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创新 守“土”有责

2025-02-17 00:00:00徐开麟
曲艺 2025年2期
关键词:曲艺特性艺术

曲艺是一种起源于民间、流传于民间、发展于民间的艺术,因为它根植于民间,以浸润生活、通俗易懂、淳朴无华、土味十足为特征,以普通人的生活、情感和社会现象为主题,以大众能即时吸收、即时消化的表达方式,用多种表演形式、多样表演风格,简单而生动地讲述与黎民生活、社会百态息息相关的故事,深得各阶层观众的理解和欣赏。曲艺是一种具有鲜明民俗民风民情特色的艺术,流传千年,以其浓厚的地域色彩和文化韵味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笔者认为,这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曲艺的艺术魅力,而作用其千年传承的就是“土味”与“淳朴”。观众能感受到曲艺透露出的“土味”的亲切感,首先,因为它的表演风格和语言反映的是特定地域的风土人情,无论是表演者的口音、曲调,还是选材和表现手法,都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和亲和力。其次,能深入人心的是独特的曲艺艺术魅力所呈现的淳朴特质,因为,它的表现手法朴实无华,强调真诚和自然。它以直白而真挚的方式表达情感,没有过多的修饰或夸张,展现出一种纯粹而朴素的美感。

艺术总是与它所处的时代紧密相连。无论是视觉艺术、音乐、文学还是表演艺术,都是特定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的产物,表达了当时的社会价值观和审美取向。正如人们常说的“艺术是时代的产物”,艺术不仅反映了时代的精神和文化,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和创新。曲艺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多元化的过程,是中华文化民间艺术创造力和生命力的体现,它吸收了华夏古代说唱艺术、宗教和民俗文化、音乐和戏剧等多个领域的精华,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演变和创新,成为了中华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这部分就是深扎于拥有五千年文化底蕴土壤之中的曲艺。

时代孕育了曲艺,曲艺随时代而发展。守正创新,则是新时代给予曲艺艺术事业和曲艺工作者的一张新答卷。

“守正创新”强调的是在遵循传统的正确道路和基本原则的同时,积极探索和实施新的方法、技术和思路,从而实现进步和突破。曲艺的“守正创新”是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在曲艺传统精髓得以传承的同时,为其注入新的生命力和发展动力。

新时代,新使命,为适应新时代的事业发展要求和观众审美需求,曲艺必须创新,但笔者认为,万变不能离其“土”,这个“土”即曲艺贴近民众、反映生活、朴实无华的曲艺特性。本文从曲艺艺术的传承角度,谈谈曲艺创新中如何传承和保持曲艺“土”的特性的一孔之见。

一、坚持曲艺“土”的特性及其存在的重要性

“土”是曲艺的特性,指的是曲艺的“地气”或“本土化”的特质,这种特质使曲艺与观众的生活紧密相连,具有亲和力和本地色彩。

追根溯源,曲艺“土”的特性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说书人、街头艺人,他们以简单的道具和生动的语言,为观众讲述故事、传递信息。无论是评书、相声、快板、琴书,还是说唱、独脚戏、评弹、宣卷,南北曲艺都源于普通百姓的生活和劳动。例如,评书中的许多故事都取材于历史事件和民间传说,相声和独脚戏则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模仿和夸张,反映了社会现象和人情世故。浓厚的生活气息奠定了曲艺朴实无华的艺术风格。曲艺主要通过口头传承,内容和表现形式会不断地根据观众的反馈进行调整和改进,这种口头传承方式形成了曲艺贴近观众、贴近生活的艺术呈现。曲艺在不同地域的土壤里培育发展,吸收了各地地域文化的语言、风俗和文化元素,丰富的地方色彩形成了曲艺有生气、接地气的艺术特色。然而,朴实无华的艺术风格、贴近观众、贴近生活的艺术呈现和有生气、接地气的艺术特色,铸就了曲艺艺术的“土”的特性。这“土”的特性,涵盖了地域文化色彩的“土味”、艺术风格的淳朴和平民文化的特质。

