小,给鸳鸯、黑鹳、蓑羽鹤等众多野生鸟类生存和繁殖保留充足空间。1 自然资源概况索伦牧场地处大兴安岭次生林区东南边缘地带,现存乔木林历经数十年多次火灾、樵伐、垦植破坏,演替生成了以次生白桦、黑桦、柞树为优势树种的阔叶混交林。野生鸟类繁殖地保护范围内树木主要以榆树、柳树、杨树、山荆子等阔叶树为主,多以疏林状态分布在哈干河两岸。索伦牧场草本植物种类繁多,有药用、纤维饲料、食用类及芳香油类等260余种。索伦牧场境内有森林、草甸、溪流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21年6期2021-12-31

  • 安徽池州志愿者 为候鸟迁徙保驾护航
    巡护了夏候鸟的繁殖地,发现它们正在带雏练飞,为即将到来的南迁做最后的准备。随后,志愿者们走进村庄,向村民发放有关候鸟保护和用电安全的宣传单,宣传《野生动物保护法》和野生鸟类保护的重要意义(见图1)。随着秋季气温不断下降,大批候鸟自北向南开始了迁徙越冬之旅。每年3至7月是夏候鸟在池州的繁殖季节,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棉凫、水雉、白胸翡翠、斑头鸺鹠等也选择在此安家落户。目前,夏候鸟的繁殖已接近尾声,亲鸟正在进行喂雏和带雏,从10月初开始,它们就会陆续离开繁殖地迁徙到

    旅游纵览 2021年11期2021-12-17

  • 1976年以来丹顶鹤在我国的分布变迁及就地保护状况
    ,在丹顶鹤主要繁殖地——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79—2000年间沼泽湿地面积不断减少,居民用地面积、农业用地面积均在增加。张婷婷等[9]研究发现,2000—2015年间丹顶鹤重要繁殖地沼泽湿地面积急剧减少,主要转化为耕地、水体等,大幅增加的耕地面积主要来自沼泽湿地、草地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丹顶鹤最大越冬地——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养殖塘面积、农田面积增加,苇滩面积、盐蒿滩面积减少,丹顶鹤有向人为干扰较小的核心区集中分布的趋势[10]。总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6期2021-11-30

  • 揭秘游隼的迁徙路线
    方式是,每年在繁殖地给出生的幼鸟佩戴脚环,后期通过“回收-报告”来记录鸟类的“再次被目击”位置。这种追踪技术的原理最早起源于一个德国小镇。1822年,一个德国克吕茨镇的村民发现了一只身上中箭的白鹳,但是这种箭只在非洲某部落才有,为什么会出现在德国?原来,欧洲的白鹳在冬天迁往非洲过冬,被箭射中后,仍然飞回了欧洲。在我国历史上,其实早在春秋时期,在孔子圣迹图里就有一个类似的故事:楛矢贯隼。当时一只隼中箭后落到陈闵公的庭院里,所中之箭是一支楛木箭,箭头用尖石做成

    大众科学 2021年4期2021-09-10

  • 近14年青海湖斑头雁种群动态及分布情况
    是斑头雁的重要繁殖地蛋岛闻名国内外。斑头雁(Anser indicus)是中亚特有的食草动物,其在高原的低地沼泽、湖泊和河流的各种湿地中繁殖,从西藏南部到贵州,从巴基斯坦东部到缅甸[1-2]。作为世界上海拔最高、最具标志性的迁徙物种之一,它的迁徙包括穿越喜马拉雅山脉,这是鸟类迁徙的一道巨大障碍[3]。虽然自20 世纪60 年代以来,由于全球努力保护,雁的数量普遍增加[4],但由于繁殖地区栖息地的丧失和禽流感的爆发,斑头雁可能很容易受到种群下降的影响。青海湖

