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峰:擎教育炬火,铺就天小蜕变通衢

2025-02-18 00:00:00刘乙鑫
课堂内外·好老师 2025年2期
关键词:合肥市办学学校

苗峰

安徽省合肥市天水路小学(合肥幼专附小)党支部书记、校长,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合肥市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合肥市十大教育新闻人物,庐州好校长,第五届“中国好校长”。曾荣获安徽省教学成果特等奖;领衔主持10余项省市级教育科研、信息技术课题,40多篇文章发表于《小学数学教师》《小学教学设计》等期刊杂志,出版《真实课堂》《小学课题研究探索与实践》两部专著,2024年被聘为合肥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

如何实现从名师到名校长的华丽转身?怎样让一所办学仅六年的学校迈向高品质发展之路?又如何满足区域内老百姓对优质教育的殷切期望?对这几个问题的思考,贯穿了苗峰作为一名校长的职业生涯。数年时间,不断的思索、行动、实践,苗峰将合肥市天水路小学(以下简称“天小”)这样一所新兴学校带上品质发展的快车道,在多元育人的道路上不断迈进,将学校迅速打造为区域教育内一张崭新的名片。

做有思想的校园文化践行者

“一个学校的发展必须有自己的办学思想,有自己清晰的办学目标,有清晰的发展路径。而校园文化的建设必须落实在高品上,校园文化的浸润必须体现在细微处。”担任校长后,苗峰带领团队先后就理念提炼、行为标识、视觉文化、环境文化等四个方面进行研判、商议、论证,结合新站区与合肥幼专联合办学时的方向,在传统文化和艺术教育方面深入合作,力求打造学校独属的校园文化。

自然之水,润物无声,滋养心灵,品性自然,达到上善若水境界,教育亦是如此,遵循学生成长的发展规律,寓教于无形,形成天然去雕饰的纯真品质。正是秉承这样的思想,天小确立“润美教育”的办学思想,形成了“让孩子站在舞台中央”的办学理念,坚持贯彻落实“润心致美”的校训,在“以爱润德 以美启真”教风以及“文润于心 向美而行”的校风影响下,形成“乐学润智 明礼尚美”的学风。

踏入校园,清风拂面,一草一木皆含情,一砖一瓦俱传意。这如诗如画的校园景致背后,是苗峰对教育的深刻理解与精心擘画——校园的一景一物相得益彰,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力求滋养、润育行为美,心灵美、才艺美的时代新人。

他设计了丰富多元的学生活动。文化节艺术展演、校歌合唱比赛、《古诗新唱》校本读本,艺术的种子正在这里生根发芽……校花鼓灯社团原创节目《禾下乘凉梦》荣获区第一名;运动场上,天小的踏板操少年动感十足,体操少年精神饱满,咏春拳、跆拳道的一招一式都透露着坚毅但谦逊的少年气魄,一个简单的抱拳礼,蕴含着学生尊师重道、团结谦让的良好品格……在天小,有书声琅琅,有琴韵飘香,有舞姿灵动……孩子们的成长不设限,如同百花齐放,摇曳生姿。

做有效度的“双减”政策实践者

“双减”之下,如何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成为每一位校长都必须回答的时代命题。而在这个命题上,苗峰用三个关键词给出了自己的作答。

一是项目化活动促进“双减”。减负路上,苗峰努力丰盈师生精神世界,打造阅读工程。他从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四个层面,多方位、多维度开展丰富多彩的有趣活动,引导学生敲开语言的物质外壳,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从而形成激励机制,推动阅读活动的深入开展,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二是实践类课程丰实“双减”。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苗峰打造“一米花田”劳动教育基地,让孩子们走近自然,沁闻瓜果蔬香的味道,探寻万物生长的秘密,享受田园牧歌的生活,分享幸福劳动的故事;开设创意烹饪课,将无限的想象力和幸福感知力等培养过程融入课程中,邀请合肥新东方烹饪学校的师生,带领孩子们学习烹饪技巧,体验面塑制作,传承指尖艺术。学校劳动教育也受到光明网、新华网、工人日报等媒体的报道和关注。