曲艺“土”的特性大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贴近生活。曲艺的内容大多来源于民间故事、历史传说和现实生活,生动地反映了普通民众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无论是京城的“撂地摊”,还是江南的“小热昏”,曲艺表演者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表演,将这些平凡而真实的故事展现给观众,使观众在欢笑与泪水中感受到共鸣。这些内容贴近百姓的生活实际,易于引发情感共振。曲艺的这种贴近生活的特性,使其不仅在内容上接地气,而且在情感上与观众无缝衔接,因而受到广泛欢迎。在中国曲艺的发展史上熠熠生辉的中国曲艺名城、中国曲艺之乡,为当地百姓创作了无数贴近生活的曲艺作品,讲述中国故事,宣传核心价值,树起了坚持曲艺“土”的特性,出人出书走正路的标杆。

2.语言朴实。曲艺的语言通俗易懂,幽默风趣,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无论是评书中的生动叙述,还是相声中的巧妙对话,曲艺的语言都以其鲜活、朴实的特点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曲艺语言的魅力在于其简洁明了,却又充满了智慧与幽默。例如,北方相声大师侯宝林的作品语言幽默、针砭时弊,既让人捧腹大笑,又引人深思。南方曲艺泰斗姚慕双、周柏春表演风趣、绵里藏针,书卷气中不乏令人忍俊不禁之笑果。相对于其他艺术形式,曲艺更容易被普通大众理解和接受,这使得曲艺能够广泛传播,并在社会各阶层中扎根。

3.形式多样。曲艺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说学做唱、吹拉弹唱、单口、对口、群口等,灵活多变,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娱乐性。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演技巧丰富了曲艺的表现手段。这种多样性不仅增强了曲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也满足了不同观众的审美需求。在中国曲艺牡丹奖评选,各种全国、省市的曲艺交流、展演的舞台上,全国曲艺之花竞相绽放,数以百计的曲艺表演形式得以展示,成为曲艺观众走进曲艺、了解曲艺、欣赏曲艺的艺术大餐。

4.受众之广。曲艺因其独特的“土”特性——贴近生活、朴实无华、富有地方特色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具有悠久历史的马街书会,汇集了数以万计的不同文化层次、不同人文修养、不同艺术鉴赏习惯,对文化产品的不同需求的观众,但是他们有着共同的艺术取向,那就是曲艺,盛况年年如此,激情方兴未艾。这一些都印证了坚持曲艺“土”的特性的重要性。

首先,曲艺的观众层次是多样的,从普通百姓到知识分子,从老年人到年轻人,涵盖了社会各个阶层,这种多层次的观众结构,使得曲艺需要保持其“土”特性,以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需求。

其次,曲艺观众以普通百姓居多,他们往往对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有着深刻的体验和共鸣。曲艺创作者从曲艺“土”的特性出发,创作的作品内容贴近生活,语言通俗易懂,能够直接打动普通百姓的心。

再则,曲艺作品生动有趣的表演和朴实的语言,也能吸引文化修养较高的知识分子群体,他们在繁忙而快节奏的工作之余,同样需要一种能够放松心情、愉悦身心的艺术形式,体验轻松愉快的文化享受。

5.受众修养。观众的文化修养是参差不齐的,曲艺“土”的特性就成了适应不同文化修养的观众需求的调和剂。

首先,对于文化修养较低的观众而言,曲艺“土”的特性使其内容简单明了,引人入胜的故事加以活泼的语言、生动的表演,能够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其次,对于文化修养较高的观众而言,曲艺“土”的特性不仅仅是简单的娱乐,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作品中的历史故事和人物传记,通过生动的口述和形象的表演,使他们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了解历史和文化,增加知识和智慧。

再次,曲艺“土”的特性能够满足不同鉴赏习惯的观众需求,习惯欣赏传统艺术的观众往往对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深厚的感情,他们喜欢欣赏传统的曲艺形式,如相声、评书、评弹等。鉴于曲艺“土”的特性,作品保留了传统艺术的原汁原味,能够满足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欣赏需求。对于喜欢现代艺术的观众来说,将现代元素与传统内容相结合,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同样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最后,具有“土”的特性的曲艺作品还能适应观众的娱乐需求、文化需求和教育需求,内容幽默风趣,表演生动有趣,寓教于乐,让观众在笑声中放松心情,享受快乐,受到启迪。

