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叶

  •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161)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YLCVD)是近年来在辽宁省发生比较严重的新病害,沈阳、朝阳、辽阳等番茄主要种植区均有发生。该病由烟粉虱传播,植株发病后生长迟缓,顶部叶片黄化,坐果率明显降低,给辽宁省番茄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困扰。目前,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防控及抗病育种,已成为番茄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受到国内科研单位及种苗公司的普遍重视。1 病害发生及分布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是一种全球性分布的病害。该病最早在以色列被发现,后来在热带、亚热带地区迅速传播蔓延,

    园艺与种苗 2022年4期2022-11-24

  • 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基因ty-5的功能标记开发与利用
    年来,由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引起的病害是造成番茄减产的重要病害之一(Zhang et al.,2009;张前荣等,2017;胡荣 等,2020),因此选育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番茄品种很有必要,而利用抗病基因培育抗病品种是防治番茄黄化曲叶病毒最有效的策略(Palumbo et al.,2001;Lapidot &Friedmann,2012;Polston,2014;刘微 等,2018)

    中国蔬菜 2022年5期2022-05-30

  • 灵芝多糖及香菇多糖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防治效果
    010)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又称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属于双生病毒科。TYLCV是由烟粉虱传播的重大病害,近年来给全国番茄种植区造成了极大的危害[1]。尤其设施番茄秋季移栽后至结果前正是烟粉虱从大田作物向设施蔬菜转移的时期,番茄最易感染黄化曲叶病毒。番茄发病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叶片变小,顶端的叶片边缘轻微发黄并且上卷,叶脉间的叶肉发黄,整片叶萎缩、褶皱,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节间缩短、矮化

    蔬菜 2021年6期2021-06-19

  • 侵染番茄的曲叶病毒检测及遗传变异分析
    0125)番木瓜曲叶病毒(papaya leaf curl virus,PaLCuV)、广东番茄曲叶病毒(tomato leaf curl Guangdong virus,ToLCGDV)和广西番茄曲叶病毒(tomato leaf curl Guangxi virus,ToLCGXV)均属双生病毒科(Geminiviridae)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Begomovirus),基因组为单链环状DNA,长度为2.5~3.0 kb(Varun et al.,201

    中国蔬菜 2021年5期2021-06-15

  • 陕西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成灾原因分析
    003)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侵染引起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害[1],素有“植物癌症”、番茄“SARS”之称。该病毒起源于中东地区和地中海盆地,是热带、亚热带地区最具毁灭性的一种番茄病毒病,1939年在以色列约旦河一带最早发现,1964年被正式命名[2],烟粉虱是其唯一传播途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主要分布在非洲、中东和东南亚地区、地中海地区、中美洲、澳大利亚、日本、印度、墨西哥、加勒比海地区和

    陕西农业科学 2020年11期2020-12-25

  • 科学家揭示双生病毒抑制植物基因沉默新机制
    A伴随。云南番茄曲叶病毒是典型的没有卫星伴随的双生病毒,其基因组序列与中国番茄曲叶病毒基因组序列具有87.7%的同源性,若除去C4基因,则两病毒的基因组同源性高达97.2%。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作物有害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创新团队揭示了双生病毒C4蛋白抑制植物转录水平基因沉默的新机制。前期研究发现,番茄曲叶病毒C4蛋白是其症状决定因子,C4蛋白通过与寄主因子互作改变寄主因子亚细胞定位而诱发病毒症状产生;同时C4蛋白作为病毒编码的多功能蛋白,其抑制寄主

    蔬菜 2020年11期2020-12-15

  • 走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防治误区
    陈志杰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是番茄生产中一种十分重要的植物病害,危害性极大, 是一种毁灭性植物病毒。1939年在以色列约旦河一带最早发现,1964年被正式命名。2000年左右该病毒传入中国境内,由南向北、由东向西急速擴散,2009年全国发生面积达300余万亩,经济损失数十亿元,使中国产值近千亿元的番茄产业持续受到严重威胁。在陕西2009年零星发生,2010年突然暴发,发病田病株率一般在30%~40%,重的达60%~80%,甚至绝收。现已是番茄常发性灾害性病毒