    西藏科技 2021年5期2021-06-22

  • 自带“饭勺”的萌鸟 ——勺嘴鹬
    它们对栖息地、繁殖地、越冬地和迁徙过程中停歇地的环境与气候的依赖度非常高。良好的生存环境对它们至关重要。正因为这样,在环境破坏越来越严重的现在,已经没有多少净土适宜它们生活了。许多勺嘴鹬在迁徙途中死去,甚至到了无家可归的境地。它们比我们珍稀的国宝大熊猫还稀有,是全球极度濒危的鸟类。“方舟计划”和“偷蛋计划”勺嘴鹬虽然可爱,但在鸟类研究者和观鸟爱好者之外,能叫出它名字的人寥寥无几。更重要的是,勺嘴鹬的处境并不乐观,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其繁殖数量已显著减少

    科学大众 2021年11期2021-05-23

  • 甘肃敦煌阳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毛腿沙鸡保护对策探讨
    区毛腿沙鸡栖息繁殖地集中在碱泉子绿洲与山水沟石油基地农场之间的广阔地域。相比较于保护区其他的绿洲湿地植被,这两片绿洲的边缘及半荒漠地带,不光生长着红柳(Tamarix ramosissima Lcdcb)、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Cav.)Trin.ex Steu) 等高杆沙生植物,而且还有大量的刺蓬(Salsola collina Pall)、灰条(Graystripe)、狗尾草(Setaria viridis(L.)Beauv)

    甘肃林业 2021年2期2021-03-29

  • 探寻勺嘴鹬繁殖地: 楚科奇苔原湿地
    全球鸟类重要的繁殖地之一,诸如鹤类、雁类、鸻鹬类、鸥类等许多类群均在该地区繁殖。这其中包括许多珍稀濒危物种。对勺嘴鹬而言,楚科奇半岛的阿纳德尔地区是目前已知其最重要的繁殖地。2019年夏季,我受邀前往俄罗斯楚科奇自治区的梅内皮尔吉诺村参与勺嘴鹬保护项目的繁殖地调查。辗转千里,只为等到你俄罗斯实在是“地大”,为了抵达梅内皮尔吉诺,我必须经历多次辗转。其中从莫斯科到阿纳德尔的这条航线,是世界上最远的国内航线。这条横跨俄罗斯东西两端的航线长超过6000千米,地跨

    知识就是力量 2021年1期2021-03-24

  • 生物多样性看山东:黄河三角洲成全球最大东方白鹳繁殖地
    方白鹳全球最大繁殖地、黑嘴鸥全球第二大繁殖地、白鹤全球第二大越冬地、我国丹顶鹤野外繁殖的最南界。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黄河入海口,总面积15.3 万公顷,于199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是以保护黄河口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体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暖温带最广阔、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多年来,黄河三角洲锚定繁衍生物种群,坚持保护为重,颁布了《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和条例》,印发实施的《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

    山东绿化 2021年5期2021-01-26

  • 自带“饭勺”的萌鸟——勺嘴鹬
    它们对栖息地、繁殖地、越冬地和迁徙过程中停歇地的环境与气候的依赖度非常高。良好的生存环境对它们至关重要。正因为这样,在环境破坏越来越严重的现在,已经没有多少净土适宜它们生活了。許多勺嘴鹬在迁徙途中死去,甚至到了无家可归的境地。它们比我们珍稀的国宝大熊猫还稀有,是全球极度濒危的鸟类。“方舟计划”和“偷蛋计划”勺嘴鹬虽然可爱,但在鸟类研究者和观鸟爱好者之外,能叫出它名字的人寥寥无几。更重要的是,勺嘴鹬的处境并不乐观,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其繁殖数量已显著减少

    科学大众·小诺贝尔 2021年6期2021-01-21

  • 仙鹤在人工巢中诞生
    近年来,黑颈鹤繁殖地之一的青海湖水位不断上升,它们的繁殖正面临空前挑战。2015年春,民间组织绿野方舟与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联手青海湖当地志愿者,人工为仙鹤筑巢。满载工具与材料的皮卡车开进了青海湖的黑颈鹤繁殖地,志愿者们将大量的筑巢材料扛到湖中。起初的建造因环境因素而并不顺利。半个月后,得知湖水下面是坚硬的岩石,志愿者们立即改变筑巢方案,终于为急待繁殖的黑颈鹤安了家。人工筑巢完成后不到3小时,斑头雁、赤麻鸭等鸟类便争先恐后前来占巢产卵。当它们繁殖得