曲艺的“土”特性不仅是其独特魅力的体现,也是其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文化修养、不同艺术鉴赏习惯以及不同文化需求观众的关键所在。“土”的特性,不仅是曲艺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重要标志,更是其得以长期存在与发展的根本原因,在创新过程中,如果忽视或抛弃这一特性,曲艺将失去其独特的魅力和生存的基础。

二、坚持曲艺“土”的特性与从业人员的艺术体现

曲艺之“土”不同于庸俗、低俗和媚俗,坚持曲艺“土”的特性,就是坚持其贴近生活、朴实无华、富有地域特色的曲艺艺术特征,如何坚持曲艺“土”的特性,使曲艺本体在传承中创新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从业人员作为曲艺的主要传播者,他们的艺术体现直接关系到曲艺的传承、创新和发展,坚持曲艺“土”的特性,从业人员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扎根生活,汲取创作灵感

曲艺的内容来源于民间故事、历史传说和现实生活,曲艺从业人员应当高高举起深入生活、扎根群众的旗帜,体验百姓的喜怒哀乐,汲取创作的灵感,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真正贴近生活、反映现实的曲艺作品。马季先生常年下基层蹲点体验生活,中国曲协经常组织各种采风活动,组织曲艺从业人员在观察各地群众日常生活的同时,捕捉具有呈现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和正能量的创作元素,创作了许多既有深度,又有生活情趣,能使观众在笑声中感受到生活真谛的精品力作。

(二)保持朴实特质,传承艺术风格

曲艺的语言朴实、通俗易懂,从业人员应当在表演中保持这种朴实的特质,不追求华丽的辞藻和过度的表演,而是以真诚的态度和自然的表达打动观众。以评书、评话为例,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表情,无不体现了曲艺的朴实特质,故事娓娓道来,情节循序渐进,让观众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感受作品所体现的历史厚重感和人物的鲜活。

(三)融入地方特色,体现地域文化

一方水土一种形式,曲艺从诞生起就离不开观众的欣赏,曲艺“土”的特性拉近了曲艺表演者和观众的距离。不同地域的曲艺形式各具特色,评弹、花鼓、道情、清音、坠子等,无不具有浓郁的地方艺术特色和鲜明的地方文化色彩,从业人员要尊重和融入具有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以不同的方言、唱腔和表演,演绎不同地区的人间百态,声声入耳,事事入心。

(四)重视情感共鸣,提高观众鉴赏

观众是曲艺传承和创新发展最直接的感受者,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兴趣直接影响到曲艺的传播和发展。曲艺作为一种传统艺术形式,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曲艺从业人员就应该致力于让观众通过了解曲艺的历史和发展,理解和欣赏其文化价值,了解所演绎的历史故事和人物背景,产生艺术的情感共鸣,提高艺术鉴赏能力。我们必须看清当今社会对曲艺的认可,全国各地的机关、学校、社区及企事业单位,每每举办各类的主题活动,都会给曲艺节目一席之地,把精彩而接地气的曲艺作品献给观众,就好比每一块砖,带着生活的“土味”,承载着曲艺的亲和,铺在曲艺的创新之路上。

三、坚持曲艺“土”的特性与曲艺的创新发展

跟其他姐妹艺术一样,曲艺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观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就必须直面创新,引入现代元素,发掘新的题材,优化呈现方式,营造观赏氛围,从而推动曲艺在新时代的发展。

有人把曲艺的特性归纳为八大性,即“口头性”“民间性”“通俗性”“故事性”“地方性”“即兴性”“互动性”和“娱乐性”,这八大性构成了曲艺在众多艺术形式中独树一帜的艺术特征和艺术魅力,也凸显了曲艺“土”的特性,使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也成了曲艺创新发展必须坚守和传承的核心要求。