三是改革评价方式落实“双减”。苗峰把评价过程融入学习过程中,使学习活动与评价活动同步开展,在教学时,教师让学生朗读、讲故事、演讲、辩论、播报等,都是常见的语言实践活动。重视过程性评价,按月开展校级、班级活动,班级诗歌朗诵会,校级读书节、学科节、足球联赛等活动,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

同时,为了向课堂要质量,苗峰坚持带领学校教师用心用情开发校本课程,以跨学科主题学习为切入点,立足行、言、思、艺、体五个维度,着力打造由润文(人文与社会领域)、润思(思维与科技领域)、润艺(艺术与审美领域)、润体(体育与健康领域)、润行(劳动与实践领域)五大板块组成的润美课程体系,通过五育融合、无处不在的全方位浸润式教育,引导学生体验不同学习领域的乐趣,体会丰富多元的美,尊重学生差异和个性,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志趣、能力和综合素养,从而真正践行学校“让孩子站在舞台中央”的办学理念。

做有情怀的教师成长领路者

任合肥市天水路小学校长三年来,苗峰始终坚持科研兴校,科研兴师的思路,以“四四三”名师工程建设模式为途径,锻炼年轻教师,培养骨干教师,铸就名优教师。

首先,创新教师培养四种模式。他依托高校、社会优质资源,坚持走好“UGS”协同办学之路;实行“1+2+N”人才梯度培养模式,以工作室内的主要成员带动两名学员再辐射到N个教师;构建共同体发展模式,学科内或跨学科间分层推进、团队领协,各共同体成员共研共进;推行项目化提升教师素养模式:主题确定、任务分工、资源整合、成果展现,系统化学习提升。

其次,搭建课堂展示四个层级。他聚焦发掘教师潜力,点面结合、层次递进地开展组内公开课、校级展示课、各级比赛课和区域交流课,促进教师致力耕耘“生本课堂”,努力践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理念。

同时,聚焦课题研究三方合力。苗峰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课题管理领导小组,校领导带头参与课题研究,骨干教师承担课题研究重点任务,各学科教师全员参与课题实践。

在办学上,苗峰细管理,重规范,强教研,提师资,促进学生综合发展,提升学校美誉度,带领学校取得了诸多荣誉。学校教师获得省市区级奖项四百余项,指导学生参加教育主管部门举办的比赛获奖千余项。学校先后荣获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安徽省关工委法治教育先进集体、安徽省武术传统学校、合肥市素质教育示范校、合肥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合肥市百姓身边的好学校等荣誉称号。

向阳而行,向美发展。苗峰用自己的专业学识、人格魅力、管理艺术、教育思想带领平均年龄不足28岁的一群追光者,高位起航,高品前行,为学生的美好未来,学校的锦瑟前程而努力奋斗。

校长寄语

致充满活力与梦想的年轻教师们:

教育是一场向美而行的遇见,是一段温暖人心的修行。你们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热忱与憧憬,踏上这意义非凡的三尺讲台,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我常常思考:怎样才能让教师保持不竭的成长动力?回顾自己30年的教师成长经历,我想分享我的三点教育感悟,希望能给你们一些启发和思考。

年轻教师要有“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坚定信念。选择当教师就是选择了责任,选择了担当,就要有拂去“浮云”的勇气。“浮云”可能是误解、困难、失败等。站在最高层,就要不断加强师德修养,培养坚持的精神,学会承受,学会战胜。

年轻教师要有“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进取精神。要广开学习之路:向名师学习、向同行学习、向学生学习、向书本学习等等。只有高质量的输入和深入的思考,才能更好地适应教育行业的变化和发展,才能满足学生越来越广泛的知识需求。

年轻教师要有“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的合作意识。教育之路虽长且艰,但你们从不孤单,同事、学校是你们坚实的依靠。教师的成功很大程度取决于与同行的交流与合作,在共同进步中创造教育的满园春色。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你们是学校的未来,你们的样子就是学校未来的模样。愿年轻的你们永远保持热爱,积极向上!

猜你喜欢
合肥市办学学校
醒狮
送你一盆小多肉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合肥市朝霞小学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学校推介
留学生(2016年6期)2016-07-25 17:55:29
奇妙学校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中外合作办学大有学问可作
合肥市出城口道路设计招标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