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维生素ADE均为脂溶性维生素,是参与动物机体代谢的重要营养物质。笔者通过在奶牛养殖和生产几个阶段中补充维生素ADE,对比出奶牛在繁殖、产奶等重要生产环节所产生的影响,为畜牧兽医和奶牛饲养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奶牛;补充维生素ADE;对比实验
近年来,我国奶牛养殖业逐渐形成集约化、规模化养殖模式,在国家奶业振兴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下,奶牛养殖业得以持续发展。形成多种形式的民营中小型规模奶牛场、养牛合作社等,使奶牛养殖业进一步提升。但在精细化饲养管理上,特别是在奶牛营养饲喂的关键技术上,存在短板。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很多中小规模的养牛场,饲喂单一,在临床中经常诊断因维生素缺乏或不足诱发的一些相关疾病和代谢病,如胎衣不下、产后瘫痪、乏情难孕和生产能力低等,对奶牛生产造成影响,降低奶牛养殖收益。为转变养殖户传统饲养模式,证实补充维生素可提高奶牛生产,2023年在一牛场中进行对比实验。以下是对比实验的主要成果: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牛场
2023年10月在内蒙古额尔古纳市苏沁地区,选择伊蒙奶牛饲养合作社作为实验牛场。
1.2 实验牛只选择
选择同一牛场,同一牛舍内在同等条件下饲养的20头奶牛作为实验对比对象。品种为荷斯坦奶牛和三河牛各10头;牛龄个体在3周岁以上7周岁以下;2~4胎次的经产奶牛,按其牛龄、体重、妊娠和生产周期基本一致为原则进行分组。20头牛分为两组,每组5头荷斯坦牛和5头三河牛混合搭配;即A组(实验组)和B组(对比组),以下简称A组、B组。统计数据则以实际生产排序记录。
1.3 补充药品的选择及用法用量
为使实验结果切实,选用复合维生素ADE注射液,进行注射补充。其成分含量为10 mL:维生素A 100万单位、维生素D3 10万单位、维生素E 3 000单位。肌肉注射10 mL/次[1]。
2 实验对比情况
2.1 第一次补充阶段
围产前期10~15 d,对A组奶牛第一次肌肉注射复合维生素ADE针剂10 mL;后观察记录奶牛产犊后胎衣娩出情况。B组奶牛正常饲养。
A组奶牛产犊后胎衣全部自然娩出,平均时间3.05 h;胎衣自然脱落比例为100%。
B组奶牛产犊后2头牛发生胎衣滞留,平均时间4.9 h;胎衣自然脱落比例为80%。
奶牛自然分娩12 h后胎衣不能够娩出视为胎衣不下。统计两组奶牛生产后超过12 h胎衣不下的,以12 h计算[2]。
2.2 第二次补充阶段
奶牛产后30 d,进入泌乳高峰期阶段,对A组奶牛第二次肌肉注射复合维生素ADE针剂10 mL;观察记录奶牛产奶期情况并采集60 d产奶数据。B组奶牛正常饲养。
A组奶牛60 d累计生产牛奶24 408 kg;B组奶牛60 d累计生产牛奶23 769 kg;A组比B组多生产牛奶639 kg。
2.3 第三次补充阶段
奶牛产后80~90 d,奶牛产后第一个发情期,对A组奶牛第三次肌肉注射复合维生素ADE针剂10 mL;观察记录对比奶牛发情期受胎率情况。B组奶牛正常饲养。
分别跟踪记录奶牛发情期人工输精后受孕情况,+为受孕,-为未受孕;A组发情期受孕率70%,B组发情期受孕率50%[3]。
2.4 其他实验数据对比
第一,A组和B组随机抽选5头奶牛进行血酮检测。
血酮检测
采集产后15天奶牛的血清样本进行血酮检测。
指标参数:奶牛血酮的正常值参考范围为0.5~1.4 mmol/L。(检测血液中的β-羟丁酸(BHB)
结果:A组奶牛血酮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
B组样本中1头奶牛血酮指标超过正常范围,表明此奶牛处于亚临床酮病状态。
奶牛酮病的发生通常是体内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代谢紊乱所导致的疾病。在临床中脂溶性维生素缺乏促进此病发生,如新陈代谢紊乱、奶牛机体抗氧化能力降低等影响机体对酮体的代谢和耐受能力。奶牛亚临床酮病一般没有明显症状,但会消瘦、体质下降、影响生产能力。
第二,血清离子钙检测对比分析如下:
血钙含量检测
采集生产40天奶牛的血清样本进行离子钙浓度检测。
指标参数:奶牛血清离子钙浓度在1.06~1.33 mmol/L之间。
结果:A组血清样本中1头奶牛血钙离子浓度略高于指标参数的上限。(轻微高血钙症)
B组样本中2头奶牛血钙离子浓度略低于指标参数的最低值。(轻度低血钙症)
第三,对奶牛外部状态进行检查比对。
A组:10头奶牛精神健康状态较好,可视黏膜粉红色,被毛光亮,蹄角角质层光滑,膘情良好,生产稳定。