    科普创作 2020年3期2020-09-23

  • 回家,鸟与人有着惊人的相似
    美国阿拉斯加的繁殖地。这是目前已知的鸟类连续飞行距离的最远纪录!要论世界上回家路最远的当数北极燕鸥,它们回一趟家需要飞行4万千米,相当于沿着赤道飞一圈。这么长的距离,即便是坐飞机,估计也得飞50個小时。路漫漫,不仅远,更是险。相比于人类,鸟儿归乡之路的艰难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鸟类中蓑羽鹤的归途堪比“玄奘取经”。成年蓑羽鹤体长在98厘米左右,异常纤瘦,是鹤家族中体型最小的。因体型娇小玲珑、举止娴雅、性情羞怯温柔,如闺中小姐,所以蓑羽鹤又被称为“闺秀鹤”。然而

    风流一代·经典文摘 2020年9期2020-09-22

  • 回家,鸟与人有着惊人的相似
    美国阿拉斯加的繁殖地。这是目前已知的鸟类连续飞行距离的最远纪录!要论世界上回家路最远的当属北极燕鸥,它们回一趟家需要飞行4万千米,相当于沿着赤道飞一圈。这么长的距离,即便是坐飞机,估计也得飞50个小时。路漫漫,不仅远,更是险。相比于人类,鸟儿归乡之路的艰难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鸟类中蓑羽鹤的归途堪比“玄奘取经”。成年蓑羽鹤体长在98厘米左右,异常纤瘦,是鹤家族中体型最小的。因体型娇小玲珑、举止娴雅、性情羞怯温柔,如闺中小姐,所以蓑羽鹤又被称为“闺秀鹤”。然而

    读者·校园版 2020年3期2020-03-02

  • 内蒙古太仆寺旗德格杜乌兰淖日遗鸥繁殖群新发现
    现几处遗鸥的新繁殖地。2012年,高立杰等在呼和浩特市袄太湿地记录到285 巢遗鸥繁殖;2013年在陕西省定边苟池湿地发现遗鸥繁殖群(肖红等, 2013);2015年,在河北张家口康巴诺尔湖记录到806 巢遗鸥繁殖(吴渊等, 2016);2017年,在宁夏吴忠市双猫头湖记录到遗鸥410 巢遗鸥繁殖(翟昊等, 2019年)。此次在德格杜乌兰淖日发现近2 000 余只遗鸥繁殖种群,表明德格杜乌兰淖日是遗鸥的重要繁殖地。近些年在其他重要繁殖地(康巴诺尔湖和红碱淖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19年4期2020-01-06

  • 鸟儿要扇多少下翅膀才能飞回故乡
    固定路线往返于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Science》记录过斑尾塍鹬的迁徙过程。一只斑尾塍鹬从新西兰出发,到达中国黄海北部,它先是要在7天内连续飞行10300千米,然后在鸭绿江口休息一个多月,之后继续迁徙,在6天内连续飞行6500千米,到达位于美国阿拉斯加的繁殖地。《Science》的记录中,一只蓑羽鹤要回家,要往返于中国和印度之间。需要飞过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喜马拉雅山。塔克拉玛干沙漠被认为是生命的禁区。喜马拉雅山脉则更为凶险。喜马拉雅山脉的风暴和寒流,常常使

    意林·全彩Color 2019年1期2019-11-14

  • 鸟儿要扇多少下翅膀才能飞回故乡
    固定路线往返于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science》记录过斑尾塍鹬的迁徙过程。一只斑尾塍鹬从新西兰出发,到达中国黄海北部,它先是要在7天内连续飞行10300千米,然后在鸭绿江口休息一个多月,之后继续迁徙,在6天内连续飞行6500千米,到达位于美国阿拉斯加的繁殖地。《science》的记录中,一只蓑羽鹤要回家,要往返于中国和印度之间。需要飞过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喜马拉雅山。塔克拉玛干沙漠被认为是生命的禁区。喜马拉雅山脉则更为凶险。喜马拉雅山脉的风暴和寒流,常常使

