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为有效提高龙虎山自然保护区金花茶的成活率和茶叶品质,进而提升茶叶生产效益,分析龙虎山自然保护区金花茶生长习性,并从选地整地、种子处理、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金花茶种植技术。
关键词 金花茶;生长习性;种植技术;龙虎山自然保护区
中图分类号:S685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5.02.077
广西龙虎山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龙虎山保护区)位于南宁市隆安县境内,前身是“底隘天然药物保护区”,1982年更名为“龙虎山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2 255.7 hm2,是金花茶的重要原生地之一。龙虎山保护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为金花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但在生态环境恶化和人为采挖加剧的影响下,当地的金花茶野生资源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因此,龙虎山保护区需要深入了解金花茶的生长习性,并加强种植技术的研究,为提高金花茶的培育效率和品质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1 龙虎山保护区概述
龙虎山保护区是以保护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及其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为主要目标的自然保护区,地处乔建镇和屏山乡范围,距离隆安县城35 km,距离南宁市83 km,山峰海拔多在300~500 m,最高峰龙山主峰海拔551.1 m。龙虎山保护区森林覆盖率为91.5%。截至2023年12月,在林地中,乔木林地面积为796.1 hm2,灌木林地面积为1 268.6 hm2,其他林地面积为43.7 hm2;在非林地中,耕地面积为134.4 hm2,
水域面积为6.3 hm2。龙虎山保护区内生物资源丰富,拥有众多珍稀野生动植物,共有植物种类上千种,其中包括多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且保护区内生活着众多野生动物,其中不乏珍稀濒危物种。因此,加强龙虎山保护区环境保护对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龙虎山保护区内的森林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等多种生态功能,同时可为发展科研、教育、生态旅游等提供宝贵的资源[1]。
2 金花茶概述
金花茶是龙虎山保护区内的一种珍稀植物,也是我国特有的茶花品种,被誉为“茶族皇后”。金花茶属灌木或小乔木,株高2~3 m,嫩枝无毛,叶片革质且光亮,花瓣为金黄色且肉质,花蕾浑圆,流金溢彩,极具观赏价值;果实为扁球形,种子为棕色半球形,花期通常在冬季至春季。金花茶不仅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还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金花茶木材质地坚硬、结构致密,是做工艺品的优质材料;叶子除了可以泡茶饮用外,还具有收敛止血的功效;种子可榨油,供食用或做工业润滑油及其他溶剂的原料;花朵则可入药或提取天然食用染料等。
3 龙虎山保护区金花茶生长习性
3.1 光照
金花茶属于耐阴植物,对光照的需求较低。龙虎山保护区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日照时间适中(年平均日照时间1 531.8 h),年太阳辐射总量431.24 kJ·cm-2,能够在满足金花茶光照需求的同时,避免过度照射对其造成影响。龙虎山保护区位于西大明山山脉的北坡,是桂西南石灰岩山地东北边缘的部分,为峰丛涤切园洼地槽谷地形,峰峦密集,基座相连,中间形成狭长的谷地,从而能够为金花茶提供荫蔽的环境。
3.2 温度
金花茶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对温度的要求较高。龙虎山保护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为金花茶提供了适宜的温度环境。根据相关气象数据,龙虎山保护区年平均气温21.8 ℃,夏季平均气温29.2 ℃,1月平均气温13.2 ℃,7月平均气温33.2 ℃,全年大于等于10 ℃活动积温7 342.3 ℃。
3.3 水分
