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刊与辽宁省作家协会共同开设“文旅”栏目,旨在通过作家视角发现辽宁之美,感受辽宁之好,促进辽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提升大众的文化认同感和旅游体验感,为辽宁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贡献力量。
在沈阳生活多年,常听人说小河沿早市非常有烟火气,因为不顺路,我竟一直没有去过。近日,又听朋友说:“小河沿早市已被列为沈阳旅游打卡地,它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卖菜市场,而是东北文化的象征。”这次,我倒真想领略一下早市的文化。
这天,天刚蒙蒙亮,我便打车来到小河沿。早市大门前已经车满为患,我在离早市还有十来米的地方下了车,一眼就望见横跨马路的红色框架式大门,门楣上写着“沈阳小河沿早市”。
进入早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尊拿着一杆公平秤的铜雕人像,前面石台上放着电子秤,上面写着“称得安心,买得放心”。其实在东北,许多商家付货时一般会多给一点点,以防由于天气等原因掉秤。
走进早市里面,最为强烈的感觉就是热!我首先来到的是清真福瑞早餐摊位,一股清香诱人的热气扑面而来。摊主是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二人笑盈盈地站在摊位前,热情地招呼着顾客。这哪里是冰天雪地的寒冬腊月,这分明是温暖宜人的“人间四月天”。
进入小河沿早市不远处就看到一个红房子,门前挂着“小河沿游客服务中心”的牌子,右侧写着:“免费堂食、免费热饮、免费充电,免费加热,免费向导”,左侧写着营业时间。我走进服务中心,里面很暖和,有许多外地游客在此休息。这里备有暖瓶、开水、纸杯、免费充电设备,还可以寄存物品、行李,让人顿生一种回家的感觉。
这里的商品琳琅满目,有各种粮食、蔬菜、水果、干果、调料,各类肉类与海产品,各式熟食,甚至还有中草药。来自辽宁各地的特产,诸如丹东草莓、朝阳小米、铁岭榛子、盘锦大米、大连海货、鞍山南果梨、抚顺木耳、锦州和葫芦岛的干豆腐等,都已驰名全国。
物美价廉,便宜实惠,是小河沿早市的一大特点。我第一次来早市,这里的价格让我大吃一惊,心里直呼:“太便宜了!”8个大山楂一串的糖葫芦只要4元钱,胖姐家皮薄馅大的馄饨,15个只要8元。我好奇地问卖家大姐:“这个价格能赚到钱吗?”大姐说:“薄利多销吧!就是不赚钱,有这么多人高高兴兴地吃我们的馄饨,我们心里也特别高兴。所有的游客都高兴,我们就更高兴!”大概这就是东北人的追求吧!他们觉得高兴比金钱更珍贵。
这里最诱人的当数特色小吃了。于小满的驴打滚儿,外裹一层细腻的黄豆粉,里面满是甜甜的红豆沙,口感绵密、软糯黏滑;铁岭牛肉火烧,外皮酥脆、肉馅饱满,咬一口,牛肉汁水四溢、香气怡人;老兵鸡蛋肉堡,煎得金黄的鸡蛋叠加厚实的牛肉,软糯扎实、肉汁饱满,口感极佳;油炸糕,以糯米为皮,红豆沙为馅,外焦内软、香甜不腻;胖姐“一兜肉”馄饨,皮薄馅大、味道鲜美,白雪飘飘的冬日,吃上一碗,浑身暖融融的,格外舒服;石磨黄金玉米饼、玉米面大蒸饺,散发着淡淡的玉米香,吃上一口就能感受到浓郁的东北风情……此外还有大菜包、油条、豆浆、豆腐脑、干炸里脊、软炸蘑菇、苏子叶黏豆包等传统小吃,都是值得一尝的独特美味。
东北特色手把羊肉串、大铁锅炖的羊汤,要排队才能吃到。我走到摊前,询问已经吃到的小伙子羊肉串如何,他说特别好吃!这么大一串才10元钱。听他这么说,看他吃得心满意足,我也交钱取号排队等待。店里一位中年人正一丝不苟地将新鲜的羊肉串在长长的铁签上,东北人实惠,一点儿也不掺假。我等了十多分钟,拿到了大大的烤得外焦里嫩的羊肉串,吃起来很香,也觉得很踏实。与在高档酒店斯斯文文地用餐不同,在这里更有一种回归天地、回归自然、回归亲情的感觉。
这里的游人来自各地。今天,我就遇到从广东、香港、深圳、四川、山西、陕西等地特意赶来打卡的朋友。我问一位来自广东的女士:“这么远为什么到这里来呢?”她说:“就是来感受一下东北的烟火气。这里确实与众不同。广东也有小吃店,但没有在早市里摆摊儿的。”我还问一位从深圳来的朋友这里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他说:“就是这里的烟火气呀,东西便宜,人也热情。生活在东北很幸福啊!”还有几位从山西来的年轻人,他们穿着东北大花棉袄、戴着花帽子,说是正在体验一种从未有过的生活,感觉很酷。
洒脱的东北人的确很“酷”:热情、好客、真诚、豪爽。“哎呀!我手机里没钱了!”“没关系,下次你有机会来了再给,没机会来就算我请客了。你好不容易来一次,给我机会表达一下我们东北人的热情!哈哈!”
小河沿早市如冬天里的一把火,能把人们的热情点燃!这是一种什么力量?我也说不清楚。我想以后我会常来,来这里感受东北家乡人浓浓的亲情与温暖,感受这里家的味道、亲情的味道、母亲的味道。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原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