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宣宗

  • 古代如何开展调查研究?
    “大中之治”的唐宣宗就是一位“常态化”微服私访的贤君。他能够利用一切外出的机会,去了解民意民情。一次,唐宣宗出宫微服射猎。途中遇到一位樵夫,他立即下马和樵夫攀谈起来。宣宗问:“你是哪个县的人?”樵夫说是泾阳人。宣宗接着问:“县令是谁?”樵夫答:“叫李行言。”宣宗更进一步问道:“为政何如?”樵夫也不知道是皇帝在问话,便照实回复:“性执。有强盗数人,军家索之,竟不与,尽杀之。”回宫后,唐宣宗便将泾阳县令李行言不避权势、为民除害的情况记下来,贴在了寝殿的柱子上。

    国企管理 2023年9期2023-09-24

  • 公主的筷子
    李开周唐宣宗有十一个女儿,其中两个跟这篇文章有关,她们分别是永福公主和广德公主。永福公主没有福,姐妹十一人,就她嫁不出去,因为她爹唐宣宗讨厌她,不让她出嫁,怕她嫁出去给娘家丢人。唐宣宗说:“朕近与此女子会食,对朕辄匕叚,性情如是,岂可为士大夫妻?”会食,指聚餐;匕叚,分别指勺子和筷子。唐宣宗的意思是说,我跟这个闺女同桌吃饭,发现她缺调少教,吃饭时不消停,老用勺子和筷子对我指指点点,一点儿规矩都没有,这种公主怎么配做人家的媳妇呢?所以“乃更命琮尚广德公主”,

    视野 2023年14期2023-08-02

  • 古代调研重寻“拔本塞源”之策
    情民意,他就是唐宣宗唐宣宗不仅“虚怀听纳”群臣进言,还特别留心地方官的政绩。一次,唐宣宗出宫射猎。途中,遇到一位樵夫,唐宣宗立即驻马,开始了他的微服私访式的调研。他问樵夫是哪个县的人,樵夫说是泾阳人。唐宣宗问樵夫:“县令是谁?”樵夫回答:“叫李行言。”唐宣宗更进一步问道:“为政如何?”樵夫也不知道是皇帝在问话,就照实回复:“性执。有强盗数人,军家(指北衙禁军)索之,竟不与,尽杀之。”唐宣宗听后若有所思,认为百姓的评价更中肯。回宫后,唐宣宗认为泾阳县令能够

    党员文摘 2023年10期2023-06-27

  • 别把诗人的话当真
    。同样是唐朝,唐宣宗时,令狐为相,推荐诗人李远为杭州刺史。唐宣宗说,我听说此人有诗云“长日惟消一局棋”,这样的人,能治理好地方吗?令狐回答说,诗人的话,当不得真的。两下僵持了半晌,最后唐宣宗说,先让他上任干着,紧看着点,以观后效。唐朝毕竟是唐朝,皇帝虽然把诗人的话当了真,也不过是担心诗人光顾着下棋耽误了公事。可是到了宋朝就不一样了,王安石变法,大才子苏轼写了几句诗发牢骚,结果被御史摘出,说他诽谤新政,于是逮捕下狱。好在宋朝祖制不杀大臣,苏轼最终得以保全小命

    领导文萃 2023年1期2023-05-30

  • 别把诗人的话当真
    。同样是唐朝,唐宣宗时,令狐为相,推荐诗人李远为杭州刺史。唐宣宗说,我听说此人有诗云“长日惟消一局棋”,这样的人,能治理好地方吗?令狐回答说,诗人的话,当不得真的。两下僵持了半晌,最后唐宣宗说,先让他上任干着,紧看着点,以观后效。唐朝毕竟是唐朝,皇帝虽然把诗人的话当了真,也不过是担心诗人光顾着下棋耽误了公事。可是到了宋朝就不一样了,王安石变法,大才子苏轼写了几句诗发牢骚,结果被御史摘出,说他誹谤新政,于是逮捕下狱。好在宋朝祖制不杀大臣,苏轼最终得以保全小命

    今日文摘 2023年4期2023-05-30

  • 终不复任以民官
    第17 位皇帝唐宣宗李忱。李忱之所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力挽狂澜,实现“大中之治”,与他爱读治国理政书籍,善于纳谏明辨是非,始终保持头脑清醒有关。而这一点,有段故事足以证明:唐宣宗服侍自己的母亲郑太后甚为谨慎,不让她居住于别宫,以便自己能朝夕奉养。他的舅舅郑光历官平卢节度使、河中节度使,唐宣宗与他议论为政之道,郑光应对之时表现得鄙陋浅薄,让他很不高兴,于是留郑光于朝廷任右羽林统军,使他便于奉朝请示。郑太后几次向唐宣宗说郑光贫穷,唐宣宗厚赐给郑光丰厚的金帛,但“

