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有机
- 地形因子对天山北坡天山云杉林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同森林类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及碳密度进行研究认为,森林土壤有机碳受成土因素、森林植被类型、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及人类活动等多因素的影响[2,4-8]。但是针对地形因子对单一植被类型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研究目前还相对较少。【前人研究进展】海拔、坡度、坡向等地形因素在区域碳循环中通过影响水热条件、植被组成及土壤性质等进而影响土壤有机碳的累积和分解速率[9]。地形因素对土壤有机碳有重要影响,林维等[10]对大兴安岭北端寒温带针叶林土壤有机碳的研究发
新疆农业科学 2023年4期2023-05-30
- 地形因子对青海祁连圆柏林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的影响
0)作为陆地土壤有机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土壤有机碳一直是全球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的热点[1-2]。全球森林土壤有机碳约占陆地土壤有机碳总量的30%~50%[3],其主要来源有凋落物分解补充、植物根系及其分泌物转化积累、林内动物和土壤微生物残体[4-5],土壤呼吸作用将有机碳转化为CO2向大气中释放,研究表明土壤中有机碳的微小变化,也会使大气中CO2浓度变化巨大,因此科学管理森林土壤有机碳将有助于减缓全球变暖和有助于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6-8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22年6期2022-11-29
- 贺兰山东麓土壤有机碳对玉米生长发育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候变暖条件下土壤有机碳分解的速率在加快(Bond-Lamberty et al.,2010)。土壤有机碳库是碳库中最活跃的组成部分(郭洋等,2016),它的细微变化都将影响碳向大气的排放,进而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吴萌等,2016;陈晓芬等,2019),陆地碳循环总碳量中约4/5的碳量以有机碳形式存在于土壤中(张维理等,2020)。土壤有机碳是农作物生长发育的根基(Wilding et al.,2005;Schlesinger,1990),也是陆地
生态环境学报 2022年9期2022-11-04
- 祁连山大野口流域典型灌丛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布特征
34000)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在全球气候变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不仅可以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各种营养物质,还可以保持良好的土壤物理结构[2],而土壤有机碳储量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占有主导地位,其值的高低将会改变大气中CO2浓度的大小,从而直接影响土壤质量、产量、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3-5]。全球气候和生态环境变化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和热点,同时土壤有机碳的分布也成为全球碳循环研究的热点[6-7]。灌丛群落是陆地生态系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22年8期2022-09-24
- 凋落物去除对城市公园樟子松林土壤有机碳矿化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
6个不同城市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储量的变化发现,城市土壤在固定大气CO2方面具有巨大潜力;美国科罗拉多州城市绿地的SOC储量大于天然草地、农业用地和森林[6]。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生态环境也面临着严峻挑战。例如,城市化进程往往伴随着森林土壤的大量扰动,尤其是城市森林凋落物常被以垃圾形式移除,这将会影响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与碳平衡过程[7]。已有研究表明,凋落物是森林生态系统外源碳输入的主要形式,保留
土壤与作物 2022年3期2022-08-29
- 喀斯特槽谷区植被演替对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固碳潜力的影响研究
3倍[1]。土壤有机碳既能为植被生长提供碳源,维持土壤良好的物理结构,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2,3];同时也具有巨大的外影响性,能以CO2等温室气体的形式向大气释放碳,其较小的变幅都能引起大气CO2浓度的显著变化,在全球碳循环和气候变化过程中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4]。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受气候、植被、土壤理化特性以及人类活动等诸多物理、生物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其中植被类型变化是影响土壤有机碳和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最为直接、最重要和最深刻的因素之一[5
绿色科技 2022年4期2022-03-21
- 喀斯特槽谷区植被演替对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固碳潜力的影响研究
