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言是一个民族的生命,也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新疆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对促进民族团结、增强国家认同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推广和传承中的重要意义与价值,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文化润疆”工程中的积极作用,提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文化润疆”工程中的实践路径,包括开发数字平台与智能应用、举办文化融合创意竞赛等方面。这些路径旨在通过多元化、互动性强的方式,让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学习更加贴近生活、富有吸引力,从而有效推进“文化润疆”工程的实施。
关键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文化润疆”工程;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5.04.018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中,首次把“文化润疆”纳入到新时代中央治疆方略中。文化润疆,就是要用中华文化涵养浸润新疆各族群众的心灵,以文化人、以文润心[1]。其中,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文化润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我国各地区、各民族在长期交往交流交融中,各民族语言文字相互借鉴、相互影响的结晶,推广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在“文化润疆”工程中有助于各民族间在交往、交流、交融中沟通情感、加深了解,彼此尊重、互相帮助、凝心聚力,有形有感有效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各族群众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根植于内心的爱国热情。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文化润疆”中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承载着认同功能与维系功能,有助于推动新疆的文化繁荣和社会和谐。
1"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意义与价值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涵在于“共同”,随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使用民族共同语、构筑共同语环境,已形成各民族群众共同的语言需求[2]。一个国家拥有统一的语言文字可以促进不同地区和民族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有利于加强国家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同时,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也有利于提高国民的教育水平和文化素养,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这些影响体现在多个层面,包括社会、文化、经济方面。
1.1"社会层面:促进沟通理解和增强国家认同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不同民族间沟通的桥梁,有助于减少误解,增进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团结,不仅是信息传递的工具,也是文化交流的媒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族际语,不仅可以消除民族跨语言交流的屏障,还能让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更好更快地融入现代经济社会生活[3]。通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同民族间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彼此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从而增进相互理解和尊重。当使用相同的语言文字时,更能感到彼此是社会大家庭的一部分,这种归属感可以促进社会团结。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可以加强国民对国家的认同感,形成更加紧密的社会联系和国家凝聚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和身份认同的象征。当使用相同的语言文字表达思想和情感时,会感受到彼此之间的共通之处,加深对国家的认同感。这种通用的语言文字可以促进国民之间的情感联系和社会互动,形成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和文化认同,从而增强国家认同感,加强国家凝聚力。
1.2"文化层面:文化传承与创新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仅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还能促进中华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从而推动文化创新。通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传播,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保护,使其得以在当代社会得以传承和发展。同时,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也为中华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便利的工具和平台,促进了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融合。在语言的交流和互动中,中华民族文化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性得以展现,从而激发文化创新的动力。通过通用的语言文字深入了解和传播中华文化时,对中华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会有更深的认同和自豪感。中华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不仅能够丰富和拓展中华文化的内涵,还能够激发新的文化创意和创新,推动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1.3nbsp;经济层面:提高劳动生产率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一种沟通工具,能够消除语言障碍,促进信息的传递和共享,有助于减少交流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消除了工作中的语言障碍,使不同民族的员工能够无障碍沟通。这种沟通减少了误解和错误,提高了团队协作的效率。此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也有助于促进跨部门、跨地域的合作与交流,加强工作团队的协作能力,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可以带动经济的发展,促进产业的升级和创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效益。
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文化润疆”工程中的作用