    思维与智慧 2023年16期2023-05-19

  • 终不复任以民官
    朝第17位皇帝唐宣宗李忱。李忱之所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力挽狂澜,实现“大中之治”,与他爱读治国理政书籍,善于纳谏明辨是非,始终保持头脑清醒有关。而这一点,有段故事足以證明:唐宣宗服侍自己的母亲郑太后甚为谨慎,不让她居住于别宫,以便自己能朝夕奉养。他的舅舅郑光历官平卢节度使、河中节度使,唐宣宗与他议论为政之道,郑光应对之时表现得鄙陋浅薄,让他很不高兴,于是留郑光于朝廷任右羽林统军,使他便于奉朝请示。郑太后几次向唐宣宗说郑光贫穷,唐宣宗厚赐给郑光丰厚的金帛,但“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23年6期2023-05-19

  • 收复河西
    上,最先闻讯的唐宣宗君臣,无不瞬间泪涌。那是喜极而泣的激动之泪,是等了近一个世纪后得来的惊天大喜!安史之乱使大唐王朝当年的盛世不再,不仅文采风流散尽,就连“天可汗”李世民的盖世武功也成了明日黄花。自公元766年河西走廊尽失于吐蕃之手,河湟六郡十一州被内外隔绝,孤悬异域长达近百年之久。如今,河西之地终于又重回了大唐的怀抱,整个长安城怎能不为之轰动?说到河西,打开中国古代王朝疆域地图,基本上可以发现比较清晰的两大块:东方是中原故地;西方则是庞大的西域疆土。这两

    安徽文学 2023年4期2023-04-11

  • 别把诗人的话当真
    。同样是唐朝,唐宣宗时,令狐为相,推荐诗人李远为杭州刺史。唐宣宗说,我听说此人有诗云“长日惟消一局棋”,这样的人,能治理好地方吗?令狐回答说,诗人的话,当不得真的。两下僵持了半晌,最后唐宣宗说,先让他上任干着,紧看着点,以观后效。唐朝毕竟是唐朝,皇帝虽然把诗人的话当了真,也不过是担心诗人光顾着下棋耽误了公事。可是到了宋朝就不一样了,王安石变法,大才子苏轼写了几句诗发牢骚,结果被御史摘出,说他诽谤新政,于是逮捕下狱。好在宋朝祖制不杀大臣,苏轼最终得以保全小命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23年2期2023-03-31

  • 别把诗人的话当真
    。同样是唐朝,唐宣宗时,令狐为相,推荐诗人李远为杭州刺史。唐宣宗说,我听说此人有诗云“长日惟消一局棋”,这样的人,能治理好地方吗?令狐回答说,诗人的话,当不得真的。两下僵持了半晌,最后唐宣宗说,先让他上任干着,紧看着点,以观后效。唐朝毕竟是唐朝,皇帝虽然把诗人的话当了真,也不过是担心诗人光顾着下棋耽误了公事。可是到了宋朝就不一样了,王安石变法,大才子苏轼写了几句诗发牢骚,结果被御史摘出,说他诽谤新政,于是逮捕下狱。好在宋朝祖制不杀大臣,苏轼最终得以保全小命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23年2期2023-03-31

  • 御宴,吃不完得“兜着走”
    余物怀归,起于唐宣宗时。宴百官罢,拜舞遗下果物。怪问,咸曰:“归献父母及遗小儿。”上敕太官:今后大宴,文武官结食两份与父母,别给果子与男女,所食余皆听以帕子怀归。今此制尚存,然有以怀归不尽而获罪者。瞧瞧,那些悄悄放在怀中和袖里的食物,在臣子跪拜皇恩时撒落了一地,好难得一见的特别风景。唐宣宗动了情,下了“怀归令”,从此御宴上没吃完的东西,臣子都可以大方地带回去了。按陆深的说法,明代御宴上的食物,你要吃不了还非得兜着走,不然还要治你一个罪名,也许就是“不孝”之

    领导文萃 2022年23期2022-12-14

  • 做“老实人”的好处
    赶紧跪拜谢恩。唐宣宗喜欢带着大臣游猎,并且在游猎的过程中乔装打扮、微服私访。公元855年,宣宗微服私访到了醴泉县一个农村,看见几十个农民聚集在一个祠堂里讨论什么事情。宣宗觉得好奇,就上前去询问缘故。农民七嘴八舌地回答说:“我们醴泉县的县令李君爽真是一个好官,不贪不送,勤政爱民,政绩突出。听说他县令的任期马上就要到了,任期一到就要罢官回家。我们真舍不得他走,希望他能留下来。所以一起到祠堂敬拜祖先,希望祖先有灵,使我们的愿望能够实现。”唐宣宗听到老百姓的议论,

    杂文选刊 2021年11期2021-11-10

  • 终归大海作波涛的唐宣宗为政镜鉴
    杨佳摘要:唐宣宗李忱(810-859),是大唐帝国的第十七位继承人。原名李怡,母孝明皇后郑氏。唐宣宗在位13年,从一个不受人待见,地位低下的皇子、王爷,久经政治考验,成长为一代帝王的政治轨迹引人深思。其勤修政事,博文广记,求贤若渴,崇尚简朴,极度自律,从谏如流的“小太宗”为君之道值得今天领导干部反思和借鉴。关键词:唐宣宗 韬光养晦 矫诏登位 用人之法 躬行节俭 从谏如流 启示“韬光养晦”一词语出《旧唐书·宣宗记》,“历大和、会昌朝,愈事韬晦,群居游处,未尝

