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写作行思录

2025-02-21 00:00:00陆彩荣
新阅读 2025年1期
关键词:好书个性化文明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延伸。阅读与写作,是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类的重要生活方式与生存方式。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从此天机外泄,人类开始掌控乾坤。图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知识就是力量。文盲脱盲,就打开了认知人类世界、洞察宇宙乾坤的光明之窗。人类依靠阅读与写作,依靠学习与思考,从远古一路走来,创造了人类文明的多种形态,并正在大步走向更远的未来,创造着人类文明的新形态。人类的成长进步、文明的赓续延展,一刻也离不开阅读与写作。

这个世界为什么有阅读?因为有写作。这个世界为什么有写作?因为有阅读。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映生辉的亲密关系。阅读与写作,谁先谁后,谁能说得清?是鸡与蛋的复杂关系,分不清、扯不断、辩不明。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对个人是一体两面的关系,对于社会,则是作者与读者的关系。优秀的作者创作优秀的作品,为读者提供优质的精神食粮。优秀的读者阅读优秀的作品,提供自己的读书心得体会,帮助作者不断提高写作水平与写作能力。好作者写好书,好书培养好读者。阅读与写作,共同推进人类成长、文明进步、社会发展。

阅读是不断延展的过程,书到用时方恨少。越读越觉得不足,越读越觉得知识的无垠,阅读引导我们不断探索未知的世界。阅读无止境。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从无字句处读书,读出智慧,读出境界,读出民族崛起之崇高理想。《旧唐书·魏徵传》中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弗朗西斯·培根在《论求知》中也指出:“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思维精密,哲理使人思想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中外观点会通,人间思想相仿。

写作也是一个不断延展的过程。写作无止境,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永远在路上,永远在生长。写作是阅读的延伸,写作能提高阅读时的理解与思考深度。只有广泛阅读,深入思考,才能妙笔生花,下笔如有神。写作永远是遗憾的艺术。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读书的增多、智力的增强,写作永远如雨后春笋,不断生长,不断增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下一篇文章永远更精彩。

阅读首先是个人的,不同爱好、兴趣会产生不同的阅读取向。任何人不能将自己的阅读兴趣强加给别人。推进大众阅读是一种理智的行动,是一种理想的升华,需要在尊重个人阅读差异的基础上稳妥推进,不要被掺杂其他动机,还是应该鼓励人们自由选择阅读,扩大知识面,提高认知力。平均一个国家国民读书量,是一种说不太清楚的指标,只能是一种参考,不能作为什么重要标志。世界那么大,国家那么多,现实如此不同,人口基数与阅读数量,怎可简单类比?

老师可以给学生阅读建议,但代替不了学生的阅读。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需要自己去体验和感受。同样,全民阅读只能是一种风尚。提倡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上升为国家意志,其志可嘉。除了学生上课集体诵读以及特殊情形下的集体行为,日常还是要更多地提倡并鼓励个性化阅读。

写作更是一种个性化行为,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年龄烙印与环境背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作者也同样会有一千个孙悟空,一千篇文章同样也会有一千种风格。当然,公文写作是一种职业行为,具有特定的目的和语境,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标准,不是大众意义上的写作。

阅读与写作都与出版有关。出版的书供阅读,写作的成果供出版。出版是将阅读与写作连接在一起的媒体,它使得优秀的图书得到广泛的传播和阅读。从结绳记事到甲骨文、简帛书、铭文、摩崖石刻、纸质书、电子书等,人类的出版跨越漫长的历史长河,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形态与样式,推进了文明的进步与文化的成长,功莫大焉,善莫大焉。

阅读与写作都有二重性。阅读与写作都是令人愉悦的事情,当事者都能从中找到快感。阅读与写作又都是令人遗憾的事业,当事者又永远能从中发现不足。人有善恶,书有好坏。善读书才能吸取良好的养分,获得向上向善的力量。

出版是伟大的事业。出版是承担着人类文化与文明薪火相传的崇高的事业,是将读者与作者连接在一起的红娘。只要人类在,出版就会永生,而且常出常新,生生不息。不同的编辑有不同的编法。书如其人,如作者,也如编者。图书销售有涨落,好书永增值。

