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畜牧业是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发展保障居民食品安全以及农民经济收入。抓好动物防疫工作是高质量发展畜牧业的根本保障,事关经济发展,人民身体健康,社会稳定。在实际动物防疫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提高动物防疫工作专业性、系统性。本文主要从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人才不足、动物防疫管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提出建设兽医人才队伍、强化统筹管理、加强动物防疫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等对策,为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
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是维护国家生物安全以及环境卫生安全的重要工作内容,是阻断疫病传播的重要措施,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与保障。为此,提高对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视程度,强化基础免疫等工作,压实各个部门责任,全面提高动物防疫工作质效,为动物防疫安全、人畜安全、畜牧相关产品供应稳定提供保障。
1 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不足
1.1 人才不足
畜牧兽医是动物防疫工作的主力军,处于动物防疫工作最前沿,是能够及时发现动物疫病隐患,并能够及时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避免疫情扩散蔓延。但现实情况是,截至2024年,据官方统计,我国官方兽医的数量约为13.6万人,执业兽医的数量约为16.5万人,乡村兽医的数量约为17.7万人,但我国畜牧业发展,尽管兽医人数在增加,但仍存在人才短缺问题。
1.2 动物防疫管理体系不完善
动物防疫管理体系存在不完善情况,基层建设薄弱,仪器设备老化;专业队伍技能水平不高,动物防疫人员偏少且老龄化现象比较普遍;基层管理机制不健全,存在对职责没有明确的认识,责任追究制度难以落实,考核机制也不完善,影响了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健康稳定发展。在动物防疫节点出现时,尤其是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发生时,不能及时有效地做出反应,防疫工作执行效果不佳,影响了畜牧业安全生产。
2 提高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质量的对策
2.1 兽医人才队伍建设
为提高动物防疫工作质量,我市增加了畜牧兽医人才储备,强化了兽医队伍建设与管理,提高现有兽医综合素质与能力。在具体实践中,规范兽医管理制度,强化兽医业务培训,让他们的知识结构持续更新优化,提升兽医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保证官方兽医培训完成率到100%,考试合格率达到90%以上[1]。鼓励兽医提高自身学历,提升自身业务水平,成长为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满足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提高动物防疫工作质量。
为持续夯实动物防疫工作力量,我市积极推动高水平、高技能兽医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兽医群体开展职业技能竞赛、防疫操作大比武等活动,考查兽医的实验室疫病诊断检验等理论知识、实验室比对考核等,展现兽医过硬的基本素质和深厚的专业知识储备,逐步组建高素质兽医人才队伍,为市委、市政府“两个确保”(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确保不发生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实现贡献力量。
图 1 畜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示意图
2.2 强化统筹管理
邵东市在动物防疫工作部署管理过程中,明确各级相关部门责任,明确动物防疫工作目标,指明做好基础免疫、消毒净化、监测预警、检疫监督、调运监管与应急处置的主要工作方向,强调动物防疫工作的下沉,利用分片包干的方式督促各项动物防疫措施的质效进度与效果,明确各层各级部门、干部、专职动物防疫员、特聘动物防疫专员、村级动物防疫员等人员的责任与义务,确保动物防疫工作目标的实现[2]。
各乡镇人民政府强化组织领导,把握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关键期,如:春季为动物疫病高发季节,在这一时期,各个乡镇专职动物防疫员、特聘动物防疫专员要不定期入场入户,开展全面排查,做到排查不留死角,提高动物防疫工作效率,确保防疫工作任务保质保量完成。组织专职动物防疫员、村级动物防疫员对重大动物疫病开展包村包场排查,3年来共排查生猪118万头次。