3倍[1]。土壤有机碳既能为植被生长提供碳源,维持土壤良好的物理结构,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2,3];同时也具有巨大的外影响性,能以CO2等温室气体的形式向大气释放碳,其较小的变幅都能引起大气CO2浓度的显著变化,在全球碳循环和气候变化过程中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4]。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受气候、植被、土壤理化特性以及人类活动等诸多物理、生物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其中植被类型变化是影响土壤有机碳和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最为直接、最重要和最深刻的因素之一[5
绿色科技 2022年4期2022-03-21
- 土壤和气候因素对土壤有机碳平均周转时间的影响
2020)。土壤有机碳平均周转时间是衡量土壤碳库稳定性的重要指标(Torn et al.,1997)。根据土壤有机碳库和异养呼吸可以估算土壤有机碳平均周转时间,其平均周转时间取决于有机碳含量和异养呼吸的相对变化率(Garten et al.,2006;Wang et al.,2018)。土壤有机碳平均周转时间的估算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Six et al.,2002)。以往有研究者通过模型模拟、野外观测、室内培养实验等方法研究了气候因素(如温度)、海拔高度等
生态环境学报 2021年6期2021-09-09
- 云南不同林龄橡胶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及影响因子*
异性[4]。土壤有机碳不仅是生态循环和土壤肥力研究的关键内容,还是生物进行生命历程必需的物质[5],其含量受多种环境因子的影响[6],包括气候和土壤等因素[7],其中气候因子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最为突出。在中国,以省级单位为尺度的土壤有机碳研究表明: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壤质地是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的主导因子[8]。土壤质量是影响橡胶树生长以及产胶量的至关重要的因素,目前有关土壤理化性质和有机碳等在农业生产中的研究较多,但有关橡胶林土壤有机碳及影响因子的研究鲜有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21年3期2021-06-11
- 中亚热带森林土壤有机碳的海拔梯度变化*
30031)土壤有机碳库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是陆地植被碳库的2~3倍[1]。森林土壤碳库约占全球陆地土壤碳库的16%~26%[2-3]。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气候过渡带极易受到气候波动的影响,气候过渡带的土壤碳库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更为迅速和敏感[4-5],如反应更敏锐的土壤呼吸、土壤碳矿化等碳循环过程,从而影响森林土壤碳存储和释放[5-6]。然而,以往的土壤碳库研究更多是集中在典型气候带下的生态系统,主要探讨经营等措施、林龄等对土壤碳库的影响[7-8],如
土壤学报 2020年6期2021-01-05
- 亚热带红壤区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土壤有机碳δ13C特征
),从而引起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的变化过程中发生新老有机碳的更替[1-2]。C3和C4植物属于不同类型的光合型植物,二者光合途径的差异,导致其体内光合产物13C含量存在差异[3]。地上植被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土壤有机质的腐殖化和矿化过程伴随着碳同位素的分馏,从而使土壤有机碳的δ13C能够记录植被的δ13C信息,成为判断土壤有机碳来源的重要手段[4-5]。目前土地利用变化后有机碳来源研究大多集中在森林或自然草地开垦
核农学报 2020年11期2020-12-04
- 不同温度下添加绿肥对旱作农田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10127)土壤有机碳矿化直接影响着土壤碳库向大气的排放量,对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化有着深远影响,是土壤碳循环的重要过程之一[1-4]。土壤有机碳矿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土壤温度、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活性等[5-9]。温度敏感性指标(Q10)表示温度变化对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的影响程度,Q10越大,表明土壤有机碳矿化受温度影响就越大[10]。而添加外源性有机物能够增加底物供应,促进有机碳矿化,改善土壤质量[11-12]。渭北旱塬是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区之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20年5期2020-11-21
- 青海湖流域季节性冻土区坡面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3-4]。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受多因素综合影响,包括气候、植被、地形和土地利用方式等[5-8]。坡面是最基本的地貌单元[9],坡向和坡位通过控制水分和光照因子在坡面上的分布,改变局地水热条件,从而形成不同的植被及土壤类型,影响土壤有机碳的输入与矿化[11-12]。目前关于坡面土壤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已有较多的研究,但主要集中在低山丘陵区[13-15]、黄土高原区[8,16]、喀斯特地区[17-18]、东北黑土区[19]和部分祁连山草原草甸带[20-22]等。综
