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是一种世界性重要病害。1996年,在日本的静冈、爱知、长崎3个县首次被确认,此后逐渐扩散,现已涉及到福岛以西的占全日本3/4的36个都、府、县,九州、四国地区已全面发生。
农业、食品产业综合研究机构(农研机构)蔬菜茶叶研究所,在网上公开了导致番茄绝收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YLCV)的防治指南,呼吁广大农户通过采用“防止进入-防止增殖-防止迁移”三防措施(图1),来彻底消灭此病毒病的传媒介体——“烟粉虱”(图2、图4)。
图1 多方位防除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关键
番茄感染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病初期,由新叶边缘开始颜色变浅,并向上卷曲;之后叶脉区域逐渐黄化,叶片变小;后期表现上节间变短,植株明显矮化,整个叶片黄化(图3)。番茄一旦感染黄化曲叶病毒,多数情况即使开花也不坐果,生育初期感染此病毒,严重影响番茄产量,甚至导致绝收。
黄化曲叶病毒不仅感染番茄,还感染洋桔梗,但该病毒只有在番茄上才能增殖。传播介质烟粉虱通过刺吸感染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番茄,成为带毒虫,再刺吸健康植株,从而病毒传入健康植株。一只烟粉虱可产下200~300个卵,30 d即可发育成成虫,传播速度非常迅速。但是,烟粉虱不耐寒,冲绳属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全年平均气温23℃左右,烟粉虱可在冲绳越冬繁殖。
温室番茄周年栽培为烟粉虱安全越冬提供了温床,被感染的番茄和烟粉虱都可在温室里安全越冬。春季收获番茄后,恰好为温室外气温上升时期,带毒烟粉虱从温室飞出,把病毒带到露地栽培番茄上。不仅如此,从夏季到秋季,烟粉虱还可侵入到育苗圃,导致定植苗感染黄化曲叶病毒。
通过“三防”措施切断夏至秋黄化曲叶病毒的传播途径。“防止进入”温室的对策是保证无感染的定植苗,其次是在开口处放置防虫网。烟粉虱成虫的大小在0.8 mm左右,建议采用0.4 mm的防虫网、黄板以及封锁气门的淀粉药剂等进行综合防治,但是,使用防虫网会造成温室内气温的升高。此外,紫外线对防护抑制烟粉虱侵入具有显著效果。
日本国内分布的烟粉虱生物型,主要是目前危害最为严重的2种外来生物型——B型和Q型。不同生物型的烟粉虱在寄主范围、传毒能力、抗药性等诸多生物学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使用“防止增殖”药剂时一定要慎重。(注: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媒介虫是烟粉虱,要与同为粉虱科的温室白粉虱区别开来。白粉虱左右翅合拢平坦;烟粉虱左右翅合拢呈屋脊状)
番茄收获后,应把番茄植株连根拔起使之枯死,同时,温室密闭后进行熏蒸处理,防止带毒烟粉虱飞出温室外。
市场上可买到抗性品种,抗性品种虽能抑制发病,但仍可被病毒侵染成为增殖源,所以和感病品种一样,要进行防除。
在番茄产量最高的熊本县八代市,生产番茄农户以及普通住宅庭院里种植的番茄,都要求配合进行番茄黄化曲叶病的防除,以求达到最佳防治效果。
图2 温暖地带周年栽培中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传染循环
图3 番茄黄化卷叶病毒病
图4 烟粉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