    西北园艺·蔬菜 2020年3期2020-12-07

  • 抗病番茄新品种牟番2号
    ,尤其适合在黄化曲叶病毒病及根结线虫病发生严重地区种植。该品种为无限生长类型,生育期151天。生长势较强,叶色深绿,叶片中等大小。8~9节着生第一花穗,花穗间隔3片叶,每花穗着花4~6朵。自然坐果能力强,早熟,果穗成熟期集中。果实大小均匀,幼果无青肩,成熟果深粉红色、圆形,平均单果重176克。高抗黄化曲叶病毒病,抗根结线虫病、叶霉病。抗裂果,畸形果少,畸裂果率6%。果实整齐度好,硬度高,耐储运,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9%,风味好,品质优良。塑料大棚秋延迟栽培

    农村百事通 2020年10期2020-05-29

  • 侵染海南雪茄烟的中国黄花稔曲叶病毒侵染性克隆的构建
    009中国黄花稔曲叶病毒(Sida yellow mosaic China virus,SiYMCNV)于2005年在海南儋州表现黄化、花叶症状的杂草黄花稔(Sida acuta)上分离并命名[1]。SiYMCNV属双生病毒科(Geminiviridae)金黄色花叶病毒属(Begomovirus),其病毒基因组由DNA-A和伴随的卫星DNA-β构成[1]。除黄花稔外,该病毒还可侵染杂草胜红蓟 (Ageratum conyzoides)[2]。由于SiYMC

    中国烟草学报 2019年6期2020-01-15

  • 番茄黄花曲叶病毒病综合防治技术
    动频繁,番茄黄花曲叶病毒病易发生,该病毒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可造成100%的产量损失。一、发病症状植株感染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后,初期主要表现为生长迟缓或停滞,节间变短,植株明显矮化,叶片变小变厚,叶质脆硬,叶片褶皱,向上卷曲,叶片边缘至叶脉区域黄化,植株上部叶片症状典型,下部叶片症状不明显;后期表现为坐果少,果实变小,膨大速度变慢,成熟期的果实不能正常转色。植株在开花前感染病毒,果实产量和商品价值均大幅度下降。二、传播途径1.烟粉虱传播。番茄黄花曲叶病毒的主

    农业知识 2019年17期2019-09-18

  • 抗黄化曲叶病毒病番茄品种筛选试验初报*
    地区秋季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YLCV)大面积发生,且无法使用药剂进行防治,选用抗病品种成为有效防治黄化曲叶病毒病的主要方法[1]。为此,我们于2017年引进了7个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番茄品种,从色泽、外观、产量、品质及抗病性等方面开展了品种比较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参试番茄品种有浦粉七号、浦粉5号(上海富农种业有限公司提供),浙粉701、浙粉3012、浙粉706(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提供),17-1、17-2(上海亿函种

    上海蔬菜 2019年2期2019-05-09

  •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综合防治技术
    加。但近几年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俗称TY病毒)发生面积不断扩大,严重影响番茄产业的发展。秋季是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发病高峰,往年该病主要为害秋延后番茄,近两年该病不仅为害秋延后番茄,并且在越冬茬番茄苗期发病也非常普遍。1 症状表现黄化曲叶病毒是由菜豆金色花叶病毒侵染发病的一种双生病毒。其侵染发病后,植株生长点开始黄化、矮化,叶片变小、变厚、硬化、上卷。生长期发病,影响果实大小和品质。苗期发病,

    现代农村科技 2019年3期2019-01-06

  • 2016年田阳县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生情况及流行原因分析
    年田阳县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生情况及流行原因分析谭海文1,2谢慧婷3赵世海2黄永山2(1桂林市蔬菜研究所,广西桂林 541004;2广西田阳县农业局,广西田阳 533600;3广西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西南宁530007)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严重影响田阳县番茄生产,该病大暴发与烟粉虱发生普遍、毒源植物众多、缺乏抗病品种、栽培管理不当、防治效果不佳等因素有关。田阳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右江河谷中游。番茄是田阳县优势特色农业产业之一,种植历史逾30 a

    中国蔬菜 2017年10期2017-10-19

  • 钢架日光温室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
    日光温室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贾保军1,李小丽2陈志宏3(1.甘肃省古浪县黄羊川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甘肃古浪733100;2.甘肃省古浪县古浪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甘肃古浪733100;3.甘肃省古浪县园艺技术工作站,甘肃古浪733100)近年来,随着日光温室种植面积的进一步扩大,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在日光温室番茄生产上经常发生,并有逐渐扩大的趋势,给菜农造成了很大损失。本文介绍了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生的田间症状、传播媒介、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以期