金花茶对水分的要求比较严格。龙虎山保护区年平均降水量为1 500 mm,空间分布从西向东逐渐减少;季节分配不均匀,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53%以上;年平均蒸发量1 654.2 mm,年平均相对湿度80%。这样的水分条件为金花茶的生长提供了良好条件。然而,雨水过多会导致金花茶根部积水,影响其生长发育。因此,种植人员在种植金花茶时需要注意排水,避免其根部积水。
3.4 土壤
金花茶对土壤的要求较高,喜欢生长在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酸性土壤中。龙虎山保护区的土壤类型以红壤和黄壤为主,两种土壤都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和排水性,且富含有机质和微量元素,非常适合金花茶的生长;土种类型以棕色石灰土为主,兼有黑色石灰土,土壤呈酸性,能够为金花茶生长提供所需的酸性土壤环境[2]。
4 金花茶种植技术
4.1 整地
龙虎山保护区土壤成土母质为石灰岩风化物,形成的土壤特点是土层厚薄不一,质地较黏,通透性差,凝聚力强。为疏松土壤,打破土壤板结,提高土壤透气性,需要开展深耕(深度为30~40 cm)。深耕时可使用拖拉机或人工进行,确保土壤被充分疏松。在整地过程中,需要根据土壤检测结果和金花茶的营养需求,合理施用有机肥和无机肥。在龙虎山保护区,建议每667 m2施用腐熟的农家肥2 000~3 000 kg,或复合肥50~100 kg,施肥时注意使之与土壤充分混合,避免肥料集中造成烧根现象。整地前应进行彻底的除草和清园工作,以破坏杂草和病虫害的滋生环境。因为龙虎山保护区气候温暖湿润,杂草生长旺盛,所以可以使用草甘膦等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同时结合人工除草,确保除草效果。为防止土壤中的病原菌和害虫对金花茶造成危害,整地时应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可用石灰氮或溴甲烷等消毒剂进行土壤熏蒸消毒。消毒后应适当晾晒土壤,以降低消毒剂残留对金花茶造成的影响。为了便于排水和灌溉,整地后应起垄做畦,在龙虎山保护区,建议畦宽1.2~1.5 m、高0.2~0.3 m,畦间沟宽0.3~0.4 m。起垄时保持垄面平整,以便后续开展种植管理工作[3]。
4.2 种子处理
选择颗粒饱满、色泽鲜艳、无病虫害的种子,建议采摘成熟果实后立即进行种子挑选,避免因潮湿而导致种子品质下降。将挑选出的种子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然后进行下一步处理。为防止病虫害的侵袭,种子挑选好后需要对其进行消毒处理,可以使用0.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种子30 min,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从而有效杀灭种子表面的病原菌和虫卵。为提高种子发芽率,需要进行催芽处理,建议采用温水浸泡法进行催芽,将消毒后的种子放入40 ℃左右的温水中浸泡24 h,然后捞出沥干水分。将经过消毒的种子放置在湿润的纱布或纸巾上进行催芽,每天保持纱布或纸巾湿润,并定期检查种子的发芽情况。将催芽后的种子放入100 mg·L-1的赤霉素溶液中浸泡4 h,然后捞出沥干水分进行播种,可以促进种子发芽和生长。
4.3 播种
龙虎山保护区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气候区,境内气候温和。金花茶的播种时间通常选择在春季3—4月或秋季9—10月,这两个时段气候适宜,有利于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的成活率。播种时可采用条播或撒播的方式,条播时先在地块上开沟,沟深3~5 cm,沟距约20 cm,然后将种子均匀播入沟内,覆土2 cm厚左右;撒播时将种子均匀撒在地块上,然后轻耙覆土。在龙虎山保护区,建议采用条播方式,以利于管理和提高种子发芽率。播种深度以种子直径的2~3倍为宜,过深或过浅都会影响种子发芽率。播种密度需要根据地块的肥力、灌溉条件及种子发芽率等因素确定,通常每667 m2播种量控制在1.5~2.0 kg。
4.4 施肥
肥料能够提供金花茶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和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基肥是金花茶生长的基础,一般在种植前或冬季进行施用。在龙虎山保护区,一般每667 m2施用腐熟的农家肥2 000~3 000 kg,或复合肥50~100 kg作为基肥。追肥是在金花茶生长期间根据需要进行补充的肥料,在龙虎山保护区,建议根据金花茶的生长阶段和土壤肥力情况,合理选择追肥种类和数量。春季是金花茶生长旺盛的时期,需要补充大量的养分,在春季初期可每667 m2追施尿素10~15 kg、磷酸二铵10~20 kg,以满足金花茶春季生长的需要;夏季气温高,金花茶生长迅速,需要增加钾肥的施用,以提高金花茶抗逆性和茶叶品质,可以在夏季中期每667 m2追施硫酸钾10~15 kg;秋季是金花茶的花芽分化期,需要增加磷肥的施用,以促进花芽的分化,可以在秋季初期每667 m2追施过磷酸钙20~30 kg。叶面喷肥是快速补充金花茶所需养分的有效方法,可以根据金花茶的生长情况,选择适当的叶面肥料进行喷施。例如,在金花茶生长期,可以每隔10~15 d喷施1次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以促进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和养分积累[4]。
