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
郑舒婷
中国共产党是用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党,也是高度重视以先进的思想文化为引领的党。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基础,坚持文化领导权是推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根本保证。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马克思主义占领宣传思想文化阵地。要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提高党领导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切实把党的文化领导权落到实处。
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要求。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在宣传思想文化领域的具体体现,强调了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基础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原则,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核心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弘扬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的精神,把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到实处。
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基础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提供思想文化支持,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首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全面领导,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更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一定社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思想文化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这表明,由谁支配、为谁服务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最关键、最根本的问题。只有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才能确保文化建设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其次,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才能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强大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强大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源泉和引领力量。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为文化强国建设指引方向、汇聚力量,调动人民群众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形成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强大力量。再次,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根本保证。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建设文化强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目标,不断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面对文化强国建设的艰巨任务,面对西方敌对势力的思想侵蚀和文化渗透,只有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才能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文化强国建设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意识形态是人们对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态度、观点和价值观的总和,也是反映一个国家的文化、历史、传统等特征的一种文化现象。意识形态被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所决定,又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决定社会发展的性质和方向。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决定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性质和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才能确保全党在思想上的统一、政治上的团结、行动上的一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行动指南。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攻坚克难,守正创新,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阶段。面向未来,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紧要的是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在党的领导下发展文化事业,建设文化强国。
把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到实处
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必须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改进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水平,把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到实处。一是把党的文化领导权全面、系统、整体地贯彻落实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各方面各环节。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开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坚持的重大原则。加强党中央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党管互联网,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台、办新闻网站,新闻媒体、公共文化空间等都要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做爱党、护党、为党的模范,让党的旗帜在宣传思想文化战线高高飘扬。二是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站在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高度开展意识形态工作,发展宣传思想文化事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导向,切实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美好期待,同一切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利益的现象作斗争。三是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对外宣传方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不断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四是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要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提高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要树立全党全社会关心关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意识,明确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主体是各级党组织,细化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全力打造风清气朗的文化空间。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