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西游记》里吃糖

2025-02-21 00:00:00邱俊霖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25年2期
关键词:宴席鸳鸯师徒

唐僧师徒一路西行,吃过不少糖。比如,师徒四人来到朱紫国,治好了国王的心病,国王设宴款待,那席面上“斗糖龙缠列狮仙”;来到了比丘国,降服了白鹿精,国王设宴招待,那宴席上“龙缠斗糖摆走兽。鸳鸯锭,狮仙糖,似模似样”;来到了灭法国的赵寡妇店里,也有“狮仙斗糖”;天竺国铜台府地灵县的寇员外热情招待了师徒们,他准备的宴席中“狮仙糖齐齐摆列”。

《西游记》里的糖果,不仅甜蜜,还别具特色,比如“斗糖龙缠”和“龙缠斗糖”。

“斗糖龙缠”也被叫作“斗糖斗缠”,简称为“糖缠”。有学者认为,“缠”是缠绕的意思,即用糖将各类小吃缠绕在一起。在吴承恩生活的明代,“糖缠”尤为流行。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提到过:“以石蜜和诸果仁,及橙橘皮、缩砂、薄荷之类,作成饼块者,为糖缠。”石蜜也就是白糖块。在盛大的节日里,人们将糖熬成液态糖浆,撒上芝麻、薄荷、果仁等小食点缀,焙干成糖饼后,人们尽情发挥想象力,将其塑造成各种精致造型。这样的糖,不仅赏心悦目,而且滋味丰富饱满。这时,大家还要“比比赛”,把各自的糖拿出来比比,看谁的成品更精美。

除了糖缠,明代人在盛大的宴席上还会摆上人物或动物造型的糖:“以白糖煎化,模印成人物狮象之形者为飨糖。”

由于这类糖造型复杂,单靠技师自由发挥可不容易成型,所以明代人在做糖时,还会使用模具。这类糖被称为“飨糖”,《天工开物》中则将其称为“兽糖”和“享糖”,并强调“华筵用之”,只有隆重的宴席才会摆上这种糖,寻常的宴席可吃不上。

在“飨糖”的众多造型中,有些是特别受欢迎的,比如“仙人骑狮”这样具有喜庆吉祥寓意的形象,这便是《西游记》里提到的“狮仙糖”。在《水浒传》里,水浒好汉们接受招安时,朝廷大摆筵席,其中也有狮仙糖——“糖浇就甘甜狮仙”。

除了“狮仙糖”外,明代的糖还有其他花样百出的造型,比丘国里的“鸳鸯锭”,大概就是鸳鸯造型。可以说,糖的造型数也数不尽,想象力才是造型上限。比丘国的糖“摆走兽”,可见造型繁多。可以想象,那样多造型威武的糖排列在一起,有多么壮观。

《西游记》里面提到的斗糖龙缠、狮仙糖果,是用糖的数量之多、造型之美来凸显各国国宴上的威仪,也是为了彰显各国对唐僧师徒的重视。

此外,唐僧师徒一路西行,还吃到过不少甜味小吃,比如糖糕、蜜食、蜜煎等。就连他们的饭菜里,也少不了糖。老鼠精把唐长老抓入了无底洞里,为他准备的素菜宴席里有一道“烂煨芋头糖拌着”。到了天竺国玉华县,玉华王盛宴接待:“蒸酥蜜煎更奇哉,油札糖浇真美矣。”

取得真经回到东土大唐,唐太宗设宴接风洗尘,也不忘了准备一道“糖浇香芋”。看来,“糖浇”俨然成为了《西游记》里的一道烹饪手法。

(编辑 吹优)

猜你喜欢
宴席鸳鸯师徒
唐僧师徒再就业
趣味(语文)(2021年9期)2022-01-18 05:52:50
欢天喜地配鸳鸯
心声歌刊(2021年6期)2021-02-16 01:12:38
可爱的师徒
儿时与空姐合影 15年后两人成师徒
时代邮刊(2019年24期)2020-01-02 11:04:54
绣鸳鸯
青年歌声(2019年12期)2019-12-17 06:36:52
宴席礼仪7禁忌
中国大运河宴席 下
美食(2017年4期)2017-05-04 04:05:56
浅谈文化主题宴席的打造
美食(2016年8期)2016-08-21 13:57:48
一个人大摆宴席
中国诗歌(2015年12期)2015-11-17 19:30:54
鸳鸯跳
小说月刊(2015年3期)2015-04-19 07:0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