B组:10头奶牛精神健康状态良好,个别奶牛眼哆增多,被毛光洁度不整齐,蹄角角质完整,膘情不一。
2.5 实验对比结果
在实验奶牛围产期、泌乳高峰期和第一发情期重要生产阶段,分别补充注射复合维生素ADE,历经6个月跟踪记录、数据分析和对比。得出以上结果,能够明显看出A组奶牛在生产各个环节表现优于B组奶牛。实验表明对该牛场奶牛补充复合维生素ADE,可提高奶牛综合生产性能。
3 维生素ADE的作用分析与总结
3.1 维生素ADE的作用分析
维生素ADE这一类脂溶性维生素,草食畜比较容易缺乏,特别是高纬度寒冷地区高产奶牛因青绿饲料摄取少且生产消耗多,在养殖过程中应该注意补充。其主要功能和表现分析如下:
维生素A在血液内借助维生素A结合蛋白在体内转运。维生素A具有促进生长、维持上皮组织如皮肤、黏膜,眼部结膜、角膜等正常机能的作用。维生素A还参与体内很多氧化过程,特别是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临床上缺乏表现为被毛生长不良,特别是在春秋交替季节换毛时,被毛脱落不全或新生毛发不齐,被毛粗糙无光泽。皮肤油脂分泌异常,皮肤容易感染真菌病和寄生虫病等。奶牛角、蹄,角质化不全,奶牛犄角容易出现断裂脱落,跛行、牤蹄等肢蹄病。免疫力降低,影响奶牛的体质和增重。
维生素D3在血液中通过与α球蛋白结合,转运至机体各部位,并经肝脏和肾脏代谢为1,25-二羟维生素D3后发挥正常生物学效应。维生素D对钙、磷代谢奶牛泌乳和幼畜骨骼生长有重要影响,主要作用是促进钙、磷在小肠内的正常吸收。维生素D的代谢活性物质能调节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维持血钙水平,并促进骨骼发育、骨质密度和神经反射。在高纬度地区,由于冬季气候寒冷漫长,奶牛进入严冬开始全封闭式饲养,缺少充足的阳光照射,影响奶牛机体内脱氢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3,因此,维生素D3容易缺乏,导致钙的吸收转化不够。在临床中多表现产前或产后瘫痪,泌乳高峰期奶牛容易发生低血钙症,急性低血钙症,奶牛卧倒不起,体温降低,反射迟钝,后期昏迷,若不及时救治甚至会死亡。慢性低血钙症,发生较多,表现程度不同,但也最容易忽略,奶牛主要表现盗汗,特别是清晨或挤奶后被毛有细小水珠凝结,出汗明显,喜卧,站立不稳,运动时容易滑倒,易出现骨折或肌肉拉伤,造成趴卧不起综合征。钙质不足同时影响泌乳量,可降低20%~40%。
维生素E可阻止体内不饱和脂肪酸及其他易氧化物质的氧化,保护细胞膜的完整性,保持正常生理机能。维生素E也称作生育酚,有促进性腺发育、促进妊娠和预防流产等作用。此外,维生素E还有提高免疫能力,增强对抗应激功能的作用。其缺乏在临床中的主要表现为生殖系统营养不良,奶牛产后胎衣不下,发情表现力不强或乏情,卵泡发育迟缓和排卵减少。影响受精卵子宫内着床,降低受胎率[4]。
结语
在奶牛养殖过程中容易忽略补充维生素带来的保健作用,事实上动物的营养保健与使用疫苗免疫一样,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并提高生产效益。特别是中小规模牛场因条件有限,达不到分类饲养条件,忽略饲养管理的细致环节,在无形中降低了经济收入,增加了养殖成本。改变这种状况有几点建议:一是提高饲养管理水平,不仅要做到奶牛全群日粮饲喂的营养均衡,也应当对个体进行研判和补充,特别是高产个体。二是加强奶牛福利保障,在生产的关键环节入手及时补充奶牛机体在生产、发育等时段,容易消耗的营养物质,包括维生素、矿物质等,保障机体的健康运行。三是要结合本地区奶牛饲养的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地理、气候和饲料等条件因素,制定奶牛的保健方案,全价营养是保证奶牛健康生产的基础,基础稳定才能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思翰,马桢,叶治兵,等.探究维生素ADE对母牛繁殖性能影响的研究[J].动物营养学报,2024,50(06).
[2] 吐逊·吾守尔,王峰,阿布都喀迪尔·依米尔.肌注复合维生素ADE液对西门塔尔母牛性控冻精受胎率的影响[J].黑龙江动物繁殖,2023,(5).
[3] 马生妍,扈登强,周曼莉,等.肌肉注射维生素ADE对育成牛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9,07(07).
[4] 周丽雪,脂溶性维生素对杜寒杂交肉羊育肥阶段生长性能和消化代谢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9,31(03).
收稿时间:2024-12-30
作者简介:张园(1984—),男,本科,执业兽医师、兽医师(中级)。研究方向:畜牧,动物疾病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