各乡镇人民政府重视动物防疫工作以及常见动物疫病的防控宣传,如:通过发放防控明白纸、防控挂图、宣传车等方式对非洲猪瘟、布鲁氏菌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动物疫病防控宣传,提高养殖场(户)的动物防疫意识,实现主动防疫。连续6年对全市牛羊养殖场(户)进行问卷调查,对126个牛羊养殖户进行摸底问卷调查,回收布鲁氏菌病防治知识调查问卷756份,提高了群众对布鲁氏菌病的知晓率。此外,认真组织做好春秋两季集中强制免疫工作,做到“六不打、六不漏”,免疫不留死角,确保应免动物免疫率100%。同时,规范疫苗的储存、运输、使用,确保免疫抗体水平达70%以上。
2.3 加强动物防疫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在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中,需要以提升动物疾病防控能力和应对突发疫情效率为主要建设点。首先需要优化动物卫生监督设施的布局,并进行标准化、数字化建设,以此来提高监督检查以及应急处置能力。其次可以新建和改造无害化处理厂或无害化处理收集中心,提高处理能力,减少疫病传播风险。最后需要加强兽医实验室的建设,确保能够进行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病原学检测和监测。
为提高动物疫病检测准确度与效率,邵东市加大了资金投入力度,推动实验室建设,如:建立了非洲猪瘟检测实验室,为非洲猪瘟防控提供了第一手科学依据,优化现有实验室条件,提升实验室检测能力可以持续巩固非洲猪瘟防控水平。我省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组对实验室进行资质认定,确保实验室建立较为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全体人员能较好的理解和执行实验室质量方针和目标;按程序开展各项实验室检测;实验室能采取培训、观摩等方式,不断增强检测技术能力,并认真执行有关管理规定,保障实验室工作正常运行。
2.4 提升养殖户防疫意识和能力
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核心在于减少疫病的发生,从源头上控制疫情的扩散蔓延。因此除了需要做好兽医本身工作外,还需要提升养殖场(户)的防疫意识和能力。各乡镇防疫部门应定期举办技术培训会议或培训班,向养殖场(户)传授动物疫病的防控技术,并科普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在养殖场(户)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传授无害化处理方法,以此来提高养殖户对动物疫病的认识。为了扩大科普面积,防疫部门可以利用微信群、宣传册、宣传车等多种媒介,进一步普及动物疫病的危害以及防疫知识,引导养殖户重视防疫工作,明确自身防疫主体责任。此外,还可提供免费的疫病筛查服务,并在现场指导养殖户如何在日常生产中做好动物以及个人防护。也可以通过现场指导养殖场(户)进行疫苗接种以及疫病诊治,从而降低防疫工作难度,提高防疫效率。
2.5 强化动物疫病监测与报告
强化动物疫病监测与报告能够将动物疫病问题扼杀在摇篮中,为此,我市要求各乡镇专职动物防疫员、特聘动物防疫专员定期对养殖场(户)进行排查摸底,了解养殖环境、牲畜数量、疫病情况等,做到疫病处置“早、快、严、小”(早发现、快反应、严处置、控制疫情在最小范围内)。例如:指导养殖场(户)如何控制养殖场温度、湿度,清洗消毒,从而降低动物感染疫病风险。
构建动物疫病报告评估制度,要求报告评估内容准确性、真实性,且报告出具时间具有前沿性,要求报告中明确列举对动物疫病发生发展情况进行判断的依据,为动物防疫工作开展提供指导。以动物疫病报告内容评估为例,要求其包括疫病基本信息、疫源追踪情况、控制措施、报告单位信息等,为疫病控制检测提供支持。
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总结,明确疫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优点与不足,例如:专职动物防疫员、特聘动物防疫专员在防疫关键期是否在岗在位、是否在接到动物疫病报告后立即开始行动,如:动物防疫员根据报告内容,到养殖场对生病、死亡的牲畜进行解剖与流行病学调查,勘验后立即说服与教育养殖场(户)配合防疫工作,采取封锁、隔离、禁止移动等措施,避免疫情扩散;对周边还没有出现疫情的地区,专职动物防疫员、特聘动物防疫专员是否做到地毯式监测排查,做到不留死角、不落下一只牲畜;是否做到全面紧急免疫等;组织各乡镇防疫部门对屠宰场、农贸交易市场等重点场所开展“大清洗、大消毒”活动,有效阻断了非洲猪瘟等病菌的传播途径。
结语
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质量影响地区畜牧业稳定发展,也影响地区环境卫生安全,为此,相关管理部门总结目前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不足,积极进行人才队伍建设、强化统筹管理、加强动物防疫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动物疫病监测与报告制度等,构建严密的动物防疫防线,达到动物疫病“力争不发生、确保不流行”的防控目标。■
参考文献:
[1] 刘兰,吴鑫.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优化策略[J].吉林畜牧兽医,2024,45(2):169-171.
[2] 代业成.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重点探析[J].江西农业,2024(9):64-66.
收稿日期:2024-12-19
作者简介:贺君(1981—),女,本科,高级畜牧师。研究方向:畜牧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