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寒气逼人的冬日周末,窗外朔风呼啸,悬在高空的太阳像一面镜子,明晃晃地照在身上,虽有薄薄的一层暖意,但很快被风吹得四散而去,无影无踪。
我窝在家里,既不想做琐碎的家务,也无心处理书桌上堆积的工作,为了内心些许的秩序感,便在百无聊赖中,整理起书房里的杂物——从一沓书信开始。轻轻拂去上面的尘土,一封封发黄的信纸上,字体不一,有的工整娟秀,有的龙飞凤舞,而我的名字和曾经就读的大学,也赫然在列。
一封接一封地看,就着青涩稚嫩的文字,我又把当初与同学、朋友书信交往的场景和情感,仔细回想、重温了一下,也在一行行文字中刷新了自己当初懵懂又年少轻狂的印象。在别人的心目中,一个人的形象更客观具体,且有迹可循——好与坏,形成于黑字,飘飘洒洒地落在白纸上,定格生根,不畏风雨霜雪的侵染,也有“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感叹。
看完信,我心里怅然若失,但更多的是感动和温暖。苏东坡有诗曰:“事如春梦了无痕。”时光匆匆,世事苍茫,日复一日,能在生活的辗转和人世的变迁中保留下来的,都是岁月给我们的美好馈赠。再三玩味之后,我规规矩矩地把一封封信装好,捆扎实了,又郑重其事地放到一个纸箱里,遮住了口,以免再被尘封。
一沓旧信,蕴藏着丰富的情愫和鲜活的记忆。“旧”,一个常见易懂的字,一不小心,就会被忽视、遗忘在角落,落满岁月的风和生活的尘。一旦重温、念起它的美,便像在春日暖阳下,打开一本心仪已久的书,欣赏一束历久不衰的干花,轻品一杯沁人心脾的香茗,翻看一本装有一张张青春容颜的影集,让人目光柔软,思绪雀跃,情生意动,感慨良久。
旧与新,一个是过去,一个是现在,如同一对冤家,却一脉相连,不可分割。有的人喜新厌旧,因为新意味着新鲜新颖新潮,更有可塑性,更值得期待;而旧,则意味着落伍过时、暗淡破败,不时尚,不够让人眼前一亮、心生惊喜。我更喜欢辞旧迎新。对于旧,不讨厌不嫌弃,但也不抱残守缺——旧物有温度,尚能再用,便留下,以备不时之需;若不能物尽其用,便像第一次遇到它时的满心欢喜一般,与之好好告别。
在如今的生活中,物资丰沛,更新、添新易如反掌,也让故人、往事、旧物充当的角色少了,作用轻了。但从一封旧信出发,开始睹物思人,追忆往昔,那时望穿秋水的等待和期盼,欣喜和情思,多么难得,便认真对待,恋恋不舍。比如,小时候,母亲为我做的千层底布鞋;比如,故乡的一条色彩单一、曲曲折折的老巷;比如,中学时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心情日记……
把“旧”字拆开,就是一个日子。人生中,没有一天是多余的。过好每一天,于己,是一次心灵的修行,是一份与时俱进的美好心境,也就无忧无惧于旧的侵扰与失意,也不畏时不我待的焦虑。不可否认的是,正是踩着一个个有得有失的日子,一步步铿锵有力地走过来,走到今天,我们才遇见更成熟更从容更美好的自己。
旧是新的归宿。它是日复一日走过的一个个阶梯,值得你心平气和地面对它。就像一个人的青春,哪怕它在不经意间已悄然远走,但鲜活的记忆也依旧如草木庄稼,一年年一茬茬,因了岁月不老,而延续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韵律和希望。人生之路,一站有一站的风景。凡是过往,皆为序章,而现在的你,即使身处严冬,也可以深情回首,也可以心向春天,欣然出发。
(编辑""""高倩/图 槿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