生态学报 2020年18期2020-11-12
- 上海市绿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的估算①
。而城市绿地土壤有机碳库主要聚集于表层[5],因此,研究城市绿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具有重要意义。Edmondson 等[6]分析了英国莱斯特市不同土地覆盖对家庭花园和非住宅绿地有机碳储量的影响,发现城市绿地0 ~ 21 cm 土壤的有机碳平均密度为99 t/hm2。罗上华等[7]对北京市不同类型绿地0 ~ 20 cm土壤有机碳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城市不同类型绿地土壤中有机碳含量差异明显,行道树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绿地,而其他类型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
土壤 2020年4期2020-10-05
- 都山林场不同林分下土壤有机碳的分布特征
[1]。森林土壤有机碳主要来自于森林植被,因此,植被群落特征、光合利用率等是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影响森林土壤碳库的因素包括森林植被枯落物的矿化分解速率、植物根系分泌物、海拔等[2],其中,不同植被类型下其枯落物的矿化分解和根系分泌物等的差异性导致了森林土壤有机碳库也存在明显差异[3]。另外相关研究也表明,森林土壤有机碳储量与林分之间有密切关系,不同林分表现出很大差异[4-6]。因此,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类型是影响森林土壤有机碳库的主要因素之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学报 2020年4期2020-09-05
- 喀斯特洼地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定指导意义。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 SOC)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储量巨大,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影响因素,能够对土壤质量、产量和生态环境以及气候变化产生重大影响[8-10]。土壤有机碳主要来源于动植物残体及部分分解产物、微生物分泌物和土壤腐殖质,受植被类型、海拔高度、土壤性质等因素的影响较为明显[11-13]。土壤理化性质在土壤生态系统中存在交互影响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土壤化学性质(土壤酸度、养分等)通过微生物活动影响土壤质量以及植物生
森林与环境学报 2020年2期2020-06-20
- 江苏沿海典型滩涂围垦区土壤有机碳时空异质性①
]在研究表层土壤有机碳与围垦年限相关性时提出在围垦过程中,滨海盐土发挥了极大的固碳作用,土壤pH 朝着更适宜植物生长的方向变化,土壤盐分逐渐降低。王琪琪等[13]提出在滩涂围垦活动下,土壤的盐分和含水量在围垦初期急剧下降,肥力水平逐渐提高,土壤环境得到改善。此外,滩涂经过围垦利用后,由于其植被、地形以及人类干预程度、土壤本身存在一定的空间异质性[16-18],加上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管理方式以及植物残体归还量的差异使得土壤有机质输入存在差异,加强了土壤有机碳
土壤 2020年2期2020-06-15
- 不同种植密度对台湾桤木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程的调控而对土壤有机碳含量造成影响。台湾桤木(Alnus formosana)生长快,干型通直,根系发达且有根瘤菌伴生,具备固氮能力,是优良的生态经济树种,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本研究以台湾桤木为对象,通过设置不同种植密度,测定不同种植密度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及相关环境因素,探讨种植密度对台湾桤木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及其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的过程,以期为台湾桤木生态经营和碳汇功能评估提供基础数据。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位于南宁市武鸣区丁当镇
广西林业科学 2020年1期2020-05-14
- 近30年国内外土壤有机碳研究进程解析与展望
的重要指标。土壤有机碳可通过土壤功能调节直接影响土壤质量,还可通过碳循环间接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目前土壤有机碳的研究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个焦点。全球陆地土壤有机碳储量大约1 200~2 500 Pg,约是大气碳库的2倍,生物碳库的3倍[1],因而土壤有机碳的微小变化将会引起大气中CO2浓度的较大波动,因此研究土壤有机碳对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2]。国际上早在18世纪80年代人们关注土壤中的黑色物质开始,土壤有机碳的研究就进入萌芽时期,但起初由于土
水土保持研究 2020年3期2020-05-06
- 半干旱区土壤有机碳时空变异特征研究
2],其中,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含量不仅是准确评估土壤碳库储量的关键指标,也是研究土壤碳库动态变化规律与土壤质量演变的重要内容。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土壤有机碳复杂的空间异质性常常导致不同时空尺度上的研究结果存在较大差异[3-4]。在空间上,由于不同研究区的地理位置跨度较大,自然条件和人为活动的显著差异均导致土壤有机碳在空间上的变异;而在时间尺度上,土地利用方式的频繁转换,加之缺少多年连续的数据资料支撑,这均给土壤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年3期2020-03-15
