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崇

  • “救时宰相”姚崇
    姚崇(公元650—721年),字元之,唐嶲州都督姚懿之子,陕州硖石(今河南三门峡)人,唐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姚崇历仕高宗、武则天、中宗、睿宗和玄宗五朝,并任武则天、睿宗、玄宗三朝宰相,皆兼兵部尚书。玄宗时期,姚崇提出“十事要说”,力主实行新政,推行社会改革,为开元盛世的开创奠定了坚实基础。他是一位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经验丰富、敢于担当的政治家,与房玄龄、杜如晦、宋璟并称唐朝四大贤相,玄宗盛赞其“宏才远略”。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唐世贤相,前称房

    学习与研究 2023年5期2023-05-30

  • “救时宰相”姚崇
    姚崇(公元650—721年),字元之,唐嶲州都督姚懿之子,陕州硖石(今河南三门峡)人,唐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姚崇历仕高宗、武则天、中宗、睿宗和玄宗五朝,并任武则天、睿宗、玄宗三朝宰相,皆兼兵部尚书。玄宗时期,姚崇提出“十事要说”,力主实行新政,推行社会改革,为开元盛世的开创奠定了坚实基础。他是一位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经验丰富、敢于担当的政治家,与房玄龄、杜如晦、宋璟并称唐朝四大贤相,玄宗盛赞其“宏才远略”。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唐世贤相,前称房

    学习与研究 2023年5期2023-05-24

  • “伴食宰相”的位置
    3年),卢怀慎与姚崇搭档任宰相,他自认才能不如姚崇,因此凡事避让,政务都由姚崇处理。开元三年(715年),姚崇曾因儿子去世,告假十几天,结果公务堆积如山。卢怀慎不敢裁决,向玄宗请示。玄宗安慰他说:“我把天下事交给姚崇,你坐观其成即可。” 等姚崇处理完儿子的丧事,三下五除二就把堆积的政务处理完了。后人因此称卢怀慎为“伴食宰相”,意思是他只不过是一具饭桶,除了陪别人吃饭之外,没有别的用处。卢怀慎处理政务的能力确有欠缺,但他为官真的一无是处吗?其实不然,卢怀慎最

    思维与智慧 2022年34期2022-12-08

  • “救时宰相”姚崇
    泽东在《新唐书·姚崇传》一书的天头写下了10 个字的批注——大政治家、唯物论者姚崇。作为唐武则天、中宗、睿宗至玄宗时期的四朝元老,姚崇正直敢言、举贤任能、吏事明敏,被后人誉为“开元盛世第一功臣”“救时宰相”。他以民生为重、不信邪的精神,更为后人所推重。“十事要说”针砭时弊玄宗即位之初,准备任用姚崇为宰相。姚崇则针对时弊,提出10 条意见,并表示,玄宗同意这10 条意见,自己方可上任,否则,就只好违抗君命了。这10 条意见是:武后执政以来,以严刑峻法治天下,

    共产党员(辽宁) 2022年15期2022-09-07

  • 笔如刀
    礼故老,尤注意于姚崇、宋璟,引见便殿,皆为之兴,去则临轩以送。”所谓春秋笔法、微言大义,从这段文字中的一个“初”字,即可见高妙之一斑。原话的意思很明白:唐玄宗刚刚当皇帝时,对大臣、故老非常尊重,尤其礼待宰相姚崇、宋璟。在便殿引见时,兩位宰相来,玄宗起身迎接,走时玄宗站在窗前恭送。纵览二十五史,盛世时,皇帝待大臣都如贵宾,而在乱世如殷商末路,大臣哪怕是宰相、皇叔,在皇帝眼里也不过是一条狗。这个且不说他,只说“初”字。按春秋笔法,《旧闻》说李隆基初即位时如此,

    领导文萃 2022年12期2022-06-23

  • “救时宰相”姚崇
    泽东在《新唐书·姚崇传》一书的天头写下了10个字的批注——大政治家、唯物论者姚崇。作为唐武则天、中宗、睿宗至玄宗时期的四朝元老,姚崇正直敢言、举贤任能、吏事明敏,被后人誉为“开元盛世第一功臣”“救时宰相”。他以民生为重、不信邪的精神,更为后人所推重。“十事要说”针砭时弊玄宗即位之初,准备任用姚崇为宰相。姚崇则针对时弊,提出10条意见,并表示,玄宗同意这10条意见,自己方可上任,否则,就只好违抗君命了。这10条意见是:武后执政以来,以严刑峻法治天下,你能否施

    共产党员·上 2022年8期2022-05-30

  • 神龙政变中姚崇的活动和策略
    234)武则天和姚崇的关系比较密切。《旧唐书》卷九六《姚崇传》谈到姚崇任夏官郎中时契丹攻陷了河北数州,“兵机填委,元崇剖析若流,皆有条贯”。应对突发的边境冲突,中央的夏官必然要调兵遣将,将命令传达到前线,而姚崇本来是“应下笔成章举”出身,只是文章写得好,但没料到具体的军事应对也是有条有理。这样的工作能力当然引起了武则天的注意,“则天甚奇之”,于是超迁夏官侍郎,接任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按《旧唐书》卷六《则天皇后纪》的记载,他任宰相的时间是在圣历元年(698)冬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6期2021-12-05

  • 姚崇治蝗虫
    丘真姚崇,字元之,唐朝名相,著名政治家。他担任丞相后,注重发展生产,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有一年,河北、河南闹蝗灾。蝗虫多得成了片,一飞起来,像乌云一般。地方官员和百姓都说蝗虫是神虫,不敢捕杀,反而烧香跪拜,求上天快把蝗虫收回去。姚崇得到报告,连忙下令各地官员带领百姓捕杀蝗虫。姚崇说:“田里的禾苗都是有主人的。只要向他们说明利害,谁还会不肯出力捕杀呢?大家一起動手,一定能把蝗虫扑灭干净。”姚崇还提出了捕杀蝗虫的具体方法,派人分发给各地官员。各地官