    中国果菜 2017年8期2017-09-03

  • 陕北设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控措施
    但是,自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传入延安市后,严重危害着设施番茄的正常生产。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1964年首先在以色列发生,2002年传入我国[1],2009年在陕西等10多个省市蔓延,给我国番茄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与其他病毒病相比,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具有爆发突然、发病凶猛、扩展迅速、危害性强、防治难度大等特点。该病是番茄生产中的一个难题,需要研究解决,目前生产中主要是针对传毒介体烟粉虱及黄化曲叶病毒采取农业、物理、化学等措施进行防控。为了有效控制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

    蔬菜 2017年1期2017-01-31

  •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研究进展
    109)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研究进展苗相伟(辽宁省丹东市丹东农业科学院,辽宁丹东 118109)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该病毒具有流行性强、传播速度快、难以防治等特点,现已成为番茄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在我国番茄种植区流行成灾,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本文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病规律、症状、机理、检测方法、育种手段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进行了系统地研究,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参考。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病

    中国果菜 2017年3期2017-01-14

  • 嘉兴地区番茄抗黄化曲叶病毒病新品种筛选试验
    兴地区番茄抗黄化曲叶病毒病新品种筛选试验袁 伟,顾掌根,杨国志,叶立华(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嘉兴 314016)对13个抗黄化曲叶病毒病的番茄品种开展品种筛选试验,从生育期、田间长势、果实性状、产量、抗病性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优粉808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抗性最差,发病严重;浙粉702的生育期最短,可作为提前上市品种;东风4号及浙粉708的长势、丰产性、商品性均表现优异,适宜在嘉兴地区种植推广。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品种筛选番茄属于茄科番

    浙江农业科学 2016年12期2017-01-04

  • 番茄抗黄化曲叶病毒病杂交后代比较
    0)番茄抗黄化曲叶病毒病杂交后代比较张 杰, 王先裕*, 荆子桓, 孙岚明(广西大学农学院,广西南宁530000)[目的]筛选黄化曲叶病毒病抗性高的番茄杂交子1代。[方法]通过番茄杂种子1代的栽培,观测各组合的田间生长情况,对各组合果实营养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采用分子标记等方法对其黄化曲叶病毒病抗性进行鉴定。[结果]杂交子1代TW002和TW008果实品质较优,在加工、运输、贮藏方面具有优势;与TW002相比,TW008的果实商品率更高、营养品质更好

    安徽农业科学 2016年29期2016-12-01

  • 福建省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分子鉴定分析
    福建省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分子鉴定分析张前荣1,2,3,温庆放1,2,3,李大忠1,2,3,刘建汀1,2,3,李永平1,2,3,代春兰1,薛珠政1,2,3,康建坂1,2,3,王彬1,2,3,朱海生1,2,3*(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13;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福建福州350013; 3.福建省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福州350013)为了对福建省发生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病原进行分子鉴定,并对其病原分子的变异和进化情

    福建农业学报 2016年6期2016-11-01

  • 烟粉虱带毒率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关系
    带毒率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关系刘晨,陈志杰,张锋,洪波,张淑莲,李英梅(陕西省动物研究所,西安710032)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是由烟粉虱专性传播的毁灭性病害,为明确烟粉虱带毒率及其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生和危害程度的影响,采用PCR检测方法对陕西和宁夏不同时间、不同区域、不同寄主作物上的烟粉虱带毒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5、6月番茄上的烟粉虱带毒率最高,均达到100%,9月次之,

    西北农业学报 2016年8期2016-09-12

  • 番茄褪绿病毒病与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区别及防控
    褪绿病毒病与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区别及防控王富李文丽王辉王富,通信作者,青岛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山东青岛,266109,E-mail:wangfuabcd@163.com李文丽,王辉,青岛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导读:由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和番茄褪绿病毒病的发病时间和所需的环境条件大致相同,传播媒介相似,并同时具有叶片黄化特点,有时复合侵染,因此,在生产中经常难以区分,甚至出现混淆现象。为此,介绍了2种病害发生过程和主要病症,列举了2种病害的主要不同点,以便为2种病害的