4.5 修枝整形
金花茶作为深根性树种,在生长过程中易出现枝条徒长的情况,导致树冠内部光照不足、通风不良,进而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合理的修枝整形,可以优化树冠结构,提高光能利用率,从而达到增产提质的目的。每年的2月和8月是对金花茶进行摘心修剪的最佳时期,此时可使用消毒后的锋利剪刀,将金花茶顶部长出的嫩芽剪去,抑制顶端优势,促使植株萌发侧枝。修剪后及时对金花茶喷洒除菌药剂,以避免可能因修剪产生的伤口而引发的细菌感染,防止病害的发生。截枝修剪主要在冬季进行,此时金花茶处于休眠期,修剪对植株的影响较小。修剪过程中主要针对交叉枝、病虫枝、干枯枝进行剪除,以减少养分的无效消耗,并提升树冠的通风透光性,并将徒长枝进行短截,以控制树冠的高度和形状。
4.6 病虫害防治
4.6.1 病害防治
1)黄叶病是金花茶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表现为叶片黄化、生长缓慢。针对黄叶病,可使用含有锌、铁等微量元素的叶面肥进行叶面喷施,以补充金花茶所需的营养元素,提高其抗病能力。例如,可用氨基酸水溶肥800倍液,均匀喷施在金花茶的叶片上,每隔10 d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
2)枯木病是由病菌感染引起,会导致金花茶的茎、叶、花等部位枯死。对于枯木病,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 200倍液进行喷雾处理,重点喷施在发病部位,每隔7 d喷施1次,连续喷施3次。
3)炭疽病是金花茶另一种严重的病害,病斑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发生,严重时会导致叶片脱落。针对炭疽病,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对金花茶进行叶面喷施,每隔10 d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
4.6.2 虫害防治
1)茶蚜是金花茶常见的虫害之一,会吸食金花茶的汁液,导致叶片卷曲萎缩。对于茶蚜,可用50%乐果乳剂1 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1 000倍液进行喷雾处理,重点喷施在受害叶片上,每隔7 d喷施
1次,连续喷施2~3次。
2)红蜘蛛也是金花茶常见的虫害之一,会吸食叶片汁液导致叶片失绿变黄。针对红蜘蛛,可用15%哒螨灵乳油1 000倍液或20%三氯杀螨醇乳油1 000倍液进行喷雾处理,每隔10 d喷施1次,连续喷施2次。
3)茶毒蛾会将金花茶的叶片咬成缺刻或全部吃光,严重影响植株生长。针对茶毒蛾,可用2.5%溴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2 000倍液进行喷雾处理,在傍晚时分重点喷施在茶毒蛾活动的区域,每隔7 d喷施1次,连续喷施2次[5]。
5 结语
龙虎山保护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金花茶是当地重要物种。为了促进金花茶生长发育,必须明确其生长习性,以此为基础制订科学的种植技术方案,同时加强对其的保护,促进龙虎山保护区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莹.崇左市濑湍镇柚木-金花茶高效复合栽植技术和经济效益分析[J].南方农业,2022,16(22):100-102.
[2] 徐永腾,苏付保,冯立新,等.天峨金花茶林下高产栽培技术[J].智慧农业导刊,2022,2(11):49-51.
[3] 刘武恩.毛竹林下套种中东金花茶生长效果分析[J].广东蚕业,2022,56(12):27-29.
[4] 龙海燕,邓伦秀,徐超然,等.氮磷钾配方施肥对贵州金花茶生长及根系形态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22,50(8):25-33.
[5] 庞秋艳.南宁树木园林下金花茶种植技术分析[J].种子世界,2023(4):207-209.
(责任编辑:张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