    小读者之友 2021年6期2021-07-29

  • 姚崇研究:20年学术史的回顾与展望
    471022)姚崇(651—721),唐代杰出的政治家,本名元崇,字元之,陕州硖石(今河南陕州区)人。姚崇文韬武略,历仕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四朝,两次拜为宰相,为“开元盛世”的开创立下了汗马功劳。正因为如此,姚崇及其政治思想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据统计,近20年来仅国内有关姚崇研究的论著就达到130余部(篇)。为了将姚崇研究继续推向深入,笔者拟就这些年来有关姚崇研究的情况做一简要回顾。目前学界对姚崇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姚崇的籍贯、生平、仕宦、宗族世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2期2021-01-31

  • 姚崇治蝗
    丘真姚崇,字元之,唐朝名相、著名政治家。他担任丞相后,注重发展生产,为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有一年,河北、河南闹蝗灾。蝗虫多得成了片,一飞起来,像乌云一般。地方官员和百姓都说蝗虫是神虫,不敢捕杀,反而烧香跪拜,求上天快把蝗虫收回去。姚崇得到报告,连忙下令各地官员带领百姓捕杀蝗虫。姚崇说:“田里的禾苗都是有主人的。只要向他们说明利害,谁还会不肯出力捕杀呢?大家一起动手,一定能把蝗虫扑灭干净。”姚崇还提出了捕杀蝗虫的具体方法,派人分发给各地官员。各地官员接到了姚

    老友 2020年12期2020-12-28

  • 姚崇、宋琮:唐玄宗时期的两位名相
    说法。姚、宋,即姚崇和宋璟,他们二人是唐玄宗时期的名相,“开元盛世”的出现,与二人所做的贡献密不可分。唐代诗人元稹在《连昌宫词》中就说道:“姚崇宋璟作相公,劝谏上皇言语切。”一、“救时宰相”姚崇(一)武后、睿宗时期两次入相姚崇,本名元崇,字元之,唐代陕州硖石(今河南三门峡)人,唐高宗永徽元年(650)生于一个官僚家庭。他自幼好学,通过科举而入仕为官。姚崇一生三次入相,首次是在武则天时期。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很重视人才,颇有些贞观遗风。万岁通天

    月读 2020年10期2020-10-28

  • 唐人灭蝗
    古少有的。当时,姚崇担任着国家的宰相,很得玄宗信任。姚崇认为,此时最正确的方法,是赶快组织百姓,上下齐心,消灭蝗虫。姚崇灭蝗措施简单有效,唐朝之后,一直作为灭蝗的一条铁律,就是进行火攻。他分析,让百姓捕捉蝗虫,蝗虫会飞,效果不大;让鸡鸭去吃,数量也有限,高处的蝗虫鸡鸭也吃不着。“蝗既解飞,夜必赴火,夜中设火,火边撅坑,且焚且瘗,除之可尽”,蝗虫会飞,深夜见火,一定会如飞蛾一般扑去,这样就会被烧死。在火堆旁挖掘大坑,烧死的蝗虫落在坑中,就地掩埋,十分近便。玄

    新青年 2020年4期2020-10-09

  • 古人是如何消灭蝗虫的
    应战。这时,宰相姚崇站出来了,向唐玄宗上了一道奏章,认为蝗虫只是一种害虫,根本不是天庭发怒用来惩罚人间的武器,是可以消灭的。他建议各地官民齐心协力驱蝗,蝗灾扑灭便指日可待。唐玄宗十分认可姚宰相的做法,便在上朝时询问其他官员消灭蝗虫办法的可行性。很多官员认为姚崇灭蝗的办法不可行。如果冒冒失失推行,只会得不偿失,甚至出乱子。姚崇听了,从容不迫地回答:“凡事只要合乎道理,就不能讲老规矩。历史上出现大蝗灾的年头,都是因为没扑灭蝗灾,以致民间严重灾荒,民不聊生。如今

    文史博览·文史 2020年4期2020-06-19

  • 古人是如何消灭蝗虫的
    应战。这时,宰相姚崇站出来了,向唐玄宗上了一道奏章,认为蝗虫只是一种害虫,根本不是天庭发怒用来惩罚人间的武器,是可以消灭的。他建议各地官民齐心协力驱蝗,蝗灾扑灭便指日可待。唐玄宗十分认可姚宰相的做法,便在上朝时询问其他官员消灭蝗虫办法的可行性。很多官员认为姚崇灭蝗的办法不可行。如果冒冒失失推行,只会得不偿失,甚至出乱子。姚崇听了,从容不迫地回答:“凡事只要合乎道理,就不能讲老规矩。历史上出现大蝗灾的年头,都是因为没扑灭蝗灾,以致民间严重灾荒,民不聊生。如今

    文史博览 2020年4期2020-06-12

  • 卢怀慎的“伴食宰相”帽子是摘不掉的
    能不如另一位宰相姚崇,所以朝廷公务,事事都不拿主意,一概都推给姚崇去办理。所以,当时人们讥讽他为“伴食宰相”。一次,姚崇家中有事请了假,该处理的政务堆积如山,卢怀慎照样不去处理。虽然他也感到惶恐,也曾向唐玄宗去谢罪,承认辜负圣上恩泽。只不过,唐玄宗并没有责备,反而宽慰他,实际是容忍纵容了卢怀慎的白吃饱儿。也别说,卢怀慎他还真干了一件事,但却并不光彩。开元四年,山东闹蝗灾,老百姓只知道用迷信的办法,烧香磕头,祈求神灵保佑。姚崇主张积极杀虫抗灾,用焚烧掩埋的办