    长江蔬菜 2016年5期2016-04-29

  • 番茄骨干材料对黄化曲叶病毒病抗性的鉴定及防御酶活性差异比较
    茄骨干材料对黄化曲叶病毒病抗性的鉴定及防御酶活性差异比较贺字典,余金咏,沈江杰,毛秀杰,杜艳丽(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 秦皇岛,066600)为确定番茄对黄化曲叶病毒病的抗性,以番茄骨干育种资源为试验材料,鉴定了34份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抗性,同时测定了8份骨干材料感病前后体内相关防御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44.12%的番茄育种材料属于黄化曲叶病毒病抗性免疫,高抗占11.76%。从34份番茄品种中任选取5份抗病和3份中抗番茄材料进行生化指标的比较,发现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2期2016-04-11

  •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防治技术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防治技术该技术在番茄生长期的不同阶段,针对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以农业措施为基础,结合物理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技术,从而保证番茄的安全生产。技术要点:1.播种前选用高抗黄化曲叶病毒品种。选用高抗黄化曲叶病毒病的番茄优良品种,主要包括泰丰、红贝贝、浙粉系列、齐达利、金陵甜玉(樱桃番茄)等。2.育苗期培育无病壮苗。采取空间隔离或物理隔离措施,切断病毒传播途径,达到培育无病壮苗的目的。空间隔离:采取田间快速检测病毒技术,筛

    农业知识 2016年34期2016-03-28

  •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和防治
    张艳霞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和防治偃师市植保站 张艳霞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 LCV)是番茄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一、危害症状番茄植株感染TY病毒后一般情况下都会发现顶部叶片边缘上卷、叶片皱缩卷曲、叶片黄化等症状。表现症状随发病和感病时间不同而不同。TY病毒初期发病症状主要表现为植株上部叶片变小,顶端叶片边缘轻微黄化且上卷,叶脉间叶肉发黄,整个叶片萎缩、褶皱,植株生长变缓或停滞,节间缩短,明显矮化

    河南农业 2016年4期2016-03-27

  • 抗黄化曲叶病毒病番茄新品种欧拉
    出的高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一代杂交种,携带TY-3抗性基因。2013年秋季在天津朝研种苗科技有限公司展示园区开展品种间对比试验,试验以欧冠为对照,在黄化曲叶病毒病高发区和一般发病区进行,田间采取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5.5 m2。试验结果显示,在黄化曲叶病毒病高发区,欧拉667 m2产量9 642.1 kg,比对照增加37%;在黄化曲叶病毒病一般发病区,欧拉667 m2产量达9 864.3 kg,比对照增产20%。在2014年春季对比试验中,在

    长江蔬菜·技术版 2015年12期2016-01-11

  • 早熟番茄新品种津粉207的选育
    优质、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粉红果番茄杂交新品种。在2012年春季至2013年秋季进行的春秋两茬日光温室的品种比较试验中表现突出。在2013年春季的3点区域试验中,稳产性、丰产性表现较好。2013年秋季在天津武清、静海进行的短茬口生产试验中表现优良。2014年春秋季在全国多地进行了生产示范,并通过了天津市种子管理站组织的新品种登记(登记号为:津登番茄2014001)。1 选育过程津粉207母本09-163是利用引进杂交种采用二环系选育法,经连续多代自交选育

    长江蔬菜 2015年10期2015-12-12

  • 抗黄化曲叶病毒病番茄新品种欧拉
    宇 杨怀文抗黄化曲叶病毒病番茄新品种欧拉王金良 张艳芹 郭宇 杨怀文欧拉是天津朝研种苗科技有限公司在2013年选育出的高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一代杂交种,携带TY-3抗性基因。2013年秋季在天津朝研种苗科技有限公司展示园区开展品种间对比试验,试验以欧冠为对照,在黄化曲叶病毒病高发区和一般发病区进行,田间采取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5.5 m2。试验结果显示,在黄化曲叶病毒病高发区,欧拉667 m2产量9 642.1 kg,比对照增加37%;在黄化

    长江蔬菜 2015年23期2015-10-18

  • 温室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
    响,其中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病害。随着该县的温室番茄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极大的促进了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社会的经济发展,但是在温室番茄种植过程中黄化曲叶病毒病一直危害着当地的温室番茄种植的产量和品质,因此,分析该县温室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原因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了。温室大棚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度是一种毁灭性的病害,在世界各地的番茄种植过程中都发生过。该种病害是从国外传入我国的一种全新的病害,其与我国普遍发生的曲叶病毒病和黄瓜花叶病毒病有着明显