    公关世界 2021年20期2021-11-09

  • 皇帝犯错也要“检讨”
    的明君,他就是唐宣宗李忱。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力日渐衰退,唐宣宗尽心尽力治理国家,取得了一定的政绩。唐宣宗有一位舅舅,仗着自己皇亲国戚的身份,知法犯法,偷税漏税,被当时一位刚正不阿的京兆尹韦澳发现,并且秉公办理了。皇帝舅舅不甘心,找到了当时的太后,也就是自己的姐姐说情。太后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唐宣宗,希望他能够网开一面,唐宣宗就找到韦澳询问这件事。韦澳详细陈述了皇帝舅舅的手下作奸犯科的罪行,唐宣宗问能不能宽恕他。韦澳对皇帝表现出了刚正不阿的品性,唐宣宗无话可说,

    小学生优秀作文(趣味阅读) 2021年10期2021-11-06

  • 看看古人的“光盘行动”
    来。“有一次,唐宣宗请大臣吃饭。散席之后,这些大臣起身告辞。突然,不少人的袖管里‘噼里啪啦地掉出了许多水果、小点心。唐宣宗不知道怎么回事,惊讶地张大了嘴巴。这些大臣赶紧解释说,这些食物呀,是打包准备给家人吃的。唐宣宗这时候才明白过来,不仅没有责备他们,反而说,今后再举行这样的大宴会,都给文武官员多准备两份儿——一份儿给参加宴会人的父母,另外一份儿给他们的孩子,让他们用手帕包起来带走。用手帕打包既方便又文明,后来不光在皇宫中流行,在民间也流行起来了。”那些平

    学与玩 2021年2期2021-05-11

  • 唐宣宗的选婿大业
    16位皇帝——唐宣宗,他给自己换了个名字:李忱。更名的原因大概是为了证明自己不会耽于享乐,而是会以极大的热情迎接新的挑战。上岗后的李忱立即将自己的大女儿封为万寿公主,第二年年初,郑颢和万寿公主终于喜结“良缘”。萬事开头难,李忱发誓要用大女儿的模范婚姻去照亮其余姐妹的婚姻坦途。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一次,郑颢的弟弟郑颐重病卧床,危在旦夕,全家人都在以泪洗面,听到噩耗的皇帝安排专人前去探视,使者回去向他复命时,皇帝随口问了一声:“公主在做什么呢?”使者

    视野 2021年6期2021-04-18

  • 看看古人的“光盘行动”
    事呢。有一次,唐宣宗请大臣吃饭。散席之后,这些大臣起身告辞。突然,不少人的袖管里“噼里啪啦”地掉出了许多水果、小点心。唐宣宗不知道怎么回事,惊讶地张大了嘴巴。这些大臣赶紧解释说,这些食物是打包准备给家人吃的。唐宣宗这时候才明白过来,不仅没有责备他们,反而说,今后再举行这样的大宴会,都给文武官员多准备两份儿,一份儿给参加宴会人的父母,另外一份儿给他们的孩子,让他们用手帕包起来带走。用手帕打包既方便又文明,后来不光在皇宫中流行,在民间也流行起来了。

    格言·校园版 2021年34期2021-01-07

  • 演技派唐宣宗当了20 余年“傻子”后逆袭
    究竟有多会演?唐宣宗李忱是唐朝第十六位皇帝,在位十三年,他勤于政事,积极改革,对内整顿吏治,削弱藩镇,对外积极用兵,收复不少失地。唐宣宗在位期间,唐朝出现相对繁荣的局面,人称“大中之治”,而唐宣宗本人也被称为“小太宗”。虽说现在历史学界对宣宗政绩能否担起这一称号还存有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的确是一位经历十分传奇的“影帝”级皇帝。当了二十多年的“傻子”对于“影帝”这一桂冠,宣宗一肚子苦水:这都是被逼的啊,放着好好的皇子皇叔不当,谁想进军影视圈啊!是的,宣宗

    北广人物 2020年48期2020-12-22

  • 御宴,吃不完得“兜着走”
    余物怀归,起于唐宣宗时。宴百官罢,拜舞遗下果物。怪问,成曰:“归献父母及遗小儿。”上敕太官:今后大宴,文武官结食两份与父母,别给果子与男女,所食余皆听以帕子怀归。今此制尚存,然有以怀归不尽而获罪者。瞧瞧,那些悄悄放在怀中和袖里的食物,在臣子跪拜皇恩时撒落了一地,好难得一见的特别风景。唐宣宗动了情,下了“怀归令”,从此御宴上没吃完的东西,臣子都可以大方地带回去了。按陆深的说法,明代御宴上的食物,你要吃不了必须兜着走,不然还要治你一个罪名,也许就是“不孝”之罪