    杂文月刊 2019年23期2020-01-01

  • 姚崇:自筑“藩篱”传家风
    宰相”的唐代名相姚崇亲书的“藩篱”碑碣。该碑碣长85厘米,宽53厘米,厚12厘米。右上题款“大唐开元三年”,左下题款“姚崇题”,中间楷书“藩篱”两个大字。这是时年六十五岁的姚崇在开元三年(715年)回陕州硖石故里时挥笔留下的,是目前全国唯一发现的姚崇手迹。“藩篱”,《辞海》中的解释是用竹木编成的篱笆或围栅,比喻门户或屏障;《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篱笆,比喻对事物的限制。姚崇以“藩篱”为喻,要求后人无论是做人还是为官,都要知道何者可为何者不可为,要崇尚气节

    人才资源开发 2019年13期2019-12-22

  • “人贵有自知之明”
    宗时期,卢怀慎与姚崇同时出任宰相,他曾经被称为“伴食宰相”。所谓伴食,就是只会陪着别人一道吃饭。这个称呼用以讽刺官员不称职、无所作为。“伴食宰相”一说,出自《旧唐书·卢怀慎传》:“开元三年,迁黄门监。怀慎与紫微令姚崇对掌枢密,怀慎自以为吏道不及崇、每事皆推让之,时人谓之伴食宰相。”自此,后人相传卢怀慎胆小怕事、懦弱无能,遇事自己不敢做主,多有贬低之意。历史真相果真是这样吗?其实,卢怀慎的大智若愚瞒得了别人,却瞒不住司马光,他大力肯定卢怀慎的白知之明与容人之

    下一代英才 2019年10期2019-12-13

  • 从“伴食宰相”看为官之道
    黄门监,与紫微令姚崇共同处理军机大事。他自认为能力不如姚崇,凡事不敢担当作为,一切事务都推给姚崇处理,被人称为“伴食宰相”。卢怀慎得此称号是有缘由的。开元三年(715年),姚崇因儿子去世,告假十余天,以致政务堆积如山。卢怀慎对此无从决断,惶恐不已,向玄宗请罪。唐玄宗说:“我将天下政事委付姚崇,只是想让您对雅士俗人起镇抚作用而已。”而姚崇回来,不几日就将政事全部处理完毕。卢怀慎处理政务的能力自是不能恭维,唐玄宗也讲得很直白。史学界常为卢怀慎打抱不平,因为他历

    公务员文萃 2019年10期2019-11-06

  • 唐朝的“萧规曹随”与“开元盛世”
    “萧规曹随”是指姚崇确立的施政纲领,继任的宰相宋璟也是忠实地执行,不做随意更改,从而为“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唐朝初期实行的是集体宰相制度,宰相少则七八人,多时十七八位。但从唐玄宗时期开始,改变了唐初的集体宰相制度,虽然宰相仍有两三位,但其中必有一位是“首辅”,掌控实权,为真宰相。其余一两名宰相只是协助“首辅”工作,或分管一至两个部门。姚崇是唐玄宗时的第一位“首辅”,之后接任姚崇任“首辅”的是宋璟,姚、宋二人之间的关系,颇似汉初之“萧规曹随”。举凡姚崇制定

    旗帜文摘 2019年7期2019-09-10

  • 古代官员加班的悲喜剧
    仍然过得不轻松。姚崇,加班到晚年才拒绝在唐代都城长安的官署里,共有官员2600多人,他们又分为常参官和非常参官,常参官是每天直接把工作汇报给皇帝的人,五品以上才有资格。这些官员每天早晨六点半到八点半要先开个晨会,也就是传说中的早朝。开完会以后,再各自回到岗位上,这才能真正开始一天的工作,通常要处理公务到下午三点多才能下班。核算下来,每日工作时间差不多也是八小时。然而八小时只是明面上的八小时,并不代表下班就可以走人,唐代早就形成了“夜直”制度,除了宫廷里的太

    意林彩版 2019年12期2019-09-10

  • 卢怀慎的“伴食宰相”帽子是摘不掉的
    能不如另一位宰相姚崇,所以朝廷公务,事事都不拿主意,一概都推给姚崇去办理。所以,当时人们讥讽他为“伴食宰相”。一次,姚崇家中有事请了假,该处理的政务堆积如山,卢怀慎照样不去处理。虽然他也感到惶恐,也曾向唐玄宗去谢罪,承认辜负圣上恩泽。只不过,唐玄宗并没有责备,反而宽慰他,实际是容忍纵容了卢怀慎的白吃饱儿。也别说,卢怀慎他还真干了一件事,但却并不光彩。开元四年,山东闹蝗灾,老百姓只知道用迷信的办法,烧香磕头,祈求神灵保佑。姚崇主张积极杀虫抗灾,用焚烧掩埋的办

    杂文月刊 2019年12期2019-09-10

  • 唐朝的“萧规曹随”与“开元盛世”
    “萧规曹随”是指姚崇确立的施政纲领,继任的宰相宋璟也是忠实地执行,不做随意更改,从而为“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唐朝初期实行的是集体宰相制度,宰相少则七八人,多时十七八位。但从唐玄宗时期开始,改变了唐初的集体宰相制度,虽然宰相仍有两三位,但其中必有一位是“首辅”,掌控实权,为真宰相。其余一两名宰相只是协助“首辅”工作,或分管一至两个部门。姚崇是唐玄宗时的第一位“首辅”,之后接任姚崇任“首辅”的是宋璟,姚、宋二人之间的关系,颇似汉初之“萧规曹随”。举凡姚崇制定