    中国农业信息 2015年4期2015-05-05

  • 白银市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鉴定
    [1]。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是一种双生病毒(geminiviruses)病害,以烟粉虱作为传播媒介[2]。其大面积爆发对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3~6]。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番茄黄花曲叶病毒病年发生面积超过6.7万hm2,年经济损失至少20亿元[7]。2011年,甘肃省武山县首次发现TYLCV,2012年,相继在武威市凉州区、民勤县的日光温室发现TYLCV,并于2013年在武威市设施番茄主产区开始流行蔓延,造成严重损失[8~10]。鉴于此

    甘肃农业科技 2015年3期2015-04-22

  • 新疆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生情况及防控对策
    06新疆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生情况及防控对策李广华,李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植保站,乌鲁木齐830006介绍了当前新疆区内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生情况,分析了病害发生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对策。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烟粉虱;防控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YLCD)是目前番茄生产中最具毁灭性的病害,发病严重时可造成绝产。该病传入我国后曾多次在内地部分省区造成较大损失,2009年山东省寿光市温室大棚番茄上大发生,造成产量损失达50%[1]。2011年底在喀什地区莎车县发现

    新疆农业科技 2015年5期2015-02-21

  • 山东寿光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
    玉导读: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是一种常见的茄科植物病害,在山东寿光地区也有大面积的发生,为有效防治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提高农民经济效益,对山东寿光地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并针对其发生规律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即将选育抗性品种、防治烟粉虱、加强苗期管理与植株养护有效结合,以彻底对抗番茄黄化病毒,为农民增收提供保障。番茄黄化曲叶病毒是严重威胁我国茄科、豆科等作物的病害,其为双生病毒科菜豆金色花叶病毒[1]。该病毒主要通过B型烟粉虱和Q型烟粉虱传播

    长江蔬菜·技术版 2014年7期2014-09-27

  • 秋延晚番茄抗黄化曲叶病毒病品种比较试验
    秋延晚番茄抗黄化曲叶病毒病品种比较试验贾育甫 戴新元 侯春英1 试验目的通过秋延晚栽培,对各品种整个生长期生物性状、产量性状、品质性状、抗黄化曲叶病毒病能力及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估。2 试验地点鄯善县辟展乡大风车设施农业片区G-27号棚,供试面积560m2,土质为沙壤土,肥力中等。3 试验品种参试番茄品种分别为冠粉一号(不抗TY病毒)、宝禄一号(高抗TY病毒)、粉迪尼(高抗TY病毒)和粉兰达(微抗TY病毒),由东往西顺序排列,各品种种植面积均为140m2,4

    西北园艺(综合) 2014年2期2014-09-12

  •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生与防控
    范武刚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生与防控孙萍莉 党建宝 王亚生 黄蔚 范武刚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属于番茄病毒病的一种。与其他病毒病相比,该病毒病具有爆发突然、扩展迅速、危害性强、无法治疗的特点,是一种毁灭性的番茄病害,植株一旦发病,尤其是在开花前发病,果实产量及商品价值均会大幅下降,重病田块甚至绝收。近年来,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生愈来愈重,威胁着设施番茄生产的发展。1 发病症状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是系统性侵染病害。番茄植株感染黄化曲叶病毒后,初期主要表现为生长缓慢

    西北园艺(综合) 2014年2期2014-03-03

  • 山东寿光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
    山东寿光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林桂玉导读: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是一种常见的茄科植物病害,在山东寿光地区也有大面积的发生,为有效防治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提高农民经济效益,对山东寿光地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并针对其发生规律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即将选育抗性品种、防治烟粉虱、加强苗期管理与植株养护有效结合,以彻底对抗番茄黄化病毒,为农民增收提供保障。番茄黄化曲叶病毒是严重威胁我国茄科、豆科等作物的病害,其为双生病毒科菜豆金色花叶病毒[1]

    长江蔬菜 2014年13期2014-02-28

  • · 封面说明·
    类型;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YLCV)、叶霉病、番茄花叶病毒病(ToMV)和枯萎病;幼果无绿果肩,成熟果粉红色,单果质量280 g左右,大小均匀,着色一致,果实高圆形,商品性好,耐贮运;该品种适应性广,全国喜食粉红果地区均可种植。浙粉TM703—抗TY中早熟,无限生长类型;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YLCV)、番茄花叶病毒病(ToMV)和枯萎病;幼果无绿果肩,成熟果粉红色,单果质量300 g左右,果形圆整,商品性好,耐贮运;耐低温和弱光性好,坐果性好,稳产