- 耕作方式对晋中玉米田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
的碳库,农田土壤有机碳库约占土壤碳库的10%,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1]。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是当前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2-3]。采用合理的农业管理措施能够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实现土壤固碳[4]。土壤耕作直接作用于农田土壤,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影响很大。一般认为,传统翻耕措施能够破坏土壤结构,加快土壤有机碳分解,导致土壤有机碳含量降低[5];而免耕等保护性耕作由于对土壤扰动较小,土壤有机碳矿化减弱,能够提高土壤有机碳的含量[1]。但亦有研究表明,免耕仅增
山西农业科学 2020年2期2020-02-29
- 地下水位和长期施肥对红壤性水稻土有机碳矿化特征的影响*
10128)土壤有机碳库是全球碳库最活跃的组成部分之一。土壤有机碳库的轻微变动便会改变大气环境中温室气体的含量,影响全球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改变陆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2]。而土壤有机碳矿化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极其重要的生物化学过程,土壤养分元素的释放与供应、土壤质量的保持以及温室气体的排放等均受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和动态过程的影响[3]。因此,揭示土壤中有机碳矿化的规律对于土壤养分的科学管理和应对气候变化等工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施肥是影响土壤有机碳矿
土壤学报 2019年6期2020-01-15
- 采伐残余物不同处理方式对杉木幼林土壤有机碳 组分和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碳库约占全球土壤有机碳库的73%,为森林地上部分有机碳库的2~3 倍[1-2]。森林土壤有机碳库的微小变化会对全球碳平衡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当前土地利用变化和森林经营措施,如森林采伐和火烧对土壤碳库影响问题颇受重视。特别是在森林采伐过程中会产生包含大量营养物质的采伐残余物,它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来源。输入土壤中的有机质数量和质量的微小变化均有可能影响森林土壤有机碳的累积或损失。国内外学者研究了森林采伐后采伐残余物不同处理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通常认为采伐
土壤学报 2019年6期2020-01-15
- 影响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的因素研究进展
10866)土壤有机碳(SOC)包括非腐殖质和腐殖质部分有机碳。 非腐殖质有机碳包括碳水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腐殖质有机碳包括胡敏酸、富里酸和胡敏素[1]。土壤有机碳循环是地球表层系统中碳库主要流通途径,影响土壤碳库与大气碳库之间的交流,制约着全球碳循环[2]。 研究表明, 全球1 m 深度土壤中有机碳量约为1500 Gt、2~3 m 深度土层中含量约842 Gt[3]。 每年全球土壤呼吸作用的碳量为68~100 Pg,土壤有机碳每年分解释放到大气的CO2量
北方果树 2019年4期2019-12-04
- 水稻田土壤有机碳研究进展
4)1 引言土壤有机碳作为土壤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土壤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1],不仅对大气二氧化碳含量产生影响,更对稻田农作物生长起到重要作用。合理的调节稻田土壤碳含量不仅能够减少土壤CO2排放量,改善土壤酸碱平衡,进而提高土壤质量达到粮食高产的目的。我国对土壤有机碳研究相对较晚[2],对于稻田土壤有机碳研究多存在于含量研究,土壤有机碳变化规律研究以及土壤有机碳矿化作用研究。本文通过对土壤有机碳的重要性以及土壤有机碳影响因素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揭
绿色科技 2019年6期2019-11-29
- 上海市林地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00232)土壤有机碳作为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含量约占陆地生物圈碳库的2/3,是大气碳库的3倍。土壤碳库的微小变化都会影响全球有机碳库的收支平衡[1],因此,土壤碳库在全球碳循环中具有重要地位[2]。林地作为陆地生态建设的核心,具有较强的固碳作用和碳汇能力,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固碳能力在林地建设管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已有研究发现[3]:中国东北林区不同森林类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有机碳密度均以表层土壤最高,且随土壤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少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9年6期2019-11-13
- 外源碳输入对华北平原农田和湿地土壤有机碳矿化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