    唯实 2019年6期2019-07-17

  • 姚崇拒住四方馆
    姚秦川姚崇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也是有名的宰相。这位德高望重的宰相,一生严于律己。即使在患病期间,他仍坚持住在寺院,拒绝入住皇帝为其安排的住所。姚崇一家住在郊外一间普普通通的茅草屋里。由于距离皇宫较远,加上当时还没有便捷的交通工具,如此一来,姚崇上朝颇为不便。当时,为了不影响工作,姚崇每次在上朝处理政事之后,都会就近去一个名叫罔极寺的寺院留宿。有一次,住在寺院的姚崇不慎患了伤寒,身体十分虚弱。由于身边没人照顾,生活非常不便。然而,就算在这种情况下,姚崇也没有

    高中生·青春励志 2019年2期2019-04-03

  • 姚崇的三次入相看 “开元盛世”的奠基
    赵映林姚崇(650—721),唐陕州硖石(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硖石乡)人,长于行政管理。有一次,他很得意地问下属紫微舍人齐濣道:“我作为宰相,可以比历史上什么人?”齐濣不置可否。姚崇又问:“比作管仲、晏婴怎么样?”只是齐濣不以为然,回答说:“管仲、晏婴实施的政策虽不能在身后继续得以实施,但在当时却能贯彻始终;公所实施的政策,经常变更,看来不及管仲、晏婴。” 姚崇说:“那我是什么样的宰相?”齐濣说:“可以称之为救时之相。”姚崇听了十分高兴,将笔一掷,说:“

    文史杂志 2019年2期2019-02-27

  • “人贵有自知之明”
    宗时期,卢怀慎与姚崇同时出任宰相,他曾经被称为“伴食宰相”。所谓伴食,就是只会陪着别人一道吃饭。这个称呼用以讽刺官员不称职、无所作为。“伴食宰相”一说,出自《旧唐书•卢怀慎传》:“开元三年,迁黄门监。怀慎与紫微令姚崇对掌枢密,怀慎自以为吏道不及崇、每事皆推让之,时人谓之伴食宰相。”自此,后人相传卢怀慎胆小怕事、懦弱无能,遇事自己不敢做主,多有贬低之意。历史真相果真是这样吗?其实,卢怀慎的大智若愚瞒得了别人,却瞒不住司马光,他大力肯定卢怀慎的自知之明与容人之

    下一代英才(酷炫少年) 2019年10期2019-01-10

  • 姚崇智赠玉佩
    马倩茹张说和姚崇同是唐朝宰相,但二人素来不和,互相仇恨。公元721年的一天,张说忽然听说姚崇死了,心里说不出的高兴。按照惯例,张说不得不去祭拜姚崇。当他走进灵堂,意外地发现棺木上悬挂着一块玉佩,立刻被吸引了过去,这正是他朝思暮想的那块玉佩。张说一生爱玉,每见到上好的玉器,不弄到手就寝食难安。那一年,唐玄宗为了表彰姚崇对朝中改革的贡献,特赐给他一块价值连城的玉佩,让张说嫉妒得红了眼睛。如今,张说见到这块儿玉佩,竟激动得痴了。他不由自主地抚摸着玉佩,连说“好玉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18年11期2018-11-30

  • 论《五诫》对现代秘书的启示
    起着重要的作用。姚崇作为古代最具影响的秘书人物之一,长于吏道,著有《五诫》。《五诫》所展现的虽是姚崇对唐代官吏所做出的要求,但对于现代秘书而言仍具有借鉴价值,文章将从《五诫》入手探讨对现代秘书的启示。一.对构建现代秘书素养的启示“诫”在古代是一种规劝告诫作为内容的一种文体,姚崇的《五诫》旨在告诫秘书人员应该保持怎样的素养,如何在在自己的岗位上保持一颗赤子之心。文章将从“正直”、“明廉”和“谨身”三个方面简略阐述对提升现代秘书素养的启示。(一)秘书要有“正直

    文学教育 2018年30期2018-11-28

  • “救时宰相”成就开元盛世
    赵映林姚崇(650—721),陕西硖石人,是唐朝的四大名相之一。唐玄宗时,姚崇辅佐他开创了开元盛世,被时人称誉为“救时宰相”。姚崇首次入相是在武则天后期,第二次入相是唐睿宗景云元年。这两次入相时,唐朝的政局比较混乱,姚崇没有机会完全展示才能。第三次入相在唐玄宗时期,他深受唐玄宗信任,得以发挥“救时之相”的作用。第三次入相之后,针对武则天以来的弊政及历史教训,姚崇向唐玄宗提出十条建议:治国理政应以仁爱宽恕为本;在数十年内不再追求边功;法律面前不论亲疏,冒犯宪

    群众 2018年16期2018-09-19

  • 唐代昙花一现的捕蝗使
    现的重要原因;由姚崇一手促成的捕蝗使虽然只是昙花一现,但姚崇治蝗的功绩不可磨灭。关键词:唐代;捕蝗使;姚崇;天人感应所谓“捕蝗使”即在蝗灾严重的年份,政府派往地方治理蝗害的中央使者。唐代因灾害而向地方遣使的次数很多,但以“捕蝗使”冠名的使者并不常见,甚至可能就只有一次。何汝全先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做的唐代使职统计中也未将“捕蝗使”列入其中1。唐代有蝗灾的年份并不少见,2那么,为何“捕蝗使”却只是昙花一现?这可能与唐人对待蝗灾的观念、姚崇个人巨大的努力以及实

    世界家苑 2018年6期2018-07-23

  • 整肃吏治的姚崇
    键词:严惩不贷 姚崇一向认为:“官者,庶人之师,其身既正,不令而行,在下无怨,唯上之平。”鉴此,在他任相期间,除了确保自己“身正”,还分外下力气整肃吏治。   早在睿宗即位前,曾一度时兴“斜封官”:公主、后妃们利用自己特殊的身份在皇帝面前撒娇求情,由皇帝直接颁下敕书(皇帝任官封爵的书)任命官吏,并用斜封(非正式渠道)交付中书省办理相关事宜。如此一来,选举官吏的机构形同虚设,买官卖官现象日益严重。据史料记载,当时官多为患,滥官充溢,甚至出现了宰相、御史及员