    中国蔬菜 2014年3期2014-02-01

  • 番茄新品种瓯秀806特征特性调查
    近年来,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在生产上大流行,给我省和我市的番茄生产带来了严重为害。生产上常用物理和化学方法防控,但难度较大,且效果不佳,最为经济有效的办法是选育高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品种。温州市农科院蔬菜所自2005年开始进行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品种研究,已初步选育出了抗黄化曲叶病毒病、硬果型、大红果番茄品种——瓯秀806,并于2011年12月通过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现场考察,为利于该品种的推广应用,现将其特征特性介绍如下。1 瓯秀806番茄品种特征特

    长江蔬菜 2013年12期2013-12-08

  •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策略
    竺晓平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策略王成增 姜会霞 常怀云 吕化霞 刘永光 乔宁 竺晓平导读:介绍了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生与棚内温度、湿度的关系,并提出了防治该病的综合措施,包括关闭放风口、棚前(棚外)点种玉米、在棚顶安装遮阳网、套种玉米、勤浇水、增施生物有机肥、控制烟粉虱等。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又称为番茄黄化卷叶病毒,该病毒主要通过烟粉虱( )传播,可以侵染茄科多种植物,已给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番茄造成了严重为害[1~3]。20世纪90年代

    长江蔬菜 2013年21期2013-04-02

  •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防治技术探讨
    歌摘要: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农业耕作制度的改变、国际间贸易活动的迅速加强和昆虫介体的传播在全球空前爆发,该病害已经给我国的番茄生产造成了严重危害, 成为秋冬季节番茄生产中最主要的病害,发病温室一般减产10%~50%,部分重病温室甚至绝收。关键词:番茄黄化曲叶病毒;防治1 典型症状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属于双生病毒科(Geminiviridae)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Bego

    现代园艺 2012年24期2013-03-25

  • 杨凌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其核心序列分析
    100)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us,TYLCV)属于双生病毒科(Geminiviruses)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Begomoviruses),能侵染6科13种植物(Cohen & Nitzany,1966;Cohen et al.,1995;Navas-Castillio et al.,1999;Sánchez-Campos et al.,1999,2000;Ji et al.,2012),主要通过烟粉虱传播

    中国蔬菜 2013年4期2013-02-24

  •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技术光盘简介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技术光盘简介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是由“超级害虫”烟粉虱引起的番茄第一大毁灭性病害,分布广、防治困难、损失惨重。本片通过现场拍摄、农民和专家采访、田间操作等系统直观地介绍了该病的发生危害特点、症状特征、传播途径、流行规律等,重点介绍了运用抗病品种、培育无病“虫”壮苗、无病栽培、病残无害处理和烟粉虱防控等多种实用技术。深入浅出,直观易懂,可有效指导该病防治。光盘特意搜集了与该病相关的珍贵图片资料130余幅。系统展示该病发生背景、危害情况、各

    中国蔬菜 2013年8期2013-01-28

  • 封面说明
    类型;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YLCV)、叶霉病、番茄花叶病毒病(ToMV)和枯萎病;幼果无绿果肩,成熟果粉红色,单果质量300 g左右,果实高圆形,着色一致,商品性好,耐贮运,适应性广,全国喜食粉红果地区均可种植。浙粉701—抗TY早熟,无限生长类型;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YLCV)、番茄花叶病毒病(ToMV)和枯萎病;幼果无绿果肩,成熟果粉红色,单果质量280 g左右,果形圆整,着色一致,商品性好,硬度高,耐贮运,全国喜食粉红果地区均可种植。浙粉70

    中国蔬菜 2012年5期2012-08-15

  • 河南周口番茄黄化曲叶病病原分子鉴定
    应芳卿 番茄黄化曲叶病 (Tomato yellow leaf curl disease,TYLCD)是威胁番茄生产的一种严重病害,发病的植株叶片边缘呈鲜黄色、卷曲,叶脉褪绿,叶肉变厚,叶片变小,严重时植株矮化萎缩,一旦发生,番茄产量会受到很大的损失,严重时造成绝产。近几年该病在中国自南向北迅速传播蔓延,广东、江苏、安徽、山东、河北、河南、浙江、上海、北京、台湾等地均已有报道[1~9]。在国内大部分省市该病是由双生病毒科 (Geminiviridae)菜豆