    科教新报 2020年46期2020-12-15

  • 唐朝公主为什么没人敢娶
    16位皇帝——唐宣宗,他给自己换了个名字:李忱。更名的原因大概是为了证明自己不会耽于享乐,而是会以极大的热情迎接新的挑战。上岗后的李忱立即将自己的大女儿封为万寿公主,第二年年初,郑颢和万寿公主终于喜结“良缘”。万事开头难,李忱发誓要用大女儿的模范婚姻去照亮其余姐妹的婚姻坦途。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一次,郑颢的弟弟郑颐重病卧床,危在旦夕,全家人都在以泪洗面,听到噩耗的皇帝安排专人前去探视,使者回去向他复命时,皇帝随口问了一声:“公主在做什么呢?”使者

    故事会(蓝版) 2020年9期2020-09-17

  • 廉洁心自安
    赶紧跪拜谢恩。唐宣宗喜欢带着大臣游猎,并且经常在游猎的过程中乔装打扮微服私访。公元855年,宣宗微服私访到了醴泉县的一个农村,看见几十个农民聚集在祠堂里讨论着什么事情。宣宗觉得好奇,就上前去询问缘故。乡村的农民七嘴八舌地回答说:“我们醴泉县的县令李君爽真是一个好官,不贪不送,勤政爱民,政绩突出。听说他县令的任期马上就要到了,我们真舍不得他走,希望他能留下来。所以一起到祠堂敬拜祖先,希望祖先有灵,使我们的愿望能够实现。”唐宣宗听到老百姓的议论,就把李君爽的名

    清风 2020年9期2020-09-10

  • 做“老实人”的好处
    赶紧跪拜谢恩。唐宣宗喜欢带着大臣游猎,并且在游猎的过程中喜欢乔装打扮微服私访。公元855年,宣宗微服私访到了醴泉县一个农村,看见几十个农民聚集在一个祠堂里讨论什么事情。宣宗觉得好奇,就上前去询问缘故。乡村的农民七嘴八舌地回答说:“我们醴泉县的县令李君爽真是一个好官,不贪不送,勤政爱民,政绩突出。听说他县令的任期马上就要到了,任期一到就要罢官回家。我们真舍不得他走,希望他能留下来。所以一起到祠堂敬拜祖先,希望祖先有灵,使我们的愿望能够实现。”唐宣宗听到老百姓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20年2期2020-02-26

  • 做“老实人”的好处
    赶紧跪拜谢恩。唐宣宗喜欢带着大臣游猎,并且在游猎的过程中喜欢乔装打扮微服私访。公元855年,宣宗微服私访到了醴泉县一个农村,看见几十个农民聚集在一个祠堂里讨论什么事情。宣宗觉得好奇,就上前去询问缘故。乡村的农民七嘴八舌地回答说:“我们醴泉县的县令李君爽真是一个好官,不贪不送,勤政爱民,政绩突出。听说他县令的任期马上就要到了,任期一到就要罢官回家。我们真舍不得他走,希望他能留下来。所以一起到祠堂敬拜祖先,希望祖先有灵,使我们的愿望能够实现。”唐宣宗听到老百姓

    思维与智慧 2020年3期2020-02-21

  • 责人与恕己
    ●清风慕竹唐宣宗李忱聪察强记,是个非常睿智的人,司马光评价他“明察沈断,从谏如流”,有“小太宗”之称。因为这种天赋,很少有人能够糊弄了他。有一次,财政部门给唐宣宗的奏文中有“渍污帛”一句,“渍”字被误写为“清”字,枢密承旨孙隐中看到后,以为唐宣宗不一定看到了这个错字,即将其改正,然后转交到了中书门下。奏文经宰相府官员签署后送入宫中,不料唐宣宗看文件非常仔细,他发现奏章被改,大为愤怒,加以追究,将擅自修改奏章的孙隐中给予降职处罚。唐宣宗的记忆力超强,对宫禁中

    思维与智慧 2019年18期2019-12-13

  • 责人与恕己
    清风慕竹唐宣宗李忱聪察强记,是个非常睿智的人,司马光评价他“明察沈断,从谏如流”,有“小太宗”之称。因为这种天赋,很少有人能够糊弄了他。有一次,财政部门给唐宣宗的奏文中有“渍污帛”一句,“渍”字被误写为“清”字,枢密承旨孙隐中看到后,以为唐宣宗不一定看到了这个错字,即将其改正,然后转交到了中书门下。奏文经宰相府官员签署后送入宫中,不料唐宣宗看文件非常仔细,他发现奏章被改,大为愤怒,加以追究,将擅自修改奏章的孙隐中给予降职处罚。唐宣宗的记忆力超强,对宫禁中当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2019年9期2019-09-28

  • 太皇太后要跳楼?
    忱拥上帝位,即唐宣宗唐宣宗和前面几位皇帝都不同,他的亲妈郑氏是郭氏曾经的丫鬟,因为争宠类的狗血事件,与郭氏关系很差。唐宣宗对郭氏自然也没好脸色,按辈分把郭氏从太皇太后降为皇太后,和亲妈郑氏并称。一个丫鬟跟自己平起平坐,还要在她儿子手下讨生活,傲娇的郭氏完全想不开。而唐宣宗为了给亲妈报仇、提高亲妈的待遇,自然事事都要挤兑郭氏一下,搞得郭氏更自闭了。一辈子顺风顺水,临了竟然遭遇这种打压,郭氏越想越气,最后居然憋了个大招——跳楼自杀。要知道,当时官员的亲妈若有