    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初中版 2018年23期2018-07-06

  • 开元名相姚崇
    孟宪实姚崇是陕州人,又名元崇,后来武则天为他改名为元之。读《资治通鉴》,姚崇第一次出现在历史的视野中,是在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当时大唐与契丹在河北发生了战争,当时姚崇是夏官郎中(兵部郎中),每天要处理大量文件,“剖析如流,皆有条理”,又快又好。武则天看了以后,大加赞赏,立刻提拔为兵部侍郎(副部长)。武则天曾经用酷吏政治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周兴、来俊臣等酷吏造成的家破人亡成千上万。后来武则天清除了酷吏,又想推卸自己的责任,说过:为什么受害人自己要承

    领导文萃 2017年18期2017-09-26

  • 姚崇拒住四方馆
    姚秦川姚崇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也是有名的宰相,他曾先后在武则天、唐睿宗和唐玄宗三朝担任过宰相职务。无论从政绩还是资历来说,时人几乎无与伦比。然而,就是这位德高望重的宰相,却一生严以律己,以不贪为宝。甚至在患病期间,坚持住在寺院,拒绝入住皇帝为其安排的房间。姚崇辅佐唐玄宗期间,由于为官清廉,没有灰色收入,无力在京城市区购置房屋,全家人只能无奈地住在郊外普普通通的茅草屋里。由于距离皇宫有些偏遥,加上当时还没有更为便捷的交通工具,如此一来,姚崇在上朝时颇为不便。

    做人与处世 2017年13期2017-09-03

  • 姚崇的智慧和担当
    。见此情景,宰相姚崇忧心忡忡,他沉思良久,当即奏请唐玄宗派御史监督各州县捕杀蝗虫和烧埋。这一奏章竟遭到朝中大臣的非议。姚崇马上又上奏说:“《诗经》记载‘秉彼蟊贼,付畀炎火,也就是说捉住吃庄稼的害虫,投入烈火烧死。另外,汉光武帝也曾下诏说‘要努力顺就时令,鼓励百姓种田织布,除掉危害禾苗及吃庄稼的害虫。以上所说的都是消灭蝗虫的措施。既然知道蝗虫怕人,就容易驱赶。禾苗各自有主人,救护庄稼也肯出大力。蝗虫既然会飞,夜间见火就扑,如果在夜间点火堆,在火堆前挖坑,边烧

    做人与处世 2017年14期2017-09-03

  • 姚崇“以不贪为宝”
    实不然,盛世宰相姚崇生活极为俭朴,简直让人大跌眼镜。姚崇先后在武则天、睿宗、玄宗三朝任过宰相,无论是政绩,还是资历,时人几乎无与伦比。然而,这位资深望重的宰相,一生“以不贪为宝”“以廉慎为师”;即便在唐朝国力达到顶盛、个人官位达到顶点的开元时期,他依然“耸廉勤之节,塞贪竞之门”,过着十分俭朴的生活。由于清廉,只拿“死工资”,没有灰色收入,所以他买不起京城市区的房子,全家人只得住在离朝廷较偏远的郊区。那时候京城街道虽然宽阔,但没有小汽车,住在郊区上班颇为不便

    公务员文萃 2017年8期2017-08-17

  • 宰相不买豪宅
    副宰相如此,宰相姚崇也没好到哪儿去。姚崇因住在偏僻的郊區,导致上下班通勤时间过长,后来为上下班方便,他在皇城附近的旅馆里包了一间房,终因起居失调而生病了。这“感动大唐”的模范事迹传到了唐玄宗的耳朵里,唐玄宗特批允许宰相居住在豪华的涉外酒店里,以方便家人同住照顾。姚崇受宠若惊,始终不敢住。后来,朝廷出钱,在市区中心地段给他专门建了一处宅子。但姚崇只有居住权,并没有产权。卢怀慎、姚崇这两位宰相是比较廉洁的,所以他们宁愿住陋室也不买豪宅。

    百家讲坛 2017年4期2017-05-22

  • 姚崇灭蝗有作为
    玄宗登基后,任用姚崇、宋璟等名臣,励精图治,在行政、财政、军事诸方面进行改革,开创了我国封建社会少有的“开元盛世”。《政鉴》载,唐玄宗时期,宰相姚崇再度整顿吏治,反对贪财受贿。开元四年,山东发生了特大蝗灾,老百姓焚香设祭,乞求上苍灭祸消灾。姚崇闻讯立即上书朝廷,提出夜里燃起火堆,诱使蝗虫投火自焚。各地扑灭大量蝗虫,朝臣们反而一片哗然,认为驱蝗杀虫于人君不利。姚崇对皇帝说:“如今山东的虫灾来势凶猛,粮食储备有限,如果粮食歉收,老百姓必然四处流亡,到那时造成的

    共产党员·上 2017年3期2017-03-30

  • 姚崇灭蝗有作为
    姚崇灭蝗有作为担当成为中国人的民族精神,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王昭君承担起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责任,出使西域,化干戈为玉帛,60多年没有打仗,受到后人的称赞。诸葛亮励精图治,日理万机,六出祁山,七擒孟获,草船借箭,火烧曹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林则徐“置祸福荣辱于度外”,挺身而出,坚决禁烟,抵抗外国武装侵略,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唐玄宗登基后,任用姚崇、宋璟等名臣,励精图治,在行政、财政、军事诸方面进行改革,开创了我国封

