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人工育幼滇金丝猴死亡原因分析

2025-02-20 00:00:00刘文荣卿钦宋伟斌彭超刘美艳
中国动物保健 2025年1期
关键词:死亡

摘要:昆明动物园1只全人工育幼滇金丝猴于2023年3月23日21:10发病,育幼员观察到该滇金丝猴精神状态突然变差,腹部鼓胀,并伴有呕吐、腹泻症状,随后观察到口腔和鼻腔有食糜流出,育幼员及时将此情况进行汇报。接到报告后兽医立即赶往现场开展相关紧急抢救和治疗处置工作,经抢救无效于2023年3月23日22:00死亡。死亡后兽医立即对尸体进行解剖,并采集相关样本送检。现将该滇金丝猴相关人工育幼、发病及治疗情况、解剖情况、死亡原因等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人工育幼;滇金丝猴;死亡;原因分析

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bieti)又名云南金丝猴,属哺乳纲、灵长目、猴科、疣猴亚科、金丝猴属,为中国特有的珍贵物种,数量稀少,被称为第二国宝;本种属为濒危物种,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物种,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和观赏价值[1]。目前在国内城市动物园中所圈养展出的滇金丝猴,仅有北京动物园和昆明动物园2家圈养单位对公众进行饲养展出,这对滇金丝猴的科学研究、保护教育和科普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园对公众圈养展出滇金丝猴共5只,2只雄性和3只雌性,滇金丝猴物种的展出对我园开展物种保护、促进保护教育功能发挥及提升公众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非人灵长类动物中,大约有15%的临床疾病由肠炎引起,常见致病菌包括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E.coli)、梭状芽孢杆菌、沙门菌等,当肠道中致病菌大量繁殖时会导致宿主患病 [2]。金丝猴肠炎主要由细菌、病毒、寄生虫感染引起[3],应激、食物变化、营养等因素都有可能引起胃肠道疾病。

1 动物基本情况

滇金丝猴,雌性,2023年3月14日出生,出生后由于母兽弃仔,将幼仔连胎盘脐带一起弃于内室地面上,饲养人员发现后立即上报并将其取出送至人工育幼室进行人工育幼。该滇金丝猴当时全身潮湿,四肢冰凉,体温低,体温测量不起来,在35 ℃以下,有轻微呼吸及心跳,整体状况较差,工作人员立即使用干毛巾擦干并用吹风机吹干后采取保温、抢救等相应处置措施。后经兽医检查无外伤,并用线将脐带扎好,剪断脐带并用碘酊消毒处理,称量体重后进行相关临床检查,最后肌注头孢哌酮进行预防性用药,口服36 ℃10%葡萄糖水5 mL。该滇金丝猴采取人工育幼方式进行饲养管理,在后期日常人工育幼过程中严格执行相关滇金丝猴饲养繁育技术规范及人工育幼滇金丝猴的饲养管理操作规程,定期对育幼室和饲喂器具进行消毒处理。

1.1 人工育幼及治疗情况

经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制定人工育幼饲养方案,喂奶时间为每日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00、22:00、共计9次,每日喂奶量根据当日体重的10%~15%进行调配奶液饲喂,奶液温度控制在36~37 ℃。2023年3月14日~19日人工育幼饲养情况,采用水和奶粉1:7的比例配制,每隔2 h喂奶一次,喂奶量为5~7 mL,后期喂奶量按体重逐步增加,加强饲养管理,严格按人工育幼饲养管理操作规程操作,发现异常及时上报或处置。

2023年3月14日14:20观察到该猴排小便和胎粪各一次,精神状态较前一日有好转,基本学会用奶瓶喝奶、食欲好。16:57排稀便一次,18:00奶中加金双歧进行胃肠道菌群的调理,奶中加天赐力1 mL增加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称量体重为522 g。

2023年3月15日6:00喝奶6 mL,奶中加金双歧,喝奶后排水样大便一次,大便较稀带有少量黏液。随后采集大便样本进行寄生虫筛查,经实验室筛查未检查出寄生虫。10:29又排稀便一次,粪便中有未消化完全的奶瓣,喝奶后肌注庆大霉素针进行治疗处理,幼崽精神状态一般。12:00喝奶5 mL,奶中加1 mL天赐力,14:00喝奶7 mL,奶中加合生元调理,一次性全部喝完,精神状态佳。18:00喝奶6 mL,喝完奶后人工刺激排大便一次,大便有所好转稍形,精神状态好。