    百家讲坛 2019年16期2019-04-30

  •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致使家族败落。唐宣宗 勤工节俭的帝王十一月,庚午,万寿公主适起居郎郑颢。颢, 之孙,登进士第,为校书郎、右拾遗内供奉,以文雅著称。公主,上之爱女,故选颢尚之。有司循旧制请用银装车,上曰:“吾欲以俭约化天下,当自亲者始。”令依外命妇以铜装车。诏公主执妇礼,皆如臣庶之法,戒以毋得轻夫族,毋得预时事。又申以手诏曰:“苟违吾戒,必有太平、安乐之祸。”颢弟 ,尝得危疾,上遣使视之。还,问“公主何在?”曰:“在慈恩寺观戏场。”上怒,叹曰:“我怪士大夫家不欲与我家为昏,

    学生天地 2019年1期2019-03-07

  • 顾师言一子解双征
    流的良好平台。唐宣宗年间,到访的日本国王子与当时的棋待诏顾师言就有过一次著名的中日围棋交流事件——“一子解双征”。日本国王子来朝,献宝器音乐,唐宣宗设宴款待。宴中,王子提出要与中国高手切磋棋艺,起初皇帝并没有太在意,只找来几个一般的棋手与之对弈。结果王子连番皆胜,弄得唐宣宗有点失面子,这才把当时的棋待诏顾师言召了来。王子见高手出场,马上着人拿出日本带来的特制楸木棋具和“冷暖玉棋子”。楸木棋具是当时最高级的木制棋盘的一种,表面看似没有多少加工,实则光亮如镜,

    小天使·三年级语数英综合 2019年12期2019-01-13

  • 拼不了家世拼马屁
    害怕素来多疑的唐宣宗怀疑自己和李德裕藕断丝连,于是与李德裕大唱反调——凡是李德裕同意的,他就要反对;凡是李德裕反对的,他就要赞成。马植不是被李德裕虐成了一根儿草吗,他就让马植来坐“火箭”!从刑部侍郎到户部侍郎同平章事再到礼部尚书兼集贤殿大学士,马植升得飞快。但他也明白投桃报李的道理,马上找人开怼。当然,怼的对象只能是李德裕的残留势力。御史台的御史们向来是领了证的宰相打手,现在的御史曾帮李德裕收拾了N多政敌。一次,集贤殿的学士杨收下班时遇到了三院御史,因没给

    百家讲坛 2018年8期2018-08-24

  • 唐代官员如何严查国舅偷税
    代也屡有发生。唐宣宗时期,国舅郑光长期偷税漏税,京兆尹韦澳顶住压力,依法惩处违法者,追缴所欠税款,被皇帝称赞为“凛然不可侵犯”。岂能自我推荐当侍御史韦澳,字子斐,陕西长安人。他气节高雅,心地清净。唐文宗大和六年(832年),韦澳进士及第,又登宏词科。唐朝时人们考中进士并不是被马上封官,而是作为后备干部等待任命。韦澳的父亲韦贯之曾做过唐朝的宰相,按此家庭背景,在朝中谋个一官半职不成问题。可是,韦澳嫉恶如仇,为人刚直,从不为自己的仕途而低三下四去求人,所以登科

    华声 2018年12期2018-01-05

  • 唐朝·高闲
    武宗、宣宗时。唐宣宗曾经召高闲入朝对话,赏赐他紫衣袍。高闲善真草诸体,而以草书最负盛名。他的草书师宗唐代狂草大家张旭,亦取法怀素,在晚唐的书苑里,也称得上是高手了。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曾经作序送给他,盛赞他书法美妙。韩愈在《送高闲上人序》中说:“今闲之于草书,有(张)旭之心哉!不得其心而逐其迹,未见其能旭也。”将他与张旭、怀素并称,高闲因此而闻名于世。高闲存世墨迹只有《千字文(残卷)》,在我国古代众多的《千字文》墨跡里,是声名卓著的一件,现存五十二行,二百四

    视野 2017年20期2017-11-14

  • 天妒英才,好事变坏
    为“赵倚楼”。唐宣宗继位后,准备提拔、重用久负盛名的赵嘏。一天,唐宣宗问宰相:“诗人赵嘏现在担任什么官职?你把他的诗作拿来给我看看。”宰相一听,新君明显是有意要重用赵嘏了。大概是考虑到赵嘏得宠后会影响到自己的政治地位,宰相便从中作梗,特意挑选了一首赵嘏最新创作的诗。唐宣宗打开一看,眉头皱了起来,原来这是一首咏秦始皇的诗,其中有两句是:“徒知六国随斤斧,莫有群儒定是非。”赵嘏是在批评秦始皇不用儒生,因此不能治平天下。可在唐宣宗看来,这分明是对时局的批评。因此