    共产党员(辽宁) 2017年5期2017-03-29

  • 姚崇“以不贪为宝”
    资治通鉴》谓:“姚崇尚通,宋璟尚法,张嘉贞尚吏,张说尚文,李元纮、杜暹尚俭,韩休、张九龄尚直,各其所长也。”其实,以“尚通”著称的姚崇,生活上亦非常俭朴,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做出重大贡献,也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财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俱丰实。”杜甫亲历过开元盛世,他这首诗是对当时国泰民安、丰衣足食的真实写照。唐代盛世的出现,固然与唐太宗、唐玄宗的个人能力密不可分,同时也离不开众多善于治国安邦的大臣,尤其是贤能的宰相。被

    月读 2017年2期2017-02-22

  • 大神囧
    有段时间他的亲家姚崇生了小病,他前去探望,一见姚崇他就号啕大哭。接着,他从自己的衣服里扒拉出几只活麻雀,将它们轻放到姚崇手中,请姚崇心怀感恩,将它们放生。放飞的时候,成敬奇还在一旁念叨:“祝你身体健康!早日痊愈!”从此姚崇见到成敬奇都绕着走。熊孩子就是要打唐朝尚书右丞陆余庆犯了些小错误,被贬到洛州做长史。他的儿子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写了一张纸条,直呼他的名字:“陆余庆,笔头没用嘴倒硬,一朝被人告,十天判不尽。”然后把纸条塞到他的坐垫下。陆余庆摸到后,拿出来

    百家讲坛(蓝版) 2017年6期2017-02-11

  • 宰相不买豪宅
    副宰相如此,宰相姚崇也没好到哪儿去。姚崇因住在偏僻的郊区,导致上下班通勤时间过长,后来为上下班方便,他在皇城附近的旅馆里包了一间房,终因起居失调而生病了。这“感动大唐”的模范事迹传到了唐玄宗的耳朵里,唐玄宗特批允许宰相居住在豪华的涉外酒店里,以方便家人同住照顾。姚崇受宠若惊,始终不敢住。后来,朝廷出钱,在市区中心地段给他专门建了一处宅子。但姚崇只有居住权,并没有产权。卢怀慎、姚崇这两位宰相是比较廉洁的,所以他们宁愿住陋室也不买豪宅。编 辑 / 子 玉

    百家讲坛(蓝版) 2017年2期2017-02-08

  • 贤相姚崇故里及他在唐两京的故居
    )古都名城研究·姚崇专题贤相姚崇故里及他在唐两京的故居◎李健超(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西安710062)贤相姚崇,唐陕州硖石人。姚崇故里,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张茅镇西崖村。姚崇在唐长安城的故居,是长安城兴宁坊的西南隅,地当今西安市长乐西路南安仁坊。姚崇在唐东都洛阳的故居有二:一是唐洛阳慈惠坊,二是洛阳询善坊。这两处故居位于洛河南岸,唐以后一千多年,洛河摆动、侧蚀,可能沦于洛河河床中。姚崇故里;姚崇故居;唐西京长安城;唐东都洛阳城一、姚崇故里《新唐书》卷一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2期2016-11-30

  • 买不起房的三朝宰相
    (发自湖北黄岗)姚崇画像(资料图)姚崇先后在武则天、睿宗、玄宗三朝任过宰相,然而,这位资深望重的宰相,即便是在唐朝国力达到顶盛、个人官位达到至极的开元时期,他依然“耸廉勤之节,塞贪竞之门”,过着十分俭朴的生活。由于清廉,只拿“死工资”,没有灰色收入,所以他买不起京城市区的房子,全家人只得住在离朝廷较偏远的郊区。那时候京城街道虽然宽阔,但住在郊区,上班也颇为不便。为了不影响工作,姚崇每次上朝处理政事之后,就近到一个叫罔极寺的寺院留宿,而没有回家去住。有一次,

    清风 2016年7期2016-10-24

  • 为官要读《钱本草》
    奢侈。张说的政敌姚崇,正是利用了他的这些弱点,在死去之后还算计了他一次,因此留下了千古奇传。姚崇是唐玄宗早期的著名贤相,曾与张说一起在朝中为相,但两人之间的政见多有不合,因而隔阂很深。据说姚崇病危时,对守在身边的几个儿子说:“张说丞相与我政见不和,但他才华出众,文章妙绝天下,我死后希望能让他来给我写墓志。我们关系不好,但张丞相向来喜欢炫耀,爱好排场,尤其喜欢华美服饰,珍贵宝物。我死后,他一定会来吊唁。你们把我的服饰玩物中宝贵值钱的东西放在床帐前。假如张说不

    文史博览 2016年8期2016-08-30

  • 为官要读《钱本草》
    奢侈。张说的政敌姚崇,正是利用了他的这些弱点,在死去之后还算计了他一次,因此留下了千古奇传。姚崇是唐玄宗早期的著名贤相,曾与张说一起在朝中为相,但两人之间的政见多有不合,因而隔阂很深。据说姚崇病危时,对守在身边的几个儿子说:“张说丞相与我政见不和,但他才华出众,文章妙绝天下,我死后希望能让他来给我写墓志。我们关系不好,但张丞相向来喜欢炫耀,爱好排场,尤其喜欢华美服饰,珍贵宝物。我死后,他一定会来吊唁。你们把我的服饰玩物中宝贵值钱的东西放在床帐前。假如张说不

    文史博览·文史 2016年8期2016-05-14

  • 试论姚崇为政思想的现实意义
    ◎沈天鹰试论姚崇为政思想的现实意义◎沈天鹰(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河南洛阳471000)以史料所载姚崇为政的言行为据加以归纳梳理,分别就其为政中涉及的思想、精神、智慧、态度以及情怀等方面,评述了姚崇为政思想对当前执政者的启示与现实意义。姚崇;为政思想;现实意义“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历史是人造就和书写的,尤其是史料记载其言行事迹较为丰富,在历史进程中产生了深远影响的重要人物,更是后世政治家“见兴替”与“知得失”的重要借鉴和参考。姚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4期2016-04-12

