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娃哈哈集团在浙江绍兴举办2024年全国销售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宗馥莉在大会汇报中总结时表示,“我们一路披荆斩棘,成功拉齐了十年前的业绩规模!”这意味着娃哈哈业绩规模已回到700亿元级别,2023年,娃哈哈销售业绩为512亿元,也就是说,娃哈哈的业绩较上一年暴增了约200亿元。这也是宗馥莉自接手娃哈哈以来,首次对外透露业绩情况。
对娃哈哈来说,2024年无疑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年。从创始人宗庆后离世,到宗馥莉重新执掌娃哈哈,波折丛生,但也在积极发展,如今,宗馥莉交上了首份答卷。
《新华网》
业内人士分析,尽管市场在变、竞争加剧,但娃哈哈多年来一直在为经销商带来切实的利润上发力,这才是厂商共存的根本。正如宗馥莉所言,经销商是娃哈哈的销售伙伴,更是我们洞察市场的眼睛、聆听顾客的耳朵。这种合作不仅是业务层面的,更是基于多年的信任形成的深厚伙伴关系。娃哈哈的渠道精耕为厂商长期合作提供了保障,提升了服务质量,给经销商注入了持续发展的信心。
《澎湃新闻》
去年9月,娃哈哈内部召开了第八届职工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此次会议也是宗馥莉正式接任董事长后的第一次职代会。宗馥莉在会议上向全体员工承诺,“娃哈哈今年干股分红不会取消、薪资结构没有变化。但分红将基于个人的岗位绩效,而非仅凭过往的资历或级别来分配。”
引入绩效这条“鲶鱼”,宗馥莉的目的是要打破大锅饭。据悉,自2013年达到峰值后,娃哈哈的经营业绩在随后的几年也受到了颇大的压力。这背后,除了产品和消费者需求更迭等原因外,公司内部因“大锅饭”文化而滋生的“庸懒散”现象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不同于宗庆后的“大家长”形象,宗馥莉更加推崇与员工之间建立一种平等、开放的关系。无论是日常汇报还是偶遇,员工们无需拘泥于称谓,直接以她的名字相称即可。在此次职代会上,宗馥莉也特别强调了重新定义与员工之间的关系,“我希望大家和我,不只是简单的老板与员工关系,而是同行者,我们是一群志同道合的追梦人,我们怀揣着同样的信念,走在一条充满挑战、充满希望的旅程上,让娃哈哈焕发出新的活力。”
《新京报》
此前,作为国民老品牌,娃哈哈的销售“不温不火”。而去年2月,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去世后,一股缅怀和怀旧风让娃哈哈销量激增。在“流量”加持下,娃哈哈一时间成了紧俏产品,许多区域卖断货。
那么,在这波“泼天流量”后,进入“宗馥莉时代”,娃哈哈将面临怎样的改变和突破呢?据娃哈哈内部人士曾透露,“宗馥莉深谙生产与市场一线,不仅在生产经营、产业链打造、企业管理上有着丰富经验,也对消费市场有着深入洞察,领导并主持了多个重要品牌建设项目,对娃哈哈品牌升级做出了重要贡献。”
宗馥莉曾表示,发展三十六年,娃哈哈已经编织出了细密全面的产品网络,拥有涵盖包装饮用水、蛋白饮料、碳酸饮料、茶饮料、果蔬汁饮料、咖啡饮料等十余类200余款产品,能够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居住地的消费者需求,对此更应该做到新品老品双管齐下,多措并举打产品“组合拳”,才能抢抓机遇,释放优势。
《21世纪经济报道》
“目前,饮料行业的新生代消费人群的消费思维、消费行为、消费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引发了企业渠道策略的变化。”去年12月12日,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指出,“娃哈哈的渠道体系主要集中在三四五六线城市,而在一二线城市以及特大型城市,其经销商的数量和质量和其他头部品牌相距甚远,如何补齐短板,形成1—6线城市的全渠道全域均衡发展,是娃哈哈迫切要解决的一个课题。”
《中国经营报》
业内认为,想要赢得新一轮的增长,娃哈哈需要完成两条路径的突破。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说:“一方面,需要完成新的大单品的突破。2024年,娃哈哈的业绩恢复主要是集中在原有大单品上,新品没有在细分品类中有更亮眼的表现,这也是娃哈哈在很长时间内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虽然娃哈哈在2024年对经销商队伍进行了改革,但经销体系的改革需要很长的时间,且改革依旧存在一定阻力。”