原农田和湿地土壤有机碳矿化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魏圆云1,2, 崔丽娟1, 张曼胤1,2**,刘魏魏1,2, 王大安1,2, 杨 思1,2, 肖红叶1,2(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湿地研究所/湿地生态功能与恢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91; 2. 河北衡水湖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衡水 053000)研究外源碳输入和气候变暖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对于深入理解土壤有机碳的稳定和积累机制以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为期35 d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19年10期2019-10-15
- 三工河流域琵琶柴群落凋落物对土壤有机碳固定的影响
550025土壤有机碳是土壤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生态系统生产力和全球碳循环具有重要作用。据估计,土壤有机碳储量为1500 Pg[1],是陆地生物量的2.4倍[2],大气碳库的2倍[1],土壤有机碳储量的轻微变化会对大气CO2浓度产生显著影响[3]。面对全球变暖,减缓大气CO2的增速成为科学界的重要研究主题[4]。热带和温带地区的生产力虽然较高,但其持续固碳的潜力较为有限[5]。面积广阔的干旱区一方面可以通过盐碱土本身的中和反应吸收大量CO2,以无机碳的形
生态学报 2019年14期2019-09-04
- 秸秆还田方式和数量对棕壤有机碳活性的影响
要问题。农田土壤有机碳库在全球碳库中属于最活跃的部分,对维持全球碳库平衡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3]。土壤有机碳是土壤碳素的主要存在形态和主体,主要指存在于未分解或半分解有机残体和腐殖质中的碳,土壤有机碳库的组成直接影响着土壤碳库的保存和供应能力[4]。根据土壤有机碳不同组分的活性和周转率的高低,可将土壤有机碳库划分为活性和惰性两大不同的组分[5]。活性有机碳在土壤碳库中所占的比例通常较小,是植物和微生物所需养分的直接供应库,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可在土壤总有机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9年3期2019-07-24
- 长期施肥对褐土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因此,农田土壤有机碳的矿化规律是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热点之一。土壤有机碳的矿化是陆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生物化学过程,直接影响到土壤养分的释放与维持、土壤质量的保持。土壤有机碳的矿化受温度[4-5]、水分[6]、质地[7]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农田生态系统碳循环受人类农业综合管理活动的影响,施肥作为培育土壤肥力的主要手段,直接影响土壤有机质的组成和性质,由此影响着土壤有机碳的矿化。陈涛等[8]通过对湖南省稻田土壤研究发现,3个监测点中化肥配施有机肥显著增加了C
河南农业科学 2019年6期2019-06-28
- 土地利用方式和地形对半干旱区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①
形对半干旱区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①李 龙1,秦富仓1,姜丽娜2,姚雪玲3,王晓军4(1 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呼和浩特 100018;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新技术研究所,北京 100091;3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所,北京 100091;4 内蒙古天睿水土保持生态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内蒙古包头 014030)以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为研究对象,以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结合土地利用方式与地形的变化,对敖汉旗0 ~ 100 cm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空间分
土壤 2019年2期2019-05-09
- 不同地力玉米田土壤有机碳矿化特征
碳库主要包括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库和土壤无机碳(Soil in⁃organic carbon,SIC)库,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约为陆地植被碳储量的3倍,是大气碳储量的2倍[2]。农田生态系统是陆地土壤碳库中最活跃且固碳潜力最大的碳库之一[3],也是唯一能被人类活动干预影响的部分[4],具有多种经济、社会和生态功能[5]。全球耕地面积约占陆地总面积的10.62%[6],玉米作为世界三大主粮之首,是中国种植面积最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9年3期2019-04-08