  • 姚崇《扑满赋》
    471023)论姚崇《扑满赋》◎扈耕田(洛阳理工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河南洛阳471023)《扑满赋》是姚崇重要的文学作品,不但体现出姚崇精于事典的博雅品格,且从中亦可看出姚崇虽有儒家思想,又颇受道家思想影响的现实。从文学的传承与影响来看,《扑满赋》既接受了魏晋以来相关文本的影响,同时也以其卓越的成就,对此后相关作品及文体产生了一定的辐射,堪称赋史上颇具影响力的优秀之作。姚崇;扑满赋;博雅;思想;影响汉代以来,赋体在古代文学中的地位日益崇高。梁昭明太子萧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2期2016-04-12

  • 洛阳万安山姚崇家族墓地碑志略说
    02)洛阳万安山姚崇家族墓地碑志略说◎吕九卿(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河南洛阳471002)洛阳万安山是继邙山之后又一处重要的丧葬之地,向为唐宋士人所钟情,唐代姚崇家族墓地便是其中之一。众所周知,姚崇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四朝为相,政治显赫,光耀史册。千百年来,尽管人们对其褒贬不一,但颂扬之声远大于非议,社会各界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对姚崇及其相关问题予以关注和研究。需要强调指出的是,近些年来,学界对姚崇文化的研究在不断拓展和深入,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已有研究成果的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2期2016-04-12

  • 盛唐名相姚崇的治国思想
    23)盛唐名相姚崇的治国思想赵壮道(洛阳理工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3)姚崇是盛唐时期著名的“救时宰相”,他五朝为官,三度任相,从政四十余年,治国经验十分丰富。在政治上,他以儒家的仁义为指导,主张任人唯贤,广开言路;在经济上,他提倡休养生息,实行轻徭薄赋,保护农业生产;在法治上,他严明法纪,整顿吏治,压抑贵戚,维护中央集权。姚崇的治国思想是儒学为本,道法为用,在总体上带有唯物主义特点和实用主义色彩。姚崇;治国思想;唯物主义;实用主义姚崇(651-72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3期2016-03-15

  • “救时宰相”姚崇在开元年间的经济贡献
    究】“救时宰相”姚崇在开元年间的经济贡献张卓林(陕西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西安710119)姚崇是唐朝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稳定社会动荡,辅佐玄宗开创“开元盛世”,有“救时宰相”的美称。开元年间,姚崇第三次出任宰相,提出“十事”进行改革,对于“开元盛世”的出现做出了很大贡献。经济方面的贡献主要是进行的经济改革,多是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事务,禁建佛寺、杜绝租赋外贡献、恢复常平仓,灭蝗救灾等,能真正解决百姓困苦,减轻农民负担,有利于开元初年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3期2016-03-03

  • 缺“角”的相印
    只有陪着他的上司姚崇吃饭的本事,其他事情什么都不会做,什么都不敢做。一个身居宰相高位的人,难道真的像人们传说的那样只会陪着上司吃饭,而对其本职工作毫无担当吗?隔着千余年的慢长岁月,要想找寻答案,我们也只有借助一些存世的史料以探真相。即使是在内容相对详实、丰富的《资治通鉴》中,对卢怀慎的相关记载也是少之又少。罕见几处着墨的,也不过是卢怀慎跟着姚崇向天子建言而已,完全算不上是有所作为,更不要提“有所担当”。如果非要找出卢怀慎在相位上认真履行职责的事例,倒可以说

    清风 2015年11期2015-12-05

  • 让死敌送来“平安符”
    颉唐玄宗亲政后,姚崇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梁国公。他提出“十事要说”,实行新政,辅佐唐玄宗开创开元盛世,被世人称为“救时宰相”。不过,朝内还有个叫张说的人,也是摸爬滚打多年的政客。眼见姚崇步步高升、在朝中呼风唤雨,他心生嫉妒,经常在背后搞一些小动作。幸好姚崇老谋深算,张说的阴谋始终没有得逞。公元721元,姚崇偶感风寒,病势日甚一日。大限将至,他把几个儿子召到身边说:“我马上要归天了。这一生历经四朝,辅佐过圣上干过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没有留下

    领导文萃 2015年21期2015-11-20

  • 死敌送来平安符
    。唐玄宗親政后,姚崇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封梁国公。他提出十事要说,实行新政,辅佐唐玄宗开创开元盛世,被世人称为“救时宰相”。不过,朝内还有个叫张说的人,也是摸爬滚打多年的政客。眼见姚崇步步高升,在朝中呼风唤雨,他心生嫉妒,经常在背后搞一些小动作。幸好姚崇老谋深算,张说的阴谋始终没有得逞。公元721年,姚祟偶感风寒,病势日甚一日。大限将至,他把几个儿子召到身边说:“我马上要归天了,这一生历经四朝,辅佐圣上干过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没有留下什么憾事

    读书文摘·经典 2015年7期2015-07-04

  • 洛阳新出土《姚异墓志》考释
    异是唐朝前期名相姚崇的第二子,其墓志出土于洛阳市伊川县的万安山南。墓志完整记载了其生平的仕宦经历及家人情况,弥补了史料之中关于姚氏家族的相关内容,同样对我们了解唐代世家大族的政治制度也有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及研究价值。[关键词]洛阳;墓志;姚异;姚崇唐代著名贤相姚崇及其家族墓地位于洛阳市伊川县的万安山南。新出土的姚异墓志就是在这里发现。这篇出土墓志非常完整,墓志行文楷书,字体优美,共33行,满行33字,长73.5厘米,宽74厘米。现录文如下并略作考