阅读与写作具有个性基础上的特殊性,也有共性基础上的普遍性。特殊性是形成个人文化特色与写作风格的基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阅读偏好与写作风格,这反映了个人文化背景、经历和情感的不同。没有特殊性,就没有独特的作家和作品。普遍性是构建社会性的基础,它是人类共同的语言行为,是人类表达思想、情感和观点的重要方式。没有普遍性就没有教育,就没有文化、知识、智慧的传承与积累。提倡个性化写作,风格为先;提倡个性化阅读,眼界为要。有什么样的阅读,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善读书,人生才会不断出彩。会思考,境界才会不断升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尽信书,不如无书。

阅读与写作是人类的行为,是伴随人类成长而成长的行为。阅读与写作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能够帮助我们拓宽视野,塑造个性与价值观,提升思考能力。阅读是心灵的对话,是思考之旅,二者相辅相成,赋予我们洞察世界、完善自我的能力。人工智能可以辅助人类阅读与写作,但还缺少个性化的情感与叙事,代替不了主观意识非常强烈的个性化的写作风格与语言风格。人在,阵地在。人在,阅读与写作永生。

阅读与写作都是动静结合的过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到用时方恨少,是非经过莫知难。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亦文章。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读他人文字,写自己文章。文化与文明就是在不断地阅读与写作、守正与创新中永续传承、弘扬与壮大、发展的。

阅读与写作是相互促进、共同提升的过程。只有不断阅读,才能不断积累知识、阅历和思想。只有不断写作,才能提高表达与思维的深度、广度与宽度。阅读,越读越薄是本事,是能力,是境界,从无字句处读书,是真本事;写作,越写越长是本事,是能力,是水平,作家大都以能写大部头作品、写出优秀的大部头作品为骄傲。当然,大家写小书、写短文,那是另一种境界。

阅读与写作都具有地域性、民族性、国别性与宗教性,反映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但阅读与写作也都有超越这一切特性的世界性与历史性、哲学性,呈现人类智慧的普遍价值。那种具有世界性与历史性、哲学性的阅读与写作,那种超越文化差异与文明隔阂的作品,越能提升人类的思想境界与情感胸怀。

出版人要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具备远见卓识。出版人承担着人类文明传承与发展的使命与职责,要深入思考人类文明的延续与文化的传承,努力策划、挖掘、出版站在人类文明形态新高度的优秀作品。不断创新出版内容、方式与样式,为阅读与写作提供活水源头,为文化繁荣贡献出版智慧与力量。

中国出版界要加强与国际出版界的沟通联系,加强协同协作。通过日常性的安排与计划,增进感情、畅通渠道、建立机制。走出去请进来,长流水不断线,常上网不掉链,长相思莫相忘,常联系不失联。找得着人办得了事出得了书,不断扩大朋友圈,服务全人类,推进构建出版命运共同体,共同应对全球出版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出版界要加强与中国翻译界乃至世界翻译界的互联互通。出版界多推荐好作品,翻译界多对外翻译好书。让中国故事、中国知识、中国思想凝结成的优秀图书、中国好书,更多更好更快地进入世界知识体系,提高中国文化的国际比重与影响力、亲和力、感召力。

所有的合作都是双向的奔赴。只有互利合作,才能合作共赢。只有合作共赢,才能长久永续。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阅读与写作的依附体的出版,亟需放眼人类的未来,加强更有效力的合作,增进文明交流与互鉴,促进文明的新彺与进步。

加强多边与双边图书互译出版,让世界知识的海洋活起来。让人类优秀的图书、先进的知识、进步的思想、和合的理念等在人类更多地流动起来。如此种种,阅读与写作才是美好的,文明交流才能更充分,世界才会更美好。

作者系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外文局原副局长,《光明日报》原编委

猜你喜欢
好书个性化文明
好书分享会
推荐一本好书
请文明演绎
银潮(2021年8期)2021-09-10 09:05:58
漫说文明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12
好书共享
陆家嘴(2019年10期)2019-09-10 00:52:01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新闻传播(2018年12期)2018-09-19 06:27:10
好书推荐
教育(2017年28期)2017-07-30 08:32:47
对不文明说“不”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