“文化润疆”工程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文化润疆的基础和先导,充分发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语言基础。在新时代新形势下,要抓住机遇,主动作为,积极探索民族地区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新途径和新模式,不断推进“文化润疆”工程高质量发展。普及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推进“文化润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呼唤[4]。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在“文化润疆”工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化润疆”工程通过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有力支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媒介和载体,在新疆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可接受性。通过在新疆推广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可以更有效地传达和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同时,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也有助于强化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理解,促使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念。通过“文化润疆”工程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弘扬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促进群众积极参与和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社会风气。
2.2"助力乡村振兴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在“文化润疆”工程中可以促进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和发展。在民族地区和偏远乡村,语言文字的统一促进了当地与外界的信息对称,吸引了更多的投资与合作机会,带动了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加速了这些地区的现代化进程。通过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可以加强乡村居民的语言能力和沟通能力,促进信息传播和交流,有助于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素养,提升农村教育水平,增强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从而为农村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语言环境和学习条件。此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还可以促进乡村与城市之间的交流合作,加强乡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有助于提升乡村居民的文化素养和发展水平,促进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2.3"增强信息交流与传播
新疆各民族掌握使用统一的语言文字进行交流,能够使信息传播更加顺畅、方便,增加信息的覆盖范围和传递速度,促进各地区之间信息的及时共享和沟通,可以更容易地获取国家各地区的信息资源,包括政策法规、文化传统、科技成果等,从而加深对国家发展的认识和理解。新疆各族人民之间可以更加直接地了解彼此的文化传统、习俗和价值观念,增进文化的交流与传承,促进文化的繁荣与多样性。在“文化润疆”工程中能够大幅度提升信息处理和传播的效率,在政府服务、新闻报道、教育传播等多个领域,使用统一的语言文字能够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减少误解和误读,使政策宣传、知识普及等工作更加高效和深入。
2.4"提升教育水平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可以促进新疆教育事业的发展。统一的语言文字标准有利于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交流,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推动新疆各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广泛而高质量地推广,不仅是连接新疆各民族文化的桥梁,也是驱动新疆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在这一进程中,确立并推广通用的语言文字,其价值深远且意义重大。它不仅促进了教育资源在全疆范围内的共享与高效交流,还极大地提升了教育的公平性与一致性。打破了地域界限,使优质教育资源不再局限于某些区域,偏远和民族地区的儿童也能获得更多接触标准化、高质量教育资源的机会,这在很大程度上缩小了城乡、区域间的教育差距,推动了新疆教育事业均衡且可持续发展。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文化润疆”工程中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通过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可以让中华传统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同,让各族群众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价值观念。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是一个多维度的社会工程,它不仅关系到语言本身的使用和发展,还涉及社会的整体进步和国家的长远发展。通过有效的语言政策和教育实践,可以最大化地发挥国家通用语言的积极作用。
3"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文化润疆”工程中的推广路径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和普及是“文化润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文化润疆”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能够提升新疆少数民族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也有助于其吸收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筑牢中华文化的根基。如果国家在推广普及过程中采用“一刀切”的方法,少数民族的群众难免会出现抵制情绪,可能还会增加推广的难度,所以在推广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推广方案[5]。
3.1"加大推广宣传力度
通过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的宣传力度,可以提高新疆群众对推广工作的认同度和积极性,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广泛传播和应用,同时也为“文化润疆”工程的顺利推进提供有力的宣传支持,推动文化事业在各族群众中的深入开展,为民族团结和文化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社交媒体等平台,制作并播放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节目和文化内容,增强语言文字学习的趣味性和实效性。用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各族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强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宣传工作的影响力度,能够有效提升各民族群众对该项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推动文化事业在各族群众中的深入开展,为民族团结和文化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为“文化润疆”工程的有效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3.2"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
推进“文化润疆”工程中的语言文字工作,必须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来展开。要充分认识到新疆民族地区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性,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学校、培训机构等渠道,为学习者提供系统全面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热爱和认同。根据民族地区具体情况,设置专门的课程,加大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人才培养力度,积极为新疆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如此,“文化润疆”工程不仅丰富了语言文字的生命力,更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3"制订社区语言伙伴计划