    百家讲坛(蓝版) 2017年6期2017-09-11

  • 岐山周公庙润德泉的历史变迁
    四种说法:一是唐宣宗大中元年(847)赐名,二是唐宣宗大中二年(848)赐名,三是唐太宗贞观二年(628)赐名,四是宋太宗雍熙年间(984—987)赐名。最早明确提出润德泉赐名于唐宣宗大中元年(847)的是清代毕沅所编的《关中胜迹图志》,是书卷十七云:“(润德泉)唐大中元年(847)十月大风忽作,飞泉喷涌,节度使崔珙上其事,褒赐今名。”[1]504另一记载见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宋金鉴撰《重修润德泉记》碑文[2]312,云:“润德泉,唐大中元年(847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15期2017-07-31

  • 唐宣宗初年李德裕被贬原因初探
    过解析史料,从唐宣宗的忌惮、宦官集团的排斥和官员中以牛党成员为主的敌对势力的打击三个方面分析了李德裕被贬谪至死的原因。关键词:李德裕;唐宣宗;宦官;牛李党争[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9-0-04晚唐名臣李德裕以其卓越政绩及“牛李党争”而广为后人所知。他曾于唐文宗和唐武宗时两任宰相,并于武宗会昌年间 “当国凡六年,方用兵时,决策制胜,它相无与,顾威名独重于时。”[1]因功勋卓著而获封太尉、卫国

    青年文学家 2017年9期2017-04-19

  • 他是唯一的状元驸马
    年的状元,后来唐宣宗在宰相白敏中的推荐下,要把长女万寿公主嫁给他。但当时郑颢已和老家的卢小姐订婚,并远赴卢家娶亲。唐宣宗得知后,下了一道加急圣旨,将他追了回来。这样,郑颢只能退掉卢家的婚姻,依旨娶了万寿公主。郑颢为此很恼恨媒人白敏中,常在唐宣宗面前弹劾他。白敏中后来要到地方上做官,行前对唐宣宗说:当初我好心做了个媒人,将郑颢配与万寿公主,但他对这桩婚姻一直不高兴,以前我在京城,他不能把我怎样,现在我要去外省,他更要把我骂得昏天黑地了,看来我离死期不远了。唐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17年12期2017-04-06

  • 唐朝“作弊高手”温庭筠
    简直让人感动。唐宣宗大中九年(公元855年),朝廷再次举办“高考”,礼部侍郎沈询主持考试。鉴于作弊专业户温庭筠早已臭名远扬,沈询为了防止他再次当枪手,特意给他设了个专座。开考后,在沈询等几位监考官的全程关照下,温庭筠貌似有点不爽,草草写了千把字,就提前交卷离场。沈询终于松了口气,忍不住得意地问温庭筠:“今天你作弊了没?”温庭筠失落地说:“监考太严,我也没敢乱整,才搞了个八连发而已。”在监考官如此严密盯梢下,温庭筠居然还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帮八个人作弊,完了还臭

    民间故事选刊·下 2016年11期2016-11-29

  • 责人与恕己
    清风慕竹唐宣宗李忱聪察强记,是个非常睿智的人,司马光评价他“明察沈断,从谏如流”,有“小太宗”之称。因为这种天赋,很少有人能够糊弄得了他。有一次,财政部门给唐宣宗的奏文中有“渍污帛”一句,“渍”字被误写为“清”字,枢密承旨孙隐中看到后,以为唐宣宗不一定看到了这个错字,即将其改正,然后转交到了中书门下。奏文经宰相府官员签署后送入宫中,不料唐宣宗看文件非常仔细,他发现奏章被改,大为愤怒,加以追究,将擅自修改奏章的孙隐中给予降职处罚。唐宣宗的记忆力超强,连宫禁中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16年10期2016-10-13

  • 围观古代帅哥的奇葩遭遇
    还会影响事业。唐宣宗时期,有个高富帅叫郑颢。他出身荥阳郑氏,是著名宰相郑絪的孙子,自己还高中状元。讲真,凭借他的傲人学历和人脉圈,将来当个宰相是妥妥的。然而,就因为他帅得惊天动地,被宰相白敏中推荐给了老板唐宣宗唐宣宗哭着喊着要让郑颢做女婿。郑颢本来已经出发去迎娶心上人卢氏,结果生生被召回,做了万寿公主的驸马,这是明抢啊!当了驸马,撑死也就是一个三品官,而且还是名誉性质,郑颢这个状元算是白考了,寒窗苦读10年的罪也白遭了。唐宣宗可能也觉得自己这个事做得不地

    婚姻与家庭·婚姻情感版 2016年9期2016-09-13

  • 围观古代帅哥的奇葩遭遇
    还会影响事业。唐宣宗时期,有个高富帅叫郑颢。他出身荥阳郑氏,是著名宰相郑絪的孙子,自己还高中状元。讲真,凭借他的傲人学历和人脉圈,将来当个宰相是妥妥的。然而,就因为他帅得惊天动地,被宰相白敏中推荐给了老板唐宣宗唐宣宗哭着喊着要让郑颢做女婿。郑颢本来已经出发去迎娶心上人卢氏,结果生生被召回,做了万寿公主的驸马,这是明抢啊!当了驸马,撑死也就是一个三品官,而且还是名誉性质,郑颢这个状元算是白考了,寒窗苦读10年的罪也白遭了。唐宣宗可能也觉得自己这个事做得不地