2023年3月16日~17日,每隔2小时喂奶一次,每次6 mL,奶中加金双歧、合生元、蒙脱石散进行调理,偶有少量稀便,腹泻症状交替发生。继续口服药调理和肌注头孢哌酮治疗处理,治疗后腹泻症状有所好转,动物精神状态好。

2023年3月18日12:00喝奶7 mL,奶中加2 mL天赐力和金双歧进行调理,排大便一次,成型,精神状态、喝奶情况正常。

2023年3月19日~23日,根据动物近期情况饲喂奶量随体重的增加由每次8 mL逐步增加到12 mL,饮食情况好,双眼有神,四肢力量强抓握东西紧,精神状态佳,大便基本成形,其他无异常情况。每次哺乳量约1 min内吮吸完成,奶中加金双歧和天赐力进行调理 。

1.2 发病情况

2023年3月23日21:10,育幼员发现滇金丝猴精神状态突然变差,腹部鼓胀明显,并伴有呕吐、腹泻症状,随后观察到口腔和鼻腔里有食糜流出,育幼员及时将此情况进行汇报。接到报告后兽医立即赶往现场开展相关紧急抢救和治疗处置工作,该滇金丝猴已无明显生命体征,腹部鼓胀,肛门周围被毛潮湿有粪便污染,经抢救无效于2023年3月23日22:00死亡。死亡后兽医立即对尸体进行了解剖,并采集相关样品送检。该金丝猴消化系统状况一直不太理想,大便只有一次成形,经常反复出现腹泻症状。在日常人工育幼过程中奶液加金双歧、合生元、天赐力、蒙脱石散等进行调理,根据动物情况进行肌注抗生素治疗处理,总是出现反复的腹泻症状,未见明显效果。

2 死亡解剖情况

2023年3月23日22:05,兽医人员在兽医院对该金丝猴进行尸体解剖。

2.1 解剖情况

营养状况一般,靠近肛门周围被毛潮湿有粪便污染,口鼻处有食糜,腹部鼓胀明显,其余部位未见外伤。

体长13 cm、尾长18 cm、前肢长 16 cm、前臂长6 cm、前掌长6 cm、后肢长18 cm、小腿长7 cm、脚掌长7 cm。

沿腹中线切开后,皮下有少量积液见图1;肠腔内充满大量暗红色液体见图2;各内脏器官位置正常,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直肠等肠腔内黏膜出血严重见图3、图4。

心脏外观正常,瓣膜清晰,未见异常;双肺无异常;肝脏、胆囊未见异常;脾脏未见异常;肾脏等其他器官未见异常。

2.2 尸体处理

尸体冰冻处理,采集部分肠段送云南农业大学微生物实验室进行检测,其他内脏器官进行无害化深埋处理。

3 诊断

综合临床症状、解剖结果、样品的检测结果及试验结果,确定该滇金丝猴主要是由肠致病菌大肠埃希菌引起的出血性胃肠炎而死亡。

4 死亡原因分析

第一,滇金丝猴人工育幼工作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在动物园圈养滇金丝猴全人工育幼成活记录的资料极少,特别是未喝到初乳的个体,有资料记录川金丝猴喝过母乳并从16日龄开始人工育幼成功的案例。因该滇金丝猴是母猴将幼仔连胎盘脐带一起弃于动物内室地面上,弃崽后幼仔未吃上初乳,导致幼仔机体内无抗体,免疫系统、机体抵抗力较差,特别是胃肠道正常菌群未建立,对后期人工奶粉的适应较差,容易造成消化不良、腹泻等消化系统问题。

第二,因缺乏滇金丝猴母乳乳汁成分的参考资料,人工配方乳乳汁成分和滇金丝猴母乳乳汁成分可能存在差异,我们所使用的人工配方乳可能不适应该猴,最终造成饲养过程中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第三,因缺乏滇金丝猴从1日龄开始从未喝过母乳的人工育幼成功案例参考资料,在人工乳配方问题上,采用水和奶粉1:7的比例配制,特别是在该动物多次反复出现腹泻等症状,可能缺乏科学性,因二者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存在差异。人工奶的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胃肠不适,诱发消化不良,出现粪便稀软,消化功能不断减退,当体质较差时可能引起大肠埃希菌的感染,最终由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感染严重而死亡。

