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种南瓜”活动鼓励学生亲近土地学种植

2025-02-17 00:00:00唐雯
小学科学 2025年8期
关键词:劳动

〔摘" "要〕" 本文以苏科版劳动三年级教材《种南瓜》一课为例,探讨在城市小学进行农业生产劳动教学中,鼓励学生亲近土地学种植,切实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 城市儿童;学种植;“劳动+”

〔中图分类号〕" G424" " " " " " " " 〔文献标识码〕" A" " " " "〔文章编号〕" 1674-6317" " (2025)" 08" " 067-069

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劳动课程标准》)中,“农业生产劳动”任务群贯穿义务教育的所有年级,是中小学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相对于其他任务群,农业生产劳动课程在城市学校实施,难度较大,困难较多,如:城市学校占地面积有限,难以提供教学所需的土地资源;据某市某区的不完全统计,劳动任课教师的农业种植知识匮乏,技能欠缺;农业生产劳动具有延续性,需要较长的时间,与现行的课时安排不符;等等。本文以苏科版劳动三年级教材《种南瓜》一课为例,浅谈在某城市小学进行农业生产劳动教学。该课教材内容既有南瓜种类和种植选品的学习,也有常见种植工具的介绍,介绍了种植南瓜从“浸泡→催芽→播种→移栽→搭建支架→去花授粉→管理→采收”完整的种植过程。

一、研读教材,查阅资料,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劳动任课教师作为劳动教育的实施者和主导者,须对所教项目有深入了解,不光是教材呈现的劳动知识与技能,还要通晓学生在学习时可能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由于任务群贯穿不同学段,还需掌握不同年级该任务群的劳动教育内容,了解其中关联与差异,保证劳动教育开展的连续性与系统性。与其他学科相比,劳动学科任课教师往往存在专业出身少、教学兼职多等客观不利因素,尤其是教学农业生产劳动课程时,城市劳动教师教材使用能力普遍薄弱,通常会出现照本宣读式的上课,难以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因此,作为劳动任课教师首先应研读教材,查阅资料,提升专业水平。

农业生产劳动任务群贯穿义务教育阶段的各个年级,在1~2年级的劳动学习中,苏科版安排了“发豆芽”“种大蒜”,这两个劳动项目步骤简单,生长周期较短。3年级下册“种南瓜”为3~4年级农业生产劳动任务群的第一个学习项目,教材涵盖了南瓜种植的整个周期,学习内容更为综合。劳动任课教师可先借助苏科版小学劳动教材配备的教参与教学资源,进行教材的研读。

看似简单的农业种植,蕴含不少科学知识:根据教材的编写和课时的安排,通常二月下旬或三月上旬进行该项目教学,但此时江南地区气温普遍偏低,不适合农作物生产,如何进行种植;浸泡种子需要温水,水温到底多少摄氏度合适,如何保持水温的稳定;等等。因此,劳动任课教师在研读教材的同时,要勤于学习多些思考;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查找相关资料,查阅与蔬菜种植相关的书籍,突破知识盲区。

二、科学统筹,合理规划,制订“做中学”计划

劳动课程具有实践的特点,强调学生的亲身参与手脑并用,倡导在“做中学”。南瓜的生长周期长,学生要亲历南瓜的种植、管理和收获,需要劳动任课教师结合城市学生的特点,进行科学统筹,合理规划。我们在对照《劳动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3~4年级“农业生产劳动”的“素养表现”与“活动建议”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特色和学生情况,对“种南瓜”一课的内容进行了拓展与延伸,使之成为一个“项目群”,并细化教学目标,制订了相应的教学计划(如表1)。

三、“劳动+”,多效融合,助推学生素养提升

在依据《劳动课程标准》与省编教材的基础上,基于周全思考和系统设计,我们完成了适合城市学生的“种南瓜”教学方案,多元开发课程资源,将原本浅层次的劳动内容、碎片化的多种资源进行整合,提升了农业生产劳动教学的实效性,丰富了劳动教育的内涵,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劳动素养。

(一)“劳动+科学”,做好科学知识储备工作

植物是小学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内容,贯穿在小学科学不同阶段的学习中,在“种南瓜”的劳动教育过程中,有不少与之相关的教学板块。

学生在科学课程中学习了“植物的一生”,对植物生长有粗浅的了解,为种植南瓜做好科学知识的储备。

种植南瓜离不开土壤,劳动任课教师可以结合科学教材中“研究土壤”单元的内容,引导学生选择合适南瓜生长的土壤,还可以根据科学课程所得,用草炭土加珍珠岩按3∶7的比例进行拌匀,自配营养土。