- 芦苇凋落物输入和淹水对湿地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响。凋落物是土壤有机碳的主要来源,目前对森林(王晓峰等, 2013; 袁淑芬等, 2015)、草原(王若梦等,2013)、农田(王嫒华等, 2011)生态系统的研究都已广泛证实了,凋落物输入的改变将显著影响土壤有机碳矿化,但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研究仍较为匮乏。湿地生态系统往往具有开放或半开放的水体,容易接受外部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同时由于湿地生态系统自身独特的理化环境,使得其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可能与其他陆地生态系统存在差异(张林海等, 2011)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19年1期2019-04-03
- 鄂西南七姊妹山两种泥炭藓湿地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的对比研究
严重,湿地中土壤有机碳含量下降,水土流失严重。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全国各地泥炭藓湿地土壤有机碳的监测。目前,有关泥炭藓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小兴安岭等寒温带地区[2,6],亚热带地区有关泥炭藓湿地土壤碳储量研究涉及较少[1],多关注泥炭藓湿地植物多样性调查和环境特征的监测[3,7-8]。鄂西南七姊妹山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山地气候,该区域分布有960 hm2的泥炭藓湿地,其泥炭藓层较神农架大九湖泥炭藓湿地保存得更好,其藓丘可见厚度达30 cm,具有明显
湖北林业科技 2018年6期2019-01-21
- 农田土壤固碳与增产协同效应研究进展
同效应。农田土壤有机碳与作物增产协同效应存在一定的阈值,且该阈值具有一定的区域差异。东北地区土壤有机碳阈值约为C 44~46 t/hm2,西北和华北地区约为C 22~28 t/hm2,南方地区约为C 33~37 t/hm2。经验方程和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在不同区域,农田土壤每固定C 1.0 t/(hm2·a)有机碳,粮食作物产量可平均提升约0.7 t/hm2,但该响应值在各地区明显受到相应的环境及农田管理措施等因素的影响。深入理解农田固碳过程及其与作物生产力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7年6期2018-01-05
- 崇明岛深层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及碳储存特征分析*
崇明岛深层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及碳储存特征分析*张翰林1,宋 科1,施 俭2,吴 裕3,郑宪清1,何七勇1,李双喜1,张娟琴1,申广荣3,吕卫光1**(1.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所,上海 201403;2.崇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上海 202150; 3.上海交通大学低碳农业中心,上海 200240)对上海崇明岛开展5种不同种植类型(粮田、菜田、果园、生态林和湿地)1m深度土壤的碳普查,应用地统计方法分析其深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不
中国农业气象 2017年9期2017-09-16
- 闽北毛竹林土壤有机碳含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闽北毛竹林土壤有机碳含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钟兆全(福建省顺昌县国有林场,福建 南平 353200)以闽北毛竹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获取林分、地形和土壤相关基础数据,分析毛竹林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林分因子及地形因子间的关系,探讨毛竹林土壤有机碳含量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闽北毛竹林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总体均值为(25.55±12.05)g·kg-1,变异系数为47.16%;不同土层中,毛竹林土壤有机碳含量与立竹度和海拔呈正相关关系,与
福建林业科技 2017年2期2017-09-05
- 基于配方施肥数据集的有机碳含量与温度和降水量相关性研究
平均降水量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按照年平均温度<5、5~10、10~15、15~20、>20℃以及年平均降水量0~200、200~400、400~600、600~800、800~1000、1000~1200、1200~1400、1400~1600 mm和>1600 mm等区间,分别研究了每个降水区间内自第二次土壤普查后近30年来年平均温度和年平均降水量对土壤有机碳影响的密切程度,结果表明:年平均温度低于10℃时,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年平均温度的相关性比其与年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6年7期2016-09-18
- 基于GIS技术的土地利用变化对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以富锦市为例
式及其变化对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影响[3-5]。Wang等认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有机碳密度也不同,各个类型中,湿地土壤有机碳密度最高,沙漠土壤有机碳密度最低[6]。Guo等对74个关于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的文献结果进行了meta-analysis分析,结果表明,从草地变为人工林、从森林变为人工林和农田后土壤有机碳库分别下降10%,13%和42%[7]。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湿地保护地区,湿地面积约占全国的2%[8],富锦市又是三江平原的重要腹地,
水土保持研究 2015年6期2015-12-16