    意林彩版 2019年1期2019-09-10

  • 2000—2015年丹顶鹤重要繁殖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近年来,丹顶鹤繁殖地研究主要集中于巢址空间分布[12-14]、生境变化驱动因素[6,15]、巢址选择[16-17]和气候变化[18-20]等方面。对于繁殖地动态变化,张艳红等[21]运用GIS技术分析了1979—2000年扎龙自然保护区丹顶鹤适宜生境的动态变化过程,发现湿地面积不断萎缩,生境破碎化不断加剧,严重威胁野生丹顶鹤生存;刘宇轩等[22]也发现1978—2016年莫莫格自然保护区沼泽面积大幅度减少,湿地质量总体呈恶化趋势。总的来看,现有研究虽然明确

    生态学报 2019年10期2019-07-05

  • 宁夏鸟类新纪录遗鸥繁殖群及其生境初探
    各地均有报道新繁殖地或越冬地。进入本世纪,2014年河北康保县康巴诺尔湖国家湿地公园[3],2012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袄太湿地[4],2013年陕西省定边县苟池湿地均发现遗鸥踪迹[5]。2016年5月25日,7月21日,在开展全国湿地产权确权试点工作中,笔者在宁夏吴忠市盐池县冯记沟乡回六庄村境内(106°46′13″~106°48′15″E;37°43′26″~37°44′27″N)的双猫头湖湖泊湿地观察到疑似遗鸥鸟类约200只,拍摄了生境照片、群体照片和

    野生动物学报 2019年1期2019-02-26

  • 白鹤的现状与保护
    群。东部种群的繁殖地位于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东北部,越冬地位于长江中下游。中部种群的繁殖地位于西伯利亚的库诺瓦特河下游,越冬地为印度拉贾斯坦邦的克拉迪奥国家公园,2002年后该越冬种群消失。西部种群的繁殖地位于俄罗斯西北部,在里海南岸越冬,自2008年以来,仅有1只越冬个体(李秀明等, 2016)。由于白鹤中部和西部种群濒于灭绝,仅剩零星个体,因此东部种群数量代表着全球白鹤总量。东部种群中的绝大多数白鹤都把越冬地选在鄱阳湖湿地,在江西鄱阳湖越冬的白鹤种群数量可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19年1期2019-02-17

  • 国家林草局启动“绿剑2018”专项行动
    通道、栖息地、繁殖地等重點区域非法猎捕、杀害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行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李树铭介绍,此次行动打击的重点包括:毁林开垦和采石挖沙、开矿建厂、道路、电力等开发项目、工程建设中非法占用林地、盗伐、滥伐林木行为,特别是发生在自然保护区的各类涉林违法犯罪行为,利用互联网非法买卖野生动物及直播吃食、猎捕、杀害野生动物的行为,非法经营利用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行为,在候鸟等野生动物迁徙洄游通道、栖息地、繁殖地等重点区域非法猎捕、杀害野生动物的违法犯罪行为等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18年9期2018-11-22

  • 营巢树修枝对鹭类繁殖活动的影响
    却为鹭类的集群繁殖地,该现象与其靠近洱海这一大型淡水湖泊湿地和周边发达的水稻农业密切相关。大理古城的鹭类繁殖地由夜鹭Nycticorax nycti⁃corax、白鹭Egretta garzetta、牛背鹭Bubulcus ibis混群形成〔4〕。当适宜的湿地营巢地资源有限时,鹭类选择靠近湿地、居民区的残留林斑营巢,可能是为了减少来自地面捕食者的干扰〔5〕。在2014年1月,大理古城原繁殖地的鹭类营巢树被人为修枝,营巢树树冠直径大幅缩减,繁殖鹭群被迫转移至