    婚姻与家庭·婚姻情感版 2016年9期2016-09-13

  • 唐宣宗是个“高考”狂
    此为憾,他就是唐宣宗。为了满足自己的高考欲,他竟然在皇宫中的柱子上题写“乡贡进士李道龙”,又在殿柱上自题:“乡贡进士李某。”不能参加高考,唐宣宗只能自诩为进士,以便达到心理上的满足。唐宣宗对那些科举中第者非常羡慕,《唐语林》卷四云:“宣宗爱羡进士,每对朝臣,问‘登第否?有以科名对者,必有喜,便问所赋诗赋题,并主司姓名。或有人物优而不中第者,必叹息久之。”身为皇帝,在朝堂上商讨国家大事时,唐宣宗经常会问询官员是否考中进士。如果是肯定回答,就替人家高兴;相反,

    意林·作文素材 2016年6期2016-04-08

  • 榜样的力量
    资治通鉴》载,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十一月,万寿公主出嫁。婚嫁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是一等一的大事,只要能力所及,谁不想风风光光地办?对皇家来说,则更是盛事。然而,唐宣宗却很低调,并不想过分铺张。就婚车来说吧,按照定制,公主出嫁应使用银子来装饰,但宣宗却出面制止:不行不行,用铜来装饰婚车就可以了,“吾欲以俭约化天下,当自亲者始”。——我想以俭朴节约来教化天下,就应当从我的亲族开始,不能搞特殊化。于是,婚车就一下从劳斯莱斯级别降到了大众、通用的档次。还有一次

    意林 2016年6期2016-04-06

  • 弈局的背后
    子对局的故事。唐宣宗大中年间,日本王子来到长安朝拜,献上东瀛宝物、音乐,宣宗皇帝为之设百戏、宴会,以礼相待。按《旧唐书》中的记载,事情发生在大中二年(848年)春三月。日本王子最爱下围棋,此番初来长安,朝拜之余,提出要跟大唐国手比试比试。宣宗皇帝命令皇家棋手顾师言出阵。顾师言被认为是晚唐围棋第一高手,可比盛唐时国手王积薪。这故事本无出奇之处,令人思考与回味的,是对局结束后日本王子与唐朝官员的对话。当时,日本王子问身边的唐朝官员:“顾先生在大唐围棋国手中排第

    意林 2016年1期2016-03-07

  • 放鱼
    是备受赞誉的,唐宣宗称赞他的诗“异常高雅”。大诗人杜牧因为钦佩李群玉的才华,劝他参加科举,结果他没有考上,从此便不再考试。后来,他因丞相推荐、皇帝赏识而做官,但是个性忠直,不适应官场,三年后主动辞官。死后被朝廷追赐进士及第。从这首诗里,可以看出他的心态。江湖漫游,看似自由,实则险象环生。香饵诱人,然而铦钩锋利,贪欲足以致命。不管哪一种生命,保护自己都是本能,有人依靠他人,有人凭借自己。显然凭自己的本事以保安全是更根本的方法。鱼不可能放弃香饵,然而如果上升到

    月读 2015年8期2015-08-08

  • 宣宗软硬两手抓
    手抓◎ 黄一鹤唐宣宗当领导很会搞一手软一手硬。宰相们来汇报工作时,宣宗高高在上,一脸严肃,威严得很。过一阵后,宣宗又换上温和的笑容,对宰相们说,先课间休息会儿,咱们来扯些街头八卦、娱乐新闻。聊得不亦乐乎时,唐宣宗又突然摆出皇帝的威严,板着脸孔谈正事。该下班了,他就对宰相们说:“要努力工作呀,如有违法,以后就见不着面了!”(摘自《老祖宗的人精式生存智慧:微历史》浙江大学出版社)

    爱你 2014年1期2014-11-14

  • 令狐陶慧眼识李远
    才 长处与短处唐宣宗时,有一个不太出名的诗人叫李远,他很有政治才干,当过几任刺史,颇有政绩。当时,被唐宣宗器重的宰相令狐陶极力向皇帝推荐李远,但是唐宣宗经过自己把关后并不答应重用,令狐陶不知其故,唐宣宗却拿出了李远的档案,指着其中李远写的一句诗说:“你看,‘青山不厌三杯酒,长日惟消一局棋。既贪酒,又沉溺于玩乐,这样的人怎能担当大任?”宣宗凭一句诗就判了李远政治生活的死刑,但令狐陶对李远的勤政清廉早有耳闻,于是,他委婉地劝宣宗:“这李远是有些好酒,又爱下棋。

    意林·作文素材 2014年4期2014-06-26

  • 有钱不可怕,可怕的是被人发现
    唐时月唐宣宗时期,司农卿(相当于现在的农林部长)韦厘是个贪官,在位时捞了不少好处,但他还不满足,还想到更有实权的地方继续大捞特捞,于是就瞄上了夏州节度使这个职位。由于他在平时言谈中流露出了这个想法,此事便不胫而走,渐渐地传到一个骗子耳中。这个骗子一看,认为机会来了,便来到韦家求见,对韦厪说:“我法术无边,可满足您的任何要求!”韦厘一听,立即来了兴趣,并详细询问具体办法,骗子煞有介事地一一做了讲解。韦厘升官心切,信以为真,当天晚上,便按照骗子的要求,在院子里

