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肉羊良种繁育会受到遗传、环境、营养等因素的影响。目前肉羊良种繁育的关键技术包括良种选育、杂交育种、信息化育种等,根据良种繁育关键技术发展,如BLUP技术、人工授精技术、胚胎移植技术等,提出良种繁育技术的具体应用,将良种繁育应用于繁育体系建立、疫病防控与新品系培育。
关键词:肉羊繁育;良种繁育;繁育技术
肉羊在我国的食品结构中占据重要的经济地位,拥有稳定的市场需求,能够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肉类食品,同时繁育周期较短,投资回报率高。我国主要的肉羊品种有小尾寒羊、东北细毛羊、蒙古羊、夏洛莱羊等。肉羊的产业链发展完善,上游负责肉羊养殖、饲料与养殖用具生产,中游负责屠宰加工,下游是销售终端。目前肉羊的良种繁育工作持续推进,在良种繁育领域取得了一定成效。
1 肉羊良种繁育关键因素影响
基因型是影响肉羊良种繁育的关键遗传因素,不同的基因型使肉羊拥有不同的繁殖周期、肉质与繁殖能力等遗传特性。筛选出具有更短繁殖周期、肉质更好、繁殖能力更强的肉羊基因型是良种繁育的重要工作。遗传多样性对良种的筛选工作有着深度影响。遗传多样性丰富则意味着有更多的遗传变异可能性,大量的遗传变异为育种筛选提供了不同的品种,可以通过进一步的繁育工作筛选出更加适应特定环境与市场需求的品种。以排卵率与产仔数更高的品种为例,相关研究显示,这两项数值会受到多个基因的关联影响,相关繁殖性状的遗传力、表型变异系数以及相对选择反应的估计值占繁殖性状的平均值情况如表1所示。
2 肉羊良种繁育关键技术
2.1 良种选育技术
良种选育是肉羊良种繁育的基础,在优良肉羊个体的基础上进行种群的培育。目前肉羊良种选育的方法以表型选择、家系选择与DNA标记辅助选择为主,表型选择是通过外貌等表型特征进行良种选育,家系选择是基于某一家系的整体表现进行,与表型选择相比更强调遗传特性的集成,DNA辅助标记选择则是利用分子遗传来进行遗传评估与良种选择,主要是基于基因组中特定的DNA序列进行,这些序列会与肉羊良种选育中更受到关注的繁殖周期、肉质等遗传变异因素相关联。
基因组的预测是目前肉羊良种选育的关键技术,能利用基因组中的可用分子信息,例如高密度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计算动物的基因组来估计育种值。SNP能够通过连锁不平衡标记进行定量性状位点的标记,从而在不识别所有变异的情况下捕捉到遗传变异,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BLUP)是目前基因组选择的一种高效技术,通过与统计技术结合,BLUP技术能够实现更为经济的动物基因分型,特别是在肉羊的基因组选择中,对肉质产量、成分、性状等能够进行有效选择,也可以利用BLUP技术来进行基因组与谱系信息的整合[1]。还可以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GWAS)技术对SNP进行加权计算,提高育种预测的准确性[2]。与BLUP相比,GWAS可以有效降低计算个体亲缘关系时孟德尔抽样误差的影响。GWAS有多种模型,不同模型之间存在假设差异,可定量分析不同模型的优劣,如基于BLUP、GBLUP等不同技术的模型,模型对比如表2所示。通过基因组预测技术能够有效分析选种中个体的遗传贡献,对遗传价值进行更准确的估计,识别出最具有育种价值的个体,提高良种的选育效率。
2.2 配种繁殖技术
良种选育工作的下一步骤是对良种的配种繁殖,这类技术主要有同期发情调控技术、人工授精技术、胚胎移植技术、精原干细胞移植技术、繁殖管理技术等。