    大理大学学报 2018年6期2018-07-05

  • 野鸟的迁徙与禽流感的传播
    ,由越冬地飞往繁殖地,而秋季候鸟的迁徙方向由北向南,由繁殖地飞往越冬地。无特殊情况,候鸟迁徙时间及路径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改变。全球候鸟迁徙路线共有8条(见图2),分别为:①跨越整个大西洋连接西欧、北美东部及西非狭长地带的“大西洋迁徙线”;②连接东欧和西非的 “黑海/地中海迁徙线”;③跨越印度洋,连接西亚和东非的“东非西亚迁徙线”;④从南到北横穿整个亚洲大陆的“中亚迁徙线”;⑤跨越印度洋、北冰洋和太平洋、连接东亚和澳大利亚大陆的“东亚/澳大利亚迁徙线”;⑥贯

    家禽科学 2017年12期2017-12-18

  • 动物迁徙为哪般
    固定的路线,在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进行长距离的往返移居的行为现象,就叫迁徙。迁徙并不是鸟类的专属行为,某些无脊椎动物,如东亚飞蝗、蝴蝶等;爬行动物,如海龟等;哺乳类,如蝙蝠、鲸、海豹、鹿类等;还有某些鱼类,如鲑鱼等,也会迁徙。为什么要迁徙?说起动物迁徙的原因,一句话,为了生存。寻找食物動物迁徙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寻找食物。食物的多少,与季节性气温变化息息相关。比如,当冬季来临,许多鸟类的食物——昆虫突然消失时,食虫鸟就会开始飞向气候更温暖的地方,以寻找更丰富的食

    少儿科学周刊·少年版 2017年7期2017-09-29

  • 遇敌秒变“轰炸机”遗鸥:誓与湖心岛共存亡
    最大的遗鸥种群繁殖地有一种鸥鸟,人类真正认识它仅46年。它1971年才被确定为一个独立的物种,是人类发现最晚的鸥类,动物学家带着相识恨晚的愧意,为它取名“遗鸥”,意为“遗落之鸥”。它被定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每年秋冬季节,渤海西海岸滩涂上万只遗鸥云集,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被发现不到半世纪遗鸥是鸻形目鸥科渔鸥属鸟类,中型水禽,体长39~46厘米,个头比鸽子稍大。它最明显的外形特征是黑色的脑袋,像戴着黑头巾,与白色的颈部衔接。其嘴和脚小巧玲珑,呈暗红色,背部、肩

    环境与生活 2017年9期2017-09-21

  • 黑翅长脚鹬南方繁殖地的发现与简报
    黑翅长脚鹬南方繁殖地的发现与简报林石狮1吕植桐2孙延军3王英勇2*(1.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佛山,528216;2.中山大学,广州,515000;3.深圳市公园管理中心,深圳,518000)稿件运行过程黑翅长脚鹬; 南方繁殖地; 无瓣海桑黑翅长脚鹬(Himantopushimantopus)隶属反嘴鹬科(Recurvirostridae)长脚鹬属,一般认为繁殖于新疆、青海、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等地,在南方仅为越冬地;相关的繁殖生物学多有报

    野生动物学报 2017年1期2017-09-18

  • 年轻:新的迁徙模式需要长者引领
    通过将越冬地向繁殖地转移来缩短迁徙路线。缩短迁徙路径停歇有助迁徙鸟类减少长距离飞行时能量的消耗。它们也能提前到达繁殖地,这是有益的。这要求鸟类找到靠近繁殖地的、适合的越冬地点,而且由于气候和土地利用的改变,这样适合的地点目前能在高纬度地区找到。“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当迁徙种群冬季更加接近繁殖地时,最先到达的种群,包括年长的鸟类,会使用这些新地点。对于种群中最老的鸟来说,每长一岁,其在繁殖和越冬地之间迁徙的距离就减少40km或者至少25km,”来自森肯堡&法

    自然与科技 2017年6期2017-06-30

  • 海陆空迁徙之最:绕地球飞行一圈的北极燕鸥
    斯北部等地)的繁殖地内求偶、繁殖及养育后代。当12月来临时,经过4个月飞行的北极燕鸥在飞跃了半个地球后纷纷到达位于南极洲的栖息地,此时正是南半球的夏天。来年3月,当北半球的春天到来时,养精蓄锐的北极燕鸥再次挥动翅膀,它们要回到自己位于地球最北端的出生地。与来时的路线不同,北飞的北极燕鸥几乎都选择了同一条路线,这条路线曲折地穿过整个大西洋,在地图上看呈一个大大的“S”形。由于在茫茫的大海上没有任何地方落脚休息,北极燕鸥只能不停地飞行,饿了就掠过海面捕鱼吃。5