    百家讲坛 2014年13期2014-02-11

  • 管不住嘴巴,保不了乌纱
    郝金冯涓是唐宣宗时期的知名人士,这不仅是因为他的爷爷是唐朝资深名宿,更因为他的确有两把刷子。他于大中四年(850年)考中进士,他的文章在同榜进士中声誉最高。就在这一年,新罗国新建了一座宫殿,新罗国王高兴之余,派人给老大送来堆积如山的金银绸缎,唐宣宗如数笑纳。冯涓瞅准了良机,向皇帝打报告说要写一篇文章,记载这桩盛事。唐宣宗恩准。冯涓写出来的文章虽有拍马屁之嫌,但文笔优美,于是,他如愿以偿地成为当时点击率最高的风云人物。冯涓才华横溢,自然有人要提携。他就是宰相

    百家讲坛 2014年9期2014-02-11

  • PROSTITUTES AND POETS
    nzong (唐宣宗, 810-859) visited a Taoist temple, he was astounded and enraged by the “nuns”wearing heavy make-up and dressed in bright colors who were obviously not living the chaste and secluded life that was expected of them.In the

    汉语世界 2013年6期2013-08-07

  • 唐朝状元“被拉郎配”
    市)考中状元,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年),郑颢做了翰林学士。这时,皇帝唐宣宗正在为自己的长女万寿公主招婿,就托白居易的堂哥、当朝宰相白敏中介绍合适的驸马人选。白敏中就推荐了状元郑颢。唐宣宗看到郑颢这个年轻的状元仪表堂堂,英俊非常,心里非常欢喜,就决定把自己心爱的女儿万寿公主许配给他,并马上派人到郑颢在长安的家里,去通知郑颢和公主成亲。不料,当时郑颢已和老家的卢小姐订婚了,郑家的媒人去卢家送礼,已经快走到卢家了。太监立即将这意外情况禀报给唐宣宗唐宣宗不愿意

    知识窗 2010年8期2010-05-14

  • 微服私访为哪般
    竟是一种进步。唐宣宗李忱,刚坐上龙椅立马下了一道圣旨,强调要以才艺录取进士,要公正选拔人才。这种政策执行得怎么样呢?他心里没底儿,于是“有时微行人间,采听舆论,以观选士之得失”。显而易见,唐宣宗微行的目的,就是倾听老百姓对朝廷在选人用人上的看法和意见。从人才的选拔和使用入手,烧起新官上任的三把火,唐宣宗确实高屋建瓴,抓到了点子上。唐宣宗当政的“十余年间,颂声载路”,被称为“李之英主”也就显得很正常。但是,像唐高祖、唐宣宗这样,因“国事”而微行的皇帝毕竟是少

    中学生百科·悦青春 2009年6期2009-11-23

  • 第一作弊高手温庭筠
    复众人的偏见。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会试,考官为了防止他“出枪”,特地安排他坐在考场门口。好个温庭筠,“刷刷刷”下笔写了千把字后,早早就退了场,监考老师长舒了一口气。但事后让考官大跌眼镜的是,恰恰是这最不可能的一次,温庭筠在监考老师的眼皮底下,神鬼不知地帮八个人完成了考卷!从此他一战成名,成为“枪神”。好在那时也不太追究高考作弊责任人,所以温庭筠还能优哉游哉地写诗,当一条漏网大鱼——通过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到,唐朝的考试制度还是不够完善的。楚庄王曾说:

    国学 2009年3期2009-05-31

  • 唐朝一局中日围棋赛
    交流源远流长。唐宣宗时,围棋已传入日本多年。这位日本王子,年轻气盛,又自恃棋艺高超,一向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如今,来到了围棋发源地的中国,自然想一显身手,同中国棋手较量一下。于是,他在朝拜进贡的时候,向唐宣宗提出要与中国棋坛高手对弈的要求。唐宣宗怎能示弱拒绝。就爽快地答应下来。日本王子离开皇宫后,唐宣宗即同大臣们商议,派谁去迎战日本王子呢?大臣们议来议去,最后一致推举翰林侍诏顾师言与日本王子对弈。顾师言是当时的围棋国手,领旨后,深感这场比赛非同寻常。倘若下输

    知识窗 2001年3期2001-03-24

  • 唐朝一局中日围棋赛
    交流源远流长。唐宣宗时,围棋已传入日本多年。这位日本王子,年轻气盛,又自恃棋艺高超,一向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如今,来到了围棋发源地的中国,自然想一显身手,同中国棋手较量一下。于是,他在朝拜进贡的时候,向唐宣宗提出要与中国棋坛高手对弈的要求。唐宣宗怎能示弱拒绝。就爽快地答应下来。日本王子离开皇宫后,唐宣宗即同大臣们商议,派谁去迎战日本王子呢?大臣们议来议去,最后一致推举翰林侍诏顾师言与日本王子对弈。顾师言是当时的围棋国手,领旨后,深感这场比赛非同寻常。倘若下输

    知识窗 2001年3期200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