(一)传统技艺的保护和传承

曲艺的传统技艺是其“土”特性的重要体现,保护和传承这些技艺是曲艺本体发展的重要任务。曲艺界应当通过建立传承机制、培养传承人、开展技艺培训等方式,确保传统技艺的延续和发展。例如,通过开设社区曲艺培训班、举办少儿曲艺比赛等形式,在培养一批既懂传统又有创新意识的曲艺人才的同时,从娃娃抓起,培养少儿曲艺新苗,使曲艺技艺代代相传。上海的国家级非遗传人谈敬德先生用一辈子的精力研究、探索和普及宣卷,一代代少年儿童在学习本乡本土的宣卷艺术过程中,爱上了曲艺,成为了曲艺的未来。沪上说唱名家顾竹君放弃了退休后的返聘机会,一头扎进了传承曲艺的培训事业,视学童为己出,耐心教学、精心调教,硬生生地把出生于安徽等地的少年儿童培养成了一个个能说一口标准沪语的说唱小达人。

(二)曲艺内容的创新和发展

在迅猛发展的网络时代,尤其是AI人工智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曲艺更需要坚守,曲艺的创作者和表演者更应当积极探索新的题材和表现手法,要注重挖掘和传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传统文化是曲艺的根基,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风俗习惯等,这些都是曲艺创作的宝贵资源,曲艺作者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新的内容,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在创作新作品时,可以借鉴传统故事的结构和人物设定,结合现代生活中的新鲜事物,创作出既有传统文化底蕴,又反映当代社会生活的新作品。此外,还可以通过与其他传统艺术形式的融合,如戏曲、民歌等,丰富曲艺的表现手段和内容,使作品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将现代科技手段引入曲艺表演,丰富其表现形式和观赏效果,使曲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三)创作手段的坚持与创想

当下,网络传播方式便捷又高效、文化娱乐形式多样又多元,网民规模超过10亿,互联网普及率超过74%。但是,在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依然有互联网上找不到的段子,依然有难以拨动心弦的无病呻吟,大量值得发掘的情感和故事依然深埋在人民大众肥沃的土壤之中,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挖掘。我们的创作手段不能借创新之名而哗众取宠,让曲艺登堂入室不是改变其的“土”的特性而宫廷化、戏剧化。艺术的混搭、剧场的沉浸式互动等所走的探索创想之路可以继续,但不可形式大于内容,丢弃了曲艺创作的本真,使得老观众渐行渐远,新观众产生对曲艺的误读。

(四)传播范围的扩大和刷新

现代社会的信息传播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曲艺的传播也需要与时俱进,利用各种现代传播渠道,扩大其传播范围。通过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曲艺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吸引更多观众,特别是年轻一代。例如,通过制作高质量的曲艺视频、开设曲艺专栏、举办线上直播等方式,增强曲艺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使其在新时代继续发扬光大。

总之,曲艺的创新不仅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其文化传承和艺术升华的重要途径。坚持曲艺的“土”特性,是其艺术生命力和文化价值的体现。在从业人员的艺术体现、观众的艺术鉴赏以及曲艺的本体发展等方面,我们应当共同努力,通过内容创新、表演形式创新、传播方式创新以及跨界合作与融合,曲艺可以在保持其“土”特性的同时,不断推陈出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和艺术魅力,为广大观众带来更多的欢乐和启迪。

(作者:上海市曲协创作委员会主任)

(责任编辑/邓科)

猜你喜欢
曲艺特性艺术
发掘消失的明代曲艺——《金瓶梅词话》所载明代曲艺探赜
文学与文化(2022年4期)2022-03-23 06:21:26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曲艺名城张家港 曲苑魅力扬四方
曲艺(2021年1期)2021-01-15 10:53:12
色彩特性
流行色(2020年9期)2020-07-16 08:08:54
进一步凸显定制安装特性的优势 Integra DRX-5.2
纸的艺术
浅谈曲艺的创作与表演
艺术家(2018年10期)2018-01-25 08:28:24
Quick Charge 4:什么是新的?
CHIP新电脑(2017年6期)2017-06-19 09:41:44
基于Flash技术的曲艺动画设计与实现
因艺术而生
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 16: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