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起床,窗外白茫茫一片,薄薄的雾气在晨曦中缭绕,远处还未熄灭的路灯,发出点点橘色的光亮,让清冷的冬日多了些许温度。
由于距离单位路程较远,担心有雾会迟到,我早早便骑车出门了。清早的街道空旷寂静,行人寥寥,冷风穿过雾气,悄悄钻进衣领、袖口,我不禁缩紧身体,加快了骑行的速度。
路程还未过半时,我愈发感到脚下有些吃力,下车一看,才发现自行车后轮扎胎了。天冷遇到扎胎的窘境,令我原本的好心情一下跌入了谷底。我推着车一路打听,终于在十字路口的转角处,找到了一家小小的修车铺。
这家修车铺看起来十分简陋,门头上的招牌早已被晒掉颜色,两侧墙上各挂着一个废旧的轮胎。与周边装修豪华的店铺相比,这里显得格格不入,甚至很容易被过往的行人忽略。
时间有些早,修车铺的门紧闭着。我忐忑地走到门口,看到门把手上悬挂着一张旧纸板,上面用歪七扭八的字写着:老李修车,全天营业,有事随时敲门。
我轻轻敲了几下门,低声喊道:“有人吗?现在可以修车吗?”过了一会儿,门缓缓打开了,开门的是一位年近七十、头发花白的老师傅。老人个子不高,瘦瘦的,左腿有些残疾,走起路来一瘸一拐。他随声附和着:“你来得真早,先把车推进来,暖和一下!”
修车铺里黑漆漆的,空间十分狭小,十几平方的屋子被各种维修工具堆得满满当当,最里面用一道布帘隔开,放着一张单人床。
“小伙子,你先稍等一下,我给我的‘伙计’备点食!”老师傅朝我笑了笑。只见他从布帘后捧出一把小米,均匀撒在门口,又端来一碗水放在旁边。
忙完这些,老师傅才开始修车。撬外胎、充足气、试水泡、补内胎、整钢圈……虽然年纪有些大,但老人的动作相当熟练麻利。
师傅修着车,我和他攀谈起来:“您在门口放米和水干什么?”老人指了指门口:“给它们准备的!”
我朝门口看去,几只麻雀正围着小米啄食。没一会儿的工夫,数十只麻雀陆续聚拢过来,它们轻盈跳跃,叽叽喳喳,宛如音符在晨光中闪烁。吃饱喝足后,麻雀便飞到旁边的电线杆、树梢上去了。
我被这温馨可爱的一幕所吸引,随即拿出手机拍了下来。我好奇地问:“您门口怎么有这么多麻雀来觅食?”老师傅打开了话匣子,说道:“之前在门口吃饭时,落下了一些米粒,后来看到被麻雀啄走了。此后,我便天天在修车铺门前撒一些小米,慢慢地,越来越多的麻雀过来找食,这一喂就是七八年。”老人说话时,脸上洋溢着满脸笑意,他说,“这些鸟儿不怕人,天天过来跟我就伴,把这儿当家了,就跟‘老伙计’一样,哪天不见心里还空落落的。”
我被老人微小的善意触动了。冬天气温越来越低,城市里的麻雀觅食更难了,这间小小的修车铺成了它们的家,老师傅每天在门前撒点小米,等候它们回家,在这儿麻雀们也能过个饱冬。
谈话间,车胎已经补好了。我离开时,薄雾逐渐散去,一抹阳光温柔地照在修车铺门前,老师傅坐在门口静静看着他的“伙计”们,人鸟共生、自然和谐的场景格外暖心。
(编辑 兔咪/图 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