同期发情调控技术提高良种繁殖率的关键。目前母羊发情调控技术领域内同期发情率可达98%,结合人工授精技术能够使非繁殖季节受胎率达到75%。同期发情调控技术的主要方法是使用激素,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激素种类和给药方式。激素可以选择前列腺素、孕酮等,给药时考虑使用阴道栓或肌肉注射等方法并对母羊进行分组管理和统一观察[2]。人工授精技术是通过人工采集精液并进行人工授精提高母羊受孕率,保证繁殖成功的一种技术。前期需要采集和处理公羊的精液,一般使用假阴道法和电刺激法进行诱导排精,采集后的精液需要经过进一步的检查,评估精子质量是否达到繁殖标准。授精要基于对母羊发情期的判断,当母羊处于发情期中段时,可进行人工授精。人工授精技术应用较多、效果较好的是腹腔内窥镜输精技术,能够有效克服母羊子宫颈解剖结构障碍,提高母羊的受精率与受胎率。
胚胎移植技术需要先对母羊进行诱导排卵,为母羊注射促性腺激素,当母羊超数排卵产生多个胚胎时,可以进行胚胎的选择和移植,但超数排卵会对母羊的健康造成损害,在良种数量不多的情况下,要慎重考虑是否要对母羊进行激素注射。采集胚胎时要选择发育较好的优质胚胎,接受移植的供体母羊和受体母羊要做好同期化处理,保证胚胎移植期间受体母羊的子宫环境与供体母羊相似,与胚胎的发育情况相匹配,以提高胚胎移植成功率。目前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多个研究所创新团队已经基于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胚胎移植技术、体细胞克隆技术、精原干细胞移植技术等多种技术的合并技术,开始繁育由湖羊、陶塞特羊和湖羊、南丘羊杂交而来的陶南湖杂交组合羊,杂交路线如图1所示。
2.3 信息化育种技术
农业领域信息化育种技术已经应用广泛,如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种质资源的保存及利用,包括种质入库管理、性状查询、育种管理、育种数据快速采集等。从这一思路出发,可以将肉羊良种繁育种的数据收集管理工作、统计分析工作迁移到信息化平台中进行,提高肉羊良种繁育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如建立肉羊育种数据库,对种羊的繁殖记录、遗传评估结果、健康状况等进行全方位收集,进而进行有效的育种分析。也可以依赖信息技术建立肉羊繁殖技术推广平台,提供线上技术相关服务,使养殖户能够更快速地获取前沿繁殖技术,确保繁育工作后续的顺利实施和产业的高质量
发展。
3 肉羊良种繁育技术应用
肉羊良种繁育技术的发展旨在提高肉羊的品质,培育出更具有经济价值、市场价值的肉羊优良品种,根据市场发展需求确定新品种的选育目标,进行分子育种或杂交育种。良种繁育技术同样也可以应用于良种繁育体系的建设,先要基于核心育种群建设、繁育结构优化与技术支持体系优化建立起一套肉羊良种繁育体系,再向其他经济动物领域转移,推进整体良种繁育领域的规范化与系统化提升。良种繁育技术的发展还可以用于疫病防控,例如进行重要疫病病原体研究、制定良种免疫计划、做好生物安全措施等。
结语
肉羊养殖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产业,肉羊市场需求稳定,在我国肉类食品结构中占据非常大的比重。目前肉羊的良种繁育技术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步,应当加强对前沿技术的使用,如BLUP、GWAS、胚胎移植技术等,或采取多种技术的组合技术进行肉羊的良种繁育。此外,还要重视信息化技术在良种繁育领域的作用,不断提高良种繁育的信息化水平,将良种繁育技术用于新品系的培育、疫病防控与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 赛娜.肉羊良种繁育关键技术的应用及推广措施[J].中国动物保健,2024,26(11):143-144.
[2] 樊永波,石胜芬.肉羊良种繁育关键技术的应用和推广[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4(9):76-78.
收稿时间:2024-12-24
作者简介:刘一锟(2004—),女,本科。研究方向: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