    长江蔬菜 2012年20期2012-06-06

  • 徐州地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重发原因及防治措施
    徐州地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重发原因及防治措施李玉臣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为徐州地区冬春茬番茄的重要病害。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为烟粉虱传毒、嫁接传毒、季节性发生和品种不抗病,其中烟粉虱的发生与病毒病的发生最为密切。因此生产中尤其要注意预防烟粉虱的发生。近年来,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已经成为番茄生产中最严重的病害,2010年,徐州市在种植冬春茬番茄时该病严重发生,发病温室一般减产10%~50%,部分重病温室甚至绝收。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是一种暴发性、毁灭性病害,一旦发病,

    长江蔬菜 2012年7期2012-03-21

  •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防治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是一种世界性重要病害。1996年,在日本的静冈、爱知、长崎3个县首次被确认,此后逐渐扩散,现已涉及到福岛以西的占全日本3/4的36个都、府、县,九州、四国地区已全面发生。农业、食品产业综合研究机构(农研机构)蔬菜茶叶研究所,在网上公开了导致番茄绝收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YLCV)的防治指南,呼吁广大农户通过采用“防止进入-防止增殖-防止迁移”三防措施(图1),来彻底消灭此病毒病的传媒介体——“烟粉虱”(图2、图4)。图1 多方位防除番茄

    园艺与种苗 2012年7期2012-03-15

  •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系统发育分析及多重PCR快速检测
    产,其中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omato yellow leaf curl disease,TYLCD)发展迅速。TYLCD 首先在以色列发生(Czosnek & Laterrot,1997),而后蔓延到西班牙、意大利等地中海周边国家(Wu et al.,2006),以及非洲、亚洲和澳洲(Tesoriero &Azzopardi,2006)的大部分国家和地区。19世纪90年代后期,TYLCD 首次由旧世界双生病毒(Old WorldBegomoviruse

    中国蔬菜 2012年24期2012-02-24

  • 永年县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预防与控制
    周永年县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预防与控制张建英 杜丽美 刘庆周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是近年来新传入河北省永年县的一种番茄病毒病,由番茄黄化曲叶病毒感染引起,是番茄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2008年11月,在河北省南部的魏县、馆陶等地零星发病。2009年2月,在河北省南部的魏县、馆陶、肥乡、永年、鸡泽、广平、临漳等县严重发生,3月中下旬暴发成灾。之后由南向北传播蔓延,2009年7~9月遍及全省,发生严重的罢园毁种,给番茄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1 为害症状植株感染番茄黄化

    长江蔬菜 2011年9期2011-04-01

  • 封面说明
    类型;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YLCV)、番茄花叶病毒病(ToMV)和枯萎病;幼果无绿果肩,成熟果粉红色,单果质量250g左右,大小均匀,着色一致,果实果形圆整,商品性好,硬度高,耐贮运;该品种适应性广,抗逆性好,全国喜食粉红果地区均可种植。浙粉702—抗TY早熟,无限生长类型;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YLCV)、叶霉病、番茄花叶病毒病(ToMV)和枯萎病;幼果无绿果肩,成熟果粉红色,单果质量250g左右,大小均匀,着色一致,果实高圆形,商品性好,耐贮运;

    中国蔬菜 2011年5期2011-02-16

  •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技术光盘简介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技术光盘简介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是由“超级害虫”烟粉虱引起的番茄第一大毁灭性病害,分布广、防治困难、损失惨重。本片通过现场拍摄、农民和专家采访、田间操作等系统直观地介绍了该病的发生危害特点、症状特征、传播途径、流行规律等,重点介绍了运用抗病品种、培育无病“虫”壮苗、无病栽培、病残无害处理和烟粉虱防控等多种实用技术。深入浅出,直观易懂,可有效指导该病防治。光盘特意搜集了与该病相关的珍贵图片资料130余幅。系统展示该病发生背景、危害情况、各