围绕“文化润疆”工程,建立一个跨年龄、跨民族的语言学习伙伴系统,是深化文化交融、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鼓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流利者与学习者结对,通过日常对话、共同参与社区活动等形式进行语言实践,增强语言学习的实用性。通过这个计划,流利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者可以与学习者结成伙伴,分享彼此的语言技能和文化背景。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学习,通过实际的语言实践提高语言能力。这种互助学习的模式不仅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快地提高语言水平,也可以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友谊和理解,增强人们对语言的认知和使用能力,推动语言多样性和文化多元性的发展。“文化润疆”工程通过社区语言伙伴计划的实施,不仅可以润泽语言的土壤,更可以滋养民族团结进步之花,为构建多元共融、和谐发展的社会环境奠定坚实的基础。
3.4"开发数字平台与智能应用
在当今这个数字化时代,构建一个能够满足新疆多民族文化需求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平台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可开发一个适合新疆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APP,提供个性化学习方案,如语音识别纠正发音、虚拟教师互动等,提升学习效率和趣味性。同时,利用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发布系列语言学习微课程和文化故事,吸引年轻人参与。利用先进的语音识别技术,实时分析学习者的发音,与标准发音进行对比,及时反馈发音准确性,帮助用户有效改善发音问题。开发具有高度交互性的虚拟教师角色,提供模拟对话练习、解答疑问等,增强学习的互动性和沉浸感。在抖音、微博、微信等热门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上,定期发布简短精悍的语言学习视频,内容涵盖基础词汇、日常对话、文化小知识等,使学习变得轻松便捷,易于碎片时间学习。
3.5"举办文化融合创意竞赛
举办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础的创意写作、戏剧表演、歌曲创作等比赛,鼓励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表达地方特色和中华民族文化,激发创新思维,同时通过竞赛传播正能量和文化多样性。在这个竞赛中,参与者可以通过不同形式展现自己对地方特色和中华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表达。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础,可以让作品更容易被更多人理解和接受,促进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共融。通过这些创意竞赛,可以激发参与者的创新思维和创作激情,鼓励他们挖掘和传承民族文化的精髓,以独特的方式展现出来。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可以为社会注入更多的正能量,传播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和文化理念。
3.6"制作影视作品与多媒体教材
在实施“文化润疆”工程的框架下,制作高质量的影视作品和多媒体教学材料,包括纪录片、动画片、电视剧等,以新疆丰富的自然风光、历史故事、民俗风情为背景,融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元素,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过程更加生动有趣。这些影视作品和多媒体教材通过展示新疆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传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拍摄关于新疆壮丽的山川河流、多样的植被和动物、独特的民族风情等内容的纪录片,让学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了解新疆的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同时,制作动画片和电视剧也是一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通过展示新疆的历史故事、传统文化、新疆人民的生活场景和日常交流,都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文化润疆”工程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不仅可以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3.7"组建语言志愿服务团
在“文化润疆”工程的引领下,组建一支由大学生构成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志愿服务团,这一举措进一步深化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与文化交流。这些志愿者可以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热情,到偏远地区的学校、社区或者农村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教学工作。他们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课程、讲座和活动,向当地居民传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知识,帮助他们提高语言文字能力,促进语言文字的传播和应用。同时,志愿服务团也可以积极收集和整理新疆的语言资源,包括民歌、民间故事等,以便进行记录、保护和传承。让“文化润疆”的理念在每一声清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教学、每一句记录下的语言对话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一种“活的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基础,是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对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认同具有重要意义。其推广和普及关系到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关系到国家认同,关系到民族团结。在“文化润疆”工程推进中,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为抓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目标,以促进新疆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充分发挥语言文字的作用,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做出新的贡献,营造“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因此,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仅是沟通的桥梁,也是民族团结、社会和谐与进步的重要基石。通过推广和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可以有效地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加强社会凝聚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撑。
参考文献
[1]买玉华,孙晋斐.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巩固中华文化主体地位[J].新疆社会科学,2021,(02):2228.
[2]石琳.民族地区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协同共进路径[J].民族学刊,2021,12(08):4653+125.
[3]胡毅茹.新疆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研究[J].品位·经典,2023,(10):7679.
[4]董伟萍.南疆基层群众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升路径研究[J].科教导刊,2022,(07):155158.
[5]刘江涛.新时代民族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升路径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2,38(08):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