- 结合土地利用与克里格插值的区域土壤有机碳空间表征方法
格插值的区域土壤有机碳空间表征方法顾成军1,2,3, 史学正1, 于东升1(1.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南京 210008;2.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3.滁州学院 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 安徽 滁州 239000)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壤采样点准确预测土壤属性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基于河北省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运用方差分析研究了使用土地利用和克里格插值来表征区域表层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土
水土保持研究 2014年2期2014-09-21
- 商河县耕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储量研究
4)0 引言土壤有机碳库作为全球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球气候变化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Bohn(1976),Eswaren(1993),Lacel1eB.(1998),Bernoux(2002)等众多学者对各自国家甚至全球的土壤有机碳库进行了估算[1-5]。此外,潘根兴、王绍强、孙文娟等学者均对我国不同区域土壤有机碳密度与储量进行了估算[6-12]。孙维侠、史学正等人(2005)基于中国1∶100万土壤数据库,对中
山东国土资源 2014年8期2014-03-20
- 沿海基岩质海岸防护林不同林分类型土壤有机碳矿化研究
不同林分类型土壤有机碳矿化研究高智慧1,张晓勉2,3,岳春雷3,张 勇4,陈贤田5,林 荫2,王 泳3,郭晓平2,王 珺3,张金池2*(1. 浙江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浙江 杭州 310020;2. 南京林业大学,江苏 南京 210037;3.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杭州310023;4. 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管理中心,浙江 杭州 310020;5. 浙江省三门县林业特产局,浙江 三门 317100)以浙江省沿海基岩质海岸防护林的 3种主要林分类型湿地松
浙江林业科技 2013年5期2013-05-11
- 黔南马尾松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的研究
马尾松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的研究潘忠松1,丁访军2,戴全厚1,许丰伟1(1.贵州大学 林学院,贵州 贵阳550025 ; 2.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贵州 贵阳 550005)以黔南地区独山县国有林场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土壤有机碳为研究对象,对独山县国有林场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有机碳密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不同林龄马尾松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密度分别在9.98~15.93 g/kg和9.69~14.48 kg/m2范围之间,平均值为11.98 g/kg和11.2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2年2期2012-12-28
- 基于遥感数据的孝义市土壤有机碳空间格局
30801)土壤有机碳作为土壤肥力以及环境质量状况的重要特性,是制约土壤理化性质的关键因素,保持土壤中充足的有机碳是土地可持续利用和作物高产的先决条件[1,2]。土壤有机碳空间格局的研究既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又对研究土壤碳循环和全球气候变化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地统计学方法已经被证明是分析土壤特性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变异规律的有效方法之一[3],但其较少考虑到影响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的过程因素,无法全面模拟环境因子对土壤有机碳分布的影响,而且地统计方法耗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6期2012-09-11
- 亚热带日本落叶松中、幼龄林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分配特征
松中、幼龄林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分配特征马丰丰, 张灿明*, 罗 佳, 牛艳东, 吴天乐(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04)本文基于32块样地土壤数据,对亚热带日本落叶松中、幼龄林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其分配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1)中龄林的有机碳含量、有机碳密度明显高于幼龄林;(2)混交林的有机碳含量、有机碳密度明显高于纯林;(3)0~80cm的土壤有机碳密度为172.25t/hm2。有机碳主要集中在表土层0~20cm处,此表土层有机碳密度分别
湖南林业科技 2010年4期201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