    黑龙江史志 2014年3期2014-11-24

  • 走后门的风险
    伙。魏知古是宰相姚崇推荐出道的,可后来,俩人有了别扭。当时,魏知古代理吏部尚书去东都洛阳选拔官员,动上小心眼儿,因为姚崇的俩儿子都在洛阳当官,肯定要找他走后门啊。果然,姚崇的俩儿子央求魏知古照顾自己。魏知古回来就把这个“后门”向唐玄宗汇报了。某日,唐玄宗召见姚崇,故意问他:“老姚,你有几个儿子?都在哪里当官啊?”姚崇心里立马明白了,回答:“臣有三个儿子,两个在洛阳当官,是不是又去麻烦魏知古了?我还没来得及问他们呢。”皇帝本来想敲打敲打老姚的,听他这么一说,

    爱你 2014年9期2014-11-15

  • 成敬奇的“倒霉”与丁书苗的“走运”
    取巧。一次,丞相姚崇生病,成敬奇去探望,毕恭毕敬地站在姚崇榻前,哭泣不已,还在怀里揣着麻雀数只,向姚崇祝拜云:“愿丞相速愈”,然后放生麻雀。成敬奇走后,姚崇即“恶其谀媚”,他对家人说:“此泪何自而出?”之后,姚崇竟断绝了与成敬奇的来往。成敬奇仕途不顺,他被黜退,自有司法事务上的瑕疵,但似与姚崇的“厌之”有关。(见《大唐新语》)如果说唐代的成敬奇“谀媚”是言行并举,那么,丁书苗的“谀媚”则是“做功”别具匠心。丁书苗最初是靠卖鸡蛋挣钱,为了寻找“铁老公”靠山,

    检察风云 2014年1期2014-08-02

  • 皇帝也要学会放权
    时,有一回,宰相姚崇在唐玄宗面前评议侍郎等一些中层官员的优劣,这是唐朝的一项制度,由宰相进行评议,给皇帝做参考,最后由皇帝表态,择优任用。在姚崇评议过程中,唐玄宗显得漫不经心,好像对这次评议之事根本不关心。姚崇心里就没底了,七上八下的,不知道如何是好。姚崇评议完了,就征求唐玄宗的意见,但唐玄宗却不表态。姚崇再三征求他的意见,唐玄宗仍然不发表意见,姚崇无法得知唐玄宗在想什么,就不敢继续评议,小心翼翼地退了下去。姚崇走后,高力士在一旁提醒唐玄宗说:“陛下,您刚

    文史博览·文史 2014年2期2014-03-03

  • 成敬奇的“倒霉”与丁书苗的“走运”
    取巧。一次,丞相姚崇生病,成敬奇去探望,毕恭毕敬地站在姚崇榻前,哭泣不已,还在怀里揣着麻雀数只,向姚崇祝拜云:“愿丞相速愈”,然后放生麻雀。成敬奇走后,姚崇即“恶其谀媚”,他对家人说:“此泪何自而出?”之后,姚崇竟断绝了与成敬奇的来往。成敬奇仕途不顺,被黜退,自有司法事务上的瑕疵,但似与姚崇的“厌之”有关。(见《大唐新语》)如果说唐代的成敬奇“谀媚”是言行并举,那么,丁书苗的“谀媚”则是“做功”别具匠心。丁书苗最初是靠卖鸡蛋挣钱,为了寻找“铁老公”靠山,她

    杂文选刊 2014年3期2014-02-25

  • 皇帝也要学会放权
    时月有一回,宰相姚崇在唐玄宗面前评议侍郎等中层官员的优劣,这是唐朝的一项制度,由宰相进行评议,给皇帝做参考,最后由皇帝表态,择优任用。在姚崇评议的过程中,玄宗显得漫不经心,好像根本不关心此事。姚崇评议完了,征求玄宗的意见,但玄宗却不表态。姚崇再三征求玄宗的意见,玄宗仍然不发表意见。姚崇走后,高力士问玄宗为何这样做,玄宗笑笑说:“我之所以不表态,是因为评议这件事不是我应该管的。我只参与制定大政方针,至于考察任免中层官吏的事,那是宰相的职责,姚崇认为称职就大胆

    百家讲坛 2014年9期2014-02-11

  • 姚崇的小权谋和大智慧
    自己大干一场呢?姚崇选择了步步为营,逐步赢得领导的赏识,最终让领导觉得离不开自己。在封建王朝,权力斗争无处不在。臣子若想身居高位并长盛不衰,除了出色的工作能力和骄人的工作实绩外,智慧和权谋同样必不可少。唐朝宰相姚崇就是其中成功的典型,他历经武则天、中宗、睿宗、玄宗四朝,三次出任宰相,三起三落却益发受到信任和器重。在读到《新唐书》的姚崇传记时,毛泽东做了“大政治家、唯物论者姚崇”的批注。在毛泽东的眼里,“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即使一代天骄也“只识弯弓射大雕”

    决策 2012年6期2012-03-13

  • 死人巧计算活人
    图唐朝开元年间,姚崇和张说二人同朝为相,却常常是貌合神离,较着劲儿闹对立。这年,姚崇得了不治之症,眼看就要死了,临死之前,姚崇再三叮嘱他的两个儿子说:“我与张丞相积怨很深,只恐我死后他乘机报复,你们千万要当心才是。不过,他这人很喜欢收藏古董宝玩,也算是他的弱点。我死后,他总是要来吊丧的。到时你们可把我收藏的那些古玩全都陈列在灵台之前,他要是看也不看,说明问题严重,你们得马上准备逃走;他要是在古玩前留连忘返,你们也就相安无事。凡他动手抚摸过的珍玩,你们必须一

    民间故事选刊·上 1999年7期1999-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