在“种南瓜”的教学中,苏科版劳动教材介绍:南瓜的种子需要在播种前先用温水浸泡6~10个小时。结合科学知识,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阳光下晒种后,把种子放入50℃温水中,不断搅拌,水温降至30℃左右时浸泡种子,可以加速种子发芽,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在南瓜种植中,学生会出现因缺乏科学知识而造成劳动实践发生偏差。例如,在催芽成功后进行播种时,不少学生会将种子的胚芽朝上放入泥土。教师可以结合科学知识,引导学生发现:胚芽实际是南瓜的根,种植的时候一定要芽头朝下,便于植物生长。又如,苏科版劳动教材介绍:南瓜幼苗长出3~4片真叶时,可移栽到更大的盆中或空地上。学生往往会等南瓜长出3片小叶子就移栽,过早移栽,幼苗很容易夭折。可见,正确认识植物的真叶对于种植非常重要。南瓜是雌雄同株的植物,需人工去花授粉,但学生在养护中会发现自己的开花授粉不成功,其实是因为南瓜需要4~6小时的光照,才会先开雄花再开雌花,因此,需要学生将南瓜移栽于光照良好的地方。

城市小学的学生亲近土地的机会不多,科学的助力,用科学知识指导劳动实践,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劳动效益。

(二)“劳动+数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因城市小学占地面积有限,往往只能使用种菜盆、种菜箱进行进一步的种植。在育苗成功后,尽量满足每一小组的学生分到1~2株南瓜苗,多余的幼苗交给有种植条件的学生进行家庭种植。南瓜属于葫芦科南瓜属一年生蔓生草本植物,在移栽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考虑到植株之间的距离,一般株距要控制在50~60cm以上,将南瓜移至大号阳台种菜箱时,需要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测量并定穴。在南瓜长出较长的藤蔓后,指导学生搭建支架。学生利用尺子测量藤蔓的高度,搜集PVC管、木杆、竹竿,还有铁丝、塑料扎带、麻绳等材料来尝试搭建支架。除了考虑主要支架的长度外,还会结合三角形的稳定性这一数学常识,来确保支架的牢固。在真实的情境中,在现实的问题面前,学生真切感受到合作探究的重要性,切实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劳动实践中的难题。

(三)“劳动+综合实践”,提高学生探究学习能力

在“种南瓜”的种植准备中,任课教师结合教材“劳动探究”板块,组织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实地走访等多种方式认识各种各样的南瓜品种;请教家长、农业学校老师、菜农,了解不同南瓜的品种,结合学校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与栽种的面积,选择适合在城市学校里进行种植的南瓜。遵循“实践—理论—实践”,学生能对南瓜有深刻的认知,为种植南瓜做好充分的准备。

(四)“劳动+表达”,促进学生多元发展

“种南瓜”这样情境化的学习过程,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写作素材,亲身经历的过程大大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学生可以运用语言文字记录自己的种植过程,写观察日记,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不同的学生,思维方式不同,有的学生在观察南瓜的生长情况后,将植株的高度、叶片的数量、花朵数量等进行记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绘制成统计图表(如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找出植物生长的规律和特点。对于热爱艺术绘画的学生,可以用画笔记录自己的劳动经历和植物生长的情况。在学习中,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创意表达的时间与空间,鼓励学生勇于表达,不断增强自信心和自主性,实现自我的多元发展。

(五)“劳动+课后服务”,助力实现立德树人目标

如果要将“种南瓜”项目群真正落地,不可避免地要考虑课时安排的问题。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提出的“劳动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任务群中的项目实践情况单节排课或2~3课时连排”的要求,劳动教育的课时有限,“种南瓜”项目群是无法实施的。如果能将“劳动+课后服务”有机融合,则既能解决“种南瓜”的课时需求,又能丰富学校课后服务的内容,共同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四、聚焦过程,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对照“新课标”课程评价建议,教师坚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正面鼓励为主,通过评价表给予学生科学系统评价(如表2)。

在“种南瓜”的学习中,通过融“评”于学,促使学生从浅层体验到深层感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深化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达到“教—学—评”一体化的目标。

将苏科版劳动教材“种南瓜”由一课延伸为项目任务群,使得项目内容具有生活性、开放性、综合性、实践性、跨学科等特点;在劳动过程中,城市学生利用多学科知识和方法,解决现实问题,完成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从不同学科的视角进行种植实践,丰富学生的劳动本领,涵养学生的劳动精神,让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了全面提高。

参考资料

[1]丁宇红.劳动技术“微项目群”的建构与实施[J].上海教育科研,2020(4):58-61.

[2]田思敏.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的个案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22.

[3]戴君.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劳动课逆向教学设计[J].小学教学研究,2023(32):22-24.

猜你喜欢
劳动
酸酸甜甜的劳动
让劳动实践真正发生
少先队活动(2022年5期)2022-06-06 03:44:48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劳动使人快乐
亲近自然,在劳动中收获成长
学生天地(2020年34期)2020-06-09 05:50:44
劳动的乐趣
学生天地(2020年24期)2020-06-09 03:08:52
赴一场异彩纷呈的劳动之旅
学生天地(2020年25期)2020-06-01 02:16:32
不劳动 无收获
学生天地(2020年21期)2020-06-01 02:12:46
热爱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