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错:化责怪为提醒

2025-02-18 00:00:00华应龙
教师博览·中旬刊 2025年1期
关键词:化错道别仁者

我哥哥带着他孙子秀沅从老家来北京玩了几天,准备早上乘高铁回老家。儿子锦晨要送站,我想,他要照顾他的两个儿子(一个两岁多,一个没满月),还是我停下晨读,开车去送站更好。

6:30不到,我们的车就到了北京南站。进站口人头攒动——北京的火车站,不管是南站还是北站,东站还是西站,好像没有不堵的时候。我在最内道停车,帮助哥哥拿下行李之后,赶紧又钻回驾驶座——因为我的车没停正,挡着后面的车了。

当系好安全带,我发现哥哥牵着孙子站在车的左侧,手上提着行李,等着和我道别呢。我想到后面被我挡着的车,用责怪的口气说:“你俩站在这儿,挡着后面的车了!”哥哥和他的孙子赶紧走到车的右侧,站到路牙子上。

开车回家的路上,回想哥哥和他的孙子站在车的右侧,与我挥手道别的场景,我猛然醒悟:其实,如果我用提醒的语气说“你俩站在这儿,挡着后面的车了”,话是一样的,行动是一样的,但语气不同,感觉和心情就不一样了。

哥哥和他的孙子是有意挡着后面的车吗?肯定不是。因此,我不该责怪。

那我为什么会责怪他俩呢?因为我的车没停正,后面的车走不了,我着急了。还因为,我觉得他俩没动脑筋,应该知道不能站在车的左侧,因为哥哥是经常开车接送孙子的。更因为,在来北京南站的路上,我领着秀沅一起整理北京之行的收获,肯定了他的进步之后,我分享了自己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走得更好。现在,我竟然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没路可走了,言行不一,我好尴尬。

我为自己用责怪的语气和哥哥说话而后悔。

化错,化错,化错,每一个差错都是一种提醒。当我们想责怪别人的时候,不妨提醒自己换个语气——“提醒一下就好”。

我生命中的贵人、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原校长李烈先生就是常常提醒我,而不是责怪我。“小华,这件事你只考虑了数学教师的一个方面,还应该想到班主任们……”

我没有见过哪位医生责怪病人,听到的都是医生提醒病人该注意什么。

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教是因为需要教;学生是成长中的人,学是因为需要学。陶行知先生说:“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我想,这句话,是对每个人说的,而不只是对学生。其实,我们每个人一辈子都应该是学生。

若每当该教育学生的时候,老师不是责怪,而是提醒,那多美好!

回想哥哥带着孙子站在车的右侧,远远地与我挥手道别的场景,我恍然大悟:哥哥带着孙子站在车的左侧,是为了道别时离我近一些,更近一些。亲人们都知道我特别忙,我能陪着哥哥玩几天,实在难得。因此我想,如果当时,我是用提醒的语气说:“哥哥,兄弟道别的亲近,不用留给后面的车看着。”那么,哥哥自然心领神会,妙处还用多说吗?特别是“亲近”一词,凸显了情感上的认同。

行文至此,我不禁想起孟子的话:“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大意是说:“万物我都具备了。向内探求到至诚境界,便是最大的快乐。尽力按恕道办事,便是最接近仁德的道路。”仁者爱人,教师当是仁者。每个人都是仁者,这样的社会再好不过了。

“凡事发生皆有利于我!”难得,难得,难得。我应该感谢哥哥带着孙子站在了车的左侧,才让我又有了一点关于教育与人生的思考。

(作者单位:北京第二实验小学)

(插图:珈 铭)

猜你喜欢
化错道别仁者
教学化错艺术:内涵、特点、类型与策略
化错,走向深度教学
江西教育B(2022年2期)2022-03-17 19:40:31
仁者爱人
毕业道别
化错:从诊断学生的真实错误开始
仁者
诗潮(2017年4期)2017-12-05 10:16:18
美丽错误,课堂教学的再生资源
魅力中国(2017年15期)2017-09-16 07:13:50
什么?仅仅十年,你开玩笑,我的主!
延河(2017年7期)2017-07-19 20:58:24
“十年后,我陪着你。”——廖俊波和妻子的最后道别
海峡姐妹(2017年5期)2017-06-05 08:53:17
『仁者爱之理』
学习月刊(2015年19期)2015-07-09 03:3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