    中国蔬菜 2011年21期2011-02-16

  •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技术光盘简介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技术光盘简介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是由“超级害虫”烟粉虱引起的番茄第一大毁灭性病害,分布广、防治困难、损失惨重。本片通过现场拍摄、农民和专家采访、田间操作等系统直观地介绍了该病的发生危害特点、症状特征、传播途径、流行规律等,重点介绍了运用抗病品种、培育无病“虫”壮苗、无病栽培、病残无害处理和烟粉虱防控等多种实用技术。深入浅出,直观易懂,可有效指导该病防治。光盘特意搜集了与该病相关的珍贵图片资料130余幅。系统展示该病发生背景、危害情况、各

    中国蔬菜 2011年2期2011-02-16

  • 浙南菜区番茄曲叶病毒病发生规律
    江首次发现的番茄曲叶病毒病是由台湾番茄曲叶病毒(Tomato lea f curl Taiwan virus,ToLCTWV)引起的[5],由传毒昆虫烟粉虱传播。目前国内对番茄曲叶病毒病流行规律尚未见报道,因此作者于2007-2008年对番茄曲叶病毒病发生规律进行了系统调查,现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1 调查方法2007年8月-2008年8月期间,对浙南菜区主要番茄产区苍南县灵溪镇、瓯海区新桥和瑞安市梅屿乡三大蔬菜生产基地进行田间系统调查。主要调查不同地点、不

    植物保护 2010年1期2010-11-30

  •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防控技术措施
    赵光华等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自2009年下半年开始在大兴区秋大棚番茄和秋茬温室番茄生产中发生危害。此病的发生特点是:病毒传播的速度快、发病普遍、危害严重。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给本地区的番茄生产带来严重威胁,部分农户发病率达到100 %,减产80 %以上。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大兴菜办针对病害的发生、危害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做了多方面的试验。通过大量系统的工作我们总结出防控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几项技术措施,供生产者借鉴。1栽培防控措施1.1选用抗病品种防治黄化曲

    蔬菜 2010年4期2010-09-30

  • 2009年河北省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生危害和分布
    011)番茄黄化曲叶病是由烟粉虱传播的一种毁灭性病毒病害,该病害扩展迅速,危害严重。自20世纪90年代,浙江、上海、广西、云南、江苏、河南、广东、福建、海南和台湾等地相继发生番茄黄化曲叶病的危害,并时常造成毁棚罢园,给种植户造成巨大损失。近年来,番茄黄化曲叶病发生日益严重,已由上述省市扩展至河南、山东、山西等地[1],2009年传入北京[2-3]。2008年,河北邯郸零星发生疑似番茄黄化曲叶病的病毒病害,2009年春季该病害在河北南部大面积暴发流行,经鉴定

    植物保护 2010年4期2010-06-12

  • 设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控技术
    番茄产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生严重,常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现将其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1 发生与危害1.1 发生时间与程度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是世界范围内流行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被称为番茄癌症。据报道,该病于20世纪50年代末始发于以色列,发病率高达90%以上,造成减产50%~75%;80~90年代迅速蔓延到欧洲的意大利、西班牙,发病率达65%~100%,常造成绝产;90年代后期扩展到亚洲的日本、印度、泰国等地,严重时减产达100%,现至少已有40多个国

    上海蔬菜 2010年4期2010-05-05

  •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YLCV)发生为害与防治
    肖启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YLCV)发生为害与防治唐前君 张德咏 肖启明特约栏目主持:刘勇刘勇,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南大学和湖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自1990年参加工作以来,主持和参加了20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均已圆满完成,取得科技成果和专利共计20多项,在国际、国内各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3部,形成的成果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达200万hm2以上。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 (tomato ye11ow 1eaf cur1

    长江蔬菜 2010年17期2010-04-03

  • 江苏省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及防治
    赵玉伟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是一种由烟粉虱传播的暴发性、毁灭性病害,对番茄产量影响最为严重。番茄植株感染该病毒后,初期主要表现为生长迟缓或停滞,节间变短,植株明显矮化,叶片变小变厚,叶质脆硬,叶片褶皱、向上卷曲,叶片边缘至叶脉区域黄化,植株上部叶片症状典型,下部老叶症状不明显;后期表现为坐果少,果实变小,膨大速度慢,成熟期的果实不能正常转色。植株在开花前感染病毒,果实产量和商品价值均大幅下降。发病田块一般减产20%~30%,严重的甚至绝收。番茄是我省重要的高

    长江蔬菜 2010年9期2010-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