    奥秘 2016年8期2016-09-06

  • 南极冰山坍塌使企鹅存活艰难
    南极洲一处企鹅繁殖地附近一座巨型冰山坍塌,企鹅们不得不跋涉60公里到海里寻找食物,这导致了约15万只阿德利企鹅死亡。据悉,生活在英联邦海湾丹尼森角的阿德利企鹅过去栖息在大片的开放水域上。但在2010年,一座2900平方千米大小的巨型冰山崩裂,使得这些阿德利企鹅的繁殖地被陆地所包围。寻找食物的企鹅们必须摇晃着身子跋涉60公里到最近的海岸捕鱼。多年来,这种艰辛的旅途对企鹅的生存造成了毁灭性的影响。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气候变化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自

    世界博览 2016年6期2016-04-26

  • 人工巢箱拯救中华秋沙鸭
    中国境内的重要繁殖地。WWF 候鸟项目经理刘培琦等人曾在《国际鸟类保护》期刊发表论文指出,中华秋沙鸭在全球可能仅存2200个繁殖对,其中大约有200~400个繁殖对在中国长白山山脉繁育后代。因为种群状态濒危,中华秋沙鸭被列为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只要经过简单的计算,就能明白中华秋沙鸭种群所处的境地有多么危险。WWF 候鸟项目经理刘培琦说,每年大概有2200 对中华秋沙鸭进行繁殖,其中保守估计至少有550 对繁殖成功,以

    绿色中国 2015年14期2015-12-09

  • 候鸟
    定的路线往返于繁殖地和避寒地之间。在不同的地域,根据候鸟出现的时间,可以将候鸟分为夏候鸟、冬候鸟、旅鸟、漂鸟。如果鸟类,在它避寒地则视为冬候鸟,在它的繁殖地(或避暑地)则为夏候鸟,在它往返于避寒地和繁殖地途中所经过的区域则为旅鸟。在一定广域范围,或是夏居山林,冬居平原处的则视为漂鸟。 迁徙中的鸟一般会结成群体,在迁飞时有固定的队形。一般有人字形(西文称为“V”字形队)、一字形和封闭群。一字形队又分为纵一字和横一字形两类。这种方式的结群中鸟类之间是有相互关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15年9期2015-09-10

  • 候鸟迁飞季
    漠,奔向北方的繁殖地。候鸟的迁徙活动是地球上最具吸引力的自然现象之一,其气势浩大,场面壮观,吸引着大批爱鸟人士的瞩目。 1981年9月,为保护鸟类、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中国国务院决定在每年的4月底至5月初的某一个星期设立爱鸟周,通过科普活动引领公众更加科学地观鸟、爱鸟、护鸟。如今爱鸟周已迎来了第34个年头,在今年爱鸟周主题“关注候鸟保护,守护绿色家园”的引导下,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候鸟,与候鸟共舞,飞向更广袤的天空吧!

    旅游纵览 2015年4期2015-06-01

  • 刘德天:与黑嘴鸥相伴
    濒危鸟类黑嘴鸥繁殖地的考察,考察确立了盘锦黑嘴鸥繁殖地的地位。刘德天因而写出一篇文章——《中国发现黑嘴鸥繁殖地 揭开世界百年未解之谜》,被外国专家赞为“全世界第一篇关于黑嘴鸥繁殖地的报道”。黑嘴鸥属于世界,但当时的考察表明,黑嘴鸥只在盘锦繁殖,职业的敏感使刘德天认识到盘锦人有保护黑嘴鸥的国际义务。他曾参加过对丹顶鹤繁殖地的考察。考察结果一出立即引起重视,因为中国的鹤文化源远流长。而黑嘴鸥却不同,它鲜为人知,从无铺垫,发点文章可以,进行保护谈何容易?刘德天做

    环球慈善 2009年10期2009-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