第四,滇金丝猴幼仔在野外自然条件下随母体而活动,约15日龄就能自行下地走路、攀爬等。而人工育幼下的幼仔受育幼箱空间狭小的限制,活动量非常小,使得消化机能减弱,人工育幼下的免疫力相对较低,再加上外感着凉产生不适,更加剧了胃肠的负担,导致恶性循环反复出现胃肠炎症状,直至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数量的增加导致出血性胃肠炎而死亡。

5 讨论

进一步建立、健全人工育幼滇金丝猴的饲养管理操作规程,做到专人负责人工育幼工作。加强日常监测和观察记录制度,提高人工育幼和医疗技术水平,为此类疾病提高治愈率,增加滇金丝猴的人工育幼成活率。

开展滇金丝猴的行为训练工作,一方面有利于采集滇金丝猴的乳汁进行成分分析,为后期提供参考依据;另一方面有利于后期开展人工育幼的滇金丝猴回群工作,进一步提高其动物福利和物种保护工作。

在本例疾病诊断方面还有不足之处,没有考虑到疾病的严重性,仅从一些简单的症状考虑,没有深层次追究原因。另外由于诊疗手段、方法的局限性,也没有尽早对一些普通的问题进行彻底处理,也是本病例的一个不足。今后将继续学习,提高相应的诊断治疗手段,全方位的检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通过该患病动物样品的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此类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对庆大霉素、丁胺卡那、加替沙星和环丙沙星敏感,治疗效果最佳,但是此类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对头孢西丁耐药,治疗效果差。

改善人工育幼室硬件设施设备,为每一种动物创造一个良好的人工育幼环境,做到不要多只不同物种动物在同一空间内人工育幼,避免产生细菌或病毒的交叉感染。

育幼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人工育幼滇金丝猴的饲养管理操作规程。

人工育幼室门口需设置消毒池,谢绝外来人员进出人工育幼室,育幼人员进出必须消毒,育幼室必须每天清扫,保持环境卫生干净,育幼室和动物笼舍可以用火焰喷灯或化学药品交替进行消毒处理。配奶前后,工作人员要洗手消毒,育幼箱保持干净整洁,动物所用的毛巾、玩具、奶瓶用具等设施设备相关物品每天清洗更换消毒,育幼箱温湿度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人工育幼喂奶时应注意,当幼崽首次使用奶瓶饲喂时,幼崽可能不适应奶嘴和奶液,可以先往嘴角一边挤几滴奶液进入口腔让其适应奶液。待其适应奶液和奶嘴后,再按照人工育幼滇金丝猴的饲养管理操作规程进行正常饲喂。喂奶结束后,必须将奶瓶和奶嘴清洗干净,放入消毒器具内进行消毒烘干备用。■

参考文献:

[1] 陈雅静,于婧,杨劲宇等.1例致滇金丝猴肠炎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兽医学报,2024,44(10):2130-2135.

[2] 余小丽.雌雄滇金丝猴不同季节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的研究[D].南充:西华师范大学,2020.

[3] 朱向博,张丽,卫泽珍等.金丝猴的常见病[J].饲料博览,2017(3):38-41.

收稿日期:2024-12-17

作者简介:刘文荣(1983—),男,本科,兽医师。研究方向:野生动物疾病防治和饲养管理等。

*通讯作者:刘美艳(1979—),女,本科,高级兽医师。研究方向: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和兽医。

猜你喜欢
死亡
黑暗的艺术
戏剧之家(2016年22期)2016-11-30 18:46:44
永恒,美与悲剧之源
人间(2016年24期)2016-11-23 14:41:26
从《真夏之死》看三岛由纪夫对死亡的憧憬
《斐多篇》中苏格拉底的生死观
商情(2016年39期)2016-11-21 10:07:16
红十字骑士的死亡与再生
里尔克《致奥尔弗斯的十四行诗》中第九首的死亡思想分析
论奥尼尔剧作《榆树下的欲望》的死亡主题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7:28:58
青春电影中的“死亡”母题解读
电影评介(2016年9期)2016-07-11 08:25:59
美剧“死亡”,真相不止一个
环球时报(2016-05-23)2016-05-23 08:29:39
我经历了一次“死亡”
南方周末(2015